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四個歷史性危機與好萊塢導演的三種病毒,如何影響中美關係

2021-01-14 秦安戰略

據亞洲國際新聞社28日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28日在社交平臺推特上發文稱:「從新冠疫情和經濟到氣候變化和種族公正,我們的國家同時面臨著這四個歷史性危機。到了一月份,我們就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和我的團隊在努力工作,準備在(就職)第一天就採取行動。」下文結合好萊塢導演提出的三種病毒,進行了分析,尤其是思考了中美未來走向。

一、拜登提出的美國當前四重危機:新冠疫情、經濟復甦、氣候變化和種族公正

顯然,這是拜登1月上任後的當務之急,也可以說是其執政綱領。首先是抗擊新冠疫情,拜登擔當「抗疫總統」確定無疑。在歐巴馬的「網絡總統」、川普的「推特總統」之後,拜登似乎重返原來的軌跡,但事實上,新冠病毒和網絡病毒都屬於非傳統安全風險,在這個意義上講,這三屆總統的路線繼續向前,也就是說,歷史不會倒退,但美國的確在衰落了。當前,在世界各地耀武揚威的美國,面對新冠疫情狼狽不堪,已經超過33萬人死亡,超過韓戰以來所有陣亡人數的總和,也超過了二戰美軍陣亡人數。拜登別無選擇,抗疫優先。

其次是經濟復甦。這又是和抗疫緊密相關的,疫情控制不住,經濟也就難以復甦。對於拜登來說,由於川普大量放水,留下的手段不多了,美國面臨巨大的債務危機甚至美元崩盤,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第三講氣候變化,應該是拜登重返世界舞臺的一個切入點,也就是說,其不一定很重要,但可以讓美國相對體面的重返世界舞臺。拜登不幸啊,光收拾川普留下的爛攤子,就花去很多功夫。第四是種族公正,這在一些美國白人心中根深蒂固,很難很快改變,但總歸是要努力的,也事關拜登的選票。

二、早在美國疫情之初,美國好萊塢導演就指出,美國人民遭受新冠病毒、川普病毒和前川普病毒的三重煎熬

早在今年4月,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史蒂芬·科爾伯特近日在節目中邀請到了美國知名導演兼作家麥可·摩爾。摩爾認為當下美國正與三種病毒作鬥爭。首先是新冠病毒,這是比較明顯的一個。然後是「川普病毒」,這種病毒需要在美國大選投票中以合法的方式根除掉。還有一個就是「在川普之前就有的病毒」,指的是允許像川普這樣的人當選總統的支離破碎的政治體系。

顯然拜登的新冠疫情、經濟復甦、氣候變化和種族公正這四重危機,和摩爾的三種病毒有相同的地方。當務之急都是應對新冠病毒,拜登不得不上任「抗疫總統」,挽救美國人民的生命。儘管由於川普的不配合,這個難度很大,但78歲高齡的拜登必須頂上去。其次是川普病毒,儘管隨著川普下臺,這種病毒名義上死亡,但卻深刻地影響了經濟復甦,事關氣候變化(川普退群)和種族公正。

當然「在川普之前就有的病毒」直接造成了拜登所講的後三種危機,也助長了新冠疫情。這是制度的問題,拜登也難以改變。

三、很顯然,拜登是個清醒的政治家,當務之急並沒有放在對外霸權,但美國遏制中國的本質不會改變,我們依然需要放下幻想、準備戰鬥

從拜登明確的新冠疫情、經濟復甦、氣候變化和種族公正這四重危機來看,符合基本的邏輯思維,沒有川普蓬佩奧的瘋狂思維,但我們必須看到,美國參眾兩院高票通過、川普籤發的撥款法案,包括所謂的「臺灣保證法」與所謂「西藏政策與支持法案」。而且,這個法案,即便拜登上臺,其國務卿也要在法案生效後180天內,針對國務院指導對臺關係,包括針對「對臺交往準則」等文件進行審閱並提出報告,重新頒發供行政部門遵行的準則。

另外,美媒認為拜登上任後中美對抗升級,或在南海發生戰爭。秦安戰略智庫之前也分析過拜登上臺之後中美關係:川普加速的美國既定戰略方面,拜登無法改變也不想改變;拜登啟用關鍵人員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南海將是中美碰撞點;美國盟友英國、法國等已經確定了染指南海的行動計劃。

從以上分析來看,拜登上臺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需要集中精力處理國內事務。而臺海局勢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從目前來看,有三種情況出現,將導致不可避免的軍事行動。其一,川普上演末日瘋狂,突訪臺灣地區,甚至宣布承認臺灣;其二,臺空軍飛行員不堪壓力、心理崩潰打出第一槍;其三,「臺獨」當局和域外分裂勢力的其他行為。比如澳大利亞政客也叫囂,要突訪臺灣,並宣布承認臺灣,以遏制中國。

無論如何,目前是國家統一的重大機遇期,我們解放軍正在枕戈待旦,準備隨時出擊,實現祖國的偉大統一!

