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智力發育慢,多半跟父母監護有關,別再這麼帶娃了

2020-12-25 媽知道

擁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是家長的心願,孩子的智商一部分來自於先天性的遺傳,而另一部分來自於後天的教育引導,先天的部分已經鑄成事實,父母需要給孩子創造機會,引導孩子茁壯成長。

夏夏的老公是三代單傳,她懷孕之後,就成了全家人的寶貝,什麼活都不讓她幹,只管養胎。後來,夏夏生下了一個八斤半的大胖小子,起名叫嘟嘟。

出了月子後,夏夏單位催的急,就去上班了,把孩子留給公婆照顧。爺爺和奶奶看著大胖孫子,特別開心。以前婆婆還會總是嘮叨身體不舒服,可是自從兒子出生,婆婆的身體也比以前硬朗了許多。

看到公婆這麼細心照顧兒子,夏夏也是很開心。可是眼看著孩子就已經一歲多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夠滿地跑了。

可是自己的孩子連站都站不穩,而且反應不夠靈敏,夏夏開始擔心起來,該不會是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問題吧?

越想越擔心,於是帶嘟嘟去醫院做了相關的檢查,檢查一切正常,醫生給出的解釋是,家人過於小心謹慎,沒有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回去後,多練習站立。

其實,像嘟嘟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家長認為孩子小,大了後自然就會了。正是這種想法導致孩子失去了鍛鍊的機會,錯過了大腦開發的時間,從而造成了孩子智力發育受阻。早期智力發育受阻,難免對日後的生活帶來不便,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在早期護理中,孩子出現了智力受阻的情況,大多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孩子運動遲緩

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是有規律的,比如三個月會翻身,6個月能坐起來,可是當孩子到了這個月齡之後,沒有學會相應的技能,那麼大多是因為家長沒有積極引導,導致孩子運動遲緩。

家長不要認為孩子小,即使年齡小也有這個年齡段該學習的技能,家長一定要積極配合,給孩子提供生長發育的前提條件。

語言發育落後

別的孩子都能牙牙學語,自己的孩子卻什麼都不會說。不要認為孩子說話晚,只是因為家長沒有陪孩子說話,導致孩子沒有足夠的語言積累。

9個月仍然不會伸手拿東西

有孩子在四五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靈活的掌控,這是屬於超常發育了,而孩子到了9個月仍然不會伸手拿東西,這是智力發育受阻的表現,家長應該要積極幹預,為孩子準備顏色鮮豔的玩具,引導孩子拿玩具,鍛鍊手臂的機能。

家長對孩子進行早期護理時,應該要如何鍛鍊孩子身體機能,避免孩子智力受阻呢?

孩子出生後,多和孩子交流

在孩子剛剛出生時,家長覺得孩子小,自己說話,孩子也聽不懂,於是就不再和孩子說話。其實,家長和孩子進行語言交流 能夠刺激孩子語言中樞的發育,同時也能增加孩子的詞彙量。

四個月的時候,為孩子準備消毒玩具

到了四個月的時候,孩子已經能夠自主翻身了,也對外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經常喜歡用嘴巴去探索這個世界,經常有嘴去咬東西,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乾淨的牙膠玩具,不怕孩子咬,同時還能夠幫助牙齒萌出。

六個月練習坐,同時增加輔食

孩子練習坐立,從最初的幾分鐘,到一個小時,逐漸增加坐立的時間,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的腸胃進一步發育,家長可以試著為孩子準備水果泥,增加輔食的品類。

八個月引導寶寶爬行

鼓勵寶寶爬行,一個家長在前面拿著孩子喜歡的玩具,引導孩子,另一個家長在後面鼓勵孩子,讓孩子一點一點走向自己喜歡的玩具,讓孩子漸漸喜歡爬行的感覺,鍛鍊腿和手臂的協調能力。

十一個月,讓寶寶練習站立

大多數的孩子滿一周歲後就能過獨立行走了,而在這個時期,孩子應該要練習站立,最初可以扶著東西站立,漸漸可以自行站立。父母多給孩子聽舒緩的音樂並且認識卡片上的小動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鍛鍊孩子智力的地方非常多,家長應該要從小處著手,不放棄每一個可以提升孩子智力的機會,引導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在你的身邊有沒有智力發育受阻的孩子呢,他們現在怎麼樣了呢?你同意文中的觀點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給我留言。

