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賽門喵
來源:知乎
有朋友問這句話為什麼這裡是用「逗號(comma)」?
Violet might have won the competition to be Willy Wonka's successor, had she not eaten the inflatable gum and turned into a giant blueberry.回答如下:
首先,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問題。絕大部分英語學習者沒有能力提出來這個問題。
介於此,我打算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闡述一下這個問題,這樣絕大部分看這個帖子的人都能夠明白幾個非常重要的英語知識點。
再來看題目中的句子,
Violet might have won the competition to be Willy Wonka's successor, had she not eaten the inflatable gum and turned into a giant blueberry.我還是直接告訴你這依然是一個虛擬語氣,如果還原一下,把 if 加進去,變成了:
Violet might have won the competition to be Willy Wonka's successor, if she had not eaten the inflatable gum and turned into a giant blueberry.咦,為什麼 if 放在後面也有一個逗號呢?
這不是和第一部分的內容完全矛盾嗎!!!!
3. 語法永遠是為表達服務的
很多人認為語法規則如同法律,必須要嚴格遵守。這是極其錯誤的認為。語法作為一套標記系統,其本質是為了溝通而服務的。
所以,你可能會在不同的場景下,看到一些似乎不那麼遵守語法規則的表達,它們並不是錯的,而是為了達到對應情境下所需要的某種修辭目的。
逗號是punctuation。punctuation的意思有打斷,停頓的意思。所以,當作者有諸如 強調,停頓等表達目的的時候,他可能會刻意地加入一個逗號。這時,這個逗號不是必須的,但是在相應的語境下,是非常恰當的。
例如為了突出反差,刻意加進去了一個逗號(不是必須)
She was still quite upset, although she had won the Oscar.例如有時候為了弱化一下語氣加一個逗號(不是必須)
You can call me if you need me. 需要我的時候再打給我,潛臺詞是小事就別來煩我了。加進去一個逗號,刻意停頓一下,弱化了語氣
You can call me, if you need me. 什麼時候都可以打給我,即使是想吐個槽這種小事也行。如果我們再調皮一點兒,加入一個更重的punctuation,變成
You can call me —— if you need me. 這基本上等於 if 的意思不存在了,語氣更加親切。再例如為了不引起歧義,必須要加進去一個逗號(必須)
舉了這麼多例子,現在回到問題本身:這裡的逗號不是必須的,但是在對應的語境下,這個逗號應該是為作者特殊的溝通目的而服務的。
如果你不太能感受,試著將逗號去掉,在原來的語境中替換品讀一下,也許就能覺察出那種細微的差別了呢?
現在你知道該怎麼用逗號了嗎?
來源:華南翻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