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一個充滿焦慮的時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林林總總、雨後春筍般的早教機構、幼兒園,如火如荼、轟轟烈烈的興趣培訓班,充斥著孩子們努力生長的汗水和父母風雨無阻往返接送的艱辛。到底是什麼在支配著這一切,到底這樣做的意義何在?法沙麗·薩巴瑞《父母的覺醒》幫助我撥開朦昧,看見我們為人父母的時共同的不覺醒,也幫助我們從不覺醒走向覺醒。
做覺醒的父母,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做起。
1、接納和超越自我
每個父母都是從童年成長起來,他們帶著屬於自己的獨特印記,這個印記包括童年的創傷和過往的經驗,這一切內化成了我們的價值觀,也塑造了我們的思維習慣,左右了我們的行為模式。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總是不可避免地將孩子視作是自我的延伸,進而用自己未完的夢想和過往的經驗對孩子提出要求,施加壓力,要求他們繼承我們的夢想,療愈我們的創傷。這就是不覺醒。
接納自己是覺醒的開始。接納自己,我們要用一種坦然的態度「看見」自己,「看見」自己的童年 ,「看見」自己和自己的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如何一步步影響和塑造了今天的我們對情緒的反應和其他行為模式。我們要創造一個空間容納這種種根源,而非是孩子充當我們毒素的容器。
我們需要放下自負感,平靜地和自己經驗、期許相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自負感來源於我們的童年,是一種我們源於他人意見而形成的對自我的認知,這種認知是不全面的,不客觀的,甚至是錯誤的。對個人形象的執念,對完美主義的追求,對社會地位、身份象徵的擁躉,渴望控制孩子的言行舉止的欲望,都是我們自負感的一面。和孩子相處的時候,父母就是一個空心的竹子,所有的過往經驗和童年創傷都消失了,父母放空自我,也超越了自我,以空杯心理,謙遜地享受和孩子的互動交流及共同成長。
2、接納和欣賞孩子
當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習慣了未雨綢繆和居安思危,為了孩子將來能擁有一個美好的生活,我們疲於奔命,父母從孩子的孩提時代開始就按照社會的期許來養育孩子,孩子承受著來自父母和社會的巨大壓力,真實的自我漸漸失聲,甚至被忘卻。
我們常說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可以任由父母塗鴉。這句話的本意是強調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強。覺醒的父母也敏銳地意識到孩子像海綿一樣吸收著周圍環境對他的影響,但孩子並不是一張空白的白紙,可以任由我們塗寫。孩子確實十分脆弱,不能抵禦來自父母和他人的評判,並且很容易將父母 和他人眼中的自己視為真實的自己,但孩子之所以成為現在的自己,應是他們遵從自己的核心本質引領的結果,不是父母強加改變的結果。覺醒的父母會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以捍衛孩子的本真。
本真意味著父母要摒棄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和父母自身固有價值觀,接納孩子的核心特質,不帶任何偉大的期望,欣賞孩子平凡而真實的美。
傑克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男孩子,自小就性格安靜,喜歡藝術和舞蹈,常被同齡人欺負,他的父母懷疑傑克日後將會是一個同性戀者,但他的父母並不為此感到焦慮,他們接納了傑克的與眾不同,耐心地培養起他對藝術和舞蹈的熱愛,並教會他承受來自欺凌的痛苦。傑克漸漸成長,傑克的父母為傑克營造了一個既有同性戀者,也有異性戀者的社交圈子,傑克漸漸成長為一個善良而敏感的健康的男人,並在合適的時機向父母表明了自己的性取向。傑克的父母什麼也沒在說,只是向兒子張開了雙臂。傑克的父母 一如既往地接納、欣賞、讚美傑克的生命,而傑克也發展了他本真的自我,沒有任何愧悔地生活下去。如果傑克的父母由始到終都 不願意接納傑克的本真自我,將自己的夢想和期許加在傑克身上,那麼結局必定這會這般和諧,傑克的父母會痛苦萬分,而傑克也會帶著遺憾或愧疚隱忍地生活。
3、當下的和諧相伴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精神夥伴的關係,養育孩子促進了父母的成長和轉型,而父母的成長和覺醒也幫助了孩子去發展和茁壯他們本真的自我。父母和孩子的感情紐帶在他們彼此相伴的每一個當下建立起來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孩子「在一起」每一個當下。
(1)父母的活在當下
每於抽出一定的時間,放下一切無關事務,全身心地專注於和孩子在一起的懶散時光。此刻,請不去設想孩子的未來,也不去評判眼前正在進行的事情。許多平凡的小事,我們都可以和孩子一起體味其中的美妙寓意。
(2)教會孩子活在當下
讓孩子學會和自己安靜地相處,有利於他們發現和發展本真的自我。每周,我們都可以抽出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和孩子做一些比較安靜的事情 ,例如畫畫、靜坐。孩子偶爾也會有覺得煩躁和無聊的時候,這時候不必急於讓孩子有事可做,我們可以向孩子表示肯定:煩躁不安也是一件好事,你可以繼續煩躁下去。肯定過後,不動聲色地留待孩子和他的不良情緒平靜共處 ,或許沒過多久,這個處境很快就被孩子的獨處化解了。孩子也會從中懂得,生活無所謂好與壞之分,我們要做的是和當下的自己和平相處,並享受當下的生活給我們的帶來更豐富的含義。
4、結言
讓父母發現自我,走出舊日創傷,以健全之身心,無條件接納孩子 ,幫助孩子發現和發展本真的自我;教會父母在和孩子的情感互動中,以活在當下之心,和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這就是《父母的覺醒》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