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的噩夢:清朝嘉慶年間一次清宮選秀,竟發現19名纏足女孩

2020-12-24 娛樂圈的泡泡糖

纏足是古代一種陋習,始於北宋,從明朝開始盛行。到了清朝,纏足習俗已經蔓延到了社會各階層的女子,儘管滿清政府三申五令禁止婦女纏足,但是收效甚微。更為嚴重的是,之前沒有纏足習俗的滿洲女子,也開始效仿。

這種情況引起了滿清統治者的嚴重擔憂,歷代帝皇都嚴防死守,禁止旗人女子纏足:誰學漢人纏足,必重治其罪,並罪及父母。清宮歷來有選秀的傳統,每三年舉行一次,目的是為皇帝選皇后和妃嬪,順便為親王、王子們指婚。為了保持滿清純正的血統,清宮選秀女子的範圍僅僅局限於八旗所屬的滿洲、蒙古、漢軍各級官員之女,基本條件是年齡13歲至17歲之間的健康女孩。

清宮選秀的具體事宜由戶部負責,適齡女孩被造冊登記後,由基層單位一級一級上報匯總,屆時進京參選。清嘉慶九年(1804年)是三年一次的選秀之年,這年二月份的某一天,紫禁城神武門外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滿洲各旗的女孩子齊聚神武門外,等著打開宮門進宮參選。

好不容易等到宮門開啟,又冷又餓的女孩子們紛紛走下馬車,排隊進宮。就在這個時候,經辦官員卻發現了一件讓人膽戰心驚的事情,原來這些參選的旗人女孩子中,竟然有人纏足,一查竟然多達19名!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情!滿清向來視漢人纏足為陋習,嚴厲禁止滿族女子效仿,當然在民間並沒那麼講究,漢族女子的「三寸金蓮」令許多旗人女子羨慕不已,紛紛效仿。

在偏僻的鄉村天高皇帝遠,滿清政府也管不了那麼多。但是進宮選秀卻是一件政治大事,關係到統治者的傳統封建禮制。早在清朝初年,清宮就立有祖訓:凡有纏足女子入宮者,必斬不貸。

眼看好事變成了壞事,這麼重大的事情,在層層上報的過程中竟然無人把關,對經辦官員來說是這是一種嚴重的失職行為。消息傳到嘉慶皇帝的耳朵裡,果然龍顏大怒,下令嚴懲這次負責選秀事宜的副都統,同時對這起事件進行調查,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

按照規定,旗人女孩纏足要嚴懲其父兄,這次嘉慶皇帝倒發了慈悲,特下發諭旨:若下屆選秀仍有不遵者,必將對秀女父兄治罪,嚴懲不貸,斷不饒恕。

對於這次選秀風波,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清廷對纏足的禁令是積極向上的,中國千百年來的纏足陋習確實是殘害婦女的惡魔。不過,也應該清新地認識到,滿清統治者禁止旗人女子纏足,其主要目的不是出於人的身心健康,而是為了跟漢人劃清界限,突出自身的優越感。

