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漢濟渭工程攻堅難題 施工現場巖石硬度超鋼板

2020-12-23 西部網

引漢濟渭工程攻堅難題 施工現場巖石硬度超鋼板

時間:2016-06-24 10:59:54來源:西安晚報作者:張松編輯:韓睿

  引漢濟渭工程是陝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水資源配置工程,也是國務院確定的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成後,滿足增加5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用水。

  洞內洞外溫差20攝氏度

  近日,記者來到了引漢濟渭工程工地,從秦嶺輸水隧洞嶺南段進入隧洞。記者一行先是從支洞乘坐工人們平時上下班進入隧洞的車輛,經過40多分鐘進入主洞,再換乘主洞內的小火車繼續前行40多分鐘,到達TBM掘進機位置。進入隧洞前,由於降雨外面溫度只有十幾攝氏度,記者們大多穿著外套,到了TBM掘進機位置時,洞內悶熱潮溼,溫度達到了三十幾攝氏度,大家的衣服也很快溼透,頭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由於洞內悶熱,工人們汗流浹背,有的則光著膀子在作業。

  據了解,秦嶺輸水隧洞全長18.3公裡,嶺南TBM標段自去年2月底試掘進以來,僅完成了1.9公裡的施工任務,月均掘進170米,施工進展十分緩慢。據該工程有關負責人介紹,最大難點是巖石非常堅硬,最高強度達到近220兆帕,比鋼板還堅硬,實屬罕見。超硬的巖石,致使TBM機每掘進0.86米,就需更換損壞的刀具,不僅會損壞大量刀具,還嚴重影響施工進度。

  湧水威脅價值2億元機械

  據記者了解,該工程除了高圍巖強度、高石英含量、高地應力這「三高」外,強湧水、強巖爆、長距離獨頭掘進施工使輸水隧洞工程進展遭遇「卡脖子」。

  「我們靠TBM硬巖掘進機來啃硬石頭,可是特大湧水出現以後,眼睜睜地看著2億多元的機械受到威脅,當時十幾分鐘沒有一個人說話,大家幾乎都陷入了絕望,心裡沉甸甸的。」提起今年2月28日那場特大湧水遭遇,總工程師遊金虎心有餘悸地說:「到了2月29日,機械最前端水位達到1.75米,水離兩個高壓配電櫃只有3.5釐米,因為洞裡邊所有用電都是經過配電櫃輸送,如果被水淹,後果不堪設想。為了排除隱患,工人們坐著皮筏艇、船在隧洞內搶險,水性好的工人直接潛水幹活,大概一周後湧水基本得到控制,一個月左右水患徹底排除,到了5月中旬恢復掘進施工。」

  國內外專家會診施工難題

  據引漢濟渭工程有關負責人引漢濟渭工程介紹,該工程從規模上講,隧洞長度共98.3公裡,為世界第二(遼西北調水項目長135公裡隧洞為第一),隧洞最大埋深達2012米,為世界第二(四川錦屏埋深2500米為第一),但綜合排名世界第一。

  從難度上講,引漢濟渭工程首先從底部橫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脈——秦嶺,這是人類首次嘗試。受秦嶺地形、地貌等因素限制,隧洞施工中,獨頭掘進最長達到近20公裡,由此帶來的通風、運輸、排水、供電等問題均為世界級難題。其次,秦嶺山區地質構造複雜,要穿越多條大的地質斷裂構造帶,將面臨突發性湧水、湧泥,以及高埋深、高地應力帶來的巖爆、高地溫等施工難題。同時,在秦嶺山區要完成近100公裡的隧洞,如何保證隧洞施工測量控制精度、實現精準貫通,也是在建設中面臨的一項重大技術難題。

  為解決這些難題,近日,省引漢濟渭公司邀請了20多名國內外隧洞工程知名專家,共同「會診」TBM掘進施工難題。

  據了解,引漢濟渭工程一期計劃投資191億元,由98.3公裡的秦嶺輸水隧洞、三河口、黃金峽水利樞紐三大部分組成。目前,秦嶺輸水隧洞已累計完成開挖、支護55.8公裡,佔隧洞全長的56.8%;TBM施工段嶺北工程累計完成主洞掘進9542米,佔合同施工任務的58.8%;TBM施工段嶺南工程累計掘進1913米,佔合同施工任務的10.5%。三河口水利樞紐已完成截流,正在進行消力塘開挖及混凝土拌和站施工。黃金峽水利樞紐已進入前期準備工程。(記者 張松)