相關焦點

  • 拜登:美國正同時面臨著四個歷史性危機!在上任第一天就採取行動
    拜登上周日(12月27日)發表推文稱,美國正在同時處理四個歷史性危機,他的團隊正努力在一定時間內應對這些挑戰。「從新冠病毒和經濟,到氣候變化和種族公正,我們的國家正同時面臨著四個歷史性危機。到了1月份,我們就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
  • 【會議簡訊】「拜登時期中美關係前瞻」學術研討會召開
    2020年11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國際經濟評論》編輯部、中國世界經濟學會聯合組織「拜登時期中美關係前瞻」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就拜登時期美國政策走向、中美關係前景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 學者:中美博弈有兩條界限,是不會打翻的|中美關係|王湘穗|拜登|...
    我發言的題目是「進入交錯動蕩期的中美關係」。就像剛才沈逸老師說的那樣,從現在開始,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力量對比越來越接近。在進入2020年後,世界變得非常亂,標誌之一就是中美關係也進入了一種螺旋式的下降,以至於很多研究中美關係的人、國際上很關切中美關係的人都不知道中美關係會如何發展,會掉到什麼地方。
  • 國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拜登上臺後的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
    在拜登就職第三天,美國務院正式發表聲明,表示美「將維持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臺灣關係法」和對臺「六項保證」中提出的長期承諾,「繼續協助臺灣維持足夠的防衛能力」,稱美國「對臺灣的承諾堅如磐石」。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短期內會相對穩定拜登曾經多次訪問過中國,先後在美國國會、柯林頓、歐巴馬政府中擔任要職,對中國情況非常熟悉。他深知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會慎重處理中美關係。
  • 展望拜登時期的中美關係——崔天凱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
    中美雙方需避免因臺灣、朝鮮等問題惡化兩國關係,積極探索既競爭又合作的共存方式。來自中美兩國高校、智庫的20餘位知名專家學者圍繞「美國新政府如何應對當前中美戰略博弈」及「新形勢下中美在經貿、科技以及環境等領域的互動」等議題展開了討論和交流,同時另有500餘名聽眾線上參會。
  • 「2020年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圓桌訪談
    目前受新冠疫情、經濟衰退和種族騷亂等影響,川普選情異常艱難,拜登民調支持率全面領先。現距投票日還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如何判斷目前選舉形勢及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世界知識》推出封面話題「2020年美國大選:階段性預估」,以下是第三篇《大選結果不會扭轉美國以競爭為主的對華政策基調——「2020年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圓桌訪談 》。
  • 拜登表示對華要比川普更硬,中美...
    「減少貿易逆差或幫助我們的經濟從冠狀病毒危機中恢復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根據貿易協議的第一階段,承諾在兩年內至少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而華盛頓同意分階段削減對中國商品的關稅。  川普的反對者表示,川普的瘋狂言論,顯示出其為了大選已經有些不擇手段了,特別是在近期的民調中,發現自己支持率已經落後拜登8個百分點之後。
  • 專訪拜登政府候任國務卿:重建美國在中美關係上的優勢
    小布希政府時期,布林肯轉戰參議院,成為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助手總管。彼時,時任德拉瓦州參議員的拜登是該委員會的主席。正是在這段共事時光裡,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以下是訪談記錄節選,供讀者參考閱讀,理解布林肯及拜登團隊的外交政策。)【作為一名與拜登副總統關係極為密切的顧問,您領導了其競選團隊的外交政策團隊,我想沒有人比您更適合談論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了。因此,我想問問您將會如何描述拜登外交政策的主線?】
  • 「拜登獲勝」,好萊塢和NBA慶祝「美好的一天」
    隨著歐美各大媒體放出「拜登獲勝」的大標題,拜登以及民主黨的支持者們迫不及待地表達祝賀並開始了慶功活動,這其中包括以好萊塢為代表的娛樂界和NBA為代表的體育界。《好萊塢報導者》7日稱,美國電影協會這個好萊塢最重要的業內組織第一時間發表聲明,「期待與拜登和哈裡斯在許多重要領域展開合作,包括提供250萬個工作崗位,為28萬家企業提供資金,每年投入1810億美元重整行業。」美國影視產業在這次新冠疫情中損失慘重,美國電影協會背後是好萊塢傳統五大片廠和流媒體巨頭網飛,他們希望拜登能迅速控制疫情,讓美國影視行業儘快重回正軌。
  • 中美關係如何修復?美國前高官突然指出明路,拜登必須引起重視
    在美國政府權力交接之際,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也成一大熱點。12月14日,對拜登而言是重要的一天,美國選舉人團已經正式確認拜登當選。海外網援引華爾街日報消息稱,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發表了一篇關於中美關係的論文。他表示,拜登的對華政策可以預見。
  • 專家:中美關係將處於「僵持階段」 拜登對中國會非常強硬
