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智力發育落後,多半是嬰兒時期護理不到位,父母發現趕緊改正

2021-01-08 糖果的媽媽

寶寶出生後,很多新手父母都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護理寶寶,糖媽也是一邊帶娃,一邊學習如何正確護理。

但有些家長根本不管什么正確護理,秉持著「一切從簡」的原則,其實這樣對寶寶的傷害是很大的。

嬰兒時期是寶寶大腦發育的巔峰期,家長錯誤的護理手法很可能會讓孩子智力受損,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忽視正確的護理手法。

寶寶智力發育的正常表現

了解如何正確護理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寶寶智力發育的正常的表現。

1個月的寶寶可以攥緊拳頭,聽見聲音後會有反應;3個月的寶寶可以俯臥抬頭45°,會短時間抓握物品,會眼球移動180°,並且可以笑出聲。

5個月的寶寶可以坐立,抓握能力也進一步發育,他們還會對人或物發出屬於自己的語言。

7個月大的寶寶精細動作發育已經很好了,可以拿小塊積木,也可以發出類似於爸爸媽媽的嬰語了,有些寶寶還會有些認生。

9個月的寶寶進入了爬行期,並且可以在大人的幫助站起來,動作上會經常主動伸手取某些東西,還可以拿物品對敲。

10個月的寶寶可以扶著欄杆走,手指動作更靈活,還會模仿發聲;12個月的寶寶能獨立站穩,可以握筆、蓋瓶蓋,知道配合家長。

上面是寶寶的智力發育的正常表現,家長可以對照著看看自家寶寶有沒有達到標準。

3個表現證明智力發育受阻

如果你家寶寶有這3個表現,那麼就證明寶寶智力發育有些落後了,家長一定要及時補救哦。

智力受損的寶寶,在9個月大的寶寶還不會主動去取某樣東西,或在大人的幫助下也無法完成站立。

這是因為,寶寶的動作發育是由大腦控制的,9個月的寶寶抓握能力已經很不錯了,如果寶寶不去主動抓握,那就證明寶寶智力可能存在發育緩慢的情況了。

智力受損的寶寶,在添加輔食後,咀嚼比較困難,尤其換成塊狀的固體食物後,需要嚼很長時間或容易嘔吐。

寶寶的咀嚼能力跟其腦部發育有著一定聯繫,如果寶寶1歲後經常嘔吐,並伴隨流口水的情況,那麼很可能是腦神經系統受到了損傷,家長需要及時就醫。

智力受損的寶寶,比一般的寶寶更加安靜,需要受到很大的刺激才會哭出來,並且哭聲軟弱無力。

正常來說寶寶,應該一受到刺激就會馬上哭泣,但智力受損的寶寶反射弧比一般寶寶要長,需要很長時間或反覆刺激後才會哭。

家長如何護理?

如果你家寶寶有以上3種情況,或上面的智力發育沒達標,那麼多半是家長在嬰兒時期護理沒到位,父母發現趕緊改正還來得及。

新生兒:寶寶出生後家長就應該多多撫摸寶寶,並且經常和他們說話;

2個月:寶寶2個月後,家長就應該刻意的幫助寶寶養成好的飲食規律,每隔3小時餵一次,一次20分鐘左右;此外家長還要儘量少抱寶寶;

3個月:除了經常和寶寶說話以外,這個時期家長也可以經常拿一些顏色鮮豔的玩具和寶寶玩,餵養上也要養成一天6次的習慣。

4個月:寶寶這個時期進入了口欲期,會經常咬一些東西,家長不要阻止他們,可以多帶寶寶做一些運動,如練習翻身等。

5-6個月:這段時期,寶媽可以視寶寶的情況,給寶寶添加輔食,並且5個月後可以開始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準備一些積木讓寶寶多活動手指。

7-8個月:7個月寶寶可以添加肉類的輔食了,家長要注意給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在運動上寶寶也進入的爬行期,家長要多鼓勵寶寶爬行。

9-10個月:9個月以後家長可以試著給寶寶吃一些塊狀的輔食,增強咀嚼能力;平時也可以多帶孩子聽聽兒歌,教寶寶認識一些顏色和小動物。

11-12個月:很多寶寶在這個時期已經學會了扶站或獨立站,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站立或行走;家長也要多給寶寶看一下「人物類」繪本,幫助寶寶提高認知能力。

其實想讓孩子變得更聰明伶俐,不用非得迷信早教班,花錢多不說,親子接觸的機會反而變少了。

我最近一直在向粉絲推薦這本《陪寶寶玩到入園》,600個親子遊戲,能同時開發孩子的左右腦,11種能力全都訓練了,何必捨近求遠呢?

