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些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信號

2020-08-27 HLIFEK康宇醫療


假期原本是放鬆的好時機,但今年的暑假讓人有點兒快樂不起來。疫情雖然在我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依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與此同時,身邊時有發生的那些事兒讓我們一陣陣揪心:


西安一名9歲女孩在家中跳樓去世,生前留下兩封遺書,說自己「幹什麼都不行」;

廣西南寧12歲男孩被父親責備沉迷手機,次日從32層跳樓身亡;

河南一名高考考生考試中忽然起身,撕毀了另外兩名同學的答題卡;

更不用說熱播劇《隱秘的角落》裡那個慢慢地展現心理陰暗面的學霸朱朝陽……


9歲女孩的遺書

這一切,都像是給家長們敲響的一聲聲警鐘: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作為父母,我們無時不刻都在關注孩子的健康,但身體健康容易操持,心理健康呢?很多家長都感到無能為力,尤其是正處於青春期孩子的家長。但青少年心理問題日益嚴重早已成為事實,家長怎麼判斷什麼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不良傾向?如果孩子有心理問題,又該如何幹預?

注意!這些就是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信號

1.短時間內性格發生較大變化

有些孩子心理出現問題後,家長們會發現孩子一些性格上的變化,比如以前這個孩子挺開朗、活潑、愛玩鬧,怎麼突然變得悶悶不樂、內向膽小、不愛動;以前孩子無憂無慮,現在卻心事重重,特別敏感;以前孩子很寬容,很懂事,現在卻愛計較,愛發脾氣等等。

性格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漸變的過程。如果短時間內孩子的性格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家長們要考慮一下家庭或學校內是否存在對孩子影響較大的事件發生。特別是如果孩子突然變得內向、寡言少語,家長一定要多留意孩子是否在學校經歷了不愉快的事情。


2.產生厭學情緒、不願去學校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碰到這種情況,孩子總是不願意去上學。哄也哄不好、說不得罵不得更打不得,不知如何是好,讓人頭大。我6歲的侄女有段時間總是不願意上學,到學校後就一直哭泣。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多次與老師溝通了解,原來孩子在學唱兒歌的時候有一段老是唱錯,跟不上節拍,產生了自卑心理。他父母知道後主動拉著侄女一起練習兒歌。一段時間後,快快樂樂的小女孩又回來了。

當孩子出現不愛去學校情況時,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去了解原因,知道原因後就知道該怎樣的採取措施去解決了。

3.學習成績大幅下降

我班上的一個女同學成績一直非常優秀,但是暑假前的期末考試成績一下滑到了班級中遊。家長非常緊張找到了我。事實上我在成績出來後就主動去了解了下情況。原來學校藝術節她在表演的時候不小心摔了個跟頭,之後班上總有幾個淘氣的男孩子捉弄她,嘲笑她是個「笨蛋」。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後,心裡總是被不愉快的事情填滿,經常焦慮,導致無心繼續學習,注意力不集中,作業做不完還經常出錯,導致學習成績大幅下降。

4.身體變化要注意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心理出現問題,往往會在身體上表現出來,比如不愛吃飯,體重下降;或暴飲暴食,體質變差。嚴重的還會影響睡眠。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喊這疼那疼,去醫院檢查後什麼問題也沒有。

這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此時要麼是真的心理上認為身體疼痛,要麼就是在撒謊以求關注。這兩種情況都是心理問題的徵兆。

5.亂發脾氣,有攻擊行為

朋友家8歲的男孩,以前是一個特別乖的孩子,我特別喜歡逗他。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再去朋友家,一開小孩玩笑,他竟然大哭起來,並向我扔東西。我很驚詫。

與朋友了解後,得知前幾天朋友帶小孩出去玩,路上碰到一隻散養的大狗對他狂叫,嚇得小朋友哇哇大哭。朋友當時也沒覺得有什麼大問題。只是最近孩子特別愛發脾氣,有時候還打人。

孩子情緒大變化時,往往是受到了驚嚇,而這種驚嚇可能是我們習以為常、容易忽略的事情。


別慌,預防心理問題的方法有哪些?


1、要改變對孩子的不正確的態度。要多關心他們,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們,對他們多加開導,避免專制的家長作風,讓孩子把自己心中的積鬱傾吐出來,想辦法解決或合理地解釋,使孩子滿意。讓孩子能從內心深處感到父母是他最親近的人,是世上最疼愛他的人。這樣,孩子的憂鬱心境就會得到改善。

2、不要對孩子管得太多、太厲害。因為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權利和自由,他們喜歡在同代人中尋找歡樂,尋求共處。他們往往對父母過多的幹涉表示反感,家長們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3、要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愉快的環境。儘量安排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增進他們與同齡兒童的交往,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開闊他們的心理境界。

4、症狀明顯的憂鬱症兒童,應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憂鬱藥物。

5、兒童憂鬱症有時伴有危及生命的消極言行, 密切注意孩子的各種言行信號。比如自殘的傾向或者行為。尤其是對於已有自殺企圖或有過自殺行為的兒童,家長必須高度警惕,嚴密監護,以防其自殺。


如何幫助心理問題的孩子?