相關焦點

  • 引漢濟渭工程攻堅世界級難題 巖石硬度超鋼板
    引漢濟渭工程是陝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水資源配置工程,也是國務院確定的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成後,滿足增加5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用水。  據了解,秦嶺輸水隧洞全長18.3公裡,嶺南TBM標段自去年2月底試掘進以來,僅完成了1.9公裡的施工任務,月均掘進170米,施工進展十分緩慢。據該工程有關負責人介紹,最大難點是巖石非常堅硬,最高強度達到近220兆帕,比鋼板還堅硬,實屬罕見。超硬的巖石,致使TBM機每掘進0.86米,就需更換損壞的刀具,不僅會損壞大量刀具,還嚴重影響施工進度。
  • 引漢濟渭工程2019年或將通水 綜合難度世界第一
    核心提示: 7月3日上午,隨著一聲炮響,經過1375個日日夜夜的艱苦鏖戰,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0—1號洞順利貫通,意味著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越嶺段)嶺南工區的人工鑽爆法全線完成,標誌著這一利國利民的重大工程進入了衝刺、攻堅階段。
  • 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
    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僅要首次從底部穿越世界十大山脈之一的秦嶺,還要攻克世界第一的深埋超長隧洞施工等諸多技術難題,更要同步解決工程生態環保及移民等諸多問題。因此,引漢濟渭工程成為了陝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水資源配置工程。
  • 引漢濟渭 鐫刻在秦嶺深處的答卷
    在洋縣、佛坪、寧陝間的峻岭深谷,奔流的漢江與子午河上,高築的水壩、挺立的塔吊、轟鳴的機器、忙碌的工人,構成了一幅重大水利工程現場施工的畫卷。這裡是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工地。工程自2014年2月正式開工,旨在解決陝西水資源短缺問題,調引漢江之水滋潤關中,同時「解渴」陝北、帶動陝南,被譽為「陝西版的南水北調」。
  • 埋深1800米 第一視角看「引漢濟渭」輸水隧洞穿越秦嶺主脊
    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將漢江水引入渭河的「引漢濟渭」水利工程最近取得關鍵進展。目前,秦嶺輸水隧洞已完成95公裡,已掘進至埋深1800米處,即將穿越秦嶺主脊。引漢濟渭水利工程跨越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橫穿秦嶺。分為調水和輸配水兩大部分。
  • 陝西引漢濟渭二期工程乘風破浪再出徵
    □本報記者 劉豔芹  「今天,即將踏上二期工程建設的新徵程,我宣誓:發揚『延安精神』和『西遷精神』,工程建設全力推進,安全質量精益求精……」8月7日,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下稱引漢濟渭公司)召開陝西省引漢濟渭二期工程(下稱二期工程)誓師動員大會,一名名年輕的工程建設管理者慷慨激昂
  • 陝西: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將於年內全面開工建設
    7月15日,國家發改委批覆了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標誌著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正式立項,進入實施階段。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鵬告訴記者,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是引漢濟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將一期調水工程調入關中地區的優質漢江水輸送至渭河兩岸的西安、鹹陽、渭南、楊凌等的4個重點城市、11個縣級城市、1個工業園區以及西鹹新區5座新城共21個受水區的關鍵任務,對於發揮引漢濟渭工程總體效益至關重要。
  • 陝西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庫下閘蓄水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記者 張維)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陝西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再傳喜訊,12月30日,肩負該工程調蓄中樞重任的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庫下閘蓄水,此次初期下閘蓄水對引漢濟渭工程全面建成通水目前,陝西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已進入全面攻堅階段。三河口水利樞紐位於佛坪縣與寧陝縣交界的子午河峽谷段,在椒溪河、蒲河、汶水河交匯口下遊2公裡處,是引漢濟渭工程的兩個水源地之一,是整個引漢濟渭工程的調蓄中樞。工程由攔河壩、洩洪放空建築物、抽水、發電及生態放水設施等組成,最大壩高145米,為國內第二,正常蓄水位643米,總庫容7.1億立方米。
  • 陝西加快引漢濟渭開工前準備 有望明年全面開工
    在引漢濟渭工程項目建議書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後,陝西搶抓機遇,狠抓落實,緊鑼密鼓地加快引漢濟渭工程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目前,工程可研報告和專題報告已通過國家層面的技術審批,工程建設關鍵技術取得重大進展,為明年工程全面開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 引漢濟渭工程三河口水庫成功下閘蓄水 庫容相當於三個半西安黑河金...