    在議題一「中美關係會迎來轉機嗎」的討論中,北京語言大學學院特聘教授暨國別和區域研究院特別院長黃靖在發言中,從美國的國內政治氛圍角度分析了今後中美關係的發展態勢。第一,他認為中美關係在相當一段時間,即拜登任期開始到2022年,會處於「僵持階段」或者「冷靜期」。這主要是美國國內政治造成的。
  • 基辛格:儘快重啟中美關係,否則面臨真正風險
    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前聲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務院發言人14日在回答媒體詢問時強調,美過去40年來遵循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臺灣關係法」和對臺「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對此,趙立堅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 「下一階段」中美關係前瞻:拜登會與川普大不同?|北京觀察
    在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看來,趙立堅的回應中雖然不點名的指出蓬佩奧之流是造成中美關係嚴峻的原因,「中美關係之所以呈現建交以來最嚴峻的局面,根本原因在於美方一些人固守陳舊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從零和博弈角度看待中國發展和中美關係。」
  • 拜登當選對美國、中國及世界的影響
    1 拜登選票已超半數,鎖定勝局北京時間2020年11月8日凌晨,拜登贏得賓夕法尼亞和內華達州,累計獲得290張選舉人票,已鎖定勝局;川普獲得214張選舉人票。此屆大選十分激烈,關鍵搖擺州密西根州、威斯康星州和賓夕法尼亞州臨近計票結束髮生反轉;拜登分別以2.7、0.7和0.6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獲勝。
  • 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新變數
    、上萬名黨員幹部進行了主題為《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新變數》的精彩授課。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新的現代化模式得到承認、新的工業革命正在到來、新的全球治理模式出現……在如此百年變局中,中美大國關係尤為重要。美國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新總統拜登宣誓就職。新總統拜登在美國大選中脫穎而出,完勝川普。這場總統權力的交接,是在美國備受疫情蔓延、種族衝突、社會撕裂、制度失靈等問題的困擾下舉行的,可謂舉世矚目。川普時代結束,拜登任期開始。
  • 【權威解讀】王緝思:「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 | 太平洋論壇
    在全世界也是這樣,世界上現在出現了一種很難逆轉、甚至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就是貧富懸殊差距越來越大,而貧富懸殊的差距又往往與人們所在的族群、民族、社會團體有關係。貧富懸殊問題已經滲入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地方都存在著分配不平等擴大的問題,這就帶來了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的歷史性變化。全球性的社會、經濟、政治的歷史性變化,帶動和影響了中美兩國國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變化。
  • 《速激》導演林詣彬:好萊塢幹什麼都要靠關係
    《速激》導演林詣彬:好萊塢幹什麼都要靠關係 2015-07-03 08:07:41   趙薇、黃曉明主演的《橫衝直撞好萊塢》自6月26日上映後票房已累計2.38億元,不過口碑卻呈兩極分化,有觀眾認為很新奇,有觀眾則認為get不到笑點。記者採訪了本片監製、編劇林詣彬,暢聊第一次拍中美合拍片經歷及華裔闖蕩好萊塢故事。
  • 李顯龍苦口婆心,基辛格發出警告,拜登談中美關係時怎麼說?
    據俄羅斯媒體11月20日報導,在談論到中美關係的發展前景時,成功當選的拜登指出,美國並不需要加強對華的制裁力度,無需對華加徵額外的關稅,對於中國的措施,「不為懲罰,只想讓中國懂規矩」。川普對華政策失敗,基辛格發出警告顯然,拜登寥寥幾句話道出了今後一段時間拜登政府對華關係的基調,這讓人們看到了今後中美關係出現一定緩和的希望。自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在對華問題上屢屢展示出極為強硬的態度,先是對中國發起貿易戰,肆意對中國加徵關稅,致使兩國正常的合作與貿易往來受到嚴重的衝擊。
  • 李稻葵:未來四年,中美將進入溝通順暢的新型大國關係
    文 | 動點科技作者 | 鄭惠敏美國大選結果出爐,新任拜登政府將會給中美關係帶來哪些改變?雙循環結構對中國的改革與開放有什麼影響?數位化技術帶來的是融合還是隔離?在紛紜變化的世界局勢中,企業應當如何穿越危機,洞悉當下,贏得未來?
  • 拜登團隊多名華裔在列,調和關係還是以華制華?
    中美關係這是要緩和了?別開心得太早。這就來扒一扒拜登團隊中的華裔面孔。戴琪(Katherine Tai)拜登提名了戴琪為美國貿易代表。目前在國會眾議院任職的她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貿易律師,精通中國問題。如果任命最終獲得通過,可以說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她將接替現任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成為拜登政府的「貿易沙皇」。可能以後中美貿易談判時直接用中文就成了,翻譯都不需要咯,這樣想想還不錯,但是別開心得太早。戴琪雖然是華裔,但向來主張以強硬和具有策略性的方式對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