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天分的,著名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曾經說過:如果把成人的能力與兒童相比,他們只需3年就能完成的事,而我們成人則需要60年的努力。
但並不是所有的「天才」都有機會在成年後保留他們的天賦,因為孩子們的許多天賦表現在父母看來都是怪異的。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一位哈佛教授就對孩子的智商做了一次調查,調查發現,許多看上去很聰明的孩子,智商其實並不出眾,相反地,有些看上去比較怪異的孩子,智商卻遠高於一般孩子。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會經常幹擾孩子,要求孩子改掉一些奇怪的行為。當孩子被強迫改掉這些「怪癖」時,他們所擁有的天賦也就消失了。
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總結起來就是:從小就有這三種「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會有所成就。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到底是哪三種怪癖,家長不能因為自己的無知而讓孩子失去他們的天賦。
哪種「怪癖」會使你的孩子在未來更有出息?
1、喜歡拆掉東西
智力較高的兒童好奇心較強,他們不滿足於了解事物的表象,更願意探索事物的內在規律。大部分男孩的好奇心比較強,一旦遇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會主動去研究,甚至把東西拆得七零八碎。而我家的小孩就喜歡拆掉遙控器,還有電腦的鍵盤,還會把遙控器上的電池全部摳出來。
遇上這樣的情況我一般不會生氣,更不會去吼小孩,而是當孩子把東西拆了之後,再教他把它們一點點的裝回去。在我的引導下小孩逐漸學會了拼裝,每次拆完後就會動手把它裝起來,這對小孩的智力和動手能力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2、無端發呆
之前有一位寶媽說,她的兒子平時特別可愛乖巧,但是最近她發現孩子總是發呆走神。在一次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盯著前面發呆。這讓這位媽寶非常生氣,以為孩子不想寫作業,就把孩子狠狠地罵了一頓。
結果第二天孩子寫作業時又發呆了,於是就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可是經過和老師的交談之後,發現沒有什麼問題,於是又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也許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吧,其實孩子發呆,有可能是在思考問題。所以,孩子發呆不是壞事情,愛發呆的孩子反而頭腦更聰明。兒童發呆是一種思維方式,在兒童發呆時,大腦會進入放空狀態,這種狀態能讓兒童的大腦得到放鬆,在思考問題時會更容易想出解決辦法。
3、做事情太過專注
智力較高的兒童通常比較喜歡思考,不斷地嘗試新事物以尋求新的挑戰,即使是玩著看似普通的玩具也能專心地尋找更多的玩法。有時候,他們會過分專注,聽不到外界的聲音。
當父母呼喚孩子時,孩子根本聽不到父母的呼喚,這說明孩子很專注,不會輕易受外界幹擾,這能使孩子在一個領域或多個領域取得進步。自幼專注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專注於自己的學業、事業和生活,專注於自己所關心的事,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專注力強的孩子,其中一個表現就是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做事情,以至於聽不到別人在和他說什麼。家長發現孩子有這種怪異行為時,千萬不要試圖阻止孩子,也不要試圖破壞孩子的專心致志,以免給孩子帶來傷害。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更有成就。
如果你家的孩子沒有好的專注力,父母可以試著為孩子買一些訓練繪本,來慢慢地改善他們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比如很多孩子都在用的這套《蒙特梭利專注力訓練》,很適合作為3-10歲寶寶集中注意力訓練的輔導書。
這套書通過交通工具結合數學知識,以此來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還有「找出缺少的玩具」、「短句記憶法」等遊戲,內容非常豐富也有意思,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興趣。
蒙氏教育一直備受西方家長們歡迎,在早教方面更符合3歲以上孩子的發展特點。這套繪本因為將故事和遊戲結合,趣味性很高,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點擊下方立即開始!
兒童在大腦發育階段,未知的事物很多,此時父母應多留出一點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去思考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奧秘,以上說的三種孩子的「怪癖」,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改掉,這是孩子將來會有出息的表現。
想培養出聰明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聰明的父母都知道,想培養出聰明孩子,智力開發是關鍵。抓住0-6歲這個開發智力的關鍵期,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而想要開發孩子的智力,靠父母的說教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藉助專業的繪本工具。比如這套《全腦思維開發遊戲書》
這套《全腦思維開發遊戲書》共有4冊,包含了從思維啟蒙到智力開發4個不同難度的益智遊戲,內容豐富,遊戲形式多樣,難度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很適合作為開發孩子智力的繪本書籍。
每天跟孩子玩十分鐘就能有效提升注意力,家長們想讓孩子未來成為學霸,與其你一味地去說教,不如付出點行動,利用工具來訓練孩子的大腦。
各位家長不妨也買回家給孩子玩一玩,親子一起遊戲更有樂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