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最新發現: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2020-12-19 神奇媽媽木子李

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天分的,著名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曾經說過:如果把成人的能力與兒童相比,他們只需3年就能完成的事,而我們成人則需要60年的努力。

但並不是所有的「天才」都有機會在成年後保留他們的天賦,因為孩子們的許多天賦表現在父母看來都是怪異的。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一位哈佛教授就對孩子的智商做了一次調查,調查發現,許多看上去很聰明的孩子,智商其實並不出眾,相反地,有些看上去比較怪異的孩子,智商卻遠高於一般孩子。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會經常幹擾孩子,要求孩子改掉一些奇怪的行為。當孩子被強迫改掉這些「怪癖」時,他們所擁有的天賦也就消失了

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總結起來就是:從小就有這三種「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會有所成就。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到底是哪三種怪癖,家長不能因為自己的無知而讓孩子失去他們的天賦。

哪種「怪癖」會使你的孩子在未來更有出息?

1、喜歡拆掉東西

智力較高的兒童好奇心較強,他們不滿足於了解事物的表象,更願意探索事物的內在規律。大部分男孩的好奇心比較強,一旦遇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會主動去研究,甚至把東西拆得七零八碎。而我家的小孩就喜歡拆掉遙控器,還有電腦的鍵盤,還會把遙控器上的電池全部摳出來。

遇上這樣的情況我一般不會生氣,更不會去吼小孩,而是當孩子把東西拆了之後,再教他把它們一點點的裝回去。在我的引導下小孩逐漸學會了拼裝,每次拆完後就會動手把它裝起來,這對小孩的智力和動手能力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2、無端發呆

之前有一位寶媽說,她的兒子平時特別可愛乖巧,但是最近她發現孩子總是發呆走神。在一次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盯著前面發呆。這讓這位媽寶非常生氣,以為孩子不想寫作業,就把孩子狠狠地罵了一頓。

結果第二天孩子寫作業時又發呆了,於是就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可是經過和老師的交談之後,發現沒有什麼問題,於是又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也許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吧,其實孩子發呆,有可能是在思考問題。所以,孩子發呆不是壞事情,愛發呆的孩子反而頭腦更聰明。兒童發呆是一種思維方式,在兒童發呆時,大腦會進入放空狀態,這種狀態能讓兒童的大腦得到放鬆,在思考問題時會更容易想出解決辦法。

3、做事情太過專注

智力較高的兒童通常比較喜歡思考,不斷地嘗試新事物以尋求新的挑戰,即使是玩著看似普通的玩具也能專心地尋找更多的玩法。有時候,他們會過分專注,聽不到外界的聲音。

當父母呼喚孩子時,孩子根本聽不到父母的呼喚,這說明孩子很專注不會輕易受外界幹擾,這能使孩子在一個領域或多個領域取得進步。自幼專注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專注於自己的學業、事業和生活,專注於自己所關心的事,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專注力強的孩子,其中一個表現就是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做事情,以至於聽不到別人在和他說什麼。家長發現孩子有這種怪異行為時,千萬不要試圖阻止孩子,也不要試圖破壞孩子的專心致志,以免給孩子帶來傷害。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更有成就。

如果你家的孩子沒有好的專注力,父母可以試著為孩子買一些訓練繪本,來慢慢地改善他們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比如很多孩子都在用的這套《蒙特梭利專注力訓練》,很適合作為3-10歲寶寶集中注意力訓練的輔導書。

這套書通過交通工具結合數學知識,以此來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還有「找出缺少的玩具」、「短句記憶法」等遊戲,內容非常豐富也有意思,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興趣。

蒙氏教育一直備受西方家長們歡迎,在早教方面更符合3歲以上孩子的發展特點。這套繪本因為將故事和遊戲結合,趣味性很高,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點擊下方立即開始!

