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博士偷快遞如拆盲盒,自稱「不差錢」為尋刺激

2020-12-23 騰訊網

一面是知名企業任職、「不差錢」的「海歸」博士,另一面是小區內多次盜竊快遞的嫌疑人。4月20日,37歲的日本「海歸」博士全偉因為多次盜竊快遞,在順義區一小區內被警方控制。

民警介紹,如拆封后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全偉甚至會還回去,再繼續挑選其他。民警稱他的行為「就像拆盲盒」。

民警在查看監控錄像。 受訪者供圖

快遞頻繁丟失,小到餐巾紙、大到洗腳盆

4月20日當天,住在順義區一小區的劉宏發現,自己的快遞被偷了。裡邊是他之前借給朋友的一臺攝像機雲臺,價值7千多元。

以為是快遞公司出了錯,劉宏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先聯繫了快遞公司。溝通後得知,小區裡近期有多個快遞都被盜,隨後報了警。

趙群是順義公安分局仁和派出所的民警,在接到報警後,他找到了快遞員小周。小周回憶,劉宏的快遞是個一米多高的大箱子,很沉,他當時費了一點力氣才把快遞放在架子上。也因此他印象深刻。小周告訴趙群,他十分確定自己在4月19日下午,將這件快遞放到了快遞架上。

此外,趙群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他也從小周處得知,從3月份開始,已經多次接到該小區的客戶投訴稱快遞丟失,小到餐巾紙,大到洗腳盆,「他自掏腰包,賠償了不少。」

在快遞架的正對面,就安裝著一個監控探頭,可以拍到架子全景。趙群到小區物業調取了監控,發現4月19日9時許,一名身穿藍色上衣、淺色褲子的男子出現在監控中。

新京報記者獲得當時的視頻畫面。藍衣男子走到快遞稀疏的貨架前,他並未像常人一樣去查看快遞上的信息,而是直接將裡邊最大件的快遞搬下來,單手拎起後揚長而去。隨後,他沒有直接回自己的住處,帶著快遞在小區底商逛了一圈後,上電梯回家。

經快遞員小周辨認,趙群確定,該男子就是盜竊快遞的嫌疑人。

民警查獲全偉盜竊的快遞。受訪者供圖

無用快遞,送人或還回

4月20日中午,趙群和同事敲開了男子全偉家的門。趙群記得,當時全偉正在家裡看電視,看到他們後先是一臉茫然,反應過來後才有些警惕。

「你知道為什麼找你嗎?」趙群問,全偉稱並不清楚。但趙群記得,當時全偉的眼睛卻有意無意向廚房和門口瞟。在民警追問下,全偉承認,自己盜竊了「幾個」快遞,有些沒有用完,還在家裡。

隨後,他陸續從家裡各個角落搬出來盜竊快遞中,已經拆出來的物品。化妝品、抽紙巾、電飯煲、插電洗腳盆、廚房刀具等,零零散散擺了一地。其中原本屬於劉宏的快遞,在19日偷會後還沒來得及被拆開,仍放在廚房裡。「還有一大袋貓糧,他說因為弟弟家裡養貓,就送給他弟弟了。」趙群說。

全偉交代,第一次盜竊是在3月中旬。當時他看到架子上很多快遞一直沒有人領取,想著「人家是不是不要了」,便壯著膽子,將一件快遞拿回家。打開後發現是抽紙巾,他將抽紙巾拿出來,撕碎了快遞單號信息,扔了包裝。

擔心被丟快遞的人找過來,等了兩天,全偉才開始放心的使用起偷來的抽紙。

此後,全偉的膽子越來越大,從3月中旬至4月下旬,共盜竊了17件快遞。偷來的東西中,覺得有用的就留下,覺得沒用的,要麼送人,要麼再還回到架子上。趙群說,全偉盜竊時也沒有明確的選擇目標,「覺得哪個盒子順眼就拿哪個,大小也不拘泥。」

