手衝式可以喝到咖啡豆的原味
觀察過不少專業或手衝的愛好者發現,手衝式,易懂難精。
【基本器材】
1.手衝壺:出水要細。
2.濾紙:衝一杯約100cc-130cc,用101濾紙。
衝2至3杯,用102濾紙。
衝3至5杯,用103濾紙。
3.濾杯:配合你常衝的杯數來決定大小,材質則用陶瓷、樹脂、壓克力或銅濾杯皆可。
4.下座玻璃壺:只要是透明容器,大小能與濾杯吻合即可,如此衝時
才不會晃動,並能觀察水量。當然最好是耐熱性好,有刻度或cc數標
示的壺最方便。
5.數字型的溫度計:溫差不要超過一度。
【基本衝法】
1.濾紙沿摺痕處反折好,成立體狀,放入濾杯內使之貼合濾杯。
2.熱壺與熱杯。可用熱水淋在裝好的濾紙上,順便燙壺,這樣衝咖啡
時濾杯與玻璃壺才不會失溫過快。
3.測水溫:一般單品豆用82℃至85℃的水,較不易過度或不足。
4.基本注水:
a.水柱要穩,不可太大,也不可過細。
b.繞圈時要從中心點往外繞,要均勻且速度一致,別太快。
c.前兩項穩定時,要觀察泡沫層。如果你的注水穩定,咖啡泡沫層會很均勻的上升,而繞圈速度要配合粉層膨脹情形來調整節奏,最好是能在到達所需水量前,可以使泡沫層上升至濾杯上方處。
d.注意下座的水量,如果cc數已經夠了,立刻收水,將濾杯移開。
5.品嘗、試味。如果太濃,則增加水量或減少粉量;若太苦或太酸,除了減少粉量外,可把研磨的號數放粗。
6.一次不斷水衝完或分次斷水悶浸,完全視需要而定。如果你喝的比較濃或想做冰咖啡,當然要【幾個重點】
1.注意,若粉層無法到達濾紙上緣的3/4處,表示:
a.你的豆子不新鮮。
b.衝法不對,無法適度膨脹,則豆子萃取不足…
c.水溫太低。
2.尋找適合自己的姿勢跟握壺方式,務使自己能輕鬆運轉手腕跟手臂。
3.注意萃取的咖啡汁流速,流速過快,味道會淡而無味;悶或斷水過久,咖啡汁會呈色太深,則會過苦過酸或澀味太高。
4.衝熱咖啡時,初學者溫度在82℃~85℃之間較不易失敗。水溫過高,易有焦雜味;水溫太低,豆子萃取不足,易有腥雜味、草味。當然,溫度你可以自己再抓仔細些,loser曾用79℃衝可那,dryfish也用81℃衝出有茉莉花香的哈拉摩卡。
5.手衝壺的選擇,為了省錢,大家喜歡買不鏽鋼壺。可是Kalita的銅POT-900型雖貴,但確實好用,水柱能收放自如,長期看來,的確是把好壺,尤其是當你想練一手真正的手衝咖啡!
觀察過不少專業或手衝的愛好者發現,手衝式,易懂難精。由於衝出的咖啡因低,加上豆子若新鮮,要喝到甘醇黏香的咖啡很容易,值得大家互相切磋觀摩。很多衝煮技巧只是紙上談兵,其效果實不如三五好友相互學習指正。
品嘗咖啡的技巧與禮儀禁忌
女性來說,不可搽香水與搽口紅,不只是在咖啡館,用餐也是如此,如果要認真地品嘗一頓美食或一杯好咖啡,這兩者都是禁忌,這也是對廚師或吧檯手的尊重。
要吃大餐前,很多人都會盛裝打扮,那喝咖啡呢?嚴格來說,喝一杯好的咖啡也需要行前準備。
喝咖啡只是品嘗咖啡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在飲用上多一點技巧,可以更了解咖啡的全貌。
尤其女性來說,不可搽香水與搽口紅,不只是在咖啡館,用餐也是如此,如果要認真地品嘗一頓美食或一杯好咖啡,這兩者都是禁忌,這也是對廚師或吧檯手的尊重。一位美食記者就表示,工作多年來,從不在上班日搽香水。香水容易幹擾咖啡的氣味,而口紅的油脂則會使咖啡泛油,影響口感。
如果誠意再多一點,別忘了刮除舌苔,一位從事餐飲業的戴小姐表示,要前往咖啡館前必先刮除舌苔,她認為這樣可讓味蕾全面甦醒過來。
此外,喝咖啡的時機點很重要,很多人不喜歡晚上喝咖啡,擔心睡不著,不過除了個人的體質因素外,普遍來說,羅布斯塔豆的咖啡因含量是阿拉比卡豆的一至二倍,通常羅布斯塔豆被用來製成罐裝飲料,這類咖啡廣告也多以提神為訴求。
如果喝的是阿拉比卡豆而非羅布斯塔豆,情況應不至於太嚴重,還反而因為喝了咖啡後,整個人因為芳香氣味放鬆而睡著了,記者在咖啡館內,就遇過多次客人睡到打鼾的情形。
咖啡也不適合一早剛刷完牙喝,喝到的只會是黑人牙膏或高露潔的味道。咖啡還不適合空腹喝,咖啡因會加速腸子蠕動,空腹喝容易產生飢餓感,嚴重的還會引發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