相關焦點

  • 寶寶智力發育落後,多半是嬰兒時期護理不到位,父母發現趕緊改正
    寶寶出生後,很多新手父母都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護理寶寶,糖媽也是一邊帶娃,一邊學習如何正確護理。但有些家長根本不管什么正確護理,秉持著「一切從簡」的原則,其實這樣對寶寶的傷害是很大的。嬰兒時期是寶寶大腦發育的巔峰期,家長錯誤的護理手法很可能會讓孩子智力受損,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忽視正確的護理手法。
  • 喜歡趴著睡的寶寶智力發育更快?別再強行給娃翻身,影響寶寶發育
    朋友豆豆的寶寶7個月了,最近她發現寶寶睡覺的時候總喜歡趴著睡,每次給寶寶翻身糾正睡姿,誰知幾分鐘後,寶寶又變回趴著睡。婆婆告訴她,喜歡趴著睡的寶寶肚子裡「藏著蟲子」,難養!豆豆給婆婆的話嚇壞,急忙抱著寶寶到醫院檢查,兒科醫生卻笑著對她說:」寶寶發育很好,很聰明,別擔心。
  • 寶寶智力發育的前三年,這樣帶娃才更聰明
    寶寶的智商,一半來自父母遺傳,另一半靠後天努力。而大家都說3歲前是智力發育關鍵期,所以很多爸媽對「早教」這個話題非常關心:「6個月大孩子,啥都不懂報早教能學到東西嗎?」「我看周圍朋友都給孩子報了,很想跟著報。」「上早教可以讓孩子更聰明嗎?」
  • 抓住娃智力發育四個關鍵期,開啟寶寶「智力開關」,讓娃更聰明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越來越優秀,從寶寶剛出生開始,就會進行各種方式的培養。娃的智力發育除了遺傳爸爸媽媽,還可以通過後期的培養來完成。寶寶在生長發育期間,有幾個關鍵的時期是快速發育的階段,通過這幾個時期,爸爸媽媽可以培養寶寶的智力。
  • 寶寶智力發育如何,孕期胎動早已給你答案,聰明娃多半有三種表現
    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慧過人,在寶寶剛在孕媽肚子裡安家的時候,就忍不住猜測寶寶的智力發育如何,能不能繼承父母的「學霸基因」,但其實胎兒到底聰不聰明,確實從「娘胎」
  • 孩子自控力差,多半跟父母有關係?別再「憑感覺」帶娃!
    其實這跟他們從小養成的習慣有關,換句話說這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比如說父母以下這幾種行為,就很容易養出自控力差的孩子,中2條以上的父母要反思了!愛對孩子發脾氣有些父母脾氣暴躁,經常對孩子發脾氣,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緒管理也會受到影響。
  • 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父母也別省,否則可能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沒有父母不想要一個聰明的寶寶,因此從孩子還沒出生,就開始盤算著怎樣培養寶寶,比如買最好的奶粉,準備益智玩具等等。要知道孩子的智力有一部分遺傳自父母,剩下的還要靠後天的培養。無數神童的例子早已向我們證明,哪怕孩子天賦再高,後天也要好好培養,否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泯然眾人。
  • 寶寶在1歲以內,智力的發育會有8次,父母要有針對開發
    文/胡胡育兒日記身為父母者,最關心的就是與寶寶息息相關的問題,從升級當父母后,孩子就變成了父母生活的中心了,父母與親戚和身邊的朋友最常聊起的話題也大多和寶寶有關,比如你家寶寶一天餵幾次奶,每天喝多少,你家寶寶喝什麼奶粉,你家寶寶用什麼尿不溼,你家寶寶難帶嗎,你家寶寶好哄睡覺等這類和帶娃有關的話題
  • 父母手頭再緊,這四樣東西都別給孩子提前戒,全都有關智力發育
    但是不論經濟再怎麼拮据,孩子的身體發育都是頭等大事,尤其是關乎孩子智力的投入可不要太過「摳門」。父母手頭再緊,在關係到孩子發育的地方要因此父母餵養、照料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四樣東西都別給孩子提前戒,全都有關智力發育
  • 智力發育遲緩的寶寶,嬰兒期一般都有這3個特徵,父母不可大意了
    直到婆婆的到來,才讓佳佳意識到寶寶這樣是不合常理的,最後經過醫生的檢查,發現寶寶確實智力發育遲緩,這簡直讓佳佳的天都塌了,甚至反覆責怪自己。「都怪我,要是我早點發現就好了」「我簡直不能相信,茜茜這麼乖巧的寶寶,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李玫瑾坦言: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李玫瑾在研究兒童犯罪心理學的過程中,她發現成年人犯罪多半跟早期的生長環境、家庭教育有關係,所以,家長們想要孩子智商高、有出息,我們就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方法。,所以,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兩人都出門打工,將孩子交給老人帶,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李玫瑾坦言:李玫瑾坦言: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 寶寶一歲前做這個動作,可不僅僅是賣萌,往往還預示著智力發育好