自稱不差錢,出於好奇偷快遞

全偉向民警交代,4月初,他偷走一件快遞,打開發現裡面是滿滿一箱土豆。覺得留著很麻煩,便封好箱子後搬回到架子上。但將土豆還回去的同時,他又順走了另外一件快遞。

指認時,全偉全程低著頭,趙群記得全偉沒有與他對視。但對於盜竊行為,全偉解釋稱自己只是出於「好奇」,覺得刺激。

趙群並不認同此說法,「感覺他偷快遞就像是開盲盒」,趙群認為,全偉能夠偷這麼肆無忌憚,是因為此前盜竊了快遞後,沒有事主報案。

趙群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全偉是吉林人,在日本留學十年,得到博士學位後回國。目前,在一間國際知名電子公司的子公司內擔任經理職位,年收入有40餘萬元。2019年和妻子離婚,全偉一人在該小區租住房屋。用他自己的話說「並不差錢」。

「他說起話來,倒是文質彬彬的。」趙群說,經核查,全偉此前沒有犯罪前科。

經初步核實出,全偉共盜竊快遞17個,共21件物品。目前,警方還在通過物業人員聯繫被盜事主,全偉被順義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文中全偉、劉宏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張靜雅

編輯 康佳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花3元買一個快遞盲盒可抽手機 靠譜嗎?
    順豐速運方面表示,若通知客戶後快件依然無人認領,那麼,公司會把無人認領的快件統一存放,每個快件都有編碼,如一年後還是無人認領將統一銷毀。菜鳥驛站方面表示,他們對無人認領快遞的處理嚴格根據快遞管理辦法執行,在保管期內妥善保管,等確認過了保管期限又無人認領,才由省級郵政單位在省級郵政管理機構的監督下銷毀。
  • 海歸女碩士5天連偷7個快遞,原因令人無語
    >疫情期間卻偏偏「沉迷」於去小區門口快遞存放點偷快遞……而她自己解釋偷快遞是為了發洩工作壓力近日,上海虹口區檢察檢察院以涉嫌盜竊罪對李某批准逮捕。女子亂報門牌號5天偷7個快遞 疫情期間,快遞配送人員無法進入小區,為了方便居民,許多小區都在門口設立了快遞存放點。
  • 花3塊錢包郵買了個快遞盲盒,姑娘拆開一看驚呆了
    >現在連快遞都有盲盒了賣家說都是很久沒人認領所以低價處理的但一研究發現裡面坑還不小網友 @杭州人杭州事前兩天在刷某魚的時候,突然刷到有人在賣快遞盒子的,定睛一看發現不是盒子,寫的是"快遞盲盒顧名思義,就是買一個快遞盲盒,但是你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收到什麼全憑運氣。我一下來了興趣,於是馬上搜了下"快遞盲盒",出現了很多,有的居然 3 塊錢就包郵了。還有批量賣的,100 元 7 個,價格差得比較多。看到店家們在描述裡都寫著,"朋友做快遞行業,這裡出售的都是快遞丟失件"或者"家裡的菜鳥驛站,都是別人不要的快遞"。
  • 你的快遞丟了?不,它們可能被拿到網上當盲盒被賣了……
    對於購買並拆開是否有所不妥的疑問,商家這樣回答:「放心,不會的,這些快遞在我手上都放了至少三個月,那麼長時間沒來領,絕對是沒人要了,你就放心買回去拆著玩好了。」...盲盒我是聽說過,但是快遞盲盒還是第一次聽說。
  • 無主快遞變身低價「盲盒」
    近日,多個以「無主福袋」「幸運盒子」為關鍵詞的商品,在二手交易平臺「閒魚」出現,有的賣家在商品描述中寫道,「包裹裡有小吃零食、護膚品、衣服等,絕對物超所值」;有的則打出了「超值神秘福袋包裹」「幾塊錢買驚喜」等宣傳語。售賣「無主快遞」合法嗎?消費者真能買到物超所值的「盲盒」嗎?
  • 高校招聘不降反增,只為尋得海歸博士
    ——畢業在家失業半年的海歸還記得一年前力爭考研上岸的慘狀,今年研究生又擴招了,等我讀完出來學歷都縮水了吧。沒本科生有工作經驗,沒博士學歷高,哎!但是遭遇這些的人當中並不包括海歸博士海歸博士直接享受副高一檔的待遇來源:學校官網
