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研判三種家庭教育不及格,尤其是第三種,疫情下不堪一擊

2020-08-27 海底魚


【頭條號】海底魚

【告讀者】我關心教育,關心老師的生存狀態,期待教育美好的未來。每一篇文章皆是吐血之作,願與你共同交流,共同探討教育話題,期待轉發、評論和關注。



什麼時候開學?

成為很多家長不斷追問的話題,因為開學了,孩子就可以送到學校裡去,就可以終止親子戰爭,孩子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去管理,省心不少。

居家上課期間,一些家庭的確遭遇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讓家長無可奈何,或是尋方問藥,或是退避三舍,無力妥協。

總之,親子戰爭不斷上演,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缺少正確的方法,一方面又擔心孩子不能進行有效學習而失去競爭力,嘗盡了苦頭。

在疫情之下,許多地方都進行的線上測試,對線上學習效果進行評估,通過數據並聯繫家庭教育實際,不難看出,有三種家庭教育在疫情之下表現得不堪一擊。

我們看看究竟是哪三種家庭呢?


第一種家庭〓寵溺型

【特點】

家庭很溫馨,因為動用過多的情感,對孩子的關心很細膩,只要大人能做的事情幾乎全部包辦,在家庭成員之中至少有一位成員對孩子有過分寵愛現象,或是老人,或是父母雙方其中之一。

這樣的家庭教育之下的孩子,獨立能力一點點的被丟失,孩子的依賴性很強,遷移到學習上就是不能自己獨立地進行學習的計劃,計劃的執行,且容易任性,只要不順心就認為是別人做的不好。

【我經歷的故事】

線上測試之後,小王的每科成績均屬下滑狀態,他的媽媽很著急,因為他是畢業班的孩子,成績的下滑讓家長一時不知所措。

「我們家寶貝一直很乖,不知道為什麼成績下滑這麼厲害?」

媽媽的問話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孩子的成績下滑似乎與孩子本身關係不大,因為她在強調孩子很乖。

其實,有的課任老師已反映他完成作業不及時,並且有漏作業的現象,這些,孩子媽媽沒有看到,老師引導她進行問題分析,進行細節歸因。

小王同學愛好娛樂,通過對他個人的了解,我發現他上課期間有掛機現象,學習之餘,喜歡看電視,打遊戲,聊天。

媽媽認為線上學習很辛苦,適當的調節一下,勞逸結合。

觀點不差,但是孩子如果這樣進行下去,往往喜逸惡勞!


第二種家庭〓民主型

【特點】

民主型家庭給予孩子平等的權利,任何問題都不會以權威來決定,而是聽取孩子的意見,通常結果也是孩子的意見。

這樣的家庭常態之下,運轉得比較平穩,只是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就是當最終的結果與孩子的意見相佐時,也會凸顯出問題。

【我經歷的故事】

線上成績出來之後,一位父親發來一段文字,大意是:

成績帶給他的不是一次驚訝,而是次次驚訝,這樣下去別說重點高中,就連普通高中都有困難!

小李自上初中以來,身上也發生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通過聯繫家長,我發現這個家庭比較民主。

主要是商量,協商,生怕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

成績是一個數據,一個結果,它很直觀,但是孩子的父親只看到結果,卻沒有到過程中去尋找原因

「他上課很認真,作業及時交。」

其實這樣含糊的評價背後是缺少對孩子學習過程的細節把握的表現。

回到孩子學習過程上來,就會發現很多問題,聽課不夠專注,沒有跟上老師的思路,作業不注意質量。

小李連續幾次成績不理想,他線上學習的心態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民主型家庭比較柔和,孩子常常底線不清,原則不明。


第三種家庭〓放任型

【特點】

這種家庭,只是完成了生育任務。

有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丟給了老人,有的孩子直到初三,還是老人負責接送,父母沒有進入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去。

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決定,好像與他人無關,老人能管得了吃住,但是管不了學習。

【我經歷的故事】

每堂線上直播課後,後臺都有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每一個學生聽課的時間。

有些學生起初還能跟大家一起學習,可是後來,不是作業交不上,就是缺課。

於是,老師跟家長取得聯繫。

「我們也沒有辦法,現在就希望早點開學。」

老師引導她關心孩子的學習過程,對孩子要進行管理。因為孩子一直在玩手機,無心學習。

「我們也不能來硬的,擔心他做傻事。」

當然,孩子是勝出者,他完全掌控了父母的心態,只要父母左右他,他就會威脅父母,這是父母的痛點。

孩子很危險,很可能會自我放棄。

很多孩子線上學習的狀況集中體現了多年來家庭教育的結果,以上三種家庭不一定全面,但是結合自己所見所思,這三種家庭的孩子線上學習的效果不佳,給家庭教育帶來了一些反思。



