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後,為了挽救因疫情低迷的經濟,美國以「直升機躡手躡腳」的方式大規模防水了3萬億美元(20萬億人民幣)。但是美國使用了前所未有的救助方案,但法令經濟仍然沒有「死灰復燃」。
月5日最新消息,美國時間星期五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非農就業人口為24.5萬人,創下近6個月(5月以後)最低就業增幅,遠低於市場機構預測的47萬人。與此同時,就業報告顯示,目前美國有近390萬失業者失業6個月以上。
為了進一步振興經濟,12月1日,美國相關部門提出了提供總額達9080億美元(5.9萬億元)的經濟援助的新的官緊急救援計劃框架。通過它,計劃向更多失業和受傳染病影響的人等提供經濟支持。但是這個想法在內部被否定,一些官員表示希望新的救援方案控制在5000億美元左右。
內部人員為經濟援助規模「不斷吵鬧」時,即將上任的總統拜登向市場發送了「強心針」。據報導,拜登表示,自12月5日當天以來,將向新國會出臺更多刺激計劃。此後,救濟法案暗示,可以向美國公民重新提供每人1200美元(折扣合同7838元)的援助條款。
拜登指出,在當前緊急時刻,如果美國國會和川普還在猶豫不決,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1200萬美國人得不到失業救濟金,給美國經濟掩蓋「霧霾」。
但是拜登希望救助金大作等,美國的債務負擔已經危如累卵。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在2020財年的12個月內(截至今年9月末),美國財政赤字為3.1萬億美元(20.25萬億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
由於美國經濟面臨的一系列不確定性,海外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偏好度也「大幅下降」。今年9月,我國《環球時報》引用著名經濟專家的分析預測,中國將逐漸將美國國債的持有規模降至約8000億美元。
其中,今年5 ~ 9月,中國已連續4月出現減持美債的動向,累計賣出220億美元的美債(折合1442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