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何為厚道

2020-12-17 陝西法制網

厚道是什麼意思

埋頭搞經濟30年,暴利終於把人變成了鬼。整部社會機器,各個部件似乎都出了問題。政府急了,重拳頻出,卻按下葫蘆浮起瓢。現在人心好像已經不是肉長的,人都不厚道了。有一陣,我皮膚生了一點小疾,特意拜託朋友先找醫生,再我自己又贈書籤名,儘管謹慎如此如許,最後無非被虛假熱情一番,給我開出的還是萬元大處方。我學醫出身,一看處方就明白,實實痛心:如今怎麼連老醫生做人都不厚道了呢?更有意思的是:後來老醫生還很委屈,人家還認為是你不厚道!你明知道醫生只有開大處方才可以更多錢,還不讓醫生賺一點?

厚道究竟什麼意思?糾結了。人人都知道厚道是美德。然而厚道這種美德發生了理解與指向的歧義。原本是個人的品性,變成了對他人的要求,無怪乎如今人人都認為他人對自己不夠厚道。

一種美德的認知、建樹與普及,不是經濟的功能,而是文化的功能。目前現實狀況已經足夠讓我們看清30年來的教訓:文化的削弱與缺失是何等致命!我們不僅 沒有在經濟改革開放的同時進行文化的改革開放,並且還放棄與忽略了我們原有傳統文化的關注和提升。美德是可以量化的,是可以有標準的。量化美德標準最強大的文化力量有兩股,一是法律,二是宗教。現在許多人的無法無天,正是一無法律管制,二無信仰約束的結果。法制文化是一個大話題,闢章另說。先說宗教。

「厚道」來自於宗教的寬容意義。西方多體現於基督教。中國多體現於佛教。佛教中寬容意義的源頭是「空相」。所謂「無人相、無我相、無壽者、無眾生相」, 一個人只有了悟了「不住相布施」,他才能夠達到忘我、從而寬容厚道淡定。遺憾的是,佛教的修行,對個體悟性與智性的要求,實在太高,大眾實在太難領會,而我們也並沒有採取有效措施,促進佛教文化的進步、科學與現代性,以便大眾百姓能夠輕易接受先進宗教文化的薰陶。求佛拜佛已經完全功利主義,只要升官發財就 好,如有他人擋道,那就是他人的不厚道了。相比寬容性比較大、眾生比較厚道、脾氣比較溫好、經濟發展社會福利都比較穩妥安全科學發展的國家,多是基督教。與佛教相比,基督教更具具體性。比如,彼得問耶穌:「我的弟兄得罪我,我該饒恕他幾次呢?七次夠嗎?」耶穌回答:「不是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比如一個人應該如何與鄰居相處,耶穌說:「你要愛鄰人,就像愛自己一樣。」再比如,人們現場捉了奸,按當時摩西法律,必須用亂石砸死女人;耶穌卻對人們說:「你們 當中誰沒有犯過罪,誰就先拿石頭打她。」將心比心,結果沒有人敢先拿第一塊石頭,女人就這樣感知了上帝賦予人類的寬容與厚道。善善相報,寬厚待人,漸成社會風尚,形成良性循環。

這裡更值得一說的是,在難以捉摸和掌握的個人情感領域,文學成為至關重要的文化力量。西方文學從最初萌起發展至今,無不以罪與罰為 探索主旨。無論作家是否信仰上帝,無論他們是讚美或質疑,是叛逆或跟從,都逶迤指向一個字:愛。上帝之愛與俗世之愛在文學裡被探討被述說被具象化,從而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心理依憑與密友。事到如今,如果我們還是繼續認定文化就是群眾健身運動、社區麻將室和樓堂館所,實在太狹隘了。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臺北有一位建築商,年輕時就以精明著稱於業內。那時的他,雖然頗具商業頭腦,做事也成熟幹練,但摸爬滾打許多年,事業不僅沒有起色,最後還以破產告終。

在那段失落而迷茫的日子裡,他不斷地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想破腦殼也找尋不到答案。論才智,論勤奮,論計謀,他都不遜於別人,為什麼有人成功了,而他離成功越來越遠呢?百無聊賴的時候,他來到街頭漫無目的地閒轉,路過一家書報亭,就買了一份報紙隨便翻看。看著看著,他的眼前豁然一亮,報紙上的一段話如電光石火般擊中他的心靈。後來,他以一萬元為本金,再戰商場。這次,他的生意好像被施加了魔法,從雜質鋪到水泥廠,從包工頭到建築商,一路順風順水,合作夥伴趨之若鶩。短短幾年內,他的資產就突飛猛進到一億元,創造了一個商業神話。

有很多記者追問他東山再起的秘訣,他只透露四個字:只拿六分。又過了幾年,他的資產如滾雪般越來越大,達到一百億元。

有一次,他來到大學演講,期間不斷有學生提問,問他從一萬元變成一百億元到底有何秘訣。他笑著回答,因為我一直堅持少拿兩分。學生們聽得如墜雲裡霧裡。

望著學生們渴望成功的眼神,他終於說出一段往事。他說,當年在街頭看見一篇採訪李澤楷的文章,讀後很有感觸。

記者問李澤楷:「你的父親李嘉誠究竟教會了你怎樣的賺錢秘訣?」李澤楷說:「父親從沒告訴我賺錢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記者大驚,不信。

