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壞帳經營危機 沃特瑪債務風波把這家新三板公司帶進溝裡!

2020-12-22 挖貝網

  10月24日晚,新三板公司金鋰科技(833616)的主辦券商國信證券發出風險提示公告。

  公告稱,金鋰科技目前產能利用率低、員工大量減少、虧損持續擴大,其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早前兩年,金鋰科技在電池巨頭沃特瑪的「加持」下,業績飆升;而今年以來沃特瑪債務危機爆發,金鋰科技成了受影響最嚴重的新三板公司。

  追討3000萬元

  在國信證券發出風險提示公告前兩天,金鋰科技公布了涉訴公告。

  2016年9月-2016年10月間,金鋰科技供給江西佳沃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多筆磷酸鐵鋰原料訂單,遲遲未能收到對方貨款,總計欠貨款達5100萬元。

  此次金鋰科技提起訴訟,是因為江西佳沃提供給金鋰科技的3000萬元商業承兌匯票因空帳無款而無法承兌,金鋰科技多次向江西佳沃交涉均遭到拒絕。

  江西佳沃與沃特瑪並無股權關係,但工商信息顯示,江西佳沃此前名稱為「江西沃特瑪新能源有限公司」。

  另外,2016年9月份,金鋰科技發布的股票發行方案中稱,江西佳沃是沃特瑪於2015年在江西新餘建立的子公司,2016年4月份投產。

  顯然,這起訴訟案還是與陷入債務危機中的沃特瑪有關。

  金鋰科技2015年9月在新三板掛牌,掛牌時沃特瑪就已經是公司第一大客戶了。

  2015年金鋰科技對沃特瑪銷售金額達3976萬元,佔當期銷售收入的63.2%;2016年對沃特瑪銷售金額達8617萬元,佔當期銷售收入的60.4%。

  直到2017年,金鋰科技第一大客戶才變成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但公司對沃特瑪的銷售收入依然有3977萬元,佔其年度銷售的40.9%。

  在沃特瑪的「加持」下,金鋰科技營業收入從2014年的1913萬元增至2016年的1.42億元;淨利潤也從232萬元升至2707萬元。

  2016年12月,為了適應沃特瑪新的技術要求,金鋰科技還對供應給沃特瑪的產品生產線進行了技術改造。

  當時主辦券商提示稱,因金鋰科技對沃特瑪的訂單具有重大依賴,此次技術改造成功與否會對公司未來生產經營造成不確定性影響。

  現狀:深陷經營危機

  主辦券商的提示言猶在耳,2018年3月,沃特瑪財務狀況就出現惡化,金鋰科技也跟著遭了秧。

  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金鋰科技應收帳款帳面餘額1.578億元,壞帳準備5478萬元,其中,對沃特瑪的應收帳款達1.04億元。

  金鋰科技按照50%的計提比例,計提了壞帳準備5202萬元。這直接導致金鋰科技2017年虧損逾3000萬元。

  2018年上半年,金鋰科技的產量、銷量和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公司表示,沃特瑪為其主要客戶,在沃特瑪出現財務危機後,公司未對其供貨,同時在老客戶及新客戶開拓上均加強了帳期控制。

  10月24日晚間,國信證券在對金鋰科技的風險提示公告中,進一步披露了金鋰科技近期的經營情況。

  公告顯示,金鋰科技今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999.79萬元,2018年1-8月歸母淨利潤為-2049.51萬元,公司虧損進一步擴大。

  ▲金鋰科技2018年上半年財務數據

  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潤累計金額為-2294.72萬元,公司實收股本6379.58萬元,未彌補虧損已經達到實收股本總額的三分之一。

  更嚴重的是,金鋰科技目前產能利用率低,員工大量減少、巨額應收帳款存在無法回收風險、經營資金緊張。

  主辦券商認為,金鋰科技營業收入、業績未來仍存在下滑風險,可能導致公司現金流、資產狀況持續惡化,其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多家新三板公司受波及

