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河流域是人類文明最古老的發源地之一,這裡誕生過亞述帝國,腓尼基帝國,西臺帝國,塞琉古帝國,也是古比巴倫文明的發源地。在古希臘的文獻中,敘利亞一詞源自於" Assyria"(亞述)的變音,特指位於地中海東部地區,幼發拉底河兩岸的文明,但並不特指亞述帝國,也可以用來代指幼發拉底河以東的文明,比如帕爾舒阿舒人(Parsuash: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波斯人)。不過當時定居在幼發拉底河流域的人們,並不會用"敘利亞"來稱呼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他們通常自稱為腓尼基人、迦南人、蓋茲尼人或者以土買人和亞拉拉特高地人(亞美尼亞人),這些部落共同構成了後來的"敘利亞人"。
統治敘利亞的第一個王朝,是起始於敘利亞北部的艾布拉王朝,在公元前2500年到2400年時期達到了巔峰,它的版圖北至安納託利亞半島,南至大馬士革,東至波斯灣地區。公元前2300年左右,艾布拉王朝被阿卡德王朝取代,後來被西臺帝國徵服。其後蘇美爾第三王朝,古亞述帝國,迦南,腓尼基,中亞述王朝,新亞述王朝,相繼崛起又衰落,敘利亞的領土範圍也隨著王朝更替而反覆擴大與縮小。直到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徵服了敘利亞,其領土再次重新擴大到了安納託利亞半島腹地。
波斯人對敘利亞的統治維持了大約200年,期間不斷的徵發敘利亞人去希臘徵戰,最終波斯帝國引火燒身。公元前333年左右,敘利亞人迎來了徵服者——亞歷山大大帝,在亞歷山大帝國崩潰以後,塞琉古斯將軍將敘利亞納入囊中,建立了塞琉古帝國。在這兩個希臘化帝國的統治期間,敘利亞人的文明迅速的希臘化。
這也使得敘利亞地區定居的人們第一次萌生了模糊的民族觀念,隨後塞琉古帝國在公元前83陷入了紛亂之中,人們擁護對抗波斯人和希臘人的提格蘭·馬格努斯成為統治敘利地區的國王,此人也就是亞美尼亞人的大英雄——泰格尼斯大帝。但是好景不長,橫亞美尼亞王朝與崛起的羅馬帝國爆發了衝突,最終羅馬著名統帥龐培在公元前64年攻陷了敘利亞地區。此後羅馬將敘利亞分為塞琉西亞,阿發米亞,勞迪希亞,安條克四個區域,由敘利亞總督進行掌控。
在羅馬統治時期,敘利亞地區是羅馬帝國向東擴張的重要後勤基地,也是其與帕提亞帝國之間的防禦屏障。由於在文化上比較接近,羅馬帝國很容易就將自己的政治和宗教系統套用在了敘利亞身上。同時羅馬對敘利亞的重視程度也非常高,甚至給予敘利亞貴族對應的羅馬貴族待遇,甚至還有很多出身自敘利亞的文人墨客躋身進入羅馬帝國高層。羅馬帝國衰落以後,巴爾米拉女王率軍驅趕了羅馬帝國的軍隊。然而在公元395年的時候,敘利亞被東羅馬帝國徵服,直到公元609年這裡一直都是東羅馬帝國的東部"邊陲要塞"。
時間到了公元634年,阿拉伯軍隊徵服了敘利亞,倭馬亞王朝定都大馬士革從而奠定了後世大馬士革在敘利亞的地位,跟隨阿拉伯軍隊一同到來的還有新的文化與宗教,雖然倭馬亞王朝是一個宗教寬容的王朝,希臘語和基督教被允許在敘利亞繼續保留。此時阿拉伯人稱呼敘利亞為"沙姆",即從陶魯斯山南到西奈沙漠之地的意思。
此後的三百多年裡,沙姆(敘利亞)成為了東羅馬帝國,十字軍與阿拉伯人的主要戰場,接連不斷的戰爭與殺戮反覆摧殘著這片土地,十字軍更是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和安條克公國,其中安條克公國直接控制了敘利亞西北部沿海地區。戰爭就這樣斷斷續續,直到敘利亞的雄鷹——薩拉丁率領軍隊終結了十字軍的耶路撒冷王國,收復了沙姆(敘利亞)大部分地區。
然而好景不長,80年後一股來自蒙古草原的野火席捲而來,猛烈的火焰席捲了沙姆(敘利亞),就連號稱不破之城的阿勒頗也在蒙古大軍的猛烈攻勢下淪陷。蒙古帝國退去以後,崛起的帖木兒帝國發動了侵略,這一次希臘與羅馬文化被徹底從敘利亞土地上抹除。公元1516年,奧斯曼帝國徵服敘利亞,蘇丹塞利姆一世沙姆分化成了三個省份,即阿勒頗省,的黎波裡省和西頓省。這一時間的奧斯曼對宗教比較寬容,所以東正教和猶太教在沙姆地區出現了一些復興跡象。
19世紀初,埃及一度徵服沙姆(敘利亞),將敘利亞劃分為大馬士革,阿勒頗、的黎波裡、阿達納和塔爾圖斯、西頓、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納布魯斯,共計9個主要省份。其後在19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重新控制了沙姆地區,這一次奧斯曼將沙姆更名為敘利亞,由此奠定了後來敘利亞的國家名稱,但這一次奧斯曼對宗教不再寬容,並且在敘利亞土地上大興"農奴制",組建密探搜捕試圖反逃跑和反抗的傢伙。這使得敘利亞的局勢變得非常緊張,暴力事件頻發,甚至最終引爆了反抗奧斯曼的農民起義,這也使得敘利亞人頭一次萌生了民族概念。
時間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和法國籤署了瓜分敘利亞的《賽克斯—皮科協定》,該協定規定英國控制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法國控制控制敘利亞和黎巴嫩地區。隨後英國軍隊攻佔了大馬士革和阿勒頗。本來這對敘利亞人來說是一次擺脫奧斯曼帝國的機會,可是戰後在國聯的授權下,敘利亞被交由法國託管,實際上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
突然的脫離了奧斯曼的控制,又突然被法國接管,第一次反抗殖民者的嘗試又在1920年失敗了。敘利亞國內的各個民族之間陷入了一種迷茫和宣洩之中,在毫無管制,毫無引導,甚至是有意縱容下,敘利亞的民族與宗教之間的糾紛頻繁發生,許多定居在敘利亞的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人,庫德人,波斯人,土耳其人,亞述人紛紛為了保命而出逃。這再一次刺激到了敘利亞人,讓人們意識到一個散裝的群體無法對抗任何侵略,求人不如求自己,敘利亞人正式進入了民族啟蒙階段。
結語
敘利亞之地在歷史上誕生誕生了眾多的文明古國,然而其所處的位置正是亞非歐三洲地面交匯處,難免是四戰之地,因而不斷的重複著被徵服的歷史。等到敘利亞正式形成自己的民族觀念,並脫離殖民者的控制,那要等到二戰以後了,這就是我們下次要講的內容了。
參考文獻:
《古代敘利亞國家研究》
《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敘利亞》
《中東的現代化: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