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人身財產安全,遠離網絡賭博

2020-12-19 廣東網警巡查執法

現在的騙局是五花八門,越來越多的騙局趨於專業化、團隊化,稍不留神就會從一個美夢掉入一個深淵。這幾年國內受害比較多的估計就是網賭騙局,網賭十賭十騙,千萬不要天真的以為你所玩的跟別的平臺不一樣。
揭秘網賭騙局第一步:平臺搭建
網際網路行業發展了這麼久,社會積累了許多的技術,搭建一個平臺並不難,他們會僱一批碼農或是找到一家願意為其搭建平臺的科技公司,其平臺要求:可後臺實時控制用戶輸贏;可後臺更改玩法倍率;可隨時黑掉用戶帳號令用戶提不出錢。
揭秘網賭騙局第二步:包裝
他們一般會包裝成澳門賭場、彩票網站、投資平臺。
揭秘網賭騙局第三步:人員分工(組織架構)
人員歸納起來分三類:運營人員、財務拓展、其他。
第一類:用戶接觸的就是這一類人,分國外和國內。
國外運營人員:主要從國內招募過去的,大多是些剛步入社會的小年輕或是在國內有負債跑路到那邊的,其中一部分也是因為在平臺中輸過,渴望翻身的,還有就是渴望高薪的求職人員。
國內運營人員:有公司代理和個人代理。
第二類:大家聽到說找買賣銀行卡、社交軟體帳號的就是他們,他們還會收一些電商平臺的商戶、支付工具。大家要知道給他們提供這些的人也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不要因小失大。




第三類:負責技術。同樣要負法律責任。
揭秘網賭騙局第四步:精心布局
他們會了解不同人的心理,設計話術。
交友類:可以分兩種:婚戀軟體和社交軟體。一般在獲得聯繫方式後,先以交友名義、噓寒問暖、探討各自興趣愛好從事的行業、每天在朋友圈曬高大上的生活,經過多天取得信任後,拋出一個軟體說在這裡贏了好多錢或是投資賺了好多錢再或是我有朋友是黑客攻破了漏洞能贏好多錢,然後跟受害者講:來吧,我帶你賺錢。
直接型: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每天加各種群,哪裡人多去哪裡,每到一個地方留下一個二維碼喊大家來玩啊。
通過廣告傳媒公司引流型:這些廣告公司專接黑五廣告(減肥、藥品、網賭、色情網站等),為這些平臺做各種廣告。
坑朋友型:利用自己的社交圈坑周圍人,他們大多是代理,要麼是從中拿提成,一般會和身邊人講,在這掙了好多錢,好輕鬆。
網警提醒:面對各種網絡賭博要保持頭腦清醒,擺正心術,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天上不會掉餡餅。當別人跟你講一個項目多賺錢的時候,請思考他背後的商業邏輯,何況一個你不認識的人,即使是你的朋友,也要多考慮考慮。