相關焦點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尤其男主俊灑閒逸的背影,拖著長長的粗辮,顯得玉樹臨風,毫無違和感,甚至還會感覺清朝的髮型很帥。然而真實的清朝男子髮辮並非如此,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一、印象中的清朝辮 我們都知道清朝男子留髮辮,這也是滿清男子的主要特點,尤其看了近些年來的電視劇,清朝辮的印象在我們的腦海口已經是「根深蒂固」。
  • 裹腳——一個滿清限制漢人反抗的手段
    目前這種纏足鞋的實物已在考古中有所發現。從考古發現的實物推測,穿這種鞋所纏裹出來的小腳要比後來的大。" 江西德安宋代周氏墓出土女鞋 按照窅娘纏足論來說,窅娘纏足是為了跳舞更好看,可是按照清朝的纏足,基本連走路都困難,要她們跳舞不是要人命嗎?所以至少窅娘不應該是畸形纏足的始祖。 由此不難看出,宋代的纏足不是裹腳。纏足跟裹腳有根本區別。纏足類似於襪子有保護作用。而清朝的裹腳是把人的腳裹成殘廢,是對漢族的壓制手段。
  • 清宮戲都是騙人的,清朝辮子頭其實是這個樣子的
    現今看的清宮戲裡滿族男子都梳著陰陽頭,就是頭髮的前半部分剃掉,後半部分編成髮辮。實際上歷史上真正清朝髮式是金錢鼠尾,就是留的髮辮要比小拇指還細,要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幾乎就是光頭)到了清朝後期才形成了今天看到的那種「牛尾辮」的樣式,以前的畫風可是相當清奇的,相信現在的所謂的偶像、小鮮肉也是很難駕馭的。
  • 清朝的辮子有多醜?簡直不堪入目,不要再被清宮劇騙了!
    清宮戲都是一群髮際線沒了一大半的阿哥和皇上和頭上頂一堆東西的妃子們每天撕逼嬉戲打鬧的畫面。尤其是這些清朝的皇帝和王爺們全是這種陰陽頭,前半部分剃乾淨,後半部分編成髮辮。
  • 嘉慶年間銅錢最新價格一覽
    在如今日漸火熱的清朝錢幣收藏中,嘉慶年間銅錢是其中熱門的品種之一,目前這些嘉慶年間銅錢越來越受到關注,目前這款嘉慶年間銅錢的收藏人數逐漸增多,對於市場而言是一個利好的現象。那麼,你知道嘉慶年間銅錢值多少錢一個嗎?你了解過嘉慶年間銅錢最新價格表一覽詳情嗎?接下來,愛藏網的小編就來給各位詳細介紹嘉慶年間銅錢值多少錢一個,一起來看看嘉慶年間銅錢最新價格表一覽詳情吧。
  • 圖解中國女性纏足史,見證畸形的男性玩物心態
    理宗朝,宮妃系前後掩裙而長窣地,名「趕上裙」;梳高髻於頂,曰「不走落」;束足纖直,名「快上馬」。楊維楨喜好聲色,他有個比較變態的喜好,每每在聚會時,讓纏足後的腳最小歌女脫去其鞋,將酒盞放置鞋中,稱之為「金蓮杯」,平心而論,此舉確實令人噁心,沒想到一次與倪瓚聚會飲酒,鬧出了麻煩。
  • 16年間11位女童慘遭70歲老叟殘害,嘉慶400裡加急:立刻刀下留人
    在清朝《簷曝雜記》及一些史料中,曾記載了這樣一起駭人聽聞的事件:徽州歙縣,有個年紀70多歲卻唇紅齒白,猶如30歲壯年的老叟,名為張良璧,他反常的形象曾令當地人嘖嘖稱奇。而在他家中,還存在著一件更加詭異的事!16年間,他家竟有11位幼童去世,而且死者都是幼女。由於此事頻繁發生,有人便產生懷疑,把這事捅到了官府。不過,不管官府怎麼查,卻總是查不出原因。
  • 清宮劇中的妃子一個比一個漂亮,而清朝舊照片當中的妃子卻很醜?
    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的清宮劇,各種明爭暗鬥就不說了,單單從這些妃子們的漂亮程度來說,絕對是美人當中的美人。
  • 中國一神秘組織,與嘉慶智鬥九年,屠戮上千名清軍將領
    它與嘉慶皇帝又有怎樣的淵源?南宋紹興年間,在吳郡崑山(今江蘇崑山)一帶,一位叫茅子元的僧人在佛教淨土宗的基礎上,創立了分支,取名白蓮宗。白蓮宗教義與淨土宗相差無幾,提倡吃齋念佛,規定不許殺生,不邪淫,不偷盜,不飲酒,不妄語。
  • 她是滿清皇室後裔,從不出演清宮戲,卻受劉德華邀請破例了一次
    清末民初時期也不例外,1912年,滿清王朝宣布滅亡,愛新覺羅皇室家族的人還保持著原來的體面和姓氏,但是很多和皇族沾親帶故的貴族、滿洲八旗,部分已經開始悄悄地更換姓氏。娛樂圈裡,人們所熟知的關曉彤的「關姓」就是由瓜爾佳氏改變而來。
  • 清朝海盜為何盛行?從嘉慶時期頒布的政策說起,海商的無奈
    二、嘉慶時期政策威逼下海盜和海商的媾和 嘉慶時期是海盜在清朝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活動於廣東的海盜,已經形成為有規模,有組織,有聯盟的集團。這時的海盜和海商結成同盟一起對抗朝廷。它的形成主要是受清朝中期人口的增多,經濟的衰退,清政府的壓榨等影響。
  • 專家為女性纏足正名 稱女性以此滿足性需求(圖)
