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將於年內全面開工建設

2020-12-22 西部網

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相關負責人立下「軍令狀」。

記者從8月7日上午舉行的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建設誓師動員大會上了解到,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工程將於年內全面開工建設。

7月15日,國家發改委批覆了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標誌著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正式立項,進入實施階段。

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鵬告訴記者,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是引漢濟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將一期調水工程調入關中地區的優質漢江水輸送至渭河兩岸的西安、鹹陽、渭南、楊凌等的4個重點城市、11個縣級城市、1個工業園區以及西鹹新區5座新城共21個受水區的關鍵任務,對於發揮引漢濟渭工程總體效益至關重要。

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沙盤模型。

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鵬說:「它的建設總工期需要60個月,主要工程包括黃池溝配水樞紐、包括南幹線將近70公裡的輸水隧洞,還包括跨越渭河、灞河、滻河等多條河流的過河管橋建築物等,工程整個線路全長將近200公裡,是實現引漢濟渭工程對陝西關中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持續發展、健康發展的水資源支撐和保障的一個重要工程。」

引漢濟渭二期工程經國家發改委批覆總投資200.2億元,計劃年底前全面開工。董鵬說,工程涉及到的徵地、移民、施工等問題,又是一個新的挑戰。為了二期工程順利推進,在動員會現場,還成立了引漢濟渭公司長安和空港分公司,承擔二期工程現場管理工作。

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沙盤模型。

董鵬說:「明確了目標、明確了任務、也明確了措施、明確了責任,我們有信心也有責任,把二期工程建好、管好,能夠早日發揮引漢濟渭工程的效益。」

引漢濟渭工程是陝西省內的南水北調工程,是解決關中城市和工業缺水的根本性措施。項目分為一期調水工程和二期輸配水工程。一期調水工程由陝西漢中境內漢江上的黃金峽水庫、漢江支流子午河三河口水庫兩座蓄水水庫及秦嶺輸水隧洞組成,其中,秦嶺輸水隧洞總長98.3公裡。截至2020年7月底,秦嶺輸水隧洞開工累計完成主洞開挖94.63km,完成總目標任務98.3km的96.26%。

