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常德,老鄉脫貧靠什麼?紅網時刻為您推出《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系列報導。
樹掛滿小小糖橙果。
紅網時刻記者 文建美 通訊員 範暉 漢壽報導
小滿節氣剛過,走進漢壽縣毛家灘回族維吾爾族鄉馬澗村果園,便看到漫山遍野的埃及糖橙樹,滿眼皆綠,小青果掛滿枝頭,景象喜人。
在馬澗村村民眼中,埃及糖橙是「致富果」「幸福果」。2002年,馬澗村村支兩委為了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到處考察學習,並引進埃及糖橙在村裡試種,成功之後不斷推廣,到現在,核心基地近3000畝,是全國最大的埃及糖橙生產基地,年創產值近千萬元,受益農戶近500戶。再過5個多月,馬澗村埃及糖橙就能成熟上市了。
馬澗村為推動埃及糖橙產業發展,組建了埃及糖橙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主要開展埃及糖橙種苗繁育、栽培示範、果品儲藏、加工、銷售事項,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技術服務與指導,以及「對點」幫扶。朱一星是馬澗村重點培養埃及糖橙種植基地帶頭人,自己有100畝埃及糖橙。這些年,他帶領村民不斷實踐摸索種植技術,40多戶村民成為規模種植戶,50多名村民成為專業技術員,帶動51戶貧困戶脫貧,500名村民就業。
馬澗村將進一步加強埃及糖橙產業扶貧,提升產品質量,以及加快推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建設,為村民開闢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相關推薦
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丨在桃源,一枚梨改變了一個村
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丨安鄉:桃園結「翼」,生活起飛
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丨臨澧:臍橙開花,幸福綻放
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丨常德鼎城:桑葚成熟 果甜心也甜
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丨澧縣:葡萄開花 幸福結果
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丨石門縣:柑橘花開 香飄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