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發現:小時候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2020-11-04 星星之家育兒記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應該很多父母都聽說過,這本書的作者是尹建莉老師,她的女兒圓圓,可以說是她教育思想的成果體現。

圓圓在念書期間,成績一直非常優異,是一枚學霸,曾跳級兩次,還被評為北京市市級三好學生,16歲時參加高考,以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被內地和香港兩所名校同時錄取。

目前,圓圓已經從美國常春藤名校碩士生畢業,在一家英國公司就職,在事業上也很圓滿了。

但是,圓圓也有一個「像牛頓一樣」的「怪癖」:因為太痴心於某件事情,從而在生活中幹了很多傻事,有時還會給爸媽添亂。比如丟三落四,常忘記帶必需的物品如鑰匙、手錶等。

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牛頓,因為醉心於實驗,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來看他,但就是等不到他,朋友和他開玩笑,把傭人給他準備的午飯都吃了,然後走了。等到牛頓終於從實驗室出來,走到餐桌旁,看到桌上的餐具,自言自語說「原來我已經吃過飯了」,然後離開飯桌,又鑽進實驗室。

事實上,很多學霸,尤其是取得過人成就的偉人,在小時候可能都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怪癖」。他們的這些「怪癖」,不過是在某一方面有過人能力,從而體現出來的表象而已。

哈佛研究發現:小時候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1、打破砂鍋問到底

這樣的孩子極具探索精神,而且有毅力,他們喜歡問問題,有很強的求知慾,他們執著地追根溯源,哪怕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也要孜孜不倦地搞清楚其本質。而且,喜歡問「為什麼」的孩子,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往往很強,也很聰明,更容易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成就。

居裡夫人曾說過:「好奇心是學習者的第一美德。」

父母千萬不要嫌孩子煩、讓他們閉嘴,也不要敷衍孩子,要想辦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當然,面對孩子那些奇奇怪怪的問題,父母可能會回答不上來,這個時候,也不必氣惱、尷尬和煩躁,可以帶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翻書、網絡搜索、做實驗、實地考察等都可以,很多時候,在尋找答案過程中的收穫,可能比答案本身更有意義。

這套《十萬個為什麼》,由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涵蓋知識面廣,有彩圖有拼音,適合親子閱讀,也適合識字或懂拼音的孩子自主閱讀,幫助孩子擴展科普知識;當孩子詢問「為什麼」時,父母還可以帶孩子根據目錄快速地查找答案

有需要的父母,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把寶貝抱回家:

2、醉心於自己的世界裡

這樣的孩子,往往專注力很強,而且不易受外界幹擾,玩起來就聽到別人說什麼,有時候甚至還喜歡「發呆」思考問題,無論玩什麼、想什麼,都可以專注很長一段時間。

他們可能把全部心思用來思考「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以至於聽不到媽媽叫他們吃飯的聲音;也可能會因為玩得太投入,忘記了上廁所,尿了褲子……

事實上,這樣專注力強的孩子,做事專心致志,往往效率更高,更容易獲得成就。

李玫瑾教授也曾說過:「天才」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超強的專注力。

父母千萬不要去打斷孩子,要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差的孩子,注意力特別容易轉移,做事不專心、沒有耐心、拖拖拉拉,遇到問題容易半途而廢,而且無法深入思考,是很難有出息的。針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就要當心了。幸運的是,專注力是可以通過訓練來發展的。

市面上關於專注力訓練的培訓班,價格比較高,動輒成千上萬,如果父母經濟寬裕、工作較忙,那麼上培訓班也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選擇。但是,這些培訓班,每個星期安排的課程時間很少,很難達到好的效果,相對來說性價比並不高。

我國「幼教之父」陳鶴琴先生曾說:幼兒的專注力在遊戲中發展。

建議父母多一點耐心,陪孩子一起玩一些有助於提升專注力的遊戲,如玩魔方、棋類遊戲、球類運動、積木、磁力片、拼圖、橡皮泥、串珠子、畫畫、剪紙、粘貼、夾彈珠或者豆子、連數字、塗色、找異同等。

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套,從英國知名童書公司Parragon原版引進的,專注力遊戲訓練書——《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

這套書的幾位作者,在兒童教育和心理、遊戲益智、智力開發、潛能開發、專注力提高等方面都頗有建樹。

這套書原版在海外網站的評價也很好,很多歐美的父母都會購買這套書作為幼兒園教材或者孩子的禮物,引入中國市場後,一上市就深受爸爸媽媽和小朋友的歡迎,豆瓣評分高達8.7分

4本16開大書,共512頁,分量十足,累積超過400個益智遊戲,適合3~8歲的孩子

四本大畫冊,分為不同主題,從視覺、邏輯、推理、數字等各個方面、全方位開發孩子思維,場景趣味十足不會枯燥乏味,幫助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提高孩子專注力,並且發展各方面能力

