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這3種「怪癖」別阻止,暗示智力超常,多半是學習的料

2021-01-13 米雪媽咪

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總會發現小孩有一兩個怪癖,有些家長特別想要讓小孩改過來,因為覺得小孩的這些怪癖非常奇怪。但是大家知道嗎?經過一項科學研究發現,小孩身上的怪癖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好好利用這些怪癖能夠使小孩智力超群。

看到這相信很多家長都不想改變小孩身上的怪癖了吧,不過也要了解哪些怪癖是聰明的表現,所以面對小孩身上的怪癖家長先別盲目阻止,了解一下哪些怪癖不應該改,然後再教育小孩。

小孩總喜歡鑽狹小的角落,這是什麼怪癖?

前段時間在網上有一位寶媽找小孩的段子大火了一把,原來這位寶媽找娃找了一天都沒有找到,最後在沙發間的縫隙發現了自己家的娃,於是在網上跟網友哭訴道:小孩總喜歡鑽進狹小空間裡,經常找不到,這是什麼怪癖呢?一直想要幫小孩改正這個怪癖小孩總喜歡鑽縫隙該怎麼辦呢?有些網友看到這位寶媽的留言後紛紛阻止寶媽,因為這說明寶寶步入了空間敏感期。

總是喜歡鑽狹小空間的小孩,意味著長大後的智力發育得不錯,因為空間敏感性能夠鍛鍊小孩空間數學的能力。當小孩鑽進狹小空間時,喜歡用自己的身體感知空間。在這個過程裡小孩的智力才會發育。

如果發現自己家的娃總喜歡這樣做,家長其實沒必要阻止,讓小孩盡情探索,把家裡的小小的空間打掃一遍,把危險物品清理一下,讓小孩自由的探索,智力才會越來越發達。

智力超常的小孩多半有這三種怪癖。

1.喜歡拆卸。

有些小孩喜歡拆卸家裡物品的零件,當家長給他買了玩具後,小孩不喜歡玩反而喜歡把玩具拆卸掉,並且拆完了才喜歡自己組裝。當然了對於小孩來說,組裝成功的機率是比較小的,估計很多家長都不明白,好好的玩具為什麼不玩兒,卻喜歡拆。其實這就是小孩在鍛鍊手指的靈活,以及象徵著小孩大腦智慧的發育。

2.經常盯著一個地方發呆。

還有些家長說自己的小孩喜歡走神,經常呆呆地看著一個地方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很多父母發現小孩喜歡這樣做時,立馬就會阻止小孩,因為不想讓小孩浪費時間。其實總是喜歡看著一個地方發呆的小孩,並不能說明他們真正的在發呆,他們處於的這種狀況是大腦高速運轉。

3.特別喜歡獨處。

有些小孩在成長過程中特別喜歡自己一個人呆著,不愛和人交流,有些家長會懷疑小孩是不是得了自閉症?但是這樣的小孩恰巧意味著他們的思維發育比較強,喜歡一個人呆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父母學會掌握大腦開發的鑰匙,培養出優秀的小孩。

1.培養小孩的動手能力。

著名教育學家曾表示,小孩的智力就在小孩手指尖上,小孩每次動手大腦都會開始開發,信息會讓大腦越來越活躍。所以培養小孩的動手能力會使大腦開發並獲得高智力,在生活中,家長可以讓小孩做力所能及的事,或者幫助家長做些家務,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2.培養小孩的專注力。

小孩在生活中養成了能專注的能力,智商就會提高,家長要帶小孩從小事做起。比如說,督促小孩刷牙刷滿三分鐘,從做好一件小事入手,如果小孩沒有完成某件事,就阻止他進行下一件事。這樣小孩才會感受到專注的樂趣,也不會成為一個三分鐘熱度的人。

3.培養小孩的創造力。

我們會發現小孩在小時候都有相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塗塗畫畫。有些家長表示,家裡的牆都被小孩畫得亂七八糟,但是這恰好是小孩創造力的表現。塗鴉可以激活小孩的思維能力,塗鴉的過程中小孩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能得到快速發展,並且刺激大腦皮層使智力開始發育。