  在新三板,和沃特瑪有業務往來的公司不止金鋰科技一家,在沃特瑪出現危機後,這些企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

  今年3月至7月,因沃特瑪等未及時支付貨款,新三板明星企業貝特瑞的子公司將江西佳沃、沃特瑪等告上法庭,多起訴訟合計涉案金額超過2.8億元。

  4月,因沃特瑪未及時支付貨款,卓能材料也將沃特瑪及其多家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沃特瑪支付貨款及其他損失,合計金額超過1.4億元。

  5月,因沃特瑪拖欠貨款1108萬元,經過多次催討後仍未支付,恆均科技的子公司將沃特瑪告上了法庭,要求沃特瑪償還貨款並支付利息。

  在未起訴沃特瑪的新三板公司中,對沃特瑪有應收帳款的也不少。

  如去年12月掛牌的欣迪盟公轉書顯示,2017年1月-4月,沃特瑪為公司第一大客戶,對沃特瑪的銷售收入佔其營業總收入的63%。

  截止到2017年4月30日,欣迪盟對沃特瑪的應收帳款就高達4194萬元,佔其全部應收帳款的53%。

  沃特瑪迎來轉機?

  對於金鋰科技等新三板公司來說,沃特瑪目前的經營狀況,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今年下半年以來,沃特瑪的債務危機並未明顯緩解。

  ▲沃特瑪身陷多起法律糾紛

  沃特瑪的母公司堅瑞沃能2018年半年報顯示,沃特瑪整體開工率嚴重不足,業務量也進一步降低。截至8月6日,公司開工率大約為1.66%,僅有深圳及安徽舒城兩個生產基地開工生產。

  另外,今年9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給各新能源客車、乘用車及載貨汽車生產企業,下發了關於開展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工作的相關文件。

  沃特瑪生產的動力電池因為故障率較高,被列入上述文件所要求的安全隱患排查範圍內。

  堅瑞沃能認為,上述文件的下發,將對沃特瑪電池產品的銷售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引起客戶退貨,增大售後維護支出等。

  今年10月16日,堅瑞沃能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關於向16家銀行組成的銀團追加增信措施的議案》。

  這份議案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公司的債務危機,滿足沃特瑪的融資需求。根據議案,堅瑞沃能董事會同意沃特瑪等子(孫)公司作為借款人,與16家銀行組成的銀團,籤署《銀團貸款額度合同》。

  不過,該提案在股東大會上只獲得了45.81%的贊成票,議案未能通過。

  好在最近事情出現了一些轉機。10月23日,堅瑞沃能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與南京力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籤署了有限合夥協議,擬共同發起設立陝西利同壹號新能源有限合夥企業。

  同時,根據該協議約定,有限合伙人進平科技或其他指定第三方,有意向以戰略投資人的身份參與到公司的資產及債務重組事項,包括但不限於重大資產重組、破產重整等,直至成為公司股東。

  堅瑞沃能表示,進平科技擁有一定的國際同行業先進生產製造資源,合作或為未來公司的主營業務發展起到尤為積極的作用。

  (文章來源: 新三板論壇 /作者: 吳志 )