  • 快遞「盲盒」,呼喚快遞市場秩序的進一步淨化
    近日,快遞業出現了「盲盒」。而在賣家聲稱為棄件的「盲盒」上,卻可清晰的看到買主信息及聯繫方式,本能物歸原主的快件被不良賣家在網上兜售,不排除某些快遞員,代收點的惡意截留,實屬期瞞行為。其實「快遞盲盒」產生的背後,是頻頻發生的丟包現象。
  • 奇趣蛋,這是一顆比「盲盒」還神奇的蛋!
    比炒鞋更瘋狂的是盲盒,一如盲盒深如海,從此錢包是路人。而相比盲盒,奇趣蛋就顯得就更加神奇了,「小時拆蛋,大了摸盒」成為了好奇害死貓這句典故的真實社會寫照。No.2這是一顆讓人上癮的蛋「甜的嚇媽,玩具坑爹」,就是這樣一個價格堪比智商稅的蛋卻讓無數的孩子與父母上癮,奇趣蛋的粉絲甚至有一個專屬稱呼,被稱之為「拆蛋專家」,他們在拆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以收集奇趣蛋玩具為樂趣,並在網上積極的分享自己的拆蛋成果。
  • 上海海歸女碩士超市偷鍋被抓:「人品不好,再聰明也沒用!」
    超市偷東西這種事情,在當今這個社會上已經少有發生了,畢竟有監控,有報警器,但最近一起「超市偷鍋事件」卻成了熱點新聞。你以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偷鍋賊?不,這個賊一點都不普通,她不僅是個海歸,還是個碩士。26歲海歸女碩士,前不久剛憑藉光鮮的學歷,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並且工資過萬。體面的工作,滿意的收入,看起來也並不差錢,為何要偷那區區幾百塊錢的東西呢?說起偷竊的原因,女子竟稱「能省則省」。
  • J.PARK樂園盲盒驚喜——準備好了嗎?來嘍!!!
    對年輕人特別是女生來說,有比拆快遞更爽的事嗎? 回答是:有,拆盲盒! 不知道自己會拆出什麼神秘的東西 這份驚喜,還真只有TA才能給到 一入盲盒深似海,拆盒根本停不下來! 玩的就是心跳!盤就完事了 快來光臨J.PARK樂園的盲盒主題趴~ 隨買隨開,盡享拆盒樂趣。
  • 晉江:為討女友開心!男子竟偷快遞「拆盲盒」……
    早報訊 (記者吳水保 通訊員曾桂蓉 王偉偉 文/圖)「雙11」為討女友歡心,男子梅某凌晨時分徒步3公裡,盜竊快遞小哥還沒派送的快遞,想「拆盲盒」碰碰運氣,看能不能偷到適合女友的禮物。目前,梅某因涉嫌盜竊被晉江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 博士畢業當了8年快遞小哥,值得我們深思
    小概率的個例而已,與個人的經歷有關,無關絕大多數博士的選擇,否則不會上新聞。是博士畢業後做快遞員,還是在快遞員期間攻讀了博士,或者是快遞業務的管理層,只是應景親身體驗一下送快遞,就像很多自稱是工人的人其實是廠長。我希望做新聞要嚴謹。博土畢業做快遞無可厚非,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最重要!
  • 瘋狂的盲盒背後,隱秘著哪些玄機?
    一些盲盒愛好者告訴記者,買盲盒買的就是不確定性,消費者往往希望在拆盒後能得到自己喜歡的款式,而銷售人員在介紹中則以這種類似購買彩票和碰運氣的方式為賣點,吸引消費者購買。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在對玩偶形象的追捧下,或是在類似買彩票的刺激下,許多消費者迅速成為盲盒消費的瘋狂粉絲。記者了解到,作為盲盒產業的頭部企業,泡泡瑪特在2017-2019年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增幅分別達到225%及227%。在利潤方面,2017-2019年泡泡瑪特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呈現爆發式增長。