在你給孩子堆了一大堆古詩、算術題的時候,真不如帶著孩子玩一玩,就能在無形中打開他聰明的機關,感興趣的親可以點擊上方連結購買,給孩子智力的提升,真的不要猶豫不決了。

你家寶寶的智力達標了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寶寶嬰兒時期有這3種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好,多半是個「聰明娃」
    執筆:輯香定稿:楠楠父母對寶寶的未來都是充滿期待的,因此諸如智力等方面的發育情況,都是爸媽最為關心的話題。瀅瀅家的寶寶才兩個多月,可每當媽媽給寶寶餵奶時,或是爸爸給寶寶換紙尿褲的時候,寶寶都會衝著他們笑,對此,瀅瀅和老公別提多高興了。
  • 寶寶嬰兒時期有這3種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好,多半是個「聰明娃」
    執筆:輯香定稿:楠楠父母對寶寶的未來都是充滿期待的,因此諸如智力等方面的發育情況,都是爸媽最為關心的話題。其實,要說寶寶是不是個「聰明娃」,從嬰兒時期就能看出些許端倪,但這需要家長們用心觀察。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小寶寶在嬰兒時期有這3種表現,那就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著寶寶大腦發育好,長大後多半是個「聰明娃」。
  • 寶寶3歲以上仍流口水 或是智力發育落後的表現
    其間,家長要注意進行相應的護理,提升寶寶的咀嚼能力,以及避免口周皮膚長疹子。最近,家住天河龍洞的陳先生特別煩惱,原因是他已經17個月的兒子口水流個不停。因為口水的問題,他一個早上要換兩三件衣服。看著鄰居家的孩子乾乾爽爽的,陳先生就帶寶寶去看醫生,看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流口水。醫生說寶寶在2歲前流口水都屬於正常現象,家長不需要過分緊張。
  • 智力發育異常的寶寶,有四個明顯的特徵,發現一個父母就該警覺了
    結果出來後,陳女士沒有想到寶寶有點兒智力發育遲緩,醫生說,幸好發現得早,只要平時加強引導,就不會演變為「智力發育障礙」。一般來說,當寶寶智力發育出現問題時,在神態舉止上都會顯現端倪,只要父母仔細觀察,通常都可以儘早發現的。
  • 寶寶智力發育慢,多半跟父母監護有關,別再這麼帶娃了
    擁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是家長的心願,孩子的智商一部分來自於先天性的遺傳,而另一部分來自於後天的教育引導,先天的部分已經鑄成事實,父母需要給孩子創造機會,引導孩子茁壯成長。正是這種想法導致孩子失去了鍛鍊的機會,錯過了大腦開發的時間,從而造成了孩子智力發育受阻。早期智力發育受阻,難免對日後的生活帶來不便,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 早產兒的護理和智力發育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一、早產兒的護理 1. 更精心餵養。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必須補給充足的營養。母乳易於消化,營養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寶寶應儘早哺乳。早產寶寶體重越輕,環境溫度應越接近於早產寶寶的體溫。媽媽要密切留意寶寶,勤量體溫,儘量讓寶寶的體溫維持在36-37℃。對於低體溫或體重低於2千克的寶貝,應該立即放入暖箱。 3. 堅持做撫觸。研究證明,很多早產兒長大後表現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膽小害羞、脾氣急躁,需要爸爸媽媽給予更耐心的情感撫慰和心理引導。
  • 0-3歲智力發育對照表,沒達標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做錯了3件事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是聰明的,即便不是什麼小天才,最起碼也要做到智力達標,那麼如何測試孩子的智力如何呢?關於嬰兒智力有很多說法,一些人覺得說話早的寶寶的寶寶聰明,還有一些人認為走路早的寶寶聰明......那麼真正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呢?
  • 父母自學,學會簡單判斷嬰兒運動發育落後的風險
    兒童運動發育遲緩多數由腦損傷引起,所以出生時候有胎膜早破、羊水汙染、窒息等有可能引起大腦損傷的高危因素的寶寶需要多關注後期的生長發育情況。 兒童運動發育遲緩常於嬰兒期出現,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後於正常嬰兒,例如3個月了頭部還豎不起來,6個月了仍不能翻身,不會用手抓東西。
  • 寶寶智力發育遲滯有哪些表現
    智力低下的嬰兒最早表現出來的症狀往往吃奶困難,不會吸吮,特別容易吐奶,表示神經系統有損傷,日後智力會受影響。3、運動發育遲緩:孩子俯臥抬頭、坐、站、走等動作的起始年齡都比正常同齡兒要晚。尤其走路更明顯走。正常嬰兒出生後不久,就對環境中的人、事開始感興趣,只要醒著,他總要東張西望。可是智力落後的嬰兒卻對環境漠不關心。生後1—2個月時還不會與成人用對視,逗他時也不笑。整天非常安靜,很少鬧。
  • 寶寶智力發育水平標準!看看你家娃落後了沒?
