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3國共同「出手」拋1210億美債,美債為啥不受待見了?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江瀚視野

當地時間12月15日,美國公布了10月份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報告顯示,日本、中國、韓國都拋售了美債,拋售總規模達到185億美元(約合1210億元人民幣)。具體來說,作為美國最大債權國,日本拋售了67億美元,為連續3個月減持;中國繼續保持美債第二持有國身份,當月拋售了77億美元,為連續5個月拋售美債,至此美債持倉量創下近四年來低位;韓國則拋售了41億美元。

除了中日韓外,拋售美債的主要國家還有巴西、挪威、泰國,分別拋售22億美元、77億美元、12億美元。當然,也有一些國家選擇增持美債,比如英國、比利時、印度分別增持139億美元、215億美元、89億美元。但總的來說,海外買家持有的美債規模數量還是在下降。

根據美國官方公布的數據,從3月美國疫情暴發到10月,各國和地區拋售的美債已達到1578億美元(約合10324億元人民幣)。全球大幅拋售美債,源於美國瘋狂印鈔,導致美元泛濫而出現貶值。今年,在美聯儲的大力印鈔下,美國的基礎貨幣猛然多出3萬億美元,遠超美聯儲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救市力度(1.8萬億美元)。這使得美元充斥市場,衡量美元匯率的美元指數已從3月最高點暴跌了近12%;過剩的美元也壓低了美債收益率,對買家的吸引力下降。

曾幾何時,美國國債可以說是金邊債券的典範,沒想到當前已經出現了各大國集體拋售的現象,那這其中的原因到底何在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之所以美國國債有那麼好的市場影響力,是因為這些年來在美國所構建的世界貨幣經濟體系之下,美國一直牢牢佔據著世界貨幣的關鍵地位,可以說美國國債已經成為了一個美國經濟的象徵,所以只要美國經濟不出現問題,美國國債就不會有問題,世界各國也都願意去購買美國國債。甚至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我們看到的現象就是在世界各國海量資金的持有情況下,大家並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投資品,找遍了世界各地甚至發現只有美國國債才是相對比較穩定的投資品,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經濟發展獲得了很大的成就之後,通過我們的中國企業獲得了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之後,我們找遍了世界各國發現也只有美國國債相對比較穩定,收益率比較高,也正是如此,我們才會將美國國債作為我們重要的投資標的。

其次,我們再來看當前為什麼美國國債又不香了?這是因為我們看到美國當前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在整個防疫的過程之中,我們看到疫情之下,美國不僅沒能實現表率的作用,甚至在世界經濟的增長過程中還在起反作用。不僅美國沒有真正的推動世界經濟的增長,反而通過較低的利率不斷的放水和量化寬鬆,進一步推升了整個世界的經濟通貨膨脹,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逐漸發現,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在大規模的增持美國國債的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就是在給美國的通貨膨脹買單,實際上是將我們辛辛苦苦換來的錢最終變成了紙,這實際上是完全得不償失的事情,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才看到了中日韓三國都在拋售美國國債,實際上大家也都逐漸發現了美國國債當前面臨的問題。

第三,我們如果不去買美國國債,我們能買什麼東西呢?其實我們看到我們擁有了大量的外匯儲備之後,其還需要讓外匯儲備保持增值,除了美國國債之外,實際上還需要更多的好的投資品,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看到無論是能源還是在重要的大宗原材料商品層面,都出現了大規模的漲價現象,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給我們的海外投資提供了一種可能性,這就是我們與其去買不太靠譜的國債,不如去買一些真正有價值的投資品,比如說鐵礦石,比如說煤炭石油等重要的原材料,畢竟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對於這些原材料的需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完全可以進一步進行布局。

