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演講題目是「東方管理的價值主張與現代意義」,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復旦大學原來有一個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四年以前復旦校長會議批准將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升格為東方管理研究院,成為復旦大學專門從事中國管理、東方管理的一個重要研究機構。關於東方管理,我們究竟研究什麼,如何在學術上包括在理論聯繫實際上能夠有自己的特色,這是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想今天和各位分享一下。
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關於管理學界的西方流派。
我們都知道現在所有的管理學理論,基本上都來自於西方,尤其來自於美國。這有它的道理,從歷史唯物主義來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美國經濟發展得好,企業強大,所以它創建出來的管理理論就具備了很多合法性或者說很強的說服力。而且美國的經濟體量也具備這樣一種文化的話語權,使得它在管理學界變得非常強勢。
同時,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西方管理學由於100多年來的發展,有它自身很強的魅力,形成了很多非常好的理論。這個我們不可否認。但是我們現在要強調創新,並不是說一定要從無到有。東方管理當中也有很多這樣類似的論述,我們也可以找到很多和現在所推行的管理學理論和實踐相契合的管理智慧。所以在我們學習西方管理學的過程當中,如何克服歷史虛無主義,就變得非常重要。我們要認識到東方管理思想和實踐的價值
第二、我們東方管理有哪些價值?
我覺得尤其在2008年西方的金融危機之後,我們可以對我們東方的管理思想,包括對西方的原有管理思想的價值都應該做一個新的反思。在座有很多教管理學教授,如果說在十年以前我們給學生講課都是舉西方企業成功的案例,例如可口可樂、通用汽車公司等等,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可能還沒有系統總結中國的成功案例和管理思想。但是我們現在發現,按照那種經典的西方管理思想所管理的企業,尤其是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很多企業也發生了很大的問題。比如說通用汽車等等。我覺得都應該做一個新的反思。
反過來看,以中國為代表的一些東方國家、東方的企業、東方的管理智慧其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哈默教授在2009年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中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管理學登月計劃」,就是認為要重塑管理的一些理念。今年的9月20號,我應海爾集團邀請去參加「首屆人單合一國際論壇」,我也當面請教了哈默教授,你講的這樣一種登月計劃、重建理念,包括哪些部分?他當場就和我講,你看海爾做得那麼好,海爾的「人單合一」的思想完全可以寫入我們的管理學理論。我昨天在海爾集團再次採訪張瑞敏首席,「十九大」以後他也提出很多新的觀點。張瑞敏也提到左哈爾教授的「量子管理學」,張瑞敏先生認為海爾的人單合一,把員工視為一個量子,彼此之間互動、互通、互聯、交互,不僅人和人交互,而且人和市場交互。左哈爾教授認為它就是一種量子的糾纏,左哈爾教授認為在當下,量子管理學在海爾得到了很好的落地,張瑞敏先生也很高興他的實踐在量子管理學裡面找到了最新的理論基礎。
以中國文化為例,我們講儒家、墨家、兵家、法家等等,都充滿著非常大的智慧。如果我們把它和西方管理學理論來比較一下的話,其中很多蘊含的道理是不謀而合的。
而且我們從理論上來看管理活動有它的文化融合性,東方和西方管理實際上都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所以我們既要重視西方管理學在中國情景下的實踐效果,同時也希望要建立具有東方特色,基於東方社會文化價值觀的管理學體系。因為管理活動必須有它的文化依託性。
例如儒家在領導方面,第一個是講「修己安人」。怎麼樣來修己,怎麼樣來安人,西方管理學也講,東方管理學也講,而且講得非常的明確。比如孔子有這樣的一些論述,自我管理方面,我們大家都知道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等等。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德魯克的很多理論當中也可以找到類似的論述,都是非常相通的。還有講「修己安民」,怎麼樣來領導管理者的問題。第三個講「修己安百姓」,怎麼樣來管理所有的員工。這些思想方面我們都可以在東西方學者的論述中找到相應的類似觀點。我非常遺憾的是,前幾天魯冠球先生,萬象集團掌門人過世了。我們《改變世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訪談錄》研究項目之前一直想去訪談魯冠球,非常可惜,因為種種因素沒有成功。80年代後期我去萬象採訪魯冠球時,他就跟我講一個理論,我認為這是我們最早的中國式的馬斯洛理論。我問他,你覺得管理最根本問題是什麼?他跟我說,其實管理不複雜,無非就是「兩袋」的投入,腦袋和口袋,非常樸素的思想。我們知道馬斯洛五個層次也是從物質到精神到自我實現。魯冠球講兩袋投入,口袋要滿,腦袋要豐富。我們也可以從我們黨的思想當中找到根據,那就是兩個文明一起抓。
第三、東方管理的現代意義。
我現在主持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我們一直在思考我們的存在價值是什麼,我們要研究哪些東西?東方管理就地域範圍而言,主要是相對於西方,而且是以儒家文化圈為主的。學科範圍就跟我們現在整個管理學默認的一樣,主要以企業管理為主,當然也可擴大一點到經濟管理、公共管理等等。研究對象,我給下的一個定義:具有東方文化特點、社會特點的管理活動和在此基礎上提鍊形成的管理理論。如果我們承認管理是一種科學又是一種物體的話,我覺得這樣的一種價值主張是完全站得住腳的。
研究內容有6個方面:
我一直非常認同費孝通先生的觀點,他說如何認識和研究東西方的理論,怎麼樣來看待各自的長處,他首先講了這麼一句話,叫「各美其美」,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優點。第二句話叫做「美人之美」,看到人家的長處。然後他說「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就是融合、共通。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大會的講話中提到,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性、原創性,如果跟著別人後面亦步亦趨,不僅難以形成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而且解決不了我國的實際問題。我們也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進行具體的研究,提煉出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學理論。我們已經在做這個工作,當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共同努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