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引漢濟渭二期工程乘風破浪再出徵

2020-12-22 中國水利

  □本報記者 劉豔芹

  「今天,即將踏上二期工程建設的新徵程,我宣誓:發揚『延安精神』和『西遷精神』,工程建設全力推進,安全質量精益求精……」8月7日,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下稱引漢濟渭公司)召開陝西省引漢濟渭二期工程(下稱二期工程)誓師動員大會,一名名年輕的工程建設管理者慷慨激昂,集體宣誓。

  鄭重許下的誓言,是沉甸甸的責任,是再苦再難也要堅強扛起的擔當,更是乘風破浪再出徵、不完成任務誓不罷休的堅定信心。

  千方百計 推動二期工程立項批覆

  二期工程是引漢濟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任務是將調入關中地區的優質漢江水,輸送至渭河兩岸西安、鹹陽、渭南、楊凌4個重點城市共21個對象,其對於發揮引漢濟渭工程總體效益至關重要。二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黃池溝配水樞紐、103.33公裡的輸水南幹線、88.99公裡的輸水北幹線,批覆總投資200.23億元,建設總工期60個月。

  7月15日,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覆。這一裡程碑式成績的取得,讓引漢濟渭公司上下歡呼雀躍、振奮不已。三年多批覆路上的艱辛,化為喜悅激動的淚水。

  2016年,國家發改委同意二期工程「設計年引水量3億立方米以上、供水對象較為重要的骨幹工程建設內容直接審批可研報告,按規定給予中央投資補助」,並命名為「陝西省引漢濟渭二期工程」 。

  2017年夏季,引漢濟渭公司會同設計單位組建11個調查組,在短短2個月內完成西安、鹹陽、西鹹新區11個縣37個鎮137個村的實物調查工作,為上報審查移民安置規劃大綱贏得了時間。

  2020年初面對疫情影響,引漢濟渭公司在做好防護的同時主動出擊,積極對接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及評估專家,創新工作方法,組織開展電子審查、視頻評估,同步組織設計單位落實專家內審意見,補充完善可研報告。

  3年時間,辦結立項審批所需的35項前置要件,引漢濟渭公司這種壓茬推進、高效辦理二期工程前期審批工作的創新做法,已經成為國內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的典範。

  多措並舉 確保工程年內全面開工

  「今天的會議,既是二期工程取得階段性勝利的表彰慶功會,又是吹響年內二期工程全面開工的衝鋒號。」誓師動員大會上,引漢濟渭公司董事長杜小洲說。

  以二期工程初設報告10月獲批、年內全面開工為總目標,引漢濟渭公司加快推進初設報審,力爭一次性通過水利部審查。

  工程管理部牽頭,確定黃池溝配水樞紐、秦嶺隧洞7號泵站等先期通水工程審批方式,力爭施工準備和先期通水工程10月底同步開工;移民環保部對接地方政府,做好建設徵地、生產安置等外圍保障工作;機電物資部為開工做好用電保障;財務部牽頭做好開工企業資金籌措方案;計劃合同部及時溝通掌握財政政策和資金動向,全力做好項目建設的資金保障。

  任務已下發,如何確保圓滿完成?「在此鄭重承諾:加強溝通協調,採取一切措施,克服一切困難,確保實現年內開工目標。如目標不能實現,我們將向公司黨委請辭,接受追責。」在引漢濟渭公司計劃合同部、工程管理部、移民環保部負責人籤署的軍令狀上,看到的不僅是責任、是勇氣、是擔當,更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迎難而上不退縮的堅強鬥志,和紮實推進工程建設的恆心和決心。

  提前謀劃 打造示範樣板工程

  作為二期工程南幹線的現場管理機構,引漢濟渭公司長安分公司將嚴格推行精細化管理,凝聚參建各方合力,萬眾一心推進工程建設。空港分公司作為二期工程北幹線工區現場建管單位,將完善組織機構,落實主體責任,推行精細化、標準化管理。

  此外,二期工程將按照「數據標準化、功能模塊化、平臺生態化」思路,統一建設信息資源平臺,依託一期工程管理調度自動化系統,打造「引漢濟渭智慧水利樣板工程」。加強對即將開工項目施工區環保、水保工作監督,發現問題現場開具罰單,實行清單管理、限時整改、跟蹤銷號,為打造生態文明示範工程提供保障。以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為抓手、以信息化精準化建設為目標、以安全生產專項活動為重要載體,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嚴把原材料進場關、過程檢驗關和質量驗收關,打造安全可控、質量優良的精品工程。

  一條條具體要求不僅是對一個重大水利工程的負責,更是對千百萬三秦人民群眾的負責。

  引漢濟渭工程是陝西省內的南水北調工程,是解決關中城市和工業缺水的根本性措施。工程分為一期調水工程和二期輸配水工程。工程建成後,將惠及2348萬人用水,同時歸還原被大量擠佔的300萬畝~500萬畝耕地的農用水。此外,可有效改變關中超採地下水、擠佔生態水的狀況。