對已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首先要分析心理的原因,消除環境因素的影響。

1. 要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態度,指導孩子調整情緒並進行適當的發洩。

2. 傾訴、哭泣等,釋放消極的情緒,恢復心理的平靜。

3. 陪孩子做一些開心或是振奮的事情,以愉快的心情抵消消極情緒。

4. 實行目標激勵,幫助孩子樹立目標,使孩子有方向感。

5. 也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藥物治療或者心理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有自殺傾向的孩子,家長要高度警惕,嚴密監護,並請心理醫生進行長期治療。


渴望友情,私人空間


說到底,孩子的心思不是家長自己猜出來的,而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體察到的。想讓孩子對我們沒有戒備,就需要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多問自己:

我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嗎?

孩子害怕什麼?

我有沒有過度反應?

我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嗎?

我有沒有平等地與孩子交流?

我有沒有忽略孩子的感受?

…………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播出時,有網友痛心疾首地說:「朱朝陽身上那麼大的變化,她的媽媽竟然沒有發現一點反常?最後的悲劇明明是可以避免的啊!」 其實,朱朝陽的媽媽未必沒有察覺到問題,但她並不關注那些。在她眼裡,成績是唯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重要」。而只有我們尊重孩子,願意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試著理解他們,孩子才會自然地信任我們。