引漢濟渭一期調水工程施工現場。

引漢濟渭一期調水工程施工現場。

引漢濟渭工程建成後,將惠及總計2348萬人的生活及工業用水,同時將歸還原被大量擠佔的300—500萬畝耕地的農用水。此外,可有效改變關中超採地下水、擠佔生態水的狀況,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防止城市環境地質災害。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陝西引漢濟渭二期工程乘風破浪再出徵
    □本報記者 劉豔芹  「今天,即將踏上二期工程建設的新徵程,我宣誓:發揚『延安精神』和『西遷精神』,工程建設全力推進,安全質量精益求精……」8月7日,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下稱引漢濟渭公司)召開陝西省引漢濟渭二期工程(下稱二期工程)誓師動員大會,一名名年輕的工程建設管理者慷慨激昂
  • 陝西引漢濟渭輸配水幹線工程規劃出爐
    人民網西安9月18日電(張偉)記者從陝西省水利廳獲悉,為加快推進輸配水工程建設,使引漢濟渭調水及早發揮效益,經陝西省人民政府同意,陝西省發展改革委、陝西省水利廳聯合印發了《引漢濟渭輸配水幹線工程總體規劃》,要求受水區各級政府和相關工作部門(單位)高度重視輸配水工程建設工作,謀劃好本地配套供水設施建設,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要會同受水區地方政府
  • 陝西加快引漢濟渭開工前準備 有望明年全面開工
    在引漢濟渭工程項目建議書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後,陝西搶抓機遇,狠抓落實,緊鑼密鼓地加快引漢濟渭工程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目前,工程可研報告和專題報告已通過國家層面的技術審批,工程建設關鍵技術取得重大進展,為明年工程全面開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 陝西日報:加快推進引漢濟渭輸配水工程建設 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
    劉正根  「今天我們即將踏上二期工程建設的新徵程,我宣誓: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囑託,發揚『延安精神』和『西遷精神』,工程建設全力推進,安全質量精益求精……」8月7日,省引漢濟渭公司召開二期工程建設誓師動員大會,引漢濟渭工程建設者們慷慨激昂,集體宣誓。
  • 引漢濟渭工程2019年或將通水 綜合難度世界第一
    預計2019年實現通水 為解決這些工程難題,5月10日至 11日,陝西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豐峻、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原副總工劉春、羅賓斯美國全球現場服務經理JohnMcNally、 全球刀具經理SteveSmading等20多名國內外隧洞工程知名專家,齊聚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嶺南TBM項目部,實地踏勘隧洞施工情況
  • 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
    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僅要首次從底部穿越世界十大山脈之一的秦嶺,還要攻克世界第一的深埋超長隧洞施工等諸多技術難題,更要同步解決工程生態環保及移民等諸多問題。因此,引漢濟渭工程成為了陝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水資源配置工程。
  • 陝西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庫下閘蓄水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記者 張維)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陝西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再傳喜訊,12月30日,肩負該工程調蓄中樞重任的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庫下閘蓄水,此次初期下閘蓄水對引漢濟渭工程全面建成通水目前,陝西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已進入全面攻堅階段。三河口水利樞紐位於佛坪縣與寧陝縣交界的子午河峽谷段,在椒溪河、蒲河、汶水河交匯口下遊2公裡處,是引漢濟渭工程的兩個水源地之一,是整個引漢濟渭工程的調蓄中樞。工程由攔河壩、洩洪放空建築物、抽水、發電及生態放水設施等組成,最大壩高145米,為國內第二,正常蓄水位643米,總庫容7.1億立方米。
  • 引漢濟渭 鐫刻在秦嶺深處的答卷
    這裡是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工地。工程自2014年2月正式開工,旨在解決陝西水資源短缺問題,調引漢江之水滋潤關中,同時「解渴」陝北、帶動陝南,被譽為「陝西版的南水北調」。11月18日至19日,陝西日報「全媒體行動」走進重大水利工程項目調研採訪組一行來到引漢濟渭工程現場,實地採訪項目一期節點性工程,感受其宏大與艱辛。
  • 走近引漢濟渭洋縣黃金峽水利樞紐工程
    引漢濟渭工程又稱陝西南水北調工程項目,是指2014年底批覆進入籌建的,用以滿足西安、鹹陽、寶雞、渭南4重點城市及沿渭河兩岸的11個縣城和6個工業園的調輸配水工程。該項目是解決陝西關中、陝北缺水的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工程。
  • 陝西日報:碧水浩蕩潤三秦——寫在引漢濟渭黃金峽水利樞紐截流之際
