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漢語中,標點符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內容。標點符號運用不準確或出現錯誤,再精彩的文章也會大打折扣。尤其是有影響的媒體,還會以訛傳訛,誤導讀者,產生不良後果。因此,標點符號運用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最近,讀到著名作家葉延濱發表於7 月31 日《人民日報》副刊的散文《寧都的蓮花》,應該說,文章寫得很好,文辭優美,但我以為有些標點符號的運用就有問題,是可以商榷的。
1. 原文:「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這是楊萬裡的名句,只是楊詩人的名句在這裡要改一下,寧都的蓮花好像不怕熱,一個個伸長脖子打量我們這些遠來的訪客,陽光下分外嬌豔嫵媚。
更改:應該把「這是楊萬裡的名句」之後的逗號改為句號。原因這是兩個句子、兩層意思。
2. 原文:青山綠水的寧都,地處贛江之源,其美如王安石的名詩:「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好山好水間又逢蓮花遍野盛開。
更改:應該把「王安石的名詩」之後的冒號刪去。原因是後引號之後的句子不是王安石的詩了。
3. 原文:那時,我在延安插隊,在延安鳳凰山麓的延安紀念館,我看見的這照片上面有毛澤東的題詞:「以寧都起義的精神,用於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我們是戰無不勝的」,照片裡一排扎著綁腿、束扎腰帶的軍人站在延安鳳凰山麓的窯洞前。
更改:這段文字有兩個標點符號錯誤,一是「那時,我在延安插隊,在延安鳳凰山麓的延安紀念館,我看見的這照片上面有毛澤東的題詞」中,一個句子兩個主語,顯然是錯誤的,應該把「插隊」之後的逗號改為句號;二是「戰無不勝的」引號之後的逗號,應該改為句號,而且位置在後引號之內。應改為「以寧都起義的精神,用於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我們是戰無不勝的。」因為之後的文字就不是毛澤東的題詞了。
4. 原文:這是寧都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頁,這一頁寫著……
更改:將「最重要的一頁」之後的逗號改為句號或者分號。因為這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後面的又是另一個句子,用了逗號,不僅句式混亂,內容也混亂。
5. 原文:這一頁也書寫在這座小樓的灰色牆面上,那是當年歪歪斜斜寫下的標語:「白軍兄弟,窮人不打窮人,士兵不打士兵」。
更改:「士兵不打士兵」的後引號之後的句號,應該改為感嘆號,位置在後引號之內。因為這是標語,帶有感情色彩。這只是筆者隨意瀏覽一下該文發現的標點符號問題。這樣的一篇紀實散文,而且是刊發在中國最頂級的《人民日報》副刊上,又出現這麼多的標點符號運用瑕疵,至少使讀者心裡不舒服。
細節決定成敗。筆者認為,編輯在注重文章內容和作者名氣的同時,更應該注意標點符號運用的具體細節,不可馬虎從事,影響文章品質。寫得再好的文章,標點符號運用不準確,甚至錯誤,也是一件次品,對讀者都是傷害。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這只是一篇1000 多字的文章啊!
來源:《青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