相關焦點

  • 遭遇強制拆除,被徵收老百姓如何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
    房屋是公民重要的財產,強制拆除房屋會對公民自身權益產生重大影響。當房屋面臨強制拆除時,如何保護自身人身和財產安全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犯或者處於其他危難情形,應當立即救助;對公民提出解決糾紛的要求,應當給予幫助;對公民的報警案件,應當及時查處。
  • 網警提醒丨遠離「跨境網絡賭博」詐騙
    儘管跨境網絡賭博的形式與玩法眾多,但是其性質歸根結底就是詐騙。 實際上,跨境賭博、網絡賭博的背後是充滿惡意的陷阱,請保持警惕,務必遠離! 跨境賭博,十賭九輸,很多人為此傾家蕩產,衣食無著,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損害了社會誠信和社會秩序,導致受害者深陷泥潭,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跨境賭博,更容易誘發其他嚴重刑事犯罪,同時,跨境賭博滋生一系列黑灰產業,嚴重影響了社會治安。
  • 知曉這10大重點網絡安全問題與應對策略,助你遠離網絡陷阱
    網絡安全的落腳點是否僅限於「數字與物理資產」,眾所周知,網絡環境日益多元,它已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景,人們與之發生多重關聯,與財產相關的在線理財、交易等僅為其一。在線社交成為重頭戲,如何保障用戶人身財產安全,已成為當代網絡安全需全面考量的問題。
  • 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律適用
    人身安全保護令即人身安全保護裁定,是為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特定親屬的人身安全,防止家庭暴力繼續發生,根據申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強制力的裁定。也就是說,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情況下,受害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符合申請的,人民法院將作出民事裁定書,根據申請內容作出一定期限內被申請人禁止毆打、威脅、騷擾、跟蹤申請人或者禁止被申請人與申請人在一定範圍內的接觸或活動的裁定。
  • 典型案例|從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到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的二...
    有恆產者有恆心,從依法平等保護非公有制經濟,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到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嚴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在新舊法之間從舊兼從輕等原則,以發展眼光客觀看待和依法妥善處理改革開放以來各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規範問題。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處理,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反映了黨中央對民營業企業家保護的力度和態度。
  • 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真的完善了嗎?
    系列專業信息庫中以「人身安全保護令」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2016年全年全國法院共受理了591起保護令的申請,2016-2018年也僅有2034件人身安全保護裁定的申請,3年累計的申請總人數不及遭受家暴人數的萬分之一。通過數據對比不難發現,「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宣傳、落實情況並不樂觀,有相當多的群體不知道、不了解「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
  • 一文讀懂人身安全保護令
    ,一方不得擅自處理價值較大的夫妻共同財產。2016年7月19日,申請人因遭受被申請人的家庭暴力,向一審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2016年7月21日,一審法院作出(2016)粵1284民保令1號民事裁定。2016年7月22日,申請人再次向一審法院起訴被申請人,要求離婚並確定財產歸屬。
  • 當事人怎樣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人身安全保護裁定的申請,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緊急情況下,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應當記錄在案,並由申請人以籤名、摁手印等方式確認。人身安全保護裁定的申請,可以在離婚訴訟提起之前、訴訟過程中或者訴訟終結後的6個月內提出。訴前提出申請的,當事人應當在人民法院籤發人身保護裁定之後15日之內提出離婚訴訟。逾期沒有提出離婚訴訟的,人身安全保護裁定自動失效。
  • 民法典侵權責任法: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責任承擔方式
    專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3章 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責任承擔方式《民法典》第1167條 【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責任承擔方式】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 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49:01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謝彩鳳   問:婚姻案件中,如果一方當事人遭受家庭暴力,能否申請人生安全保護令及如何申請
  • 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理論與實務
    如果不能,什麼情況下才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對此,筆者通過法律規定梳理及案例分析層層深入,明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理論與實務。 二、針對「家庭暴力」的保護措施:人身安全保護令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有力的保護,最亮點、強有力的保護措施就是人身安全保護令。
  • 駐厄瓜多使館提醒厄中國公民注意人身財產安全
    在此特殊時期,駐厄使領館提醒在厄中國公民:一、密切關注當地安全形勢,切實提高風險防範意識,避免前往案件高發區域,根據自身情況加強住所及經營場所安保措施,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二、避免在辦公場所和住所存放大量現金。如需赴銀行支取大額現金,建議提前申請免費護送服務。
  • 預防家暴,人身保護令怎麼申請?
    那申請人身保護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反家暴法》自2016年3月實施,標誌著我國首次以國家立法形式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實踐怎麼操作呢?
  • 顧雛軍案等入選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典型案例
    研討會上,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發布了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十大典型案例。記者注意到,張文中詐騙、單位行賄、挪用公款再審改判無罪案,顧雛軍虛報註冊資本、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資金案等案例入選。
  • 女子遭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譚某則稱,王某多次對自己進行家暴,被警方作出行政處罰後,仍不知悔改,想打就打,因此向法院遞交了人身安全保護申請書。近日,房山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護裁定,禁止王某對譚某實施辱罵、毆打及幹擾其正常生活的行為。據悉,這是房山法院開出的首個人身安全保護令。
  • 什麼是人身安全保護令?
    本期推出的內容是,什麼是人身安全保護令?1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國家專門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而設立的民事法律救濟途徑,相當於在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間築起了一道「隔離牆」,將加害人阻攔在夠不到受害人的地方。2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向哪個法院提出?
  • 成都:細化人身安全保護令 向家暴說「不」
    新華社成都4月28日電(記者 董小紅)記者28日從成都市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聯席會上獲悉,《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規則(試行)》正式發布,其中明確規定經法院書面審查,確認申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危險的
  • 羅湖警方利劍出擊 破獲網絡賭博團夥
    俗話說,十賭九輸,但總有人抱著僥倖心理,幻想&34;,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種賭徒心理,步步利誘,利用網際網路進行線上賭博,由代理人拉賭客賭博,從中&34;盈利。近日,深圳市公安局羅湖分局清水河派出所根據上級核查線索,破獲一宗網絡賭博案件,抓獲三名犯罪嫌疑人,繳獲多臺作案手機和電腦。
  • 關於「人身安全保護令」
    陳某起訴後,法院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禁止段某某對陳某實施辱罵、毆打等形式的家庭暴力;禁止段某某騷擾、跟蹤、接觸陳某及其相關近親屬。值得稱讚的是,陳某具有很強的法律、證據意識,及時報警、治療傷情,保證自身人身安全,保存了各種能夠證明施暴行為和傷害後果的證據並完整地提供給法庭,讓辦案法官能夠快速、順利作出裁定。
  • 我國將加快完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
    其中專章規定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對遏制家庭暴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明確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不收取訴訟費用,申請人也不需要提供擔保,最大限度地保障當事人能夠及時、便捷地獲得司法保護。去年11月26日,聚焦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發放和執行過程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最高法、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案例,也旗幟鮮明地向社會表明了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但在現實中,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還存在舉證難和執行難等多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