相關焦點

  • 中國「出手」拋美債了,這透露了什麼信號?
    按照慣例,當中國外匯儲備增加時,相關部門會相應增加美債持倉規模,除非當月人民幣匯率出現劇烈下跌,導致相關部門不得不拋售美債穩定匯率。但今年3月份,人民幣匯率徘徊在6.69-6.73之間,處於年內高點。上述美國對衝基金經理認為,中國減持美債行為,與當時海外央行大舉撤離美債市場存在更強的相關性。據TIC報告,今年3月,海外央行減持美國國債1700億美元,為連續六個月拋售。
  • 中國拋售193億後,美債最大買家或緊急接盤3790億,3大副作用顯現
    在這種情況下,美債最大買家終於再次出手,但是分析認為,此舉3大「副作用」恐怕也將要顯現了……近2年來,由於美國頻頻濫用美元霸權,導致全球不少國家都紛紛開始通過拋售美債來保障本國利益,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羅斯。而在該國幾乎「清倉」了持有的所有美債之後,作為美國第二大持有國的中國,近期的行動也引起市場的注意。
  • 中國持續減1740億美債,美媒:或將清零美債,事情又有新進展
    根據美國財政部於美東時間12月15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美債數據延後兩個月慣例),10月全球至少13個美債的海外持有國不同程度拋售了美國國債。如下圖:數據來源美國財政部其中,10月日本連續三個月減持,累計減235億美元美債。中國10月則連續5個月減持美債,當月減持77億美元,5個月累計減持297億美元美債,持倉總量為四年(2017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
  • 美國最大債主又出手了!中國日本為何連續賣掉美債?
    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國,日本在10月份減持67億美元,持有美債降至12695億美元,中國的美債持倉量則減少77億美元至10540億美元,創下2017年1月以來的近四年低位。至此,中國和日本已分別連續五個月和連續三個月削減了美債持倉。
  • 中國減1500億美債,外媒:或清零,美國無權賴掉美債,有新變化
    也就是說,由於經濟持續蕭條,美國經濟或越來越還不起此前在全球範圍內借的債了。例如,事情的另一個新進展是,據美聯社消息,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10月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美國貿易逆差攀升5.9%,至671億美元,創下14年來最高水平(即2006年8月以來)。這意味著,美國經濟或正進入「入不敷出「最嚴峻的水平。而隨著貿易逆差的加大,向全球增加借債或不可避免。
  • 7493億美債被減後,3723億再被減,外媒:中國債券或比美債有吸引力
    此時的美聯儲除了0利率,以及未來可能的負利率,似乎拿不出任何平衡美元價值的貨幣舉措了。然而一旦美元開啟負利率,美債拋售潮則會加劇。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美國財政部在美東時間6月15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數據有兩個月延後慣例),全球主要央行買家和儲備管理人4月以現金方式出售美國國債的交易量增加至3,723億美元。這使得4月,外國持有者持有的美國國債跌至4個月低點。而在此之前,截止3月的23個月中,連續22個月淨減持美債,總出售額達7493億美元。
  • 美聯儲服軟,中國開始持續拋售1700億美債,外媒:有清零可能
    ,超過美國GDP的250%  第二是,從路透上周監測數據顯示,一些往常的海外大型買家正在遠離或減緩投資美債,最近的三次總額達800億的十年期和五年期美債拍賣上已經出現滯銷趨勢,德銀認為,世界經濟從新冠病毒危機中恢復後,是否還會有大量投資者購買美債?
  • 美國總債務增至55.9萬億,28國減美債,美國不敢賴掉美債,又有新變化
    依然以美國國債為例,BWC中文網6月14日獨家撰寫《美聯儲數次拒絕運回黃金後,中國或將要為持有美債轉而向美國付款》一文中提及,隨著美國債務的快速膨脹,除了負利率外,美聯儲似乎再也拿不出更為寬鬆的政策和降低其利息支出的舉措了,而以上這些也意味著,一旦時機合適,負利率在美國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 美債規模突破24萬億美元!中國作為第二大持有國,有何利弊?
    其中,日本增持了566億美元,中國增持了137億美元,英國則增持了305億美元……雖然美國「無限印鈔」的措施是今年3月份才提出來的,但是早在去年10月份美國就已宣布了5400億美元的「印鈔計劃」,此舉被認為是美國收割全球財富的第一步。既然如此,為什麼包括中國在內,美債前三大持有國今年2月份還要增持美債呢?換句話說,增持美債究竟有何優勢和弊端呢?
  • 多國持續拋售萬億美債,它卻選擇「接盤」?最終得利者出現!
    文:夏目近期美國大量印鈔來購買美國國債,轉移金融風險,可能是引發這次多國集體拋售美債行動的主要原因。在去年9月,美國就出現了現金流危機,導致金融借貸利率飆升,這給習慣借債的美國社會帶來了金融風險。為了轉移風險,美國從去年10月開始每月印鈔購買美債,向市場釋放流動性。截至今年6月,美國印鈔規模已達5400億美元。