相關焦點

  • 盾安集團曝出巨額債務危機,空調零部件等暫未受到衝擊!
    雖然盾安集團高達450億的債務危機,在當地政府協調下有望解決。卻暴露出這家地方民企在多元化擴張過程中,對於資金鍊等經營風險管控能力偏弱等問題。卻不是因為營收增長,技術創新成果,而是企業背負巨額債務危機已經無法解決,不得不向政府緊求助。五一黃金周過後,突然爆出高達450億元的巨額債務危機,將盾安集團這家誕生於浙江諸暨的地方民營企業推向了風口浪尖。這並非中國製造等實體經濟走弱的信號,而是因為盾安集團在過去幾年的多元化擴張過程中,持續面臨的資金鍊緊張問題終於爆發。
  • 新光集團債務危機爆發,周曉光背負巨額債務
    在社會打拼的七年裡她嘗盡了人間的苦,也看到了世間百態,體會了打拼的酸甜苦辣。與此同時過早的接觸社會培養出了她吃苦耐勞,不怕艱難的品質。在1985年,她邂逅了自己的另一半,用在義烏打拼攢下的2萬元開始了她創業的計劃。
  • 曾3500萬美元投拍魔幻電影,如今這家新三板影視公司卻陷入了危機
    掛牌新三板不到1年,盛天傳媒,似乎走到了崩潰的邊緣。這家公司曾以《馬大帥》《子夜》等影視作品獲得業內好評,又有葛優等明星股東加持。巧的是,看上去資金捉襟見肘的盛天傳媒,卻在今年4月悄悄將高達1.15億元的資金轉走,公司原來的辦公室在8月中旬租約期滿之後,不知搬去了何處……這家新三板影視公司為何淪落至此?誰又能來將它拯救?掛牌不到1年就申請摘牌,曾號稱3500萬美元投資電影盛天傳媒原本是做電視劇出身,曾出品或參與出品過《馬大帥》《子夜》《天道》等比較知名的影視劇。
  • 「紅岸快報」富臨精工計提巨額資產減值後獲補償 市值卻已蒸發近九成
    業績補償義務人彭澎、彭澍、醴陵市升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劉智敏對公司的累計補償金額為其轉讓升華科技所獲得股份及現金對價總額合計人民幣16.5億,其中,股份對價12.38億(16.46元/股),現金對價4.12億。不過,補償仍難以覆蓋富臨精工的損失,2018年,公司決定計提資產減值25.16億。
  • 預計淨損失6億元,沃特瑪部分資產被母公司以折價變現處理
    堅瑞沃能(300116)7月4日晚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沃特瑪擬通過存貨銷售的方式將沃特瑪的部分資產進行變現,所涉及資產的帳面價值約7-8億元,按照帳面價值的2-3折進行處置,變現金額預計不超過1.5億。預計將會對公司當期淨利潤的影響為:淨損失6億元。
  • 深圳沃特瑪破產清算,昔日鋰電巨頭敗在哪裡?
    經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初步查明: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目前尚在經營,現有員工 800 餘人,對外負債約 197 億元,其中拖欠 559 家供應商債權約 54 億餘元。公司現有資產為位於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的建設用地(59030.15平方米)以及對外股權投資、車輛、存貨、機器設備、應收帳款等。
  • 肥礦集團破產重整新公司成立 曾商榷減免128億債務包袱
    截至2015年底,肥礦集團已連續四年累計虧損32.1億元,負債總額高達180多億元,成為山東能源集團旗下六大煤企中經營最困難的企業。要想拯救這家資不抵債的老煤企,如何化解上百億的債務成為最棘手的難題。
  • 印度銀行業員工或正為印度巨額債務付出代價,牛奶荒同時上演?
    儘管根據印度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印度經濟增長率為7.7%,但這一較為亮眼的數據背後,卻是巨額債務和赤字,這也是印度經濟近年的現實狀況,即高築的債臺堆積了經濟的命門,一旦債臺崩塌,則意味著印度經濟脆弱得不堪一擊。
  • 雛鷹農牧一季度再陷巨虧,財務造假疑雲與債務危機待解
    記者 | 王立夫陷入財務造假風波、公司債務危機懸而未決的雛鷹農牧(002477.SZ)再度迎來了虧損。此前公布的一份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全年巨額虧損的陰雲尚未消散之際,雛鷹農牧在2019年第一季度繼續陷入巨虧當中。該公司公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雛鷹農牧淨虧損達10.2億-11.6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3.57億元。
  • 巨虧61.55億遭上交所「33問」 龐大集團被債權人申請重整債務危機...
