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手」拋美債了,這透露了什麼信號?

2020-12-15 大河報網

5月16日凌晨,美國財政部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報告顯示,3月中國內地持有的各期限美國國債持倉環比減少104億美元,降至1.1205萬億美元,創下2017年5月以來新低。

在5月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前夕,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大幕悄然拉開。

5月16日凌晨,美國財政部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報告顯示,3月中國內地持有的各期限美國國債持倉環比減少104億美元,降至1.1205萬億美元,創下2017年5月以來新低。

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3月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0987.6億美元,創去年8月以來的新高值。

「部分華爾街金融機構猜測,中國減持美債行為可能與近期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存在某種關聯。」一位美國對衝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按照慣例,當中國外匯儲備增加時,相關部門會相應增加美債持倉規模,除非當月人民幣匯率出現劇烈下跌,導致相關部門不得不拋售美債穩定匯率。但今年3月份,人民幣匯率徘徊在6.69-6.73之間,處於年內高點。

上述美國對衝基金經理認為,中國減持美債行為,與當時海外央行大舉撤離美債市場存在更強的相關性。據TIC報告,今年3月,海外央行減持美國國債1700億美元,為連續六個月拋售。究其原因,在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大導致避險情緒高漲,以及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的共振下,美債收益率持續走低,海外央行鑑於收益考量,不願大手筆持有美債。

以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為例,3月其收益率從2.71%一路跌至年內低點2.36%。

「與此同時,3月華爾街開始流傳美聯儲年內可能降息,部分海外央行鑑於美元進入降息周期與美元下跌風險增加,也採取減持美債美股方式規避風險。」上述美國對衝基金經理進一步補充。

在多位華爾街基金經理看來,被海外視為中國持美債離岸中介的比利時帳戶當月增持46億美元美國國債,照此測算,3月中國實際減持美國國債規模達58億美元。

「部分大型資管機構認為,中國央行在3月對美債進行了調倉操作。在中美貿易談判不確定情況下,中國不會貿然啟動全面減持美債的反制措施。」上述美國對衝基金經理指出。

與海外央行同步減持美債值得注意的是,在持有美債規模最大的前10個國家和地區裡,只有中國內地在3月份出現減持行為,日本、英國、巴西、中國香港等在增持美國國債。

這無疑讓華爾街金融機構猜測,此舉可能與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存在著某種關聯。

「事實上,中國減持美債,與當前美元資產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驟降狀況存在著更強相關性。」高盛外匯策略師Zach Pandl認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在全球央行外匯儲備裡,美元佔比已從2000年的72%降到61.7%,不僅是連續第三個季度回落,還觸及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考慮到中國約2/3外匯儲備配置在美元資產,較全球平均水準高出不少,不排除中國相關部門順勢減持部分美債資產,確保自身外匯儲備配置結構與國際水準同步。」Zach Pandl分析。

荷蘭合作銀行新興市場外匯策略師Piotr Matys指出,3月中國減持美債,還有著更現實的收益因素考慮,隨著3月份美聯儲暗示年內不加息與提前結束縮表,各期限美債收益率迅速下跌,導致海外央行紛紛套現「低收益」的美國國債資產,轉而加倉收益更高且風險較低的美國機構債與高信用評級企業債。

TIC數據顯示,在大舉拋售約1700億美元美債的同時,3月份多國央行等海外投資者分別買入47億美元美國機構債與11億美元企業債。在現階段美國經濟保持相對強勁增長情況下,發債企業具有足夠資金用於回購股票與兌付債券,令這項投資的收益風險比更高。

「無可否認的是,在美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增加、美國政府債務規模不斷擴大、美聯儲傾向降息導致債券收益率持續下滑等因素的共振下,未來一段時間越來越多海外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投資興趣將進一步降低。」Piotr Matys指出。

這在近期美國國債拍賣發行過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4月11日,美國財政部拍賣210億美元10年期美國國債,其中外國投資者和海外央行僅認購26.86億美元,創下2017年10月份以來的最低購買規模;一天後美國財政部拍賣130億美元30年期美國國債,海外投資人僅認購16.67億美元,對這類債券的購買數量也創下1月以來最低值。

5月上旬,美國財政部拍賣270億美元10年期美國國債期間,外國投資者的美債認購比例仍持續縮小,導致投標倍數僅為2.17,創2008年3月以來最低值。

「海外投資機構投資持有美債意願下降的趨勢短期內難以扭轉,中國相關部門減持美債,實質上是順勢而為。」上述美國對衝基金經理認為。

為匯率平穩波動做「鋪墊」前述美國對衝基金經理透露,在5月中美貿易談判不確定性增加後,部分華爾街金融機構開始炒作「中國正在討論減持美債作為反制措施」。

在他看來,這類說法目前缺乏明確證據,尤其是3月中美貿易談判氛圍較為融洽,因此中國提前布局減持美債「反制」的觀點屬於無稽之談。

「需要注意的是,3月中國將減持美債套現的資金配置在黃金、歐元、日元等資產上,對當前人民幣匯率得以企穩反彈,構成了一定支撐。」Piotr Matys向記者分析。3月中國外匯儲備配置22321.33億份SDR,較前一個月驟增216.66億份SDR。隨著SDR份額增加,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匯率在5月份基本維持平穩波動。