    今天上午,在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庫工地,隨著水庫下閘蓄水開關的啟動,標誌著經過5年建設的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庫主體基本建成。三河口水庫是引漢濟渭工程的兩個水源地之一,是整個引漢濟渭工程的調蓄中樞。水庫最大壩高145米,相當於50層樓的高度,為國內第二;正常蓄水位643米,總庫容7.1億立方米,相當於三個半西安黑河金盆水庫的大小。
  • 南水北調支段,引漢濟渭工程有多龐大?秦嶺山脈都被打穿了
    眾所周知,南水北調作為利國利民巨型工程,一直以來都備受國人的高度關注。然而,在南水北調工程段中,有一個工程段建造十分複雜,不僅需要高額的經費投入,而且施工人員的安全還存在極大的風險,這個支段項目就是「引漢濟渭」l工程。據悉,「引漢濟渭」實際上就是泛指將漢江的水源通過渠道引入渭河中,從而緩解陝西和陝北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 陝西引漢濟渭輸配水幹線工程規劃出爐
    人民網西安9月18日電(張偉)記者從陝西省水利廳獲悉,為加快推進輸配水工程建設,使引漢濟渭調水及早發揮效益,經陝西省人民政府同意,陝西省發展改革委、陝西省水利廳聯合印發了《引漢濟渭輸配水幹線工程總體規劃》,要求受水區各級政府和相關工作部門(單位)高度重視輸配水工程建設工作,謀劃好本地配套供水設施建設,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要會同受水區地方政府
  • 陝西日報:碧水浩蕩潤三秦——寫在引漢濟渭黃金峽水利樞紐截流之際
    如今,這段峽谷,因為一項造福三秦百姓的工程,將永遠流淌在秦人治水的歷史長河中。  長期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引漢濟渭工程建設。一江清泉進關中是三秦父老翹首企盼的大事。作為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重要水源地的黃金峽水利樞紐,經過前期工程建設後。11月12日成功實現截流,自此,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 走近引漢濟渭洋縣黃金峽水利樞紐工程
    引漢濟渭工程又稱陝西南水北調工程項目,是指2014年底批覆進入籌建的,用以滿足西安、鹹陽、寶雞、渭南4重點城市及沿渭河兩岸的11個縣城和6個工業園的調輸配水工程。該項目是解決陝西關中、陝北缺水的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工程。
  • 綜合施工難度世界第一!南水北調工程之引漢濟渭
    其實我們國家自古以來面對的水資源問題就是南多北少,南方很多時候遇到的是殉情,而北方很多時候遇到的是旱情,所以國家就提出了南水北調,但是這些工程平時一般不會直接接觸到,了解的相對也比較少,但是它們的作用卻是非常巨大的。這次就講一下南水北調工程當中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項目,就是引漢濟渭。簡單來說就是打穿整個秦嶺,把漢江的水引到渭河流域。
  • 引漢濟渭黃金峽水利樞紐實現大壩截流
    11月12日,國家重點水利工程——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工程重要水源地黃金峽水利樞紐成功實現截流。11月12日,在漢江洋縣境內黃金峽水利樞紐工程現場,隨著一聲令下,一車車土石料被倒入河中,黃金峽水庫大壩龍口合龍,漢江水從導流洞流向下遊,主河槽成功截流後,水庫大壩同步開工。
  • 引漢濟渭進入最後階段:長江黃河於此握手,難度堪稱世界第一
    引漢濟渭進入最後階段:長江黃河於此握手,難度堪稱世界第一 李志勇/經濟參考報 2020-12-16 08:19
  • 陝西日報:加快推進引漢濟渭輸配水工程建設 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
    劉正根  「今天我們即將踏上二期工程建設的新徵程,我宣誓: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囑託,發揚『延安精神』和『西遷精神』,工程建設全力推進,安全質量精益求精……」8月7日,省引漢濟渭公司召開二期工程建設誓師動員大會,引漢濟渭工程建設者們慷慨激昂,集體宣誓。
  • 漢江水既是南水北調的水源又是引漢濟渭的水源,那麼漢江水夠用麼
    因此國家針對性地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和引漢濟渭工程。其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東線的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並在源源不斷地往華北地區輸水,其中中線工程目前已經安全的向華北地區輸水300多億立方米,相當於一座三峽水庫的庫容(三峽最大庫容約393億立方米)。中線工程目前每年輸水近100億立方米,遠期可達130億立方米,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水量。
  • 這是秦嶺地下1840米的施工現場
    初冬時節,秦嶺腹地雪花飄揚,連綿起伏的山脈被白雪覆蓋,陝西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4號斜井口,熱汽不斷地噴湧而出。在距離井口約10公裡、埋深1840米的隧洞挖掘現場,近百名工人正忙著掘進、清渣、運輸……中鐵隧道局的工人坐著大巴進入長度為5820.21米的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4號斜井(11月18日攝)。(圖片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