    如今,這段峽谷,因為一項造福三秦百姓的工程,將永遠流淌在秦人治水的歷史長河中。  長期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引漢濟渭工程建設。一江清泉進關中是三秦父老翹首企盼的大事。作為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重要水源地的黃金峽水利樞紐,經過前期工程建設後。11月12日成功實現截流,自此,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 引漢濟渭黃金峽水利樞紐實現大壩截流
    11月12日,國家重點水利工程——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工程重要水源地黃金峽水利樞紐成功實現截流。11月12日,在漢江洋縣境內黃金峽水利樞紐工程現場,隨著一聲令下,一車車土石料被倒入河中,黃金峽水庫大壩龍口合龍,漢江水從導流洞流向下遊,主河槽成功截流後,水庫大壩同步開工。
  • 引漢濟渭工程三河口水庫成功下閘蓄水 庫容相當於三個半西安黑河金...
    《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董少波)經過5年建設,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漢濟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工程調蓄中樞——三河口水庫主體基本建成,今天(12月30日)正式下閘蓄水,開始為關中大地蓄起了第一座漢江水源的調蓄工程,我省「引漢江水進關中」的目標又邁出了一大步。
  • 南水北調支段,引漢濟渭工程有多龐大?秦嶺山脈都被打穿了
    眾所周知,南水北調作為利國利民巨型工程,一直以來都備受國人的高度關注。然而,在南水北調工程段中,有一個工程段建造十分複雜,不僅需要高額的經費投入,而且施工人員的安全還存在極大的風險,這個支段項目就是「引漢濟渭」l工程。據悉,「引漢濟渭」實際上就是泛指將漢江的水源通過渠道引入渭河中,從而緩解陝西和陝北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 引漢濟渭工程攻堅難題 施工現場巖石硬度超鋼板
    韓睿   引漢濟渭工程是陝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水資源配置工程,也是國務院確定的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成後,滿足增加5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用水。  洞內洞外溫差20攝氏度  近日,記者來到了引漢濟渭工程工地,從秦嶺輸水隧洞嶺南段進入隧洞。記者一行先是從支洞乘坐工人們平時上下班進入隧洞的車輛,經過40多分鐘進入主洞,再換乘主洞內的小火車繼續前行40多分鐘,到達TBM掘進機位置。
  • 引漢濟渭工程攻堅世界級難題 巖石硬度超鋼板
    引漢濟渭工程是陝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水資源配置工程,也是國務院確定的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成後,滿足增加5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用水。  洞內洞外溫差20攝氏度  近日,記者來到了引漢濟渭工程工地,從秦嶺輸水隧洞嶺南段進入隧洞。記者一行先是從支洞乘坐工人們平時上下班進入隧洞的車輛,經過40多分鐘進入主洞,再換乘主洞內的小火車繼續前行40多分鐘,到達TBM掘進機位置。
  • 埋深1800米 第一視角看「引漢濟渭」輸水隧洞穿越秦嶺主脊
    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將漢江水引入渭河的「引漢濟渭」水利工程最近取得關鍵進展。目前,秦嶺輸水隧洞已完成95公裡,已掘進至埋深1800米處,即將穿越秦嶺主脊。引漢濟渭水利工程跨越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橫穿秦嶺。分為調水和輸配水兩大部分。
  • 漢江水既是南水北調的水源又是引漢濟渭的水源,那麼漢江水夠用麼
    因此國家針對性地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和引漢濟渭工程。其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東線的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並在源源不斷地往華北地區輸水,其中中線工程目前已經安全的向華北地區輸水300多億立方米,相當於一座三峽水庫的庫容(三峽最大庫容約393億立方米)。中線工程目前每年輸水近100億立方米,遠期可達130億立方米,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水量。
  • 引漢濟渭進入最後階段:長江黃河於此握手,難度堪稱世界第一
    引漢濟渭進入最後階段:長江黃河於此握手,難度堪稱世界第一 李志勇/經濟參考報 2020-12-16 08:19
  • 南水北調工程之引漢濟渭
    其實我們國家自古以來面對的水資源問題就是南多北少,南方很多時候遇到的是殉情,而北方很多時候遇到的是旱情,所以國家就提出了南水北調,但是這些工程平時一般不會直接接觸到,了解的相對也比較少,但是它們的作用卻是非常巨大的。這次就講一下南水北調工程當中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項目,就是引漢濟渭。簡單來說就是打穿整個秦嶺,把漢江的水引到渭河流域。
  • 從三峽提水到堵河進漢江 「引江補漢」勢在必行
    9月12日,在丹江口大壩上,水庫建設管理部門豎有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示意圖。圖上從丹江口水庫引出5條紅色的實線或虛線。「這5條線,對丹江口水庫來說,相當於一個裝了水的碗周圍開有5個豁口。」中線水源公司工程部副主任王立說。   三條粗細不一的實線,是指已建成通往北方的南水北調中線乾渠,以及加壩之前已經存在的襄陽市清泉溝引丹灌區和河南省刁河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