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管理的價值主張與現代意義

2021-03-01 勇說管理

我今天演講題目是「東方管理的價值主張與現代意義」,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復旦大學原來有一個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四年以前復旦校長會議批准將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升格為東方管理研究院,成為復旦大學專門從事中國管理、東方管理的一個重要研究機構。關於東方管理,我們究竟研究什麼,如何在學術上包括在理論聯繫實際上能夠有自己的特色,這是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想今天和各位分享一下。

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關於管理學界的西方流派。

我們都知道現在所有的管理學理論,基本上都來自於西方,尤其來自於美國。這有它的道理,從歷史唯物主義來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美國經濟發展得好,企業強大,所以它創建出來的管理理論就具備了很多合法性或者說很強的說服力。而且美國的經濟體量也具備這樣一種文化的話語權,使得它在管理學界變得非常強勢。

同時,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西方管理學由於100多年來的發展,有它自身很強的魅力,形成了很多非常好的理論。這個我們不可否認。但是我們現在要強調創新,並不是說一定要從無到有。東方管理當中也有很多這樣類似的論述,我們也可以找到很多和現在所推行的管理學理論和實踐相契合的管理智慧。所以在我們學習西方管理學的過程當中,如何克服歷史虛無主義,就變得非常重要。我們要認識到東方管理思想和實踐的價值

第二我們東方管理有哪些價值?

我覺得尤其在2008年西方的金融危機之後,我們可以對我們東方的管理思想,包括對西方的原有管理思想的價值都應該做一個新的反思。在座有很多教管理學教授,如果說在十年以前我們給學生講課都是舉西方企業成功的案例,例如可口可樂、通用汽車公司等等,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可能還沒有系統總結中國的成功案例和管理思想。但是我們現在發現,按照那種經典的西方管理思想所管理的企業,尤其是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很多企業也發生了很大的問題。比如說通用汽車等等。我覺得都應該做一個新的反思。

反過來看,以中國為代表的一些東方國家、東方的企業、東方的管理智慧其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哈默教授在2009年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中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管理學登月計劃」,就是認為要重塑管理的一些理念。今年的9月20號,我應海爾集團邀請去參加「首屆人單合一國際論壇」,我也當面請教了哈默教授,你講的這樣一種登月計劃、重建理念,包括哪些部分?他當場就和我講,你看海爾做得那麼好,海爾的「人單合一」的思想完全可以寫入我們的管理學理論。我昨天在海爾集團再次採訪張瑞敏首席,「十九大」以後他也提出很多新的觀點。張瑞敏也提到左哈爾教授的「量子管理學」,張瑞敏先生認為海爾的人單合一,把員工視為一個量子,彼此之間互動、互通、互聯、交互,不僅人和人交互,而且人和市場交互。左哈爾教授認為它就是一種量子的糾纏,左哈爾教授認為在當下,量子管理學在海爾得到了很好的落地,張瑞敏先生也很高興他的實踐在量子管理學裡面找到了最新的理論基礎。


以中國文化為例,我們講儒家、墨家、兵家、法家等等,都充滿著非常大的智慧。如果我們把它和西方管理學理論來比較一下的話,其中很多蘊含的道理是不謀而合的。

而且我們從理論上來看管理活動有它的文化融合性,東方和西方管理實際上都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所以我們既要重視西方管理學在中國情景下的實踐效果,同時也希望要建立具有東方特色,基於東方社會文化價值觀的管理學體系。因為管理活動必須有它的文化依託性。

例如儒家在領導方面,第一個是講「修己安人」。怎麼樣來修己,怎麼樣來安人,西方管理學也講,東方管理學也講,而且講得非常的明確。比如孔子有這樣的一些論述,自我管理方面,我們大家都知道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等等。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德魯克的很多理論當中也可以找到類似的論述,都是非常相通的。還有講「修己安民」,怎麼樣來領導管理者的問題。第三個講「修己安百姓」,怎麼樣來管理所有的員工。這些思想方面我們都可以在東西方學者的論述中找到相應的類似觀點。我非常遺憾的是,前幾天魯冠球先生,萬象集團掌門人過世了。我們《改變世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訪談錄》研究項目之前一直想去訪談魯冠球,非常可惜,因為種種因素沒有成功。80年代後期我去萬象採訪魯冠球時,他就跟我講一個理論,我認為這是我們最早的中國式的馬斯洛理論。我問他,你覺得管理最根本問題是什麼?他跟我說,實管理不複雜,無非就是「兩袋」的投入,腦袋和口袋,非常樸素的思想。我們知道馬斯洛五個層次也是從物質到精神到自我實現。魯冠球講兩袋投入,口袋要滿,腦袋要豐富。我們也可以從我們黨的思想當中找到根據,那就是兩個文明一起抓