除了這些外,音樂也能促進小孩的創造力發展,小的時候可以給小孩報一些吉他班、鋼琴班,讓小孩從小就學習音樂,有助於小孩開發大腦。根據的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對小孩來說越早開始學習音樂,大腦皮層的激活程度就越強。

很多家長都把小孩智力的發育放在第一位,這是沒錯的,但是也要掌握好合適的方法,想要培養小孩的智力就要注意生活中的小事,這樣小孩的大腦才會被完全開發。

今日話題:關於如何培養小孩的智力?大家還有其他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哈佛教授:高智商的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將來多半有出息
    這句話相信不少關注孩子智商的父母都曾聽到過。科學家們曾對此做出一項調查發現:孩子是否會把天才基因一直持續保留,取決於其兒童啟蒙時期的環境。簡單來說,孩子的智商多半取決於父母后天的教育。這些行為其實都在暗示孩子的天賦。
  • 史丹福大學研究發現:孩子身上有這3個「怪癖」,預示智力超常
    史丹福大學研究發現:那些智力超群的孩子,身上往往有這三個「小怪癖」史丹福大學曾做過一項兒童腦力研究,對兒童的大腦發育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研究發現:寶寶出生後,大腦是處於「待開發」的狀態,寶寶大腦發育的過程,其實就是大腦不斷得到開發的過程。
  •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一位哈佛教授就對孩子的智商做了一次調查,調查發現,許多看上去很聰明的孩子,智商其實並不出眾,相反地,有些看上去比較怪異的孩子,智商卻遠高於一般孩子。
  • 哈佛最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都覺得自己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簡直沒法比,但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影響孩子智力的有兩種原因,第1種就是遺傳,第2種是後天培養,那些出生就有高智商的孩子少之又少,多數都是家長從小培養才讓孩子如此聰明的。
  • 李玫瑾:高智商的小孩,通常有這3個怪癖,家長別因無知而亂管教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一些「怪癖」,這是很正常的,家長別因無知而盲目管教。"如果從小不教育孩子是非對錯,孩子的觀念裡這一部分就會缺失,孩子就會離正確的路越走越遠,終有一天,會鑄成大錯。
  • 孩子身上這幾個「怪癖」,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盲目阻止
    天才往往都是有很多怪癖的,很多時候他們的怪癖就是他們天才的證明,當愛因斯坦剛開始表現出他的怪癖,是很多人都覺得這個人將碌碌無為,但是他終究還是成了聞名世界的物理學家。1、經常盯著一個東西發呆很多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會突然的發呆,眼睛呆呆的瞅著一個方向,也不知道在想著什麼,很多父母在發現孩子發呆的時候,都會去阻止,覺得孩子這是在浪費時間,其實孩子在發呆的時候,大腦也處於運動狀態中,尤其是孩子長時間盯著一樣物品發呆,有可能孩子是在思考
  •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
    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多半都有一些令人疑惑的「怪癖」,外人看來甚至會覺得「這孩子智力有問題」。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①注意力「太集中」很多孩子注意力「太集中」,以至於在看電視或玩玩具的時候,家長怎麼叫都聽不見。
  • 6歲前有這3個「怪癖」,暗示寶寶智商高,家長別盲目去管教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生孩子的氣,並不是孩子真正犯了什麼錯,就像我一樣,只是因為我們是以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卻忽略了孩子成長發育的特徵,若我們總是這樣盲目管教孩子還很容易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導致孩子的學習能力下降,尤其是對於6歲之前的孩子。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那些看起來很笨,且有「怪癖」的人,智商反而更高一些。只是因父母對孩子不是太了解,認為那些「怪癖」是不好的舉動,從而去幹擾,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和交流,天賦也會受限制,家長要特別注意才對。哈佛教授認為,下面這3類「怪癖」的孩子,智商比較高,長大後多半都很有成就。
  • 哈佛大學教授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情商主要是起一個輔助作用,而智商才是真正的硬實力,有實力的人才會給自己規劃美好的未來。哈佛教授曾經做過一個關於兒童的智商調查,在調查中他發現一些看起來很聰明的孩子,智商往往都不是特別優秀,反倒是一些雖然看上去不怎麼機靈,或許還有一些「怪癖」的孩子,智商發育的都比同齡人快。
  • 高情商的娃,多半會有3種怪癖,家長們要多留心,別覺得是壞習慣
    經常能聽到有父母抱怨:「別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養起來多省勁,而自己家的孩子調皮搗蛋,經常做出一些令人頭疼的行為,甚至是怪癖。」,很多時候是高智商的表現,只要父母能夠給予正確的引導,別隨意制止孩子,就能幫助他們順利成才,變得更加優秀。