數據顯示,儘管5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73跌至6.88附近,但5月10日當周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79,較4月30日僅下降0.84,呈現相當平穩的波動態勢,為人民幣匯率抵禦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所帶來的負面衝擊,形成較強的安全墊效應。

「不少全球大型資管機構認為,3月中國減持美債舉措,某種程度上也起到未雨綢繆的作用:一是通過增持黃金與SDR份額,為人民幣持續平穩波動提供支撐;二是提前儲備外匯資金,在必要時迅速幹預匯市穩定人民幣匯率。」Piotr Matys指出。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 編輯:徐春曉

相關焦點

  • 中國大幅減美債並發出新信號,羅傑斯:中國持萬億美債掌握主動權
    按美國媒體CNBC等外媒的分析報導,一旦多國如同俄羅斯一樣大幅囤積黃金,並拋棄美債這一美元核心資產,對美國經濟和美元的衝擊或將是難以想像的。(參考下圖數據),但卻將加劇美國經濟的債務風險,美元信用也將大減,進而影響到美元的戰略地位,這一點,從全球多個貨幣當局減持美債潮和增持實物黃金力度就可以說明問題。
  • 中日韓3國共同「出手」拋1210億美債,美債為啥不受待見了?
    報告顯示,日本、中國、韓國都拋售了美債,拋售總規模達到185億美元(約合1210億元人民幣)。具體來說,作為美國最大債權國,日本拋售了67億美元,為連續3個月減持;中國繼續保持美債第二持有國身份,當月拋售了77億美元,為連續5個月拋售美債,至此美債持倉量創下近四年來低位;韓國則拋售了41億美元。
  • 9263億美債被拋售後,千億美債再現滯銷,外媒:中國債券更有吸引力
    富達投資經理George Efstathopoulos 7月14日對CNBC表示,相對於美債而言,中國債券有著更高的收益率和更低的波動性,並且中國對此類資產的監管和保護十分嚴格,這是吸引他大量買入的原因,數據顯示,隨著中國國債發行量增加,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了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 中國減1500億美債,外媒:或清零,美國無權賴掉美債,有新變化
    不過,到目前為止,美國財政部的這一超長期美國國債發行計劃並沒有實施。這對於急需大量資金的美國經濟而言,就釋放一個不同尋常的信號,即美國經濟對美國國債的信用及被青睞的水平感到擔憂。換言之,似乎擔心全球買家並不會青睞超長期美國國債。這一點,我們通過國際評級機構惠譽7月時就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進一步說明問題。
  • 美國最大債主又出手了!中國日本為何連續賣掉美債?
    美國最大的兩個債主——中國和日本,在過去數月做了相同的事情——減持美債!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周二(15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海外投資者10月持有美債規模為7.07萬億美元,較上月減少26億美元,規模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 中國拋近千億美債,羅傑斯:握有主動權,美國經濟三循環或滿盤皆輸
    自此之後,基於對美元和石油的控制,美國經濟進一步鞏固地位,並形成石油-美元-美債這樣一個特殊的循環,這樣的三循環也成為美國經濟運行必不可少的工具。過去數十年間,一旦有石油國不聽命於美元,其大多都會受到來自到美國的相關金融限制,或經濟制裁,甚至會使其陷入動蕩和流動性困境。亦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亞、委內瑞拉等國的經濟都與美元相關限制以及某些制裁息息相關。
  • 外媒:5000億美債被減,中國或拋三分之一,可能還會減7000億,有進展
    BWC中文網百家號兩周前就獨家分析認為,這意味著,包括中國、日本、英國、法國、印度、沙特、德國等在內的全球美債債權人或將要為持有美債轉而向美國付款。顯然,全球央行買家在此之前,大幅拋售美債或成為趨勢。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
  • 美聯儲服軟,中國開始持續拋售1700億美債,外媒:有清零可能
    據美國財政部12月17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美債數據延後兩個月慣例)顯示,截止10月,全球央行已經在過去的26個月中第23個月淨減持美債,總出售額近1,15萬億,這也是全球央行拋美債量的創紀錄水平。
  • 中德日或將要為持有美債向美國付款,美媒:中國存在清零美債可能性
    12月16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90%,BWC中文網團隊計算發現,根據通脹率調整之後,10年期美債的實際利率為負0.32%,且美債負收益跌破零值區間已經持續16周,這在美國債券歷史中是從未有過的,很明顯,這是美聯儲在貨幣利率正常化政策上「服軟認輸」和「傾家蕩產」後的結果。
  • 中國存在美國的黃金能運回來嗎?是否能將美債換現金?
    中國大約有600噸黃金儲備作為國際貿易的擔保,放在了美國。中國存在美國那兒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使用方便。紐約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交易所所在地。假如中國想用黃金換一點什麼東西,比如臨時想換個幾億美元用一用。黃金根本不用動,直接在紐交所就給處理了。