https://mp.weixin.qq.com/s/mrhzyz1uAYXiqk6rO6w3uw


相關焦點

  •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出現這些信號,家長必須注意!
    但難題是:家長怎麼判斷什麼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不良傾向?如果孩子有心理問題,又該如何幹預?  的確,孩子的心理問題成因複雜,我們很難給出一個具體建議,但可以運用簡單有效的方法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從而正確面對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
  •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出現這些信號,家長必須注意
    但難題是:家長怎麼判斷什麼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不良傾向?如果孩子有心理問題,又該如何幹預?的確,孩子的心理問題成因複雜,我們很難給出一個具體建議,但可以運用簡單有效的方法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從而正確面對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
  • 孩子的這12個信號,說明出現心理問題
    但難題是:家長怎麼判斷什麼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不良傾向?如果孩子有心理問題,又該如何幹預?的確,孩子的心理問題成因複雜,我們很難給出一個具體建議,但可以運用簡單有效的方法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從而正確面對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注意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信號
  • 兒童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11個信號
    它通過對既有的兒童心理健康流行病學數據分析、社區調查分析、團體焦點訪談等方法,最終確定了11個識別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行為信號。作者們承認,為了使用簡單考慮,這11個信號並不能發現每個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但是至少可以識別一半以上。
  • 孩子要是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心理問題
    (一)問題產生的原因童年早期的心理壓力與焦慮;父母離異或嚴重缺乏陪伴;學習與同伴關係適應困難;受虐待(包括性虐待);學習適應困難;過度期望與訓練而產生的壓力與焦慮;氣質性的發展問題;自閉症問題;出生創傷問題。(二)在男孩中更為常見的障礙注意缺陷/多動性障礙:兒童品行障礙;精神發育遲滯;孤獨症;語言障礙;閱讀障礙;遺尿症。
  • 70%的抑鬱症源於青春期,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13個危險信號
    心海無憂島XINHAIWUYOUDAO面對面的關懷唯/有/愛/與/溫/暖/可/以/療/愈/一/切/傷/害///////////////////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很容易被不學習、不聽話、愛玩電子遊戲等問題困擾,卻很少意識到,這些都屬於不值得過度擔心的正常現象,真正需要關注的是情緒問題。
  • 教育視頻 | 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的12個信號,集齊五個就很嚴重
    12個信號獨立來看,都問題不大,都可能是孩子青春期逆反的表現,但一個孩子五個信號以上集於一身的話,家長就得引起高度重視了。孩子不僅僅是跟家長出現了代溝,也不僅僅是逆反期,孩子很可能在經受人生中從未有過的心理障礙。你知道嗎?70%的抑鬱症成年患者的心理障礙萌生於青少年時期。
  • 孩子出現這些現象,並不是鬧情緒,可能已經被心理問題纏上
    孩子成長中會遇到很多問題,表面上的問題,家長可以通過引導幫助孩子渡過難關,但心理上的問題,就沒那麼好解決了。據統計,全球青少年中,存在心理問題的竟然佔了20%左右,如果不儘早引起重視,任由心理問題發展,就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傷害。你以為孩子在鬧情緒,殊不知,他已經被心理問題纏上了!
  • 孩子身體出現3個「信號」,多半是要停止長個了,家長要注意
    3個「信號」,多半是要停止長個了,家長要注意!第一個信號:第二性徵出現當孩子第二性徵出現的時候,看起來非常明顯,比如女孩初來月經、胸部開始發育,男孩喉結出現,出現變聲等等,這些都說明孩子到了青春期,而青春期過後,也就意味著不再長高。
  • 關於孩子的4個心理健康知識,當出現了這些問題家長要注意
    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由於表達能力還很有限,你說什麼孩子有時候也回答不上來,當孩子出現一些奇怪的行為的時候作為孩子也答不上來,家長也在心裡干著急,孩子這麼做是正常的嗎?怎樣改掉孩子的這種不良習慣?接下來為各位新手爸媽盤點一些孩子的4個健康問題:1、寶寶大了還喜歡吸手指
  • 70%的抑鬱源自青春期,父母需警惕孩子這些心理問題
    青春期特別容易產生親子衝突,大量孩子離家出走、自殺的悲劇事件,就是發生在這個年齡段前後。很多父母會被孩子不愛學習,不聽話,愛玩遊戲等表象問題困擾,往往想辦法去解決孩子這些問題,卻很少人意識到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
  • 青少年常出現的心理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近年來,由家庭教育不當和學生心理問題造成的青少年自殺、自殘、校園暴力及家庭悲劇等屢屢發生,這一現狀已不由讓很多人引起深思。為什麼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孩子的心理卻變得越來越難以琢磨。這究竟青春期心理問題、還是與家庭教育有關,誰才是釀成悲劇的根本原因?
  • 孩子這些行為屬於心理問題,家長要注意了,千萬不要暴力去制止
    導讀:孩子這些行為屬於心理問題,家長要注意了,千萬不要暴力去制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這些行為屬於心理問題,家長要注意了,千萬不要暴力去制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出現這些信號,說明該斷「夜奶」了,寶媽心裡要有數
    當寶寶出現這樣的變化的時候,父母就可以考慮是否開始給寶寶斷夜奶。寶寶出現這些信號,說明該斷"夜奶"了1、牙齒開始發育當你發現寶寶的牙床上長出了牙齒,說明寶寶可以自己咀嚼消化一些簡單的食物了,這也是寶寶身體發育的徵兆,可以嘗試對寶寶進行夜奶的切斷。
  •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原創 陳發展 心理科陳博士文:陳發展心理門診時,我們常常會用循環提問的方式來呈現家人對孩子問題的不同理解:「爸爸是怎麼理解兒子的問題的?」這時候,孩子的問題繼發性獲益,很可能被繼續保留,甚至變得更糟糕,或者慢性化。此時,家庭陷入一個「死局」:妥協,問題獲益,問題會繼續;不妥協,衝突會持續,問題加重。當然,也有的父母會這樣思考:「我們家雖然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比很多家庭強太多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沒有出問題,我們家的孩子卻出了心理問題呢?」
  • 孩子放屁暗藏疾病信號,出現這5種情況要注意
    寶寶在年齡小的時候並不會表達自己的身體不適,但是寶寶的身體卻將這些告訴了細心的寶媽寶爸。寶寶不似成年人,身上無小事,其中放屁就是值得注意卻時常被忽略的事情,寶寶放屁其實暗含著疾病的信號。屁是消化系統運作時的副產物,臭屁則意味著寶寶的腸胃出現了問題,其中消化不良是最為常見的情況。家長需要在寶寶的飲食方面多加注意,比如正餐前先吃輔食,攝入水分要充足。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感染了腸胃疾病。這個時候家長就會難以確認寶寶的身體狀況,需要做的是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確診後遵醫囑進行治療。
  • 【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這些方面要注意!
    青少年期是一個變化巨大,面臨多種危機的時期,現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學家非常關注的問題。下面小編從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了青少年期常見的心理問題表現,包括一些案例的介紹以及以及青少年心理諮詢注意事項。考試焦慮、厭學及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記憶力問題等,是青少年及家長前來諮詢的常見問題。這些情況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圍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如父母關係發生突變等)時更為集中和突出。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這些心理壓力,有時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反抗情緒,形成家庭暴力,有極個別甚至消極厭世。
  • 孩子夜奶頻繁,媽媽疲憊不堪,出現這些信號,戒夜奶的時機來臨了
    出現這些信號要戒夜奶媽媽們最關心的是什麼時候斷夜奶孩子的免疫力會受到影響。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吃夜奶,當出現這些信號的時候需要及時給孩子戒夜奶,否則影響發育。1)頻繁夜醒夜奶只是安慰劑當孩子吃夜奶是心理需求不是生理需求的時候,又嚴重影響到睡眠質量,應該考慮給孩子減少夜奶。4個月的孩子已經有能力睡整覺,但是孩子到1歲、到2歲還不能睡整覺,晚上還要數次吃奶後才能睡,就要引起注意了。
  • 孩子心理出現問題的幾大徵兆,家長別不在意
    在成長階段,我們除了關注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之外,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尤為重要,現在有很多小孩子都會出現心理問題,那麼如何來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出現心理問題呢?:第一情緒波動較大你是否注意到你家的孩子最近有沒有什麼情緒波動的現象,比如出現極度悲傷或者因為一點點的小事就痛哭流涕。
  • 孩子鼻涕出現這些症狀 醫生:小心,是疾病的信號
    兒科主任劉靜炎就表示,寶寶的鼻涕可能是提示身體健康情況的信號,出現這幾種顏色狀態的鼻涕,家長千萬要留心。 「寶寶一鼻塞流涕咳嗽打噴嚏,家長就以為是感冒,但其實還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劉靜炎表示,如果被當成「感冒」治,反倒延誤了病情,發展成為鼻竇炎、慢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