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儘快重啟中美關係,否則面臨真正風險

2020-12-13 中國網


外交部:任何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行徑都會遭到堅決回擊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再次正告美方,任何損害中國核心利益、幹涉中國內政的行徑都會遭到中方堅決回擊。


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前聲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務院發言人14日在回答媒體詢問時強調,美過去40年來遵循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臺灣關係法」和對臺「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


對此,趙立堅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也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基辛格:儘快重啟中美關係,否則面臨真正風險

彭博社報導,北京時間16日,97歲的基辛格博士在「2020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線上)開幕式中講話,呼籲中美合作應對新冠疫情,並利用這一機會開展政治對話、為當前緊張局勢降溫。


他表示雙方必須達成一點共識:「同意不論發生其他任何衝突,都不會選擇軍事衝突。」他還向拜登喊話:為了避免危機,應儘快重啟與中國的溝通,修復川普任內受到嚴重損害的中美關係。


譚德塞:放任病毒蔓延的國家是在玩火

11月16日,剛剛結束兩周隔離期的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就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出警告,他特別指出,歐美國家的疫情極其令人擔憂。


他說:「現在我們非常擔心一些國家病例激增的情況。特別是在歐洲和美洲,衛生工作者和衛生系統正在被推向崩潰的邊緣。」


他強調:「這是一種危險的病毒,可以攻擊身體的每一個系統。那些放任病毒蔓延的國家是在玩火。」


義大利研究所:新冠病毒去年9月就在意傳播

據路透社16日報導,義大利米蘭國家癌症研究所(INT)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在去年9月就開始在義大利傳播,遠早於武漢出現疫情的時間。較目前義大利首例新冠患者出現時間2月21日,也提前了5個月。這項研究已在INT所屬的醫學雜誌《腫瘤雜誌》(Tumori Journal)上發表。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稱,在義大利疫情暴發前之前檢測到病毒抗體的存在,可能會「重塑疫情大流行的歷史」。


馬克龍:不同意歐洲防務依附美國,要實現獨立自主

路透社當地時間16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就算美國換成可能對歐洲更加友好的拜登政府,歐洲也需要獨立自主的防衛戰略,「就像美國和中國打造的自主一樣」。


馬克龍還說,相信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該問題上也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此前,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姆11月2日接受美媒「政客」採訪,並發表「歐洲永遠都需要美國」的署名文章。她認為,歐洲在未來短期內仍然需要依附於美國的軍事保護,呼籲強化跨大西洋關係。


秘魯紫黨國會議員薩加斯蒂將出任總統

當地時間9日,秘魯時任總統比斯卡拉(Martin Vizcarra)遭國會彈劾下臺,次日(10日),時任國會主席梅裡諾宣誓就任秘魯總統。不過才上任6天,梅裡諾辭職。16日,秘魯紫黨國會議員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接任總統。


秘魯在一周內經歷了三個總統。


責編:時暢


審核:蔣新宇


相關焦點

  • 楊潔篪出席「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成立儀式
    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外長楊潔篪在致辭中從親身經歷回顧中美關係近三十年發展歷程,高度讚揚基辛格博士為中美關系所做出的歷史性貢獻。中美高層接觸和往來日趨頻繁,經貿利益交融日益增加,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合作持續拓展,對話溝通渠道進一步豐富,人民間的友誼不斷深化。  楊潔篪說,新世紀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中美兩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和肩負的共同責任不斷增加,合作基礎和前景日益擴大。中美關係的全球影響和戰略意義進一步上升。雙方應積極進取,加強合作,努力構建新世紀持續穩定的中美關係框架。
  • 美成立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
    本報華盛頓7月29日電(記者徐啟生)美國智庫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今天在華盛頓正式成立。正在此間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到場致辭。  該研究所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命名,與中國外交學會等機構合作,開展中國和中美關係的研究及學術交流。研究所將成立一個由20名左右中美各界知名人士組成的顧問委員會,由基辛格和中美友協會長、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擔任共同主席。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任首任所長。芮效儉表示,該研究所將致力於增進美中相互了解,促進美中關係發展。
  • 李顯龍苦口婆心,基辛格發出警告,拜登談中美關係時怎麼說?
    據俄羅斯媒體11月20日報導,在談論到中美關係的發展前景時,成功當選的拜登指出,美國並不需要加強對華的制裁力度,無需對華加徵額外的關稅,對於中國的措施,「不為懲罰,只想讓中國懂規矩」。川普對華政策失敗,基辛格發出警告顯然,拜登寥寥幾句話道出了今後一段時間拜登政府對華關係的基調,這讓人們看到了今後中美關係出現一定緩和的希望。自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在對華問題上屢屢展示出極為強硬的態度,先是對中國發起貿易戰,肆意對中國加徵關稅,致使兩國正常的合作與貿易往來受到嚴重的衝擊。
  • 面對美國選舉結果,97歲基辛格亮明態度,更提及到了中美關係
    和美國話題緊緊相扣的還有中美之間的關係走向,美方遏華發展已是世人皆知,一方面是美方對中方快速崛起的擔憂和對其霸權地位形成挑戰,而另一方面則是美國霸權與強權政治的思維,頻頻將中美關係推向冰點。前國務卿基辛格已經97歲,但對政界局勢仍保持清醒認識,在其罕見的表態中,也提到了中美關係。
  • 事關中美,1日,北京傳來一個重要消息,與基辛格的判斷高度一致
    11月16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喊話拜登,稱如果中美關係持續惡化,世界將面臨一場堪比一戰的災難。早在10月7日,基辛格就曾「吹哨」。他表示,美國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來理解當今的國際局勢。他直言「沒有任何國家在當代能建立在戰略和經濟上都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的單方面優勢」。
  • 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修復破裂的中美關係是當務之急
    很明顯,新一屆美國政府的「重建」工作必然也包括已遭到嚴重破壞的中美關係。中國外交部在談及中美關係的未來發展時就提到,要保持中美兩國關係的穩定和健康,不僅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也是美國國內有識之士和國際社會的一致期待。中方願意和美方加強溝通、合理解決分歧、積極開展友好合作,為推動中美兩國關係的健康發展而作出努力。
  • 誰造成了中美間的緊張?基辛格的答案是……
    基辛格博士,我希望以一個關於過去的問題來開始今天的對話。其實是您上周在紐約的一些言論引出了我的問題。您當時說,「除非美中兩國能妥善處理好分歧,否則雙方若發生衝突,其災難性後果會比曾對歐洲文明造成巨大傷害的兩次世界大戰還要嚴重」。您還說,「如今其中一方已經不可能再支配另一方了」。基辛格博士,我們把思路拉回到過去,拉回到您最初開始思考美中關係的時候。
  • 基辛格評「川普與蔡英文通話」:對中國領導人的平靜印象深刻
    【觀察者網綜合】被美媒稱為「外交菜鳥」的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中美關係前景備受關注。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上周訪華,與習近平會面,昨天(12月5日)他和另一位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在紐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 lCommittee on UnitedStates-China Relations,簡稱NCUSCR)的論壇上探