  引漢濟渭公司總經理董鵬說:「明確了目標和任務,也明確了措施和責任。我們有信心、也有責任,把二期工程建好、管好,讓引漢濟渭工程早日發揮效益。」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20年9月1日

相關焦點

  • 陝西日報:加快推進引漢濟渭輸配水工程建設 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
    劉正根  「今天我們即將踏上二期工程建設的新徵程,我宣誓: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囑託,發揚『延安精神』和『西遷精神』,工程建設全力推進,安全質量精益求精……」8月7日,省引漢濟渭公司召開二期工程建設誓師動員大會,引漢濟渭工程建設者們慷慨激昂,集體宣誓。
  • 陝西: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將於年內全面開工建設
    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相關負責人立下「軍令狀」。記者從8月7日上午舉行的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建設誓師動員大會上了解到,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工程將於年內全面開工建設。7月15日,國家發改委批覆了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標誌著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正式立項,進入實施階段。
  • 陝西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庫下閘蓄水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記者 張維)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陝西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再傳喜訊,12月30日,肩負該工程調蓄中樞重任的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庫下閘蓄水,此次初期下閘蓄水對引漢濟渭工程全面建成通水目前,陝西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已進入全面攻堅階段。三河口水利樞紐位於佛坪縣與寧陝縣交界的子午河峽谷段,在椒溪河、蒲河、汶水河交匯口下遊2公裡處,是引漢濟渭工程的兩個水源地之一,是整個引漢濟渭工程的調蓄中樞。工程由攔河壩、洩洪放空建築物、抽水、發電及生態放水設施等組成,最大壩高145米,為國內第二,正常蓄水位643米,總庫容7.1億立方米。
  • 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
    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圖 2  引漢濟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樞紐效果圖  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僅要首次從底部穿越世界十大山脈之一的秦嶺,還要攻克世界第一的深埋超長隧洞施工等諸多技術難題,更要同步解決工程生態環保及移民等諸多問題。因此,引漢濟渭工程成為了陝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水資源配置工程。
  • 陝西引漢濟渭輸配水幹線工程規劃出爐
    人民網西安9月18日電(張偉)記者從陝西省水利廳獲悉,為加快推進輸配水工程建設,使引漢濟渭調水及早發揮效益,經陝西省人民政府同意,陝西省發展改革委、陝西省水利廳聯合印發了《引漢濟渭輸配水幹線工程總體規劃》,要求受水區各級政府和相關工作部門(單位)高度重視輸配水工程建設工作,謀劃好本地配套供水設施建設,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要會同受水區地方政府
  • 走近引漢濟渭洋縣黃金峽水利樞紐工程
    引漢濟渭工程又稱陝西南水北調工程項目,是指2014年底批覆進入籌建的,用以滿足西安、鹹陽、寶雞、渭南4重點城市及沿渭河兩岸的11個縣城和6個工業園的調輸配水工程。該項目是解決陝西關中、陝北缺水的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工程。
  • 陝西加快引漢濟渭開工前準備 有望明年全面開工
    在引漢濟渭工程項目建議書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後,陝西搶抓機遇,狠抓落實,緊鑼密鼓地加快引漢濟渭工程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目前,工程可研報告和專題報告已通過國家層面的技術審批,工程建設關鍵技術取得重大進展,為明年工程全面開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 引漢濟渭 鐫刻在秦嶺深處的答卷
    這裡是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工地。工程自2014年2月正式開工,旨在解決陝西水資源短缺問題,調引漢江之水滋潤關中,同時「解渴」陝北、帶動陝南,被譽為「陝西版的南水北調」。11月18日至19日,陝西日報「全媒體行動」走進重大水利工程項目調研採訪組一行來到引漢濟渭工程現場,實地採訪項目一期節點性工程,感受其宏大與艱辛。
  • 引漢濟渭工程2019年或將通水 綜合難度世界第一
    工程綜合難度世界第一 引漢濟渭工程一期(調水工程)計劃投資191億元,由秦嶺輸水隧洞、三河口、黃金峽水利樞紐三大部分組成。秦嶺輸水隧洞是引漢濟渭工程中最難啃的硬骨頭,是引漢濟渭調水工程總工期的控制性項目。秦 嶺輸水隧洞是聯通漢江、渭河的紐帶,全長98.3公裡。
  • 南水北調支段,引漢濟渭工程有多龐大?秦嶺山脈都被打穿了