【備註】

我是頭條號作者海底魚老師,我是一個熱愛思考的老師,一個熱愛閱讀與寫作的老師,對教育話題興趣濃厚,專注教育領域,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與我探討交流,期待你的轉化、評論,更期待著你的關注哦!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報告稱新冠病毒有三種傳播途徑
    當地時間4月2日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報告(第73期)稱,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各方對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了解仍在繼續並不斷改善。報告簡要概述了世衛組織關於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最新證據分析,包括有症狀、症狀前和無症狀三種傳播途徑。
  • 美國同時爆發三種疫情,其一病死率比新冠還高,白宮面臨極大考驗
    爆發於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其中美國最為嚴重。截止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突破500萬例,病亡超過16萬例,兩項數據穩居全球榜首。而且還在以每天新增5萬例左右的速度增長,絲毫看不到盡頭,抗疫形勢令白宮焦頭爛額。
  • 對鍾南山院士新冠病毒「環境傳人」的研判不可姑妄聽之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環球網12月19日)<br/><br/>  鍾南山院士作為我國資深傳染病醫學專家,在傳染流行病研究方面功績卓著,武漢發生疫情後,鍾南山院士忘我工作,對阻止疫情立下汗馬功勞。近期鍾南山院士又作出新的預判——新冠病毒不但會「人傳人」,還會「環境傳人」,對鍾南山院士的這個研判人們應該引起重視,且不可姑妄聽之。
  •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已演變成三種,最原始的一種以美國居多
    小小的新冠病毒,卻在全球掀起這麼大的波瀾,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新冠病毒到底有多少秘密,也有待科學家們揭開! 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將其分為A、B、C三種新冠病毒類型,其中與蝙蝠和穿山甲身上發現的新冠病毒的祖系病毒最為接近的被稱作A型,因此A型人也被全球認為是最早最原始的新冠病毒,並且認為它是本次疫情爆發的根源,而B型病毒是由A型衍生而來,但是被兩個突變產生的差異分開,C型則又被認為是B型衍生出來的。
  • 中國科學家有新突破!發現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抗體
    導讀:中國科研團隊近日在《科學》雜誌上公開表示發現了兩種可有效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有望用於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 目前兩個抗體已在相關公司進行產品轉化,未來有望用於新冠患者臨床治療。
  • 三種吃食被新冠病毒汙染!這波疫情什麼時候結束?院士發出最新研判
    吳尊友回應進口車釐子表面陽性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回應車釐子等進口水果怎麼吃:①保存水果的溫度比冷凍魚肉等食品溫度高,病毒在保存水果這樣的溫度下存活時間短。②核酸檢測呈陽性,有可能是活病毒,也可能是死病毒或病毒片段,不一定代表有傳染性。
  • 拜登的四個歷史性危機與好萊塢導演的三種病毒,如何影響中美關係
    下文結合好萊塢導演提出的三種病毒,進行了分析,尤其是思考了中美未來走向。一、拜登提出的美國當前四重危機:新冠疫情、經濟復甦、氣候變化和種族公正顯然,這是拜登1月上任後的當務之急,也可以說是其執政綱領。首先是抗擊新冠疫情,拜登擔當「抗疫總統」確定無疑。
  • 專訪新冠病毒變種報告第一作者:病毒起源說含三層意義,ABC三種類型...
    這份新冠病毒變種報告分析了從病患身上取得的前160份完整病毒基因組,得出新冠病毒通過突變產生的不同病毒譜系:全球的新冠病毒已經變異為A、B、C三種類型。其中較為原始的毒株A型與在蝙蝠身上發現的毒株最接近,而A型更常出現在美國和澳洲感染者身上,在武漢更常見的是從A型突變的B型毒株。另外,由B型變異而來的C型主要出現在歐洲。
  • 三文魚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我們還能吃海鮮嗎?
    #新冠病毒#近日,北京三文魚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進而引發北京疫情再次出現。對給喜歡吃海鮮,尤其是喜歡吃生魚片的朋友們敲響了一次警鐘!起因:據新京報報導,6 月 12 日晚,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接受採訪時表示,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而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目前,北京主要商超企業已連夜下架全部三文魚。
  • 這下麻煩了!英國發現新冠病毒甚為嚇人的研究結果,美國危險了
    人民網10月28日消息,新冠病毒還在全球肆虐,它已經奪走全球超過116萬人的生命,但人類對它的所有消息卻知之甚少。近日英國路透社一篇最新的報導顯示,在對約8.4萬名曾確診過新冠肺炎疫情的人進行了一種名為「大不列顛智力測試」的測試後,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發布了實驗結果,病毒似乎對這些人的大腦造成了顯著的損傷。
  • 厄瓜多白蝦包裝上又測出新冠病毒!