    在大多數家長的思想裡,寶寶聰不聰明在娘胎裡就已經註定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如果家長在平時給予寶寶適當的刺激和訓練,也能開發他的智力,尤其是在寶寶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今天,我就來教大家:幾種促進1歲內寶寶智力發育的方法。
  • 嬰兒各個時期的智力發育,聽聽老月嫂怎麼說!
    序言:寶寶的生長發育的每一個階段,無論是智力還是動作都有不同的變化,今天就讓我這個幹月嫂30年的人給您講講,內容很全!值得收藏!刺激護理人員人員可以讓寶寶聽各種聲音和語言,用柔和的聲音和寶寶說話,聲音要做到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強有弱,通過這種方式來刺激寶寶的聽覺。(3)、觸覺。定期為新生兒做撫觸,讓其感受外界的冷熱以及軟硬的接觸,加速大腦的發育和成熟。
  • 寶寶若有4種表現,多半是缺鋅了,不及時補充或許會影響智力發育
    鋅是我們人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免疫系統以及內分泌起到重要的作用,對處在成長時期的兒童來說就更為重要了,家長們大多都會給孩子補鈣,卻往往會忽視了對鋅的補充,如果孩子缺鋅,嚴重是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那麼怎麼能看出來孩子是不是缺鋅了呢?
  • 智商不高的寶寶,會顯露4個「低智」信號,父母發現一個及時糾正
    隨著醫學技術的提高,寶寶很多先天缺陷能在胎兒時發現,可智力低下的寶寶卻無法通過產檢篩除。很多低智兒寶寶出生後1歲甚至幾歲時才發現,那時候再想要治療,就很難追上正常孩子的水平。智商不高的孩子在行為、語言上都落後於正常孩子,長大後體現在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差、運動能力差、交流障礙等等,如果是嚴重的智力低下,甚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 智商不高的寶寶,會顯露4個「低智」信號,父母發現一個及時糾正
    智商不高的孩子在行為、語言上都落後於正常孩子,長大後體現在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差、運動能力差、交流障礙等等,如果是嚴重的智力低下,甚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如果只是輕微的智商不高,若能及早發現,經過治療和康復,是有可能恢復到正常孩子水平的。所以新手父母們應該多觀察嬰兒的情況,及早篩查出「低智」信號,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期。
  • 0至3歲寶寶智力落後的6個表現,家長看出來了嗎?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無論身體還是智力方面都能健康成長和發育,但由於一些內在和外在因素會影響寶寶智力的發育情況,導致寶寶發育遲緩。那麼,如何判斷寶寶的智力發育遲緩呢? 專家提醒:家長可通過以下六個特徵判斷寶寶是否發育落後了。
  • 8個月大寶寶不吵不鬧 一查智力居然發育落後
    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近日接診的一個乖寶寶,不只是「乖巧」這麼簡單,經過系統檢查發現,這個「乖寶寶」其實是個智力低下的孩子。孩子太安靜,有時並不是好事8個月的軒軒躺在嬰兒車裡格外的安靜,與診室中其他哭鬧不止的寶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推著他進來的媽媽和爺爺倒是顯得非常焦急。
  • 嬰兒睡眠中出現四個小動作,暗示智力發育好,將來很可能成為學霸
    從胎兒時候,爸媽們就開始推測自家寶寶是否聰明,等到嬰兒時期,爸媽們更是希望從孩子的運動、語言發育上來推斷孩子聰不聰明。如果寶寶在睡眠中出現這幾種舉動,很可能是大腦聰明的表現,爸媽們對號入座,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
  • ...乖巧」不愛哭鬧怎麼回事?廣州文明微創醫院翟向京:智力發育異常
    父母都希望他們的孩子有高智商。儘管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技術不斷提高,但兒童智力低下問題依然存在。結果表明,智力低下兒童佔參加年檢兒童的2%。兒童智力發育遲緩是指發育水平在某些方面或許多方面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嬰兒。讓我們來看看兒童智力發育遲緩的問題。
  • 寶寶身上有3個「智慧開關」,父母長期撫摸,智力發育快人一步
    都說「3歲看大,7歲看老」,父母們對於3歲孩子的教育更是格外重視。兒童心理學家認為,3歲是孩子生理和心理髮育最迅速的時期,因為寶寶的腦組織細胞在3歲之前就完成了60%。所以這一階段,是寶寶開發腦力的好時候。
  • 嬰幼兒發育遲緩,尤其腦發育,父母該做哪些?
    造成兒童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自然過程,有的因遺傳因素,還有的則屬疾病。所以,媽媽在發現寶寶在體格、運動、語言或智力某一方面出現異常時,一定要及時了解原因。 發育遲緩是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一切不利於兒童生長發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其發育,從而造成兒童的生長發育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