李澤楷又說:「父親叮囑過,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說到這裡,他動情地說,這段採訪我看了不下一百遍,終於弄明白一個道理:做人最高的境界是厚道,所以精明的最高境界也是厚道。

細想一下就知道,李嘉誠總是讓別人多賺兩分,所以,每個人都知道和他合作會佔便宜,就有更多的人願意和他合作。

我最初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過於精明,總是千方百計地從對方身上多賺錢,以為賺得越多,就越成功,結果是,多賺了眼前,輸掉了未來。

演講結束後,他從包裡掏出一張泛黃的報紙,正是報導李澤楷的那張,多年來,他一直珍藏著。報紙的空白處,有一行毛筆書寫的小楷: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

這位建築商就是臺北全盛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林正家。他說,這就是一百億的起點。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厚積薄發,氣勢如虹。

只懂追逐利潤,是常人所為;更懂分享利潤,是超人所作。人生百年,不可享盡世間所有榮華;惠及百人,能夠得到人間更多真愛。

人的一生給別人借過時實際是在給自己修路,厚道的人,你的人生路總是很寬很長......

來源公文圈閱

相關焦點

  • 作家池莉:支持「全民閱讀」願景
    作家池莉現在都在網上購書,而幾乎不再逛書店買書了。她表示如今在書店的書架上很難找到她心裡真正意義上的「書」。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池莉很高興看到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上倡導對文學的熱愛。池莉說:「能夠在這麼高級別的文件裡突出閱讀的地位,說明我們的領導人也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However, she remains concerned about the types of book people read.
  • 池莉:國人教育邏輯愚蠢 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人
    圖片說明:著名女作家池莉 著名作家池莉向國人傳統的教育思維開炮。池莉在《來吧,孩子》籤售會上放言,國人教育子女的邏輯不僅是錯誤的,而且非常愚蠢。在籤售會上,池莉向臺下的聽眾大談「育兒經」。 中國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人 池莉表示,家長在教育子女時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孩子是什麼。而她認為,孩子首先是一個「人」。
  • 做人要厚道,厚道的人都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幾個?
    我們老一輩的人,教育我們都說:做人要厚道。有一副對聯過年時經常被我們貼在大門上: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昌。何為厚道?做人要講良心,守道德,有底線,誠實,善良,守信用,總之作為人最美好的品質,值得人尊敬讚揚就是厚道。
  • 池莉《立》:真正被尊重的孩子,才能飛得更高
    對中國當代文學稍有關注的人,都不會對池莉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作為當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很多作品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還有很多被改編成影視劇,像《生活秀》《來來往往》等等,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事實上,池莉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作家,她更是一個成功的媽媽。
  • 專訪|作家池莉:很遺憾,我沒有標籤給武漢女人
    新書《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將池莉五部講述漢口故事的作品重新集結成冊,選的五部作品《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你以為你是誰》、《漢口永遠的浪漫》、《生活秀》、《她的城》,也是體現了漢口的城市文化。池莉說:「這五部作品每一筆,都是漢口的每一縷人間煙火。」近日,澎湃新聞專訪了作家池莉,跟她聊聊她筆下的武漢,聊聊她生活著的這座城市,聊聊生活在武漢的人。
  • 池莉代表:建設書香社會是個「大命題」
    今年是作家池莉履行人民代表職責的第18個年頭,多年來她一直關注文化建設。    談到當下的閱讀環境,池莉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值得讀的新書還是太少」。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上讀到「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這12個字時,池莉感到振奮,然而她想得更為深遠。首先要解決的是理念問題,倡導什麼樣的閱讀、建設什麼樣的書香社會?
  • 池莉新作《大樹小蟲》:作家的用意往往是一個秘密
    池莉:我倒是沒有特意去梳理什麼因果關係。只是著力寫了不同人物之間的互為生存語境。這種語境交織成為一股股生活流,最後的漩渦必然出現。所謂倒推歷史,恍然大悟。 池莉:對於作家來說,能夠寫各種不同年齡段的人,不同性別的人,不同職業的人,是一個基本功。如果沒有這個基本功,就不要吃這碗飯。
