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源原創
如果父母在童年生活中,長大後家庭婚姻中遇到過的創傷經歷,都會潛移默化的再次傳遞給孩子。
每個孩子本來的純真,開心快樂,在孩子身上都來源本心內在的精神元素。
隨著後天的環境,本真的性格會越來越隱藏起來,被覆蓋,有的是自卑,有的是自負,有的是高傲,有的是……
父母的創傷沒有及時修復,或是沒有意識到創傷帶給孩子的投射。
註定會把遺留下來的陰影,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無疑就形成了家庭問題的替罪羊。
孩子背負父母的陰影,然後成為了父母,也會再次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只有覺醒的時刻,覺醒的父母,會阻止背負的陰影,傳遞給下一代。
在《父母的覺醒》書中說:「父母不允許孩子保持真性情,那他們就會羞於表達真實的自己,繼而改變個性與習慣,以虛假的面目示人。」
如果父母覺察和意識不到,自己遺留的創傷陰影,留心觀察孩子的缺點,也許你會從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創傷陰影投射出的影子。
發現它,覺醒過來,還給孩孩子天真本真的性情。
01
父母創傷的陰影,會隨著生活漸漸的掩蓋起來,有些是不被發現的,只有在觸碰傷痛的時候,他才會被再次看到,所以父母有的時候很難覺察到。
每個孩子都希望被父母認可和理解,孩子在沒有能力的時候,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他們會放棄自己的價值觀而去迎合他人。
我們會看到孩子沒有主見,會看到孩子非常膽小,容易害怕,或是看不到孩子童真的笑容,滿臉的少年老成。
這些缺點中,都可以找到父母的投射點。
喜歡掌控孩子未來的父母,把自己童年的缺失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認為是在彌補孩子,給孩子最好的物質和經濟,更多的還是在滿足,自己內心的空虛和缺失感。
父母童年的理想缺失,也會讓孩子來完成自己的夢想,給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班,孩子明明不喜歡。
只是想讓孩子完成,父母沒有完成的夢想,安撫父母心裡的缺失,強加給孩子來學習,孩子不接受的時候就會發生矛盾,也會給孩子身心方面帶來影響。
02
1)不敢表達真實的自我
因為孩子在表達真實自我的時候,遭到過父母的反對和制止的行為。
比如有的時候父母會說:「這個孩子太老實了,會讓人欺負的」
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會本真的反映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父母會有意識地教導孩子,不要太老實了,會被人欺負的。
孩子慢慢就會暗示自己不要做老實人。
如果沒有及時正面教導孩子,孩子就會誤解父母的本意。
心想不做老實人,那就做個調皮搗蛋的孩子,這樣以後就沒人敢欺負我了。
孩子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敢真實的表達自己的真性情。
有的時候讓孩子看到說實話的人,總是要吃虧容易騙的那個人,那孩子以後就會選擇用說謊的方式與人交流溝通。
因為他的意識裡,說實話的人總是會吃虧被人算計的,他就會刻意掩蓋自己真實說實話的一面。
2)外在表現取悅別人
孩子為了贏得父母的高興,會做一些與自己內心不符的事情。
隱藏了自己真實的內心,時間久了就會丟失自我的本真。不輕易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3)內心與外在的矛盾掙扎
如果孩子保留自我本真的一面,就會常常與外在的事發生很大的矛盾。
自己本來不想做的事情,可是為了讓父母高興,卻又要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家庭的矛盾和內心的真實想法,產生鬥爭,他處於左右為難的狀態。
03
1)不給孩子增加自我創傷
父母有意識的覺察到自己身上的一些創傷陰影。
儘管是父母認為對孩子好的事情,
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彼此是不接受的時候,產生對立的時候,想法意見不合的時候,父母先停止強加給孩子的意願和想法。
有意識停止下來強加的意願,就不會給孩子增加創傷。
2)不做專制型的家長
停下來強加給孩子的意願,不主控、主導孩子的未來。
把孩子未來的方向選擇權,自主權交給孩子。
孩子才會體驗、感知到獨立自主,做自己的主人,他的人生,不會被別人所把控和影響。
想法做法專制、控制、主導型的父母,多數孩子的人生,習慣都是被別人所掌控的。
3)不取悅別人
父母不做取悅別人,違背自己真實意願的事情,孩子就不會學會,為了取悅別人,喪失掉自己的主導權利,受別人所牽制。
4)用真實面對孩子
父母更多地展現自己的真實一面,就是最好的影響和教育孩子做真實的自己。
5)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的未來由自己掌控,父母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但不要強加和執行自己的想法,多傾聽孩子的想法,給予孩子意見,尊重孩子的選擇。
6)給孩子真實表達的空間
一個敢於真實表達自己的人,是需要足夠的勇氣和膽量的。
因為大環境的條件和環境,會促使我們每個人,不要表達自己真實的一面和真實的想法。
勇於表達真實自我的孩子,走到哪裡都不會違背自己的意願,不會被別人所利用,因為他最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04
《覺醒的父母》書中說:「如果父母過於關注自身的創傷,而無法回應孩子的需求,那麼孩子長大後將會陷入空虛,失落與抑鬱的深淵。」
1)找到真實的自我
在孩子的成長中,也是父母的自我成長。
當我們發生意願不和矛盾衝突的時候,就是我們習慣了內心隱藏最深的痛點的地方,害怕被人戳破,才會激起我們本能的反應對抗。
就在我們產生矛盾衝突的時候,停止三秒鐘,問問自己,
為什麼會這麼做,到底在怕什麼?
我們最害怕和要保護的那個,就是我們最本真的自我。
只是被我們多年的習慣所隱藏和遮蓋了。
2)做真實的自我
真實面對我們內心害怕和要保護的。
不躲避,不排斥,不逃避,就是最真實的面對。
當我們再次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不會被這件事情所影響,所擔心,害怕,說明我們內心最害怕的真實的度過了,內心也真實的面對了。
當我們不怕半夜鬼敲門,睡覺時不用擔驚受怕,說明我們在做真實的自我。
3)時時保持覺醒
覺醒是需要慢慢找到它,真實面對自我。
但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工作、生活中
父母的覺醒
用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
用在我們與孩子相處中,
用在我們教育培養孩子中。
每個人的童年成長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童年創傷的陰影。
這些陰影會伴隨我們的成長,只有面對創傷,修復內心的漏洞,才不會傳遞給孩子創傷和陰影。
今天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
歡迎關注,樂源分享育兒故事,講述父母之道,願每個孩子健康成長。
更多精神,點擊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