  • 年薪40萬海歸博士竟偷小區快遞,連續作案17起被刑拘
    自疫情發生以來,各個社區對轄區進行了封閉式管理,也就意味著快遞進不了社區了。為了方便社區居民取快遞,許多社區都設立了專門的快遞存放點,但是有一些心懷不軌的人,幹起了偷快遞的勾當。不久前,順義公安分局仁和派出所民警來到轄區住戶全某家中,在他的家裡發現了很多來歷不明的快遞包裹,經過核實這些快遞正是同小區內,十幾戶居民丟失的。
  • 強姦女秘書後消失的「海歸博士」
    這名「海歸博士」面對女秘書家長打上門來的場面,不得不四處躲避,他隨後聲稱10月8日要去北京參加歐美同學會成立90周年大會,至此再沒在公司露面,其在公司2年多的任職也自動結束。  其人其事自稱取得麻省博士後  吳敬東何許人也?
  • 泡泡瑪特市值破千億,盲盒生意怎麼成了「印鈔機」?
    通過抽盲盒,可以想起自己喜歡的IP,感受到自己與喜愛的角色之間的聯繫。不過,除了為喜歡的IP貢獻一份力量,拆盒子時候的快感也是一個開始玩盲盒的原因,跟有些人喜歡拆快遞是一個道理。當愛上這種拆盒子的快感,人們通常會下意識地將這種情緒歸因於產品本身,以為自己喜歡的是裡面的東西,於是為了再次得到這個系列的東西,就會重新購買盲盒。
  • 把臨期口紅塞進盲盒、「改娃師」年入百萬,年輕人的錢有多好賺?
    Pop Mart上市後,一則數據顯示,近20萬年輕人在購買盲盒上花費過萬。和「盲盒」有關的搜索信息裡,人們都在詢問"入坑」和「出坑」的方法。而看到機會的商家,則借著熱風推出護膚盲盒、數碼盲盒……打開盲盒的期待、未知,構成了盲盒生意的核心,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和博彩生意擁有著相同的邏輯和刺激。
  • 把臨期口紅塞進盲盒、做「改娃師」年入百萬,年輕人的錢有多好賺?
    而看到機會的商家,則借著熱風推出護膚盲盒、數碼盲盒……打開盲盒的期待、未知,構成了盲盒生意的核心,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和博彩生意擁有著相同的邏輯和刺激。就算有維權,補發一個快遞也依舊是賺錢的。靠著這條門路,我們公司一年收入上千萬。每次看到有用戶諮詢盲盒並小心翼翼許願(留言,希望有什麼)時,我腦子裡都會浮現那句話:買的不如賣的精。「改娃師」年入百萬,被改成手機殼、掛墜的娃娃身價翻十倍二手平臺運營 cc 24歲我在一個興趣社區做運營。
  • 以小博大的「快遞盲盒」是超值福袋還是套路營銷
    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實習生 劉佳琪 1月14日,國家郵政局召開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出將嚴肅查處洩露用戶信息披露機制,對刷單、販賣快遞盲盒等進行清理整頓。 隨後,販賣快遞盲盒的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快遞盲盒」也引起了網友熱議。
  • 國內博士和海歸博士有何區別?為何有些高校更青睞於海歸呢?
    科研條件和氛圍上國外比國內先進一些有研究表明,雖然國內博士和海歸博士在職業生涯上有很大差別,但是就學術成就來看,國內博士和海歸博士並沒有顯著的差別。清華大學教授潘峰表示:「拋開『頭銜』, 國內博士和海歸博士沒有區別,在學校裡都是靠實力說話,最多就是在安家費的區別。也有不少一線科研工作者認為,當國內博士和海歸博士在一起工作時,感受不到明顯差別。不過,在科研條件和氛圍上,不得不說目前國外確實比國內要先進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