兒童在大腦發育階段,未知的事物很多,此時父母應多留出一點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去思考探索未知世界的奧秘,以上說的三種孩子的「怪癖」,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改掉,這是孩子將來會有出息的表現。

想培養出聰明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聰明的父母都知道,想培養出聰明孩子,智力開發是關鍵。抓住0-6歲這個開發智力的關鍵期,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而想要開發孩子的智力,靠父母的說教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藉助專業的繪本工具。比如這套《全腦思維開發遊戲書》

這套全腦思維開發遊戲書共有4冊,包含了從思維啟蒙到智力開發4個不同難度的益智遊戲,內容豐富,遊戲形式多樣,難度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很適合作為開發孩子智力的繪本書籍。

每天跟孩子玩十分鐘就能有效提升注意力,家長們想讓孩子未來成為學霸,與其你一味地去說教,不如付出點行動,利用工具來訓練孩子的大腦。

各位家長不妨也買回家給孩子玩一玩,親子一起遊戲更有樂趣哦!

相關焦點

  • 哈佛最新研究發現:孩子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大部分高智商兒童在童年時期都有一些奇怪的「怪癖」,不知道的人甚至可能會認為,這個孩子是不是頭腦有問題。所以,當發現孩子有一些「怪癖」時,家長不應該急於糾正,而應該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通過正確的引導來糾正。很多家長就是對孩子了解不夠,認為孩子有「怪癖」,就是有壞習慣,從而開始嚴厲的管教他們,卻不知道自己親手扼殺了孩子的才華。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一教授曾進行兒童智商調查,發現有些孩子看似聰明,每天都很活潑、能說會道,智商並不是太高,只是普通人的一員。那些看起來很笨,且有「怪癖」的人,智商反而更高一些。只是因父母對孩子不是太了解,認為那些「怪癖」是不好的舉動,從而去幹擾,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和交流,天賦也會受限制,家長要特別注意才對。哈佛教授認為,下面這3類「怪癖」的孩子,智商比較高,長大後多半都很有成就。
  •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哈佛大學教授曾做過一個兒童智商調查,發現有很多看起來很從聰明,每天上躥下跳的那些孩子,他們的智商往往都不是很高,相反一些看著不怎麼聰明甚至還有些「怪癖」的孩子,智商卻遠遠高於那些機靈的孩子,不過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了解所以總是會去幹擾孩子的「怪癖」,這就導致了孩子的天賦被限制,那麼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
  • 哈佛研究發現:小時候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但是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兒童智商調查,結果發現很多機靈、成績好的孩子甚至沒有那些看起來呆呆的孩子智商高,並且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認知不足,很容易導致將孩子的一些聰明的表現,當做「怪癖」並制止,這樣限制孩子的天賦,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十分巨大,家長一定要注意。
  • 哈佛最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根據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有這三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家長要好好培養。甚至是發明家,但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拆東西的時候,態度都特別嚴厲,就導致孩子的天賦被埋沒了,等孩子長大之後有自己的主動權時,卻要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了,白白浪費了大好的天賦。
  •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
    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多半都有一些令人疑惑的「怪癖」,外人看來甚至會覺得「這孩子智力有問題」。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①注意力「太集中」很多孩子注意力「太集中」,以至於在看電視或玩玩具的時候,家長怎麼叫都聽不見。
  • 哈佛研究: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智商都挺高,將來多半有出息
    研究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娃智商都不低,未來多半有出息哈佛大學的教授曾經做過一項關於孩子們智商的研究,調查發現有些孩子雖然外在表現並不是十分聰慧,甚至可能還擁有某些普通孩子沒有的「怪癖」,但是智商卻非常高,與其外在表現非常不符。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從小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但是,並非所有的「天才」都有機會將天賦保持到成年後,因為孩子身上很多高智商、高天賦的表現在家長看來都很奇怪。哈佛大學教授曾做過一個關於智商的調查,研究發現,很多看起來很機靈的孩子,智商其實並不突出,反倒是一些看起來比較奇怪的孩子,智商卻遠遠高於普通孩子。
  • 哈佛教授:高智商的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將來多半有出息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個天才!」這句話相信不少關注孩子智商的父母都曾聽到過。科學家們曾對此做出一項調查發現:孩子是否會把天才基因一直持續保留,取決於其兒童啟蒙時期的環境。簡單來說,孩子的智商多半取決於父母后天的教育。
  • 哈佛教授: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智商都不低,將來多半有出息