1、《迷宮大冒險》:走迷宮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專注力的遊戲,整本書設計出了很多種有趣的迷宮任務,可以鍛鍊孩子的觀察記憶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空間感知能力

2、《圖形大猜想》:這本書設計了多種有趣的連數字遊戲,同樣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專注力的遊戲,把數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連起來,訓練專注力的同時,可以加強孩子的運筆能力,同時刺激大腦開發。連線完成的圖形是一個趣味性的畫面故事,可以增加孩子的興趣。

3、《數字大爆炸》:涵蓋了讀數、統計、數字規律、破解密碼、數字計算、連數字等鍛鍊數學思維和邏輯思維的遊戲,有助於孩子提高專注力

4、《綜合訓練營》:涵蓋了單詞、數字、色彩等方面的認知,再加上圖形連線、迷宮、找不同、塗色等趣味環節,可以在快樂玩耍時全方位訓練孩子的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動手能力和推理能力預防思維短板,有效提升專注力

這套書可以說綜合性非常強,能全方位地提高各方面能力,最主要的是,不用父母再花多餘的時間去精挑細選相關遊戲,省心不少

有需要的父母,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把寶貝抱回家:

3、愛搞破壞

這樣的孩子,往往動手能力都特別強創造力和想像力也都不錯智商也很高,而且精力充沛,遇事喜歡動手解決問題。

但他們往往又是調皮破壞大王、闖禍精,也讓父母很頭疼,他們可能會把房間弄得一團糟,甚至對親朋好友或者自己家的電器、家具造成破壞,也可能會把剛買的玩具拆卸開來,甚至還會重新組裝好......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發展智力需要通過雙手操作。」

如果不希望孩子對重要的財物造成破壞,建議父母提供豐富的材料供孩子去動手摺騰,比如積木、磁力片、拼圖、橡皮泥、剪紙書、貼紙書、摺紙材料等又動手又動腦的材料。

日本摺紙大師——中村開己,他發明的《驚掉下巴的動態摺紙》,打開了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大門,讓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開發智力,培養專注力、觀察力和思考力等各方面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孩子站在創造力巨人的肩膀上,視野、腦洞也會被打開。