    眾所周知,南水北調作為利國利民巨型工程,一直以來都備受國人的高度關注。然而,在南水北調工程段中,有一個工程段建造十分複雜,不僅需要高額的經費投入,而且施工人員的安全還存在極大的風險,這個支段項目就是「引漢濟渭」l工程。據悉,「引漢濟渭」實際上就是泛指將漢江的水源通過渠道引入渭河中,從而緩解陝西和陝北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 陝西日報:碧水浩蕩潤三秦——寫在引漢濟渭黃金峽水利樞紐截流之際
    如今,這段峽谷,因為一項造福三秦百姓的工程,將永遠流淌在秦人治水的歷史長河中。  長期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引漢濟渭工程建設。一江清泉進關中是三秦父老翹首企盼的大事。作為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重要水源地的黃金峽水利樞紐,經過前期工程建設後。11月12日成功實現截流,自此,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 引漢濟渭工程攻堅難題 施工現場巖石硬度超鋼板
    韓睿   引漢濟渭工程是陝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水資源配置工程,也是國務院確定的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成後,滿足增加5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用水。  洞內洞外溫差20攝氏度  近日,記者來到了引漢濟渭工程工地,從秦嶺輸水隧洞嶺南段進入隧洞。記者一行先是從支洞乘坐工人們平時上下班進入隧洞的車輛,經過40多分鐘進入主洞,再換乘主洞內的小火車繼續前行40多分鐘,到達TBM掘進機位置。
  • 引漢濟渭工程攻堅世界級難題 巖石硬度超鋼板
    引漢濟渭工程是陝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水資源配置工程,也是國務院確定的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成後,滿足增加5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用水。  洞內洞外溫差20攝氏度  近日,記者來到了引漢濟渭工程工地,從秦嶺輸水隧洞嶺南段進入隧洞。記者一行先是從支洞乘坐工人們平時上下班進入隧洞的車輛,經過40多分鐘進入主洞,再換乘主洞內的小火車繼續前行40多分鐘,到達TBM掘進機位置。
  • 引漢濟渭工程三河口水庫成功下閘蓄水 庫容相當於三個半西安黑河金...
    《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董少波)經過5年建設,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漢濟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工程調蓄中樞——三河口水庫主體基本建成,今天(12月30日)正式下閘蓄水,開始為關中大地蓄起了第一座漢江水源的調蓄工程,我省「引漢江水進關中」的目標又邁出了一大步。
  • 引漢濟渭黃金峽水利樞紐實現大壩截流
    11月12日,國家重點水利工程——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工程重要水源地黃金峽水利樞紐成功實現截流。11月12日,在漢江洋縣境內黃金峽水利樞紐工程現場,隨著一聲令下,一車車土石料被倒入河中,黃金峽水庫大壩龍口合龍,漢江水從導流洞流向下遊,主河槽成功截流後,水庫大壩同步開工。
  • 漢江水既是南水北調的水源又是引漢濟渭的水源,那麼漢江水夠用麼
    因此國家針對性地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和引漢濟渭工程。其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東線的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並在源源不斷地往華北地區輸水,其中中線工程目前已經安全的向華北地區輸水300多億立方米,相當於一座三峽水庫的庫容(三峽最大庫容約393億立方米)。中線工程目前每年輸水近100億立方米,遠期可達130億立方米,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水量。
  • 南水北調工程之引漢濟渭
    其實我們國家自古以來面對的水資源問題就是南多北少,南方很多時候遇到的是殉情,而北方很多時候遇到的是旱情,所以國家就提出了南水北調,但是這些工程平時一般不會直接接觸到,了解的相對也比較少,但是它們的作用卻是非常巨大的。這次就講一下南水北調工程當中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項目,就是引漢濟渭。簡單來說就是打穿整個秦嶺,把漢江的水引到渭河流域。
  • 引漢濟渭進入最後階段:長江黃河於此握手,難度堪稱世界第一
    引漢濟渭進入最後階段:長江黃河於此握手,難度堪稱世界第一 李志勇/經濟參考報 2020-12-16 08:19
  • 埋深1800米 第一視角看「引漢濟渭」輸水隧洞穿越秦嶺主脊
    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將漢江水引入渭河的「引漢濟渭」水利工程最近取得關鍵進展。目前,秦嶺輸水隧洞已完成95公裡,已掘進至埋深1800米處,即將穿越秦嶺主脊。引漢濟渭水利工程跨越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橫穿秦嶺。分為調水和輸配水兩大部分。
  • 從三峽提水到堵河進漢江 「引江補漢」勢在必行
    9月12日,在丹江口大壩上,水庫建設管理部門豎有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示意圖。圖上從丹江口水庫引出5條紅色的實線或虛線。「這5條線,對丹江口水庫來說,相當於一個裝了水的碗周圍開有5個豁口。」中線水源公司工程部副主任王立說。   三條粗細不一的實線,是指已建成通往北方的南水北調中線乾渠,以及加壩之前已經存在的襄陽市清泉溝引丹灌區和河南省刁河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