  • 池莉談家事:因幫女兒寫假條惹副校長生氣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通過郵件對池莉進行了專訪,說起《立》這一書名,池莉表示書名是她定的,想表達的是「一個孩子的成人與自立,一種教育宗旨和自然規律」。《立》被一些媒體稱作「獨特的育兒經」,池莉自己也在採訪中直言書中確實寫了不少教育孩子的方法,並將書中一個章節的標題命名為「母親溺愛是必須的」,「怎樣愛孩子,是個大學問。」    「媽媽,我從哪裡來的?」
  • 文化局長寫《私奔日記》 《來來往往》作者池莉回應
    因該書打出「池莉《來來往往》主人公原型首次現身自曝隱私」等宣傳語,引發一片熱議。該書作者李福壽系湖北雲夢縣前文化局局長,在書中不避諱、不粉飾地公開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私奔」故事,真誠剖析了自己。而對於這本書借池莉小說《來來往往》主人公做「宣傳」,作家池莉則大度地回應:「歡迎對號入座!」
  • 麥家、池莉、馮唐、曹文軒、沈石溪等名家助陣 書展名家活動時間表...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麥家、池莉、馮唐、曹文軒、沈石溪等名家助陣 書展名家活動時間表出爐&nbsp&nbsp&nbsp&nbsp深圳晚報2019年07月16日訊 2019南國書香節暨深圳書展
  • 池莉談新作《大樹小蟲》:當我的年齡達到能看清祖輩,我想我該動筆...
    在日前舉行的新長篇《大樹小蟲》新書對談會上,作家池莉說,「當我的年齡和寫作的視線能夠達到看清楚父輩和祖輩的時候,我想我該動筆寫這部長篇。」此時距離她上一部長篇作品《所以》問世,已經過去了十年。同以往關注瑣碎家常、淡化社會關係的「新寫實主義」風格不同,池莉新作《大樹小蟲》是一本敘事更為宏大的作品,時間橫跨百年,塑造了兩個家族裡的十多個人物,講述了三代人的命運故事,這些故事也串聯起了一個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從構思到出版,池莉為這本書花了近十年時間。十年來她很少發表作品,也幾乎不對外露面。
  • 無麻藥剖腹產到考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池莉的女兒到底如何成長的
    她就是池莉的女兒,亦池。——(美國)泰曼·詹森 眾所周知,池莉是一位成功的作家,湖北省文聯副主席,武漢市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連續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就是這樣一位名作家,也不能免俗,把自己的女兒誇成了一朵花兒,但她的女兒當之無愧呀,池莉的工作性質
  • 愛,本身是最好的教育:池莉在新書中回憶和女兒一起長大的日子
    本期有好書不孤讀,為大家分享的是著名作家池莉的大愛之作《和女兒一起長大》,由其女兒亦池朗讀其中的感人片段,書中提及母女間多年來「就事論事」體的書信交流模式,正是因為媽媽太親,親到世上所有甜言蜜語都用不到,用了反而隔閡。母女倆用24年時間詮釋了一件事:愛,是最好的教育。這其中包含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對孩子的充分信任,以及與孩子共同走進真實不虛的生活。
  • 厚道
    不過今天要說的這位姑娘,可冤枉了,她明明主動讓了座,結果還是被人懟「不厚道」!就因為,姑娘把座位讓給了別人,沒給另一位老太太。  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9月4日,在北京104路公交上,一身穿白衣的姑娘給老人讓座,結果激怒了之前上車的另一位老太太,老太太開啟吐槽模式,「憑什麼不讓給我,不厚道」「他是你爸啊,還是你媽」「你以為你做了好事,就是好人了」。
  • 「十四五」新詞典:何為「揭榜掛帥」?
    「十四五」新詞典:何為「揭榜掛帥」?(作者系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研究員)(來源:光明日報)原標題:《「十四五」新詞典:何為「揭榜掛帥」?》
  • 作家池莉發聲,隔離就是戰爭,必須讓愚蠢無知走開
    著名作家池莉,作為一個曾經的醫生,一個曾經的流行病防治醫生,也時刻關注著這場關乎人類生死存亡的疫情,近日,她在《隔離時期的愛與情》一文中,擲地有聲:「隔離就是戰爭,戰爭必須讓愚蠢無知走開,希望每個人平安!
  • 何為上品男人,何為上品女人?(深度好文)
    何為上品男人,何為上品女人?
  • 厚道,是一種品格!
    誠實厚道的人不會甜言蜜語,不會拍拍吹吹,不會自我標榜、自我炫耀。誠實厚道之人,就是實實在在, 從不虛偽摻假;就是做人平和,從不玩弄手段;就是做人有節,從不貪心苛求;就是做人坦蕩,從不徇私舞弊。厚道,就是寬容大度。厚道的人一貫忍讓,吃得起虧,經得起舍。當別人給予三分時,他會回報十分,有好東西喜歡分享。他懂得: 為人多做厚道事,難時自有搭橋人。
  • 厚道(句句經典)
    不管遇見任何人,不管碰到什麼事,語氣和善,才能留下好感;平易近人,才能拉近距離;寬容大度,才能長久相處;善良厚道,才能讓人心服口服!厚道之人,能駕馭自我,馳騁四海;厚道之人,能海納百川,以德服人。和諧源於厚道,傷害源於計較。厚道,應是人生路上一直遵循的守則。
  • 精明不如厚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俗話說:"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所謂的厚道,就是反映一個人做人的人品。厚道是不玩虛偽,不故弄玄虛,不忽悠人,做事實實在在,他是一種做人的遠見和境界,也是一種智慧;他源於善良,發自肺腑,如涓涓溪流,蕩滌人心;他不求回報,只為誠懇待人;不論你是高官厚祿,還是平民百姓,他都會懷著真摯之情,一視同仁。他能讓親情更濃,友情更純,愛情更真,事業更順。這就應了一句:「做人厚道,必有福報」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