  • 中國拋近千億美債,羅傑斯:握有主動權,美國經濟三循環或滿盤皆輸
    自此之後,基於對美元和石油的控制,美國經濟進一步鞏固地位,並形成石油-美元-美債這樣一個特殊的循環,這樣的三循環也成為美國經濟運行必不可少的工具。過去數十年間,一旦有石油國不聽命於美元,其大多都會受到來自到美國的相關金融限制,或經濟制裁,甚至會使其陷入動蕩和流動性困境。亦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亞、委內瑞拉等國的經濟都與美元相關限制以及某些制裁息息相關。
  • 中國大幅減美債並發出新信號,羅傑斯:中國持萬億美債掌握主動權
    中國連續10個月增加約106噸黃金值得一提的是,9月末中國的黃金儲備約1948噸,實現連續10個月增持,累計約增加了106噸,但這些黃金僅相當於中國外匯儲備總持有量的3%,這也為中國繼續大幅度增加黃金儲備提供了的足夠空間。
  • 19國拋售美債後,美國經濟或正進入債務赤字無法買單的空心狀態
    其實,美元的背後,還有一層籌碼,這就是美國經濟不斷向全世界兜售的美債,我們知道,美國經濟正在步入萬億美元赤字的時代,美債則將美國經濟的赤字風險轉嫁給了全世界的投資者。不過,全世界投資者之所以選擇美債,是基於它作為金融投資品所能帶來的收益考量,同時,也是對美元信用的高評估。
  • 十年期美債收益率逼近1%,中資美元高收益債上漲
    上周,中資美元債發行數量為11隻(不包括已定價未發行的債券),發行規模為11.9億美元,比前一周少發行2.2億美元,發行債券平均票息為4.91%。評級上,上周發行美元債中高收益1隻,無評級10隻。行業上,上周發行美元債中金融業5隻,房地產3隻,其餘行業3隻。期限上,1年(包括)以內中資美元債5隻,1-3年期4隻,5年期1隻,30年期1隻。
  • 9263億美債被拋售後,千億美債再現滯銷,外媒:中國債券更有吸引力
    不僅於此,據路孚特監測到的數據統計,今年以來,中國國債的波動率表現也要比美債和德債更好,更有吸引力,根據彭博數據,外資上半年淨買入約3198.2億人民幣的中國債券,創下2017年7月債券通開通以來的最大半年度購買記錄,除此外,截至6月底,境外機構持有的境內信用債規模也攀升至1222.9億元,為2018年彭博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最高,其中6月淨增持信用債37.2億元,另外,一季度國際資金淨也增持
  • 俄羅斯拋96%美債,卻暫停買入黃金,意外事發生,深層原因出現
    隨著美元地位不斷下降,全球央行掀起的拋售美債潮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持續。根據美國財政部最近一次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美債數據延後兩個月慣例),3月全球至少28個央行不同程度地減持了美債,共減持2993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是全球央行月拋售美國國債的創紀錄水平。
  • 美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的含義
    本次收益率曲線陡峭化有何不同3月3日,美聯儲下調聯邦基金利率50BPs至1.00%-1.25%,3月15日再度降息100BPs至0-0.25%,美債收益率曲線整體陡峭化下移。不過,金融危機對應的陡峭化周期(2006年11月-2010年1月),2年期美債收益率維持在0.8%-1.2%區間震蕩,尚有充足的下行空間。相比之下,3月美聯儲重返零利率時代,美債短端利率也快速降至零附近,繼續下行的空間十分有限。此後美債期限利差仍在持續擴大,曲線陡峭化主要由長端利率上行推動。
  • 全球拋售美債10195億,石油美元也不保?沙特阿美「助攻」人民幣
    來源:金十數據自上世紀70年代金本位制終結後,石油美元體系就成了美元維持世界儲存貨幣地位的重要支柱,其中最關鍵的一環是全球石油都要以美元交易,而沙烏地阿拉伯作為OPEC最大的產油國及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在石油美元體系中自然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中國減近千億美債,405家美油商破產,美國頁巖油或存騙局,事情進展
    分析師稱,這些公司「實際上只是在燒錢……他們在浪費錢,他們不尊重錢」。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石油學會11月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430萬桶,至4.405億桶。這幾乎是分析師預測的增加150萬桶的三倍。受美國原油庫存增加超出預期的拖累,油價周三下跌。
  • 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想捕捉利差交易機會,美債期貨正好派上用場
    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想捕捉利差交易機會,美債期貨正好派上用場 2019-09-05 0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