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戰場,不會讓人有江山壯麗的感嘆。如果非要以壯闊來形容,這幅畫卷是以大地伏屍為背景,以白骨與鮮血為筆墨,以生命之花的凋零為點綴,有的只是殘酷。」
經歷過戰爭的人絕不會認為生活在炮火連天中是件幸福的事情,無辜的百姓原本也只是平常的生活,他們沒有做錯什麼,但侵略者卻是一個劊子手,殘忍的奪走了他們的生命,或是致使他們活在痛苦之中。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我國東北地區;1935年義大利在墨索裡尼的領導下發動了侵略戰爭,入侵衣索比亞;納粹德國在併吞奧地利以及籤訂《慕尼黑協定》後,於1939年對波蘭發起了「閃電戰」,因此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納粹德軍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吃了敗仗,而日本法西斯則進一步東南亞擴展,後於同年12月7日凌晨偷襲了珍珠港,德意日三國同時對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3年4月義大利投降,1945年5月9日,德國正式籤署無條件投降書,只有日本面對敗局,遲遲沒有投降;7月16日,美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不過當時的世界還不完全清楚原子彈武器具有多大的威力。
而從事研製原子彈武器的科學家則認為不到萬不得已沒必要使用原子彈,當時日本投降已是遲早的事情,因此科學家們反對使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城市,但在8月6日,美國向日本廣島投擲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造成廣島市24.5萬人中的20萬人死傷。
「廣島原子彈事件」發生後,日方卻竭力掩蓋廣島事實的真相,對外宣稱是一枚隕石隕落在廣島市;8月9日,美國向日本長崎投擲了一枚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轟炸造成長崎市的23萬人口中的10萬餘人當日傷亡和失蹤,城市60%的建築物被毀,對此,日方對長崎民眾也要負很大的責任。
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但經歷過原子彈轟炸的廣島和長崎的倖存者還得承受著輻射所帶來的痛苦折磨,同時世界人民也紛紛清楚了原子彈具有多大的威力。
1945年8月9日,日本長崎被投擲原子彈之前,谷口曄還是一個16歲的郵遞員,騎著自行車在送報紙,災難發生前,谷口曄毫無所知,而原子彈在長崎爆炸時,谷口曄正處於1.6公裡的位置,並且周圍有許多建築武,因此谷口曄大難不死。
許多日本人也認為谷口曄是幸運的,但實際上谷口曄是生不如死,即使在醫院躺了21個月,谷口曄的身體似乎各方面都在恢復,相比之下,部分倖存者就算活了下來,但卻因為受輻射嚴重,而在短短幾天或是幾月內,出現了發燒、皮膚脫落等情況,最終喪生。
而谷口曄活了下來,卻無法像正常人一般生活,身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十年過去,谷口曄活到了80多歲,但對當年經歷的事情歷歷在目,接受採訪時哭訴道:「希望人類不要再打仗了,不要再製造像我這樣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