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執法人員要求,肯德基工作人員按其流程向煎炸油裡添加「濾油粉」
使用試紙測試煎炸油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 舍櫻 攝
肯德基店通過添加「濾油粉」使混濁的油變清亮了,於是可以反覆煎炸食品!濾油粉標識上顯示其成分為「非晶形水合矽酸鎂」,有關部門的報告中認為是食品加工助劑「三矽酸鎂」。這種神奇的「濾油粉」究竟是什麼?歷時一個多月的調查,仍然迷霧重重。
查出「濾油粉」2006年11月,本報接到知情者舉報,肯德基店使用「濾油粉」降低食用油酸價和過氧化值,使煎炸油反覆使用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為取得足夠的證據,記者和知情者大量查詢資料,了解到肯德基確實在煎炸食品過程中添加一種叫做「濾油粉」的東西。於是決定對肯德基店使用「濾油粉」情況進行了解。
2007年2月15日晚10時30分,記者隨同鹹陽市、秦都區兩級衛生監督執法人員進入鹹陽市人民路一家肯德基店。
在煎炸區有兩個油槽,盛滿著已經使用的煎炸油,顯得非常混濁。而在旁邊的鐵桶內,一白色塑膠袋裡裝有非常細膩的粉狀物,店方負責人告訴衛生執法人員,這就是「濾油粉」。
以下是當晚採訪時記者與該店負責人的對話錄音:
「加『濾油粉』的作用是什麼?」
「可以延長油的使用壽命。」
「使用的原理是什麼?」
「我們不學原理。」
「產品是哪裡出的?」
「我們也不知道,外包裝箱上可能有。」
「有沒有說明書?」
「說明書沒注意,成分是什麼我也不知道。」
一連串問題,讓在場執法人員十分納悶,這種白色粉末他們從來沒有見過。
2月27日,記者又前往榆林市調查。
當日下午,記者和榆林市衛生局取得聯繫,「濾油粉」,一個新詞語引起執法者好奇,能有這麼好的東西,一定要去看看。
晚上10時45分,記者隨同執法人員進入肯德基後廚裡。在後廚看到,油鍋分成兩個油槽,其中左邊油槽裡煎炸油比較清亮,而右邊油槽煎炸油十分混濁,油槽裡還漂著一些油炸食品顆粒。
該店值班經理鄭先生稱,左邊油槽裡的煎炸油已用「濾油粉」過濾過,因此比較清亮。在執法人員的要求下,工作人員對右邊油槽混濁的煎炸油按照公司規定進行過濾。十多分鐘後,原來混濁的煎炸油一下變得清澈透亮。對能讓混濁煎炸油短時間內神奇變清亮一事,榆林市衛生局執法人員表示,此前他們多次來肯德基店檢查,但從來沒有見到過「濾油粉」。
在現場記者看到,「濾油粉」裝在紙質盒子裡,印有肯德基標識「KFC」,有「濾油粉」等漢字。在外包裝上貼有一小標籤,上面寫著「品名:濾油粉;成分:非晶形水合矽酸鎂,40磅散裝;生產商:美國達拉斯公司」等。內包裝白色塑膠袋上,大都是英文,其中有這樣一段漢字提示語———「內裝:非晶形合成水合矽酸鎂。小心:防止於(與)眼接觸。如進入眼中,用清水清洗,若仍有不適需就醫」等漢字。
在內外包裝上,記者沒有看到這種產品能夠往食用油裡添加的有關說明,也沒有該產品的衛生許可證和執行的衛生標準、「濾油粉」使用的說明書、產品檢驗合格證明、批號等,也沒有標識「食品添加劑」字樣。
據鄭經理介紹,油槽裡的煎炸油大約有20多公斤,需要300多克「濾油粉」,「濾油粉」可以降低煎炸油的酸價、過氧化值、顏色、氣味和重金屬等。
榆林市衛生執法人員從27日晚11時開始檢查,一直到28日凌晨2時許,多次督促肯德基店鄭經理提供「濾油粉」進購和允許添加等合法材料,但肯德基店仍未出示衛生部門要求的相關證件。最後,執法人員依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對該產品就地封存。(《食品衛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生產經營或者使用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衛生管理辦法規定的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以及洗滌劑、消毒劑的,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