第三、東方管理的現代意義。

我現在主持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我們一直在思考我們的存在價值是什麼,我們要研究哪些東西?東方管理就地域範圍而言,主要是相對於西方,而且是以儒家文化圈為主的。學科範圍就跟我們現在整個管理學默認的一樣,主要以企業管理為主,當然也可擴大一點到經濟管理、公共管理等等。研究對象,我給下的一個定義:具有東方文化特點、社會特點的管理活動和在此基礎上提鍊形成的管理理論。如果我們承認管理是一種科學又是一種物體的話,我覺得這樣的一種價值主張是完全站得住腳的。

研究內容有6個方面:

我一直非常認同費孝通先生的觀點,他說如何認識和研究東西方的理論,怎麼樣來看待各自的長處,他首先講了這麼一句話,叫「各美其美」,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優點。第二句話叫做「美人之美」,看到人家的長處。然後他說「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就是融合、共通。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大會的講話中提到,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性、原創性,如果跟著別人後面亦步亦趨,不僅難以形成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而且解決不了我國的實際問題。我們也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進行具體的研究,提煉出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學理論。我們已經在做這個工作,當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共同努力,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剖析『價值主張』
    "價值主張就是指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嗎?""如果價值主張就是產品或服務的代名詞,它又是如何主張價值呢?""價值主張中的價值,究竟該由誰來定義才作數呢?""價值主張應該理解成一句話、一張價值列表、還是一個作業呢?""價值主張的分析與界定,對於我們的事業戰略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 現代公民觀念建構中的「東方社會」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東方社會對於未來公民觀念建構的潛能正在逐步顯現。  關鍵詞:公民觀念/ 東方主義/ 東方社會/ 內生主義/  作者簡介:郭忠華,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
  • 【醫保管理新主張】價值支付 醫方保方如何「對賭」
    任何術前患者甄別不嚴和術後患者管理不足,都可能導致患者過早死亡,造成醫療資源在肝移植領域的巨大浪費。如何創新醫保支付手段,引導肝移植醫療資源在全社會的最優化配置,最大限度避免終末期肝病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情況發生,成為醫保管理面臨的重要課題。自2017年起,浙江省率先開展肝移植手術的價值醫保支付方式,核心思想就是:醫保部門和醫院部門圍繞醫療質量建立「對賭」機制。
  • 行業領軍人才共聚濟寧尼山,探討東方智慧下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
    「第二十四屆世界管理與東方管理論壇」在曲阜開幕。來自國內著名高校專家學者、大型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人力資源行業領軍人才等220餘人共赴盛宴。這也是該論壇首次在山東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東方智慧視域下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旨在通過東方管理理論,匯聚海內外東方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以東方管理的視域積極探索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實踐與創新,為東方管理思想在現代社會、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提供學術與實踐交流平臺。
  •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我們回望那段歷史,重溫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加深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的認識,可以更好推動新時代中國青年繼承五四精神,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二  那麼,應該怎麼看待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是要看它給中國現代思想史提供了哪些新的東西。五四運動從形式上看是學生的愛國運動,但從整個社會背景和社會發展狀況來說,它的作用和影響卻遠遠不止於此。
  • 《論語》的現代價值
    《論語》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典,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隧道,至今不僅未減其色,而且還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熠熠生輝,散發著普世價值之光。雖然孔子的思想不能完全解決當今現實存在的種種社會問題,但是他思想的智慧之光,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的啟迪。
  • DC/DC轉換器中的高密度PCB設計價值主張
    打開APP DC/DC轉換器中的高密度PCB設計價值主張 Timothy Hegarty 發表於 2020-12-24 14:34:25
  • 東方的「禮節」,西方的「儀式」:現代韓國的餐桌禮儀
    現代韓國的餐桌禮儀形成時間並不長,但很有特色,可以說是在東方餐桌「禮節」的基礎上,嫁接了西方的用餐「儀式」。東方餐桌「禮節」的來源東方或者說東亞的餐桌「禮節」,並不是孤立的規則,而是整個「禮」價值觀的一個分支。禮制形成於中國周朝,最終經由孔子完善並形成體系。