    也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吐舌反射」,一旦出現往往意味著寶寶開始對饑飽有明確認知,並通過這種方式來告知爸爸媽媽自己是否已經吃飽了。其實,這個小習慣不僅僅是賣萌,還能從某種程度上說明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在最初階段,會選擇用嘴巴探索的方式,什麼都放進嘴巴裡面咬一咬,舔一舔,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促進大腦發育,讓腦細胞活躍,從而促進智力發展。
  • 寶寶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遲緩,你家孩子有沒有
    比如有些寶寶到了可以說話的年齡仍然保持沉默,再看看別人家的寶寶已經牙牙學語,父母開始著急了,懷疑孩子是否智力發育遲緩。平時寶寶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強,但是說話的語速較慢,吐字也不清晰,最無奈的是連作息時間也經常搞錯。
  • 新生兒體重跟智商有關?體重在多少斤的寶寶,大腦發育更好一些?
    別人看到自家小孩時,往往會誇上一句:「你家小孩長得不錯,白白胖胖的,看著就聰明」諸如此類的話,很多人也會覺得,體重越重,睡眠發育的好,小孩就越聰明。真的是這樣嗎?有研究發現,新生兒的體重的確跟智商有一定的關係,體重在多少可能更聰明?體重過重或過輕,分別有什麼影響?下面具體跟大家聊一聊。一般來說,新生兒體重在多少斤比較好?
  • 寶寶的智力發育黃金期,父母可別錯過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新生兒就像一個冉冉升起的太陽,寄託著父母無限的期望。作為父母,無不希望自家寶貝聰明可愛,從出生開始就擁有開掛的人生,一路過五關斬六將走向輝煌大道。父母要想養出聰明寶寶,一定不能錯過他們智力發育的六大黃金階段。寶寶出生前三個月被稱為視覺發展黃金期。
  • 智力發育異常的寶寶,有四個明顯的特徵,發現一個父母就該警覺了
    結果出來後,陳女士沒有想到寶寶有點兒智力發育遲緩,醫生說,幸好發現得早,只要平時加強引導,就不會演變為「智力發育障礙」。一般來說,當寶寶智力發育出現問題時,在神態舉止上都會顯現端倪,只要父母仔細觀察,通常都可以儘早發現的。
  • 寶寶出現4種情況暗示要補鋅了,父母不及時補,可能影響智力發育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跟我一樣,自從有了寶寶之後,就格外關注他們的成長發育。特別是在飲食方面,只要是有營養的東西都巴不得全部買回來給孩子吃。尤其現在很多年輕家長,由於第一次養娃經驗不足,就會遇到各種狀況。稍微了解些育兒知識的父母都知道,寶寶不同年齡段所需要的營養元素不一樣,那家長們該如果得知什麼時候重點補充什麼營養呢?
  • 小孩有這3種「怪癖」別阻止,暗示智力超常,多半是學習的料
    經過一項科學研究發現,小孩身上的怪癖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好好利用這些怪癖能夠使小孩智力超群。看到這相信很多家長都不想改變小孩身上的怪癖了吧,不過也要了解哪些怪癖是聰明的表現,所以面對小孩身上的怪癖家長先別盲目阻止,了解一下哪些怪癖不應該改,然後再教育小孩。小孩總喜歡鑽狹小的角落,這是什麼怪癖?
  • 寶寶嬰兒時期有這3種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好,多半是個「聰明娃」
    執筆:輯香定稿:楠楠父母對寶寶的未來都是充滿期待的,因此諸如智力等方面的發育情況,都是爸媽最為關心的話題。瀅瀅家的寶寶才兩個多月,可每當媽媽給寶寶餵奶時,或是爸爸給寶寶換紙尿褲的時候,寶寶都會衝著他們笑,對此,瀅瀅和老公別提多高興了。
  • 寶寶嬰兒時期有這3種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好,多半是個「聰明娃」
    執筆:輯香定稿:楠楠父母對寶寶的未來都是充滿期待的,因此諸如智力等方面的發育情況,都是爸媽最為關心的話題。瀅瀅家的寶寶才兩個多月,可每當媽媽給寶寶餵奶時,或是爸爸給寶寶換紙尿褲的時候,寶寶都會衝著他們笑,對此,瀅瀅和老公別提多高興了。瀅瀅將這份喜悅分享給其他家人時,家人表示,這麼小的娃就這麼懂事,長大了一定很聰明,瀅瀅還不以為然,表示孩子這麼小,哪能懂得這些,多半是無意識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