  • 中國發行無評級美元主權債券,再拋近千億美債,背後釋放什麼信號
    11月26日,中國銀行協助財政部完成60億美元主權債券發行,其中3年期15億美元,5年期20億美元,10年期20億美元,20年期5億美元,我們注意到,這是中國連續第三年在離岸市場發行美元主權債券,而本次發行的債券規模較去年又擴大了30億美元,這就意味著,是十五年以來規模最大的。
  • 中國拋售193億後,美債最大買家或緊急接盤3790億,3大副作用顯現
    在這種情況下,美債最大買家終於再次出手,但是分析認為,此舉3大「副作用」恐怕也將要顯現了……近2年來,由於美國頻頻濫用美元霸權,導致全球不少國家都紛紛開始通過拋售美債來保障本國利益,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羅斯。而在該國幾乎「清倉」了持有的所有美債之後,作為美國第二大持有國的中國,近期的行動也引起市場的注意。
  • 美又要動手了?蓬佩奧透露重要風聲,白宮將很快對中國留學生出手
    近段時間以來,由於美國在國際上大肆造謠抹黑中國,在南海、香港、臺灣等問題上肆無忌憚地對中國進行挑釁,導致中美關係面臨挑戰。就在這特殊時刻,美國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在對華問題上越來越沒有底線。就在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透露,美國對華又將有大動作。
  • 中俄等國減美債,美聯儲發出貨幣流向信號,美國經濟或有三大軟肋
    受美國關鍵經濟數據低迷影響,金融市場迅速作出反應,進而引發美債收益率全線走低,與利率關聯密切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跌5.5基點至1.834%,創2017年12月以來新低,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3.4基點至2.093%,其與3月期美債收益率「倒掛」9基點,且呈擴大趨勢。
  • 中國拋832億美債,美國10天放水4萬億,專家:證明美國經濟很糟糕
    而按最新的美國債務增加的情況來看,這一預期已相當保守,似乎不用等到2026年,美國聯邦的債務總額就會突破45萬億美元。那麼,美國債務近日突然飆升的背後,是哪些因素推動的呢?這首先來自於美聯儲在不斷人為地炮製美債這一資產泡沫。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於美東時間10月8日表示,美聯儲將很快再次開始擴大其資產負債表。
  • 9263億美債被減後,外媒:中國或減1562億美債,美國或發生債務危機
    截至7月14日,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突破26.5萬億美元,而美國財政部多次暗示可能將考慮發行50年期或100年期的美國國債,這就意味著,美國經濟正將欠債上癮進行到底,或將向全球借更多的債。這就印證了,我們多次提及的,美國經濟受制於美債,而美債受制於全球大買家,一旦全球大買家大手筆做空或拋售美債,美國經濟受到的損傷或將是難以想像的。
  • 中國持續減1740億美債,美媒:或將清零美債,事情又有新進展
    數據來源美國財政部其中,10月日本連續三個月減持,累計減235億美元美債。中國10月則連續5個月減持美債,當月減持77億美元,5個月累計減持297億美元美債,持倉總量為四年(2017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
  • 委內瑞拉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中日發出美債信號,意外的事再發生
    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經濟通過石油-美元-美債這三者的有機循環,在全球獲取了大量財富。比如,石油美元一直桎梏著全球石油交易;美聯儲利用不同時期的美元鬆緊策略,不斷吸釋著全球利差;而美國聯邦通過向全世界兜售美債,轉嫁了美國每年高達1萬億美元赤字的風險。
  • 俄羅斯拋96%美債,卻暫停買入黃金,意外事發生,深層原因出現
    隨著美元地位不斷下降,全球央行掀起的拋售美債潮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持續。根據美國財政部最近一次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美債數據延後兩個月慣例),3月全球至少28個央行不同程度地減持了美債,共減持2993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是全球央行月拋售美國國債的創紀錄水平。
  • 美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的含義
    美債收益率曲線形態由倒掛轉為陡峭,是否意味著由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即將結束?本文回顧了歷史上數次美債收益率陡峭化的始末,分析其背後隱含的規律,並探討本輪收益率曲線陡峭化透露的宏觀信號。儘管期限利差在2010年1月達到峰值後逐步回落,但幾輪QE期間美債收益率曲線仍然維持陡峭,說明QE發揮了類似降息的效果。只有當美聯儲主動延長持有美債資產的整體期限時(如OT),才會導致收益率曲線的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