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幼兒挑選玩具,遊戲和益智兼具才算是一款好用的早教玩具。對於0-3歲年齡段的孩子,挑選玩具主要圍繞兩個功能:精細動作訓練和認知能力培養。
我家孩子兩歲多,目前玩過的玩具也不少,經過實踐的檢驗,我發現家裡這5款玩具,孩子玩得時間最長,而且益智效果也不錯。
接下來,我就一個個給大家介紹下,這些玩具的使用重點,都是長期陪孩子玩耍積累的經驗,希望能給新手父母提供些幫助,在給孩子選擇玩具時能少走一些彎路。
一、釣魚遊戲
適合:1歲+
釣竿和魚,通過磁鐵和鐵片的吸引力相連。一套玩具會有兩個釣竿,十幾種海洋魚類。我們選擇的木質款,邊角處理的都比較光滑,即使孩子啃咬、手摸都不會傷到自己。
使用重點:
1.剛拿到這個玩具時,孩子還不會玩,只是拿著一個釣竿,或者拿起一個感興趣的魚看來看去。家長要做的事情是示範釣魚的方法,讓孩子看到有趣的地方,是魚鉤處的磁鐵要與魚片上的鐵片貼合,才能釣起魚來。幾次演示後,孩子的興趣就來了。
2.連續玩大概兩三天,孩子基本就能掌握遊戲的精髓,玩得順溜了。這一步就是精細動作的訓練,讓孩子的手、眼、大腦配合起來。
3.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教會孩子每種魚的名稱和形狀對應起來。這一步是認知學習,也是語言能力的訓練。1歲左右的孩子正是語言敏感期,在遊戲中學習知識和語言是輕鬆又有效的方法。
4.1歲半以後,我們會發現孩子的變化更加大了,不僅能夠快速地釣完所有魚,還能準確的說出每種魚的名字。甚至將魚翻到背面,孩子看不到顏色,經憑藉輪廓就能辨識出每種魚來。這些成長的變化會讓父母非常驚喜。
5.這款遊戲能一直玩,我們已經兩歲多了,但是依然興趣不減,過幾天就會想起來要釣會兒魚玩。總之是一款性價比高,能玩比較久的玩具。
二、手抓板拼圖
適合:1歲+
拼圖當中手抓板是最基礎的一款,我給孩子買的動物農場的版本。認識了每一種動物以後,需要抓著一塊板子,放在對應的輪廓內,輪廓底部會有提示。
使用重點:
三、形狀拼圖
適合:1歲半+
拼圖可以訓練孩子的完形能力,即看見一個不完整的形狀結構,孩子可以憑藉對事物的認知,在頭腦中自主補充完整形狀,並指導肢體配合完成。
使用重點:
四、木質積木
適合:1歲+
每個孩子的童年都該有一套積木。積木的好處太多了,鍛鍊精細動作、識別形狀、培養空間意識、想像力等等。
關鍵是選哪種更好呢?我給孩子選的是木質的、顏色鮮豔、邊角打磨光滑,有質感,孩子拿在手裡能感受到每塊的重量,搭建的時候也能更好的體驗重力的作用。
使用重點:
五、磁力片
適合:1歲半+
磁力片也是一種拼裝遊戲,正方形、三角形、半圓形等,通過帶磁力的邊框拼接成各種形狀。拼裝塊只有邊框,所以,搭建的物體透視效果比較好,孩子可以更好地觀察幾何空間結構。
使用重點:
從感受磁力片的吸力開始熟悉這種玩具,剛開始孩子可能只是將相同形狀的疊放在一起,接下來才是構建不同的形狀,比如正方體、三稜體等。選購時,注意選擇那種邊框打磨光滑的,不然容易傷害孩子小手。
總結一下:
1、玩具不止局限於一種玩法,父母可以根據情況多做改變,才能持續激發孩子的參與欲望。
2、玩具選擇應當由簡單到複雜,剛開始可以從認識顏色、形狀等入手操作,再到結構搭建。
3、三歲以內的孩子,沒那麼容易集中注意力於一種遊戲,有時也無法跟著提示進行遊戲,不要緊,多嘗試,多鼓勵,就會發現孩子的進步。
4、不要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在玩,這些玩具最重要的功能是親子互動,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
自我介紹:
寶媽一枚,努力為孩子挑選好書,相信閱讀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關注我的頭條號@加油鴨給孩子選書,獲取更多育兒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