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中,「生命教育」這堂課必不可少!

2021-02-19 青州新父母學堂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然而,死亡也是生命的一個階段,我們卻一直在迴避。

當孩子問起關於「生與死」的話題,你該怎麼回答孩子?
對於生命教育,淡化、迴避都不是積極的態度。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有義務讓孩子正確認知死亡,減少恐懼感,避免過激行為的發生。幫助孩子了解生命、尊重生命,從而,對生命多一份敬畏,對生活多一份熱愛。

節目組邀請到了濟南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主任趙長英和山東省家庭教育宣講團專家、寧陽縣第二小學副校長薛克幹與我們共同探討家長應該怎樣給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問題。

其實,少年兒童對死亡的認知,根據年齡,家庭教育的不同和外界因素的影響,表現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對嬰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剛把吃喝拉撒和說話學會的他們,對「死亡」沒有概念,也很難明白死亡的概念,只能從爸爸媽媽嘴裡知道,死亡是件不好的事,不開心的事。這個階段,家長可以用一些比喻擬人的方法解釋「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愛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壞了,沒法恢復了,就是死亡了。家裡有老人去世時,就可以這樣告訴他們,讓他們對死亡有個粗淺的認識。幼兒園期間(4-7歲),死亡教育能提高危險認知的能力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認知能力,在家長的教育下,能辨別一些最基本的是非。孩子們已經慢慢學會思考,一味用比喻舉例子的做法,孩子反而要被弄混了,這時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訴他,死亡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並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人有本能對危險認知的能力,國外也曾做過實驗,比如把嬰兒舉到懸崖邊時,嬰兒的心跳明顯加速,但這些生理上的反應不足以保護孩子的安全。孩子們對許多潛在的危險是沒有認知的,比如孩子們走到河邊,知道河水很涼快,就會慢慢往河中間走,但他並不知道河中間很深,很危險,然後就溺死了。把危險教育做好,讓孩子看到河水就會恐懼,就不敢往河中間走。所以這個階段,生命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安全,告訴孩子,危險的東西很疼,不能去碰,哪裡有危險,都要說清楚。小學階段(7-13歲),教育他們用科學的方法看待問題上了小學的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和成年人一樣有悲傷的情緒,他們會思考、會判斷什麼是死亡?死亡意味著什麼?這時,家長就不要拐彎抹角,用比喻舉例混過去,應該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讓他們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還可以帶他們去博物館,科技館或看科教視頻,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長大,老去,死亡,平靜地告訴他們,這樣孩子自然就不會害怕,反而會欣然接受。

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有去的路沒有回來的路,也就是說人求生的本能力量是非常強悍的。但是人是一個群體動物,他是有一定的社會歸屬性。如果單獨把一個人放在一個地方的時候,他的情緒會低落下來,會活下來的動力就會降低。也正因為我們是群體動物,有國家、有小家、有親人、有自己的事業,這個是我們在成長和社會化教育的過程中樹立起來的一個信念。這種信念是堅韌不拔的,在越危險、越危難的時候,這種力量就會油然而生。

節目通過山東教育電視臺「養教有方」平臺直播,可通過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養教有方」微信公眾號,點擊「同一堂課」進行回看。