    明代中期以後,纏足在婦女間廣泛流行,纏足的手法有所翻新,除了大趾外其餘四趾蜷縮向下內抄,腳掌橫弓外轉成垂直壓縮,使腳掌心深陷形成深溝,因為長期緊裹保護,雙足皮膚白皙紅潤滑膩,腳掌顯得纖瘦短小柔軟。  柯基生指出,經過多年研究發現,纏足在當時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提高女人性快感。
  • 姑侄五人參加選秀,只有她被選中,卻成為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
    於是,這一年,慈禧太后便開始為光緒帝張羅婚事,十幾年前,慈禧親生兒子同治帝任性妄為,違背了她的意願,竟選擇了阿魯特氏為皇后(孝哲毅皇后),這一次,慈禧要把皇后的選擇權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果不其然,這次選秀女的規模是相當大的,慈禧的娘家葉赫那拉氏一族竟有五位參加了選秀,分別是副都統桂祥的兩個女兒、照祥的女兒、佛祐的女兒和惠春的女兒,桂祥、照祥、佛祐是慈禧的親兄弟,惠春則是慈禧的叔叔,也就是說,慈禧的四個侄女和一個堂妹都參加了這次選秀,姑侄五人一同參加選秀,這在清朝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慈禧為了家族聯姻皇室而作出的努力。
  • 明朝男子纏足為哪般,穿紅妝扮寡婦,造孽10年,182個女子遭了殃
    史料記載男子纏足最早在南宋。南宋建炎年間,樞密計議官向宗厚就好纏足。此人喜歡裹道教的「華陽」巾,留長鬍鬚,人稱美髯,看上去應該比較有陽剛之美,但同時他還有裹腳的癖好,又顯得娘氣十足,想想就挺怪異的一個人。大概是這人既喜歡陽剛之氣,嚮往女性之美,於是將這兩種優點合在一體,硬是將一雙大腳纏成了小腳娘。
  • 令妃明明生了嘉慶掌管後宮十年,為何乾隆還是不封她做皇后?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所以很多關於宮廷的影視劇都是以清宮為主的,特別是前段時間大火的《延禧攻略》就是以乾隆年間令妃為女主拍攝而成的。其中魏瓔珞憑藉自己的智慧,上演了一出宮廷版杜拉拉升職記。
  • 滿清王朝是亡在乾隆手裡,而不是慈禧,原因是這些
    滿清王朝是亡在乾隆手裡,而不是慈禧,原因是這些說到中國近代史,就讓我們想起了百年來中國屈辱的歷史,尤其是在慈禧掌握中國命運的半個世紀裡,有很多事情,如戰爭失敗、籤字割地、賠款等因此,慈禧被認為是導致滿清滅亡的劊子手,但現在卻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說清朝滅亡後,清代老人對慈禧的評價很高,他們不認為慈禧是導致清朝被滅的千古罪人。既然不是慈禧,那是誰?如果你猜的是袁世凱,那是非常錯誤的,袁世凱充其量是一個時代的小丑,不能被稱為滅亡清的人。導致清朝真正落敗的人是乾隆。也許你會感到困惑,乾隆不是和康熙共創康乾盛世嗎。他怎麼成為一個歷史罪人的呢?
  • 臺高雄縣古蹟鳳儀書院發現清朝道光年間石碑
    臺高雄縣古蹟鳳儀書院發現清朝道光年間石碑 2008年03月27日 10:3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嘉慶年間最有名的貪汙案,蛇鼠一窩貓鼠同眠,嘉慶是如何處理的?
    說到淮安這個地方,在清朝也是相當有名氣,其中有這麼一件事,發生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嘉慶十三年,那就是被稱為清朝四大冤案的淮安奇案。這件事情,要從那一年發生的自然災害說起,那年淮安發生水災,一名叫李毓昌的官員到淮安當地去檢查賑災情況,在查詢的過程中就發現了一名知縣貪汙受賄,結果真是強龍壓不住地頭蛇,沒想到證明這個命令調查的官員就這樣被滅了口,再加上當地官員層層包庇,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最後這件事東窗事發,也牽連了很多官員,涉及的人數非常巨大,震動朝野。
  • 直擊清朝宮女的真實面孔:沒有清宮劇的漂亮,圖五就是常說的嬤嬤
    滿清入關後,沿襲了明朝的宮女制度,只不過改變了選擇方式,但最終的目的還是一樣,讓她們為皇家服務。 在各類清宮劇中,就有很多關於宮女的鏡頭,她們大多都是年輕貌美的女子;但歷史上真實清朝宮女是什麼樣的呢? 今天,就通過一組珍貴的老照片看看清朝宮女的真實面孔。
  • 清宮是怎麼吃火鍋的?
    電視裡演的,基本都是嘉慶元年正月初四的那場千叟宴,也是目前確認的清朝最後一次千叟宴。之所以說目前確認,是因為在陝西省彬縣永樂村一位叫張四敏的墳塋墓碑上人們找到了這位老張曾經參加過千叟宴並獲贈「八品頂戴」的記錄。張四敏生於乾隆四十六年,卒於道光二十九年。他不太可能去參加嘉慶元年的那場千叟宴,那一年他才1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