動態摺紙比起其他普通摺紙來說,有趣得多,很容易讓孩子醉心其中,動腦又動手愉悅身心

中村製作的紙模型,採用厚實、耐玩的紙板,可以反覆玩很久;其中還藏著極具巧思的機關,涉及到很多經典的科學知識:立體幾何、齒輪、彈力、作用力等;而且,每一款摺紙都根據不同的經典故事改編,孩子在玩的同時,還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有需要的父母,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把寶貝抱回家: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發現:小時候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但是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兒童智商調查,結果發現很多機靈、成績好的孩子甚至沒有那些看起來呆呆的孩子智商高,並且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認知不足,很容易導致將孩子的一些聰明的表現,當做「怪癖」並制止,這樣限制孩子的天賦,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十分巨大,家長一定要注意。
  •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
    「怪癖」,其實是孩子智商高、聰明的表現,只是家長不知道罷了。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多半都有一些令人疑惑的「怪癖」,外人看來甚至會覺得「這孩子智力有問題」。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①注意力「太集中」很多孩子注意力「太集中」,以至於在看電視或玩玩具的時候,家長怎麼叫都聽不見。
  •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他們的智商往往都不是很高,相反一些看著不怎麼聰明甚至還有些「怪癖」的孩子,智商卻遠遠高於那些機靈的孩子,不過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了解所以總是會去幹擾孩子的「怪癖」,這就導致了孩子的天賦被限制,那麼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
  • 哈佛最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將來更有出息,為的不是他能給自己的養老,而是他能生活得更好,不再吃缺錢的苦,但想讓孩子有出息談何容易?那些有出息的孩子,哪一個不是高智商的?但卻又都是別人家孩子。根據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有這三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家長要好好培養。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從小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但是,並非所有的「天才」都有機會將天賦保持到成年後,因為孩子身上很多高智商、高天賦的表現在家長看來都很奇怪。哈佛大學教授曾做過一個關於智商的調查,研究發現,很多看起來很機靈的孩子,智商其實並不突出,反倒是一些看起來比較奇怪的孩子,智商卻遠遠高於普通孩子。
  • 哈佛研究: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智商都挺高,將來多半有出息
    面對著孩子的這種表現,有些家長不禁感到有些「著急上火」,對於孩子的行為大聲責怪不說,有時候一旦情緒控制不住,還會忍不住動起手來給孩子「一次疼痛的教訓」。然而你知道嗎?孩子有某些怪癖可能未必是壞事,反而有可能意味著孩子的智商更高,未來會更有出息。
  • 哈佛教授:高智商的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將來多半有出息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個天才!」這句話相信不少關注孩子智商的父母都曾聽到過。科學家們曾對此做出一項調查發現:孩子是否會把天才基因一直持續保留,取決於其兒童啟蒙時期的環境。簡單來說,孩子的智商多半取決於父母后天的教育。
  • 哈佛教授: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智商都不低,將來多半有出息
    ,發現有很多看起來很從聰明,每天上竄下跳的那些孩子,他們的智商往往都不是很高,相反一些看著不怎麼聰明甚至還有些「怪癖」的孩子,智商卻遠遠高於那些機靈的孩子,不過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了解所以總是會去幹擾孩子的「怪癖」,這就導致了孩子的天賦被限制,那麼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
  • 哈佛教授: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智商都不低,將來多半有出息
    ,相反一些看著不怎麼聰明甚至還有些「怪癖」的孩子,智商卻遠遠高於那些機靈的孩子,不過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了解所以總是會去幹擾孩子的「怪癖」,這就導致了孩子的天賦被限制,那麼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
  • 哈佛大學教授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現在這個社會,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優秀,可是大多數家長想到自己家孩子就會覺得苦惱,畢竟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成績。可是不少家長經常誤解孩子小時候的行為,這些讓大人無法接受的怪行為很可能就是孩子高智商的體現。
  •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天分的,著名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曾經說過:如果把成人的能力與兒童相比,他們只需3年就能完成的事,而我們成人則需要60年的努力。但並不是所有的「天才」都有機會在成年後保留他們的天賦,因為孩子們的許多天賦表現在父母看來都是怪異的。
  • 父母們注意了: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怪癖
    其實遇到這種事情,父母先不要著急,最近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成績不是很優異,而且非常頑皮,其實他們智商檢測結果反倒超過那些很被父母看好的孩子。這些智商很高的孩子一般都會有一些怪癖,十分的人讓父母頭疼,不明原因的很多父母採取非常嚴厲的措施來糾正孩子,從而導致孩子未來潛力沒有得到發揮,成長為一個普通人。 想孩子未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未來能夠成才,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這三種怪癖之一,那麼這些父母一定要注意了,您的孩子在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 哈佛教授: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都有3個「怪癖」,多半會有出息
    由於經濟水平的提高,每一個家長追求的不光是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成龍」、「成鳳」,能夠有出息,從而過上更好的生活。>教授進行的數據調查發現,在智商測試中獲得高分的孩子,也就是高智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3個特徵,不過很多家長因為對孩子的不了解,會將這些特徵稱為「怪癖」,因此耽誤了不少孩子的前途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3個「怪癖」。
  • 哈佛最新研究發現:孩子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大部分高智商兒童在童年時期都有一些奇怪的「怪癖」,不知道的人甚至可能會認為,這個孩子是不是頭腦有問題。所以,當發現孩子有一些「怪癖」時,家長不應該急於糾正,而應該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通過正確的引導來糾正。很多家長就是對孩子了解不夠,認為孩子有「怪癖」,就是有壞習慣,從而開始嚴厲的管教他們,卻不知道自己親手扼殺了孩子的才華。
  • 哈佛研究證明:高智商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4個「怪癖」
    一個人想要未來有所出息,基礎就是聰明、智商高,高智商的孩子不僅會領跑於起跑線,還擁有著很多奇思妙想。但是在家長心中,證明智商高低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成績的高低。所有人都認為成績低的孩子就是笨孩子,淘氣的孩子就是不聰明,其實不然。高智商的兒童因為大腦發育迅速的原因,常常表現出很多怪癖,家長們可不要輕易地去糾正,反而錯誤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那些看起來很笨,且有「怪癖」的人,智商反而更高一些。只是因父母對孩子不是太了解,認為那些「怪癖」是不好的舉動,從而去幹擾,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和交流,天賦也會受限制,家長要特別注意才對。哈佛教授認為,下面這3類「怪癖」的孩子,智商比較高,長大後多半都很有成就。
  •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特質,將來會大有出息!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特質,將來一定大有出息哈佛大學在十幾年前做過研究調查,重點選擇了1000位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針對他們的小時候的性格進行分析研究。調查研究得出結果,假如孩子在六歲之前有這些性格特點,那麼在今後成才的可能性會很高,只擁有一個也會很優秀。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佔了幾個?
  • 哈佛大學發現: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
    哈佛大學教授曾經為孩子做過一項研究,最終得出驚人的結論: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對孩子的百依百順,會讓孩子逐漸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而很多父母還認為孩子這是「聰明」的表現,也不沒有及時的去糾正孩子的行為,而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 北大教授:智商高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將來多半會有出息
    不過孩子能不能有出息,這都是要十幾、二十幾年之後才知道的事情,現在誰也不清楚,但是根據哈佛大學調查發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其實從小就具備一些明顯的特徵。北大教授也曾表示過:智商高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並且將來多半會更有出息。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李玫瑾教授也曾在一次育兒講座上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其實小時候就能看出來,而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都有出息,所以我認為可信度還是很高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3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佔了幾個。自己做的事情都不敢承認,又如何能夠承擔起大事,所以有責任感的孩子未來更容易有所出息,家長要好好培養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