素材來源:山東教育電視臺

審核:孫少慧名師工作室    孫少慧

編輯:孫少慧名師工作室    張亞新

相關焦點

  • 補上「生命教育」這堂課
    「今天這堂課,我主要來和同學們談談生命。」 在與新冠肺炎戰鬥的膠著期,袁校長把寶貴的第一課,聚焦在了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話題。  「法國作家雨果有一句話,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 家長4個身份的轉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
    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4種身份的轉變很重要撫養一個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是每個做家長最大的心願,在他們餓了困了的時候,是家長給他們提供一個寧靜的港灣,當他們委屈憤怒的時候,是家長陪他們平復心情。一路走來父母付出了很多,孩子也成長了許多,但是不要忘記了,在孩子的世界中父母只是他們成長過程中一段路程的陪伴者,他們需要自己長大走完人生的旅途。對於年紀小的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是他們的天,沒有了親人的照顧可能他們自己連生存的能力都沒有,但是隨著年紀的長大,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思考和行為能力,家長就不再是一切了。
  • 開團 | 生命教育繪本,讓父母和孩子珍惜生命成長中的「第一次」
    這套書以純淨稚趣的畫風,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生命教育的核心:學會認識和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珍惜生命成長中的「第一次」,處理好人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做真正的自己從而實現生命的最大價值。首先,主題特別好,是難得把生命教育歸納地這麼全的一套書。
  • 時代人物|崔巍:生命的伊甸園 為中國孩子上好自然教育這堂課
    2020時代人物 · 崔巍 相比西方自然教育的普及,中國的孩子急需上好自然教育這堂課,伊甸園作為一個探尋人與自然共生共融的生態教育國際生活示範區,恰好是中國孩子所需要的。崔巍認為,相比西方自然教育的普及,中國的孩子急需上好自然教育這堂課,伊甸園作為一個探尋人與自然共生共融的生態教育國際生活示範區,恰好是中國孩子所需要的。
  • 關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上好生命教育這堂課,父母準備好了嗎
    一個是孩子因為家長不讓玩手機,直接從樓上跳了下去;一個是清明節學校舉行集體默哀,一名小學生隔著圍牆向國旗敬禮直至儀式結束。同是中小學生,不同的行為舉動令人反思。現在疫情尚未完全過去,還有很多人在為生死而掙扎。孩子是我們的未來,關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上好生命教育這堂課,父母準備好了嗎?
  • 孩子的成長不是「被教育」的過程
    但是,我的腦海中也會出現一個新的聲音:如果孩子沒有體驗過「三心二意」是怎麼樣的,沒有經歷「三心二意」所帶來的後果,他又怎麼可能發自內心地選擇「一心一意」呢?抄完生字之後,我給他聽寫。在這個過程中,他思考的時間比平時稍長。我說:「你看,這就是邊聽故事邊抄字的結果,你的手在寫,你的頭腦在聽故事,就算你抄過了,你也沒有把這個字牢牢記住。」
  • 時代人物 | 崔巍:生命的伊甸園 為中國孩子上好自然教育這堂課_生態
    原標題:時代人物 | 崔巍:生命的伊甸園 為中國孩子上好自然教育這堂課 2020時代人物 · 崔巍 相比西方自然教育的普及,中國的孩子急需上好自然教育這堂課,伊甸園作為一個探尋人與自然共生共融的生態教育國際生活示範區,恰好是中國孩子所需要的。
  • 習慣決定命運,成長見證奇蹟 相約「生命成長計劃」夏令營
    這一位是湖南深度教育創始人,「生命成長計劃」夏令營課程開發者與創始人,青少年訓練,國家高級心理諮詢師,NLP課程三階段總教練,湖南企業家創業導師,企業團隊訓練專家。「生命成長計劃」夏令營課程開發負責人秦躍武老師致家長的信:  親愛的家長朋友:  您好,感謝您關注我們生命成長計劃的夏令營板塊!  首先要為您闡述我們開辦夏令營的初心:當下孩子們的教育是每一個家庭都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基於孩子的成長,外面有很多針對於孩子的教育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孕育而生。
  • 《生命可以看見》丨日本大師最美生命教育繪本,讓父母和孩子珍惜生命成長中的「第一次」
    這套書一共6冊,涵蓋了生命教育的各個主題,是日本最受歡迎的生命教育繪本,囊括日本著名繪本大師內田麟太郎、長野英子、日本幼兒園繪本大獎得主楠茂宣等代表作品。在日本暢銷了15年,很多幼兒園把這套書當成生命教育的範本。
  • 孩子接受教育和配合教育,這在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
    孩子接受教育和配合教育,這在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兒子,經過這麼漫長的磨合,你終於對鋼琴和英語的學習都產生了興趣,都取得了進步。兒子,這說明了一個道理:配合父母的教育和培養,是你進步的捷徑!那孩子不在乎地說。「那你覺得羞恥嗎?」「不羞恥。」那孩子仍然滿不在乎地說。「那你究竟是覺得光彩還是羞恥?「不光彩也不羞恥,很平常,被老師罰一下不算什麼。」那孩子嘴巴厲害得很。老師被他弄得沒話說,只好不管他了。
  • 八載公益路 愛心樹生命教育「讓愛成長」
    【解說】上海浦東新區愛心樹生命關愛中心2018年「讓愛傳出去」感恩年會10日舉行。  由上海愛心志願者們自願發起的生命教育公益服務開始於2009年,連續8年來,愛心樹生命教育公益服務將對生命成長的關愛帶進了家庭、社區、學校、山區與企業。2014年12月,上海浦東新區愛心樹生命關愛中心註冊成為非贏利社會組織。