    萍鄉市疫情防控熱線0799-6353816。新聞多一點海關總署: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7月10日,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表示,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新冠病毒監測。其中,7月3日大連海關從裝載厄瓜多註冊編號24887生產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一個樣本中、厄瓜多註冊編號681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同日,廈門海關從厄瓜多註冊編號654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兩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上述企業的凍南美白蝦蝦體和內包裝樣本,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 與新冠病毒賽跑 美英澳加速研發疫苗
    目前,世衛組織正努力匯聚科學界力量,以加強各國合作共同研究針對新冠病毒防治的疫苗、療法和診斷技術。尋找爆發源頭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的科學家們開始對病毒基因組進行深入研究,試圖了解其起源,以及它在蝙蝠及其他物種中發現的相關病毒系譜上的位置。
  • 厄瓜多凍蝦包裝有新冠病毒 專家:不代表有傳染性
    (原標題:厄瓜多凍南美白蝦部分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專家研判:不代表具有傳染性)
  • 劍橋報告:「爆發根源」新冠病毒在美國最普遍,其他國家多是變種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通過對病毒毒株基因研究來溯源病毒來源就成了重中之後重。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新冠病毒是一種來自於大自然的病毒,蝙蝠或和穿山甲都可能是病毒的原始宿主,然而通過一種中間宿主傳給了人類,但是疫情最早在哪個國家出現的無法確認。
  • 英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收緊聖誕節期間防疫限制措施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19日宣布,由於發現傳播速度更快的新冠病毒變異體,英國將收緊聖誕期間防疫限制措施,把首都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的疫情防控級別提升至新增的第四級。   【病毒變異】   新一輪疫情眼下襲擾英國。
  • 近日,鍾南山對當前疫情作出最新研判
    國外尤其是西方國家,現在深陷新冠疫情的泥潭中,紛紛推出各種限制措施,人心惶惶。而此時在中國,由於今年春季大家的共同努力,遏制住了病毒,可以過得比較放心,生命安全有保障,不會受到病毒的威脅。今年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開幕,這個論壇的舉辦尤其顯得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開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講,主要對當前疫情大流行作出最新研判。
  • 醫藥行業:第三方檢驗是新冠病毒檢測的主力軍
    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ICL)是新冠病毒檢測主力軍。①第三方檢驗在疫情檢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央部署擴大重點地區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範圍,且無症狀感染患者的篩查隔離是阻斷疫情的重要途徑。可進行核酸診斷的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資源相對稀缺。
  • 為什麼隔離14天還能查到新冠病毒?專家釋疑
    近期,國內頻頻出現隔離14天後仍然能夠出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尤其是境外輸入病例,給疫情防控帶來極大壓力。這是為何?14天隔離是否不夠用了呢?對此,在今天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解釋說,新冠病毒潛伏期過長是個別現象,是否延長潛伏期還需要研判。
  • 肺和結腸類器官可作療法研究模型 科學家篩出三種抗新冠病毒活性藥物
    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生成了肺和結腸類器官系統,藉助這一成果他們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的藥物進行篩選後,鑑定出了三種顯示對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藥物。這項29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表明,肺和結腸類器官可以作為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和鑑定潛在的新冠肺炎療法的模型。隨著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導致的病例和死亡人數持續增加,迫切需要建立與人體相關的模型,以研究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性,並促進藥物篩選。新冠病毒主要感染呼吸道,但近25%的新冠肺炎患者也有胃腸道症狀,而後者可能產生更嚴重的後果。
  • 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疫情期間,出現咳嗽意味著感染病毒?
    截至目前(2020年12月12日5點28分),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1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7000萬例。進入北半球冬季,新冠疫情也開始進入嚴峻時期如今已經12月份,北半球大部分地區也都已經進入冬季,這也促使新冠疫情可能會加劇,尤其是那些病毒的傳播依然無法得到控制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