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生部今天發布肯德基所用「濾油粉」檢測和安全情況通報。通報說,從目前抽檢的情況看,肯德基連鎖快餐店使用的「濾油粉」實質為食品級三矽酸鎂,是中國允許使用的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使用三矽酸鎂對煎炸油的衛生狀況無明顯影響。
通報說, 3月8日,有媒體報導了陝西肯德基連鎖快餐店在煎炸油中添加「濾油粉」的情況。衛生部及時與地方衛生監督部門進行了溝通,並對北京、陝西兩地的6家肯德基快餐餐廳使用的9份「濾油粉」、14份煎炸油進行了檢測,檢測項目包括「濾油粉」中氧化鎂、二氧化矽、可溶性鹽、水分、游離鹼、灼燒損失量、鉛等項目;煎炸油中酸價、過氧化值等衛生指標。
通報說,檢測結果證實,上述「濾油粉」樣品為三矽酸鎂,符合食品級質量規格要求;使用「濾油粉」過濾前後,煎炸油酸價、過氧化值等主要衛生指標無明顯變化。
據專家介紹,三矽酸鎂(又名合成矽酸鎂,英文名為Magnesium silicate, synthetic)由矽酸鈉和可溶性鎂鹽經沉澱反應生成,主要成分為氧化鎂(MgO)和二氧化矽(SiO2)。三矽酸鎂為白色、無味粉末,不溶於水和乙醇,易被無機酸分解。1969年,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首次對三矽酸鎂進行了安全性評價,1973年、1976年、1980年和1982年對評價結果進行了完善,評估認為:三矽酸鎂為矽酸鹽的一種,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動物代謝研究表明,食用120小時後可從尿液排出;大鼠及狗的短期毒理學試驗結果表明,在一定劑量水平餵飼四周後,一些動物會出現間歇的煩渴、多尿、軟便等症狀,其他觀察結果均在正常範圍內;大鼠長期毒理學研究未發現致癌效應。綜合以上評估結果,JECFA認為沒有證據顯示三矽酸鎂能夠在體內蓄積,不需要限定每日允許攝入量(ADI)。
通報介紹,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標準允許三矽酸鎂作為抗結劑(CODEX STAN 192-1995, Rev. 7-2006)和加工助劑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CAC/MISC 3 INVENTORY OF PROCESSING AIDS)。歐盟、美國也允許三矽酸鎂在食品中使用。中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中《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推薦名單》允許三矽酸鎂使用。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是指使食品加工能順利進行的各種輔助物質,起助濾、吸附等作用。
衛生部亦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餐飲業食用油的監督管理。同時提示公眾,要改變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平衡膳食,合理營養。
(責任編輯:索智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