    當今社會,令所有家長羨慕的孩子往往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而一看自己家的孩子多半都會垂頭喪氣,畢竟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更優秀,但是很多家長其實都誤會了自己孩子的行為,孩子有些令人難以理解的「怪癖」可能就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
  • 哈佛教授: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智商都不低,將來多半有出息
    當今社會,令所有家長羨慕的孩子往往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而一看自己家的孩子多半都會垂頭喪氣,畢竟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更優秀,但是很多家長其實都誤會了自己孩子的行為,孩子有些令人難以理解的「怪癖」可能就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
  • 哈佛大學教授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哈佛教授曾經做過一個關於兒童的智商調查,在調查中他發現一些看起來很聰明的孩子,智商往往都不是特別優秀,反倒是一些雖然看上去不怎麼機靈,或許還有一些「怪癖」的孩子,智商發育的都比同齡人快。哈佛大學教授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一、經常把房間弄亂這類的孩子經常讓家長感到很疲憊,每天都要花時間給他整理房間,但是沒過一會孩子就又會讓房間變得亂糟糟的,
  • 哈佛研究發現:小時候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應該很多父母都聽說過,這本書的作者是尹建莉老師,她的女兒圓圓,可以說是她教育思想的成果體現。,在小時候可能都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怪癖」。哈佛研究發現:小時候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 父母們注意了: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怪癖
    其實遇到這種事情,父母先不要著急,最近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成績不是很優異,而且非常頑皮,其實他們智商檢測結果反倒超過那些很被父母看好的孩子。這些智商很高的孩子一般都會有一些怪癖,十分的人讓父母頭疼,不明原因的很多父母採取非常嚴厲的措施來糾正孩子,從而導致孩子未來潛力沒有得到發揮,成長為一個普通人。 想孩子未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未來能夠成才,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這三種怪癖之一,那麼這些父母一定要注意了,您的孩子在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 哈佛研究證明:高智商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4個「怪癖」
    一個人想要未來有所出息,基礎就是聰明、智商高,高智商的孩子不僅會領跑於起跑線,還擁有著很多奇思妙想。但是在家長心中,證明智商高低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成績的高低。所有人都認為成績低的孩子就是笨孩子,淘氣的孩子就是不聰明,其實不然。高智商的兒童因為大腦發育迅速的原因,常常表現出很多怪癖,家長們可不要輕易地去糾正,反而錯誤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 哈佛教授: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都有3個「怪癖」,多半會有出息
    >教授進行的數據調查發現,在智商測試中獲得高分的孩子,也就是高智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3個特徵,不過很多家長因為對孩子的不了解,會將這些特徵稱為「怪癖」,因此耽誤了不少孩子的前途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3個「怪癖」。
  • 哈佛大學發現: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
    哈佛大學教授曾經為孩子做過一項研究,最終得出驚人的結論: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聰明、智商高,所以費盡心機想要給予孩子最好的資源,希望這樣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走了歪路,明明是不好的行為,父母卻認為孩子做得正確,看看你是不是也這樣?
  • 哈佛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大多有這幾個「怪癖」,將來容易成大器
    每位家長都喜歡聽別人誇自己家的孩子聰明,一個孩子聰明就意味著智商高,就很可能領跑於其他孩子。但是普通人眼中,孩子的聰明並非能判斷智商高低。反倒是孩子有一些「怪癖」,讓很多家長無法接受,屢次被阻止的行為,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
  • 哈佛教授:智商高的孩子,大多會有這3個「怪癖」,別盲目責怪
    有些孩子在小的時候有些明顯的怪癖,因為這樣的行為看上去不是特別雅觀,因此有些家長就會認為這樣的怪癖不僅不對,甚至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然而對此哈佛教授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智商高的孩子,大多會有這三個怪癖。
  • 哈佛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大多有這幾個「怪癖」,將來容易成大器
    而這些看起來聰慧的孩子,很有可能將來可以成大器,而我們普通人總是認為那些聰慧的孩子平常都是乖巧的,難道真的是這樣嗎?哈佛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大多有這幾個「怪癖」,將來容易成大器!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就針對高智商兒童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