  • 墨家社會政治思想的現代意義
    他把這種義利一致、愛利統一的兼愛相利的社會倫理上升到治理國家、佐治社稷的高度,作為他奔走救世的政治理論和政治綱領,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在中國哲學中,義利之辨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先秦,儒、墨、法這三大學派都倡導義利原則。從孔孟談論義利之辨始,主張見利思義,至漢代董仲舒也是片面強烈重義而輕利,他們只看到了義的價值,而忽視了利的價值。到宋朝之際,後期儒家的義利之辨,則走向超功利的空洞道德說教。
  • 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中財MBA卓越講壇第十一講成功舉辦
    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中財MBA卓越講壇第十一講成功舉辦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財經新聞研究所所長,中國出版傳媒商報智庫專家莫林虎為大家帶來題為《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的講座。本次講座採用線上形式舉辦,線上參與人數達到1900人次,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兼MBA教育中心副主任賈曉菁教授主持講座。
  • 老子「貴身」觀念的現代意義
    在主導社會的禮樂價值體系中,個人總是帶有被管理的、不足的、被支配的性格。因為,禮樂體系或理念被理解為普遍的、客觀的,而戴上真理的帽子。然而,老子與此相反,主張作為掌握「天下」的條件,在於「愛身」或「貴身」;在「身」與「天下」的對比中,主導權或出發點反而在「身」。    老子不僅不接受由「名」構成的理念或價值體系本身,而且將其視為社會矛盾的導火索或人心不安的要素。
  • 「仁學」精神的現代意義,加速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導語:「仁學」精神的現代意義,加速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譚嗣同仁學的精神,一方面激勵著當時代的仁人義士,毅然決然的去衝破時代的枷鎖,另一方面,這種精神實則是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相衝撞、磨礪後而升華出來的一種精神,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講,它體現了一種共同的價值追求
  •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師說 | 陳勁:追求有意義的管理
    這一使命驅動的管理組織模式兼顧了市場利潤和公共利益導向,為組織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創造共贏價值,從而能夠實現價值創造與共享的良性循環。希望大家關注共益企業,共益企業發展模式強調董事會職責科學設計問題組織運行透明度問題,以及組織層面綜合價值和價值共享問題。
  • 26個強大的Value Proposition價值主張案例——讓你獨立站或跨境...
    通過觀察了超過26家成功的公司,可以了解如何撰寫一個強大的價值主張,並幫助你創建自己的價值主張。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你將能夠比97%的公司寫出更好的價值主張,而不需要僱傭昂貴的顧問來為你做。 下面是本文將涵蓋的內容: 什麼是價值主張?
  • 東方管理哲學博士PHD/ MBA碩士/EDP證書項目招生
    為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塑造和諧企業文化與人文精神,在吸收和學習現代管理成果的基礎上,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本價值,正本清源、揚清激濁、革故鼎新,優化創業、創新人文環境,培育和諧企業文化與人文精神,積極建構社會主義和諧企業文化價值體系,提升中國企業和創業者人文素養和職業能力,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升全國企業技術創新、集約創新、知識創新、制度創新、市場創新
  • 湯一介:儒學的現代意義
    第四,任何歷史上的思想體系,甚至現實存在的思想體系,沒有完全正確的,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絕對真理的學說,它必然有其局限性,往往包含著某些內在矛盾,即使其中具有普遍意義(價值)的精粹部分也往往要給以合理的現代詮釋。
  • 馬一浮教育思想的現代意義
    「禮聞來學,未聞往教」「不習慣學校生活,不能來校上課」,這些拒絕的理由表面看是清高迂闊、不近人情,深究其內因則是馬一浮的教育理想與現代學校制度的衝突。馬一浮希望恢復「小學校、大學科、師生朝夕無間」的古代書院模式的思想固然不完全可取,也無法實現,但其對於當時學校制度種種不足的警惕和批判,對於立德樹人、三全育人的重視,主張文理農工醫不同學科門類知識大融通,在深化高等教育領域改革的當下依然具有生命活力和指導意義。在辦學主張方面,他強調獨立自主,力主「書院所由起,其事不攝於有司」。
  • 解讀黃宗羲民本思想的歷史內涵與現代價值
    具體而言,主要是探討黃宗羲民本思想的來源、內涵、性質、哲學基礎、歷史作用及其現代意義與價值。對於黃宗羲的民本思想,儘管存在諸多歧見,但在基本方面至少有三點共識:第一,大家都承認,黃宗羲的民本思想出現在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時代背景下,較之中國傳統的儒家民本思想已有新的超越、新的內涵,從而達到了中國民本思想的新高峰。
  • 論現代大學制度的價值屬性
    現代大學制技術屬性與價值屬性是現代哲學中的一組重要範疇。技術屬性是一種求「真」的屬性,是一種強調合規律性的屬性,彰顯的是一種「是如何」的理性探求。與技術屬性不同,價值屬性是一種求「善」的屬性,是一種主張合目的性的屬性,體現的是一種「應如何」「應當是」的倫理關懷。如果說技術屬性主要是一種客觀屬性、形式屬性和外在屬性的話,那麼,價值屬性則是一種主觀屬性、實質屬性和內在屬性。
  • 儒家之信所蘊含的現代意義
    儘管人倫之中不平等關係居多,但在人們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無論是熟人社會還是陌生人社會,都是平等交往的關係居多數,因而信對於人生更重要,具有廣泛而現實的意義。  儒家之信所蘊含的平等價值,對於人類社會而言,具有永恆意義,無論過去還是將來,平等始終是人類追求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