  • 孩子成長過程中,補鐵補鈣、智力開發很重要,可也別忽視了它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總是想給予他們最好的一切。從出生起,各種營養就不斷給孩子補充。牛奶、營養品、維生素,都是儘量給孩子買最貴的最好的,補充最全面的同時也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關注孩子的智力開發。但是補鐵補鈣、智力開發固然很重要,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也別忽視了它,那就是培養孩子的情商。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 蔬菜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讓寶寶愛吃蔬菜?
    蔬菜中含有一定的植物纖維,它能刺激胃腸道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加食慾,防止便秘,還能促進膽酸的排洩,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濃度。此外,許多蔬菜還含有芳香油和有機酸等特殊成分,如洋蔥和大蒜中含有辣椒素,生薑中含有生薑油酮能刺激食慾,增強人體內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和吸收,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 初三男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孩子們最需要補的,是生命教育這...
    初三男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孩子們最需要補的,是生命教育這堂課丨島上說教 2020-09-23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疫情後的第一個清明,如何給孩子上好「生命教育」這堂課?
    但不論是事出何因,我們都忽略了一點:孩子對生命的漠視和殘害,是因為缺少了生命教育這堂課!一定程度上講,生命教育,遠比那些興趣拓展課要重要得多。而當下的問題是,我們的父母說得少,課本也教得少,孩子對生命的漠視,就是這樣一點點累積。談生命教育,就應該先談「生」和「死」。
  • 剛出生的寶寶也需要鍛鍊:0-7天必不可少的訓練6堂課,非常重要
    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爸爸媽媽要認真地抓好寶寶的早期教育。早期教育重在潛能與智力的開發,對於寶寶的最初啟迪應從多方面著手,要為小寶寶營造一個快樂智慧的成長氛圍。0-7天必不可少的訓練6堂課,是新生寶寶每天潛能早教課,爸爸媽媽應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每天進行10分鐘的教育訓練,具體內容如下
  • 從新冠肺炎思考「繪本中的生命教育」,第三篇:繪本中的生命教育
    ,起到的是引導和催化;在和孩子一起共讀繪本的過程中也在共同成長。許多成人在剛開始讀繪本的時候覺得沒有什麼,其實閱讀他的體會是越豐富的,也在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使用的方式方法手段可以有閱讀,談話、討論,實踐,體驗、表達,領悟等等;作為幼兒年齡段,我們可以採取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去讀繪本,去促發他的生命體驗。
  • 安全教育——提升孩子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在各階段快樂成長
    我們都知道,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讓孩子了解這個世界總是有不善的一面。如果這些危險指向孩子,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受到傷害。日常生活中,大多數家長在幼小銜接中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比較關注,為孩子積累跨階段性的知識,而忽略了孩子的安全教育,而進入小學後,孩子們自由時間,活動空間都與幼兒園不同,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是我們保護孩子免受傷害的好辦法。
  •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讓我收穫了成長
    教育的真諦不是教育孩子,而是自我教育。為人父母,沒有止境。很多時候,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我們也變得成熟歷練,也同樣收穫了成長。帶孩子雖然很辛苦,背後的辛酸苦楚,只有經歷過才能明白,可以說是:痛並快樂著…但是有一點是無可否認的,那就是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也讓我收穫了成長。自從當了媽,我那憤怒的情緒總是時不時爆發。
  • 從新冠肺炎思考「繪本中的生命教育」,第三篇:繪本中的生命教育
    成人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是引導和催化;在和孩子一起共讀繪本的過程中也在共同成長。許多成人在剛開始讀繪本的時候覺得沒有什麼,其實閱讀他的體會是越豐富的,也在成長。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使用的方式方法手段可以有閱讀,談話、討論,實踐,體驗、表達,領悟等等;作為幼兒年齡段,我們可以採取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去讀繪本,去促發他的生命體驗。  尊重幼兒個人的獨特經驗與情感,啟發重於灌輸   成人在帶幼兒讀繪本的過程中起著引導與催化的作用,怎樣引導和啟發,考驗的是成人的感受力、理解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