    本報記者 尹麗梅 童海華北京報導2018年巨虧61.55億元的汽車經銷商龍頭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龐大集團」,601258.SH)經營危機進一步爆發,甚或走至破產邊緣。上交所在問詢函中連發「33問」,要求龐大集團就持續經營能力、資產減值、償債能力、業績情況、控股股東股份質押、壞帳原因、關聯交易、關聯資金往來及其他方面等多項問題進行補充披露。與此同時,龐大集團或將啟動重整程序,並進而面臨破產風險。
  • ...坑裡」,這家新三板公司要解散,曾經年入5個億!(附公司解散流程)
    不久前,新三板公司彩虹光(834226)因付不起審計費,被調侃是「最窮新三板公司」。不過和天易股份(831430)比起來,彩虹光算是「小巫見大巫」了,最近,天易股份直接宣布要解散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公司解散子公司的案例很多,但掛牌公司自身解散的案例不多見。
  • 豐盛遭遇債務危機 同胞公司曾參與新光圓成重組
    造成股價大幅波動的原因是: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對外簡稱「豐盛集團」或「南京豐盛控股」,為明顯區分,本文簡稱「豐盛產業」)被曝近13億債務逾期。豐盛產業和豐盛控股兩公司股權看似相互獨立,實際是聯繫緊密的兄弟公司,外界常將之統一視為由季昌群掌管的「豐盛集團」。此外,本次豐盛產業債務危機牽涉到浙江名企新光控股集團。
  • MarketWatch:蘋果如何解決債務危機
    美國政府與蘋果公司的全面對比(騰訊科技配圖)騰訊科技訊(馬喬)北京時間8月2日消息,美國著名財經網站MarketWatch今天刊登撰稿人大衛-魏德納(David Weidner)的文章《如果是蘋果,將如何解決債務危機
  • 夫妻一方欠下的巨額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案例】 2008年5月小麗和張平登記結婚,因為拆遷補償的巨額補償,隨之而來的感情問題也讓小麗不得不提起了離婚訴訟。2016年2月,張平向法院提出其與案外人籤訂了3份借款合同,共計借款2108萬元,女方應承擔一半,小麗對借款合同毫不知情,是否應該承擔?
  • 周星馳方否認拖欠巨額債務…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周星馳在2016年時與投資者入股籤下「對賭協議」,因公司未達到約定收益,投資方向周星馳方追討巨額欠款。10月20日,周星馳律師發布聲明否認拖欠巨額債務。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20日接受周星馳委託發布律師聲明稱,周星馳拖欠投資方巨額債務的報導並非真實情況。聲明中澄清,周星馳因電影投資對賭失敗,拖欠投資方巨額債務與事實嚴重不符,周星馳始終秉承誠信的經營理念,對其持股公司勤勉盡責,周星馳的商業行為均系依法、依約作出。
  • 債務危機牽出三胞、新光等豪華「朋友圈」
    然而,即便擁有如此超豪華朋友圈的民企巨頭,在危機到來的時候,也未能「倖免於難」,反而可能拖累自己掉進泥潭。故事的主角,就是剛剛爆出巨額債務違約的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豐盛集團」)。12月26日,豐盛集團發布公告,確認已到期債務12.8億元違約的消息。
  • 債務百億還要抵制破產重整,這家「不凍良港」明天會怎樣?
    這家被外界稱為「中國唯一的私人港口」目前全部債務共計489億元,已償還、和解310.5億元,還有近180億元債務仍無著落。管理層急迫地希望其提供的債務重組方案能夠得到債權人的認可,但是,債權人會「買帳」嗎?目前,丹東港債券違約事件有了新進展。
  • 債主成掌門人 米米樂易主後經營危機會結束嗎?
    米米樂創始人劉文太執行法院裁定,將持有的米米樂股票2400萬股作價2000萬元抵償給自然人葉鋒,以清償相應的債務。執行完成後,劉文太持有米米樂股權佔比降至31.27%,葉鋒持股比例增加至51.62%,將成為米米樂新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便負面纏身的米米樂,能否由此結束危機?
  • 浙江諸暨相關部門:盾安集團確有債務危機,但與旗下上市公司無關
    每經記者:於垚峰 葉曉丹 杭州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宋思艱繼金盾集團之後,浙江又一民營陷入巨額資金困局。不過,這次是多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浙江百強企業」的盾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盾安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