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與成年人的行為和思想不同,孩子們由於思維天馬行空,每每總會做出一些讓家長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來,甚至還會養成某些「怪癖」。
面對著孩子的這種表現,有些家長不禁感到有些「著急上火」,對於孩子的行為大聲責怪不說,有時候一旦情緒控制不住,還會忍不住動起手來給孩子「一次疼痛的教訓」。
然而你知道嗎?孩子有某些怪癖可能未必是壞事,反而有可能意味著孩子的智商更高,未來會更有出息。
哈佛大學的教授曾經做過一項關於孩子們智商的研究,調查發現有些孩子雖然外在表現並不是十分聰慧,甚至可能還擁有某些普通孩子沒有的「怪癖」,但是智商卻非常高,與其外在表現非常不符。
第一個怪癖就是做事情過於專注,對於外在一切影響充耳不聞。
比如一些孩子在玩耍自己的玩具時,家長叫他時往往得不到回應,其實此時孩子並不是不想回答父母或者沒有聽到,只是因為他玩玩具時過於專注,忽略掉了家長的聲音這項「幹擾因素」。
不難想到這樣做事專注的孩子長大後自然更容易獲得成功,畢竟專注能力強往往是孩子智商高的一種外在表現。
第二個怪癖就是有些孩子經常在「發呆」。
可能有些家長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呆愣愣的走神」時會出聲打斷他,然而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在家長眼中孩子可能只是在「發呆」,而他很有可能只是在思考一項困擾自己的問題,如果家長出言打斷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思路。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也經常發呆的話,最好不要經常打斷他,因為「發呆」的孩子很可能更聰明,智商比一般的孩子更高。
第三個怪癖則是總會把房間弄亂。
有的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自己剛收拾完屋子不久後就又將房間弄亂,忍不住非常抓狂,其實這很可能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家長應該開心才對。
因為孩子將房間弄得凌亂往往意味著他大腦中的神經元更多,在這種凌亂的環境中能夠得到更多的刺激,從而加速自己的大腦發育。所以如果孩子經常將自己房間弄亂的話,家長大可不必「大發雷霆」。
①避免暴力教育孩子
無論是對孩子實施語言暴力還是身體上的暴力,都不是家長應該採取的教育方式,因為家長暴力的解決問題,除了影響親子關係,使孩子對於自己的家長產生懼怕感之外,並不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絲毫的好處。
②注意適時引導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正確引導,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需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及時給予他們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未來取得更高的成就。
面對著孩子某些不同常人的「怪癖」,家長應該多多思考其中的深層原因,而非只是粗暴地矯正,因為有時候有些怪癖可能正是孩子與眾不同的地方,會幫助他在未來變得更有「出息」,取得更好的成績。
今日話題:你家的孩子有某些「怪癖」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