  • 哈佛研究發現:小時候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哈佛研究發現:小時候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有出息,家長別把孩子的天賦給扼殺了!一、經常「發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總是能夠看到一些孩子在莫名奇妙的「發呆」,對此絕大部分家長都會去想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智力有問題,但實際上孩子很多時候的「發呆」,並非真正的發呆,而是在進行思考。
  • 李玫瑾:上幼兒園的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多半是學習的料
    李玫瑾在講座中談到,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3個表現! 一、眼睛喜歡看黑板,而非老師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在課堂上有些孩子喜歡看老師、有些喜歡看同學,而有一些孩子只喜歡盯著黑板看,那麼恭喜你,這種孩子多半是學習的料。 李玫瑾教授分析,有兩類孩子,一種孩子眼神願意與人交流,另一種孩子喜歡看物品、喜歡看黑板。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從小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但因為家長的幹擾,孩子在改掉「怪癖」的同時,天賦也會消失。總結起來,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的結論就是:從小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第一個「怪癖」是做事過於專注智商比較高的孩子通常比較喜歡思考、實踐,不斷嘗試新的東西尋找新的挑戰,就算是玩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玩具也能專心致志的尋找更多的玩法。
  •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他們的智商往往都不是很高,相反一些看著不怎麼聰明甚至還有些「怪癖」的孩子,智商卻遠遠高於那些機靈的孩子,不過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了解所以總是會去幹擾孩子的「怪癖」,這就導致了孩子的天賦被限制,那麼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
  • 李玫瑾直言:上幼兒園的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多半是學習的料
    也許有些家長會認為,話可以這麼說,但作為爸爸媽媽,有幾個真正能做到這一點!而李玫瑾教授就是一個。李玫瑾教授的女兒上學時數學很差,考試只要15分,這時李玫瑾教授她沒有對孩子生氣,沒有指責孩子,而是對女兒說:「沒事的,今後我們學不了數學專業,就當音樂教師吧!」最後,女兒當上了音樂教師。上幼兒園的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多半是學習的料!
  • 孩子有這些「怪癖」行為,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了
    媽媽每天都會發愁,這孩子這麼調皮,等到上了學,還不成了混世魔王麼?甚至有時候還懷疑這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不過王然在讀書或者是打遊戲的時候確是非常的認真,別人根本就沒有打擾他的餘地,因為他的專注力特別強。
  • 腦力超常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別急著糾正
    我們都知道,智商就是人的智力水平,和大腦的發育程度、思維活躍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歷史上很多高智商的名人,都擁有超常的腦力。但他們在擁有超常腦力的同時,也有一些怪癖。研究發現:腦力超常的孩子大多有這而腦力超常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別把他們當作是調皮,也別著急糾正!
  • 哈佛教授: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智商都不低,將來多半有出息
    ,每天上竄下跳的那些孩子,他們的智商往往都不是很高,相反一些看著不怎麼聰明甚至還有些「怪癖」的孩子,智商卻遠遠高於那些機靈的孩子,不過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了解所以總是會去幹擾孩子的「怪癖」,這就導致了孩子的天賦被限制,那麼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
  • 哈佛教授: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智商都不低,將來多半有出息
    ,相反一些看著不怎麼聰明甚至還有些「怪癖」的孩子,智商卻遠遠高於那些機靈的孩子,不過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了解所以總是會去幹擾孩子的「怪癖」,這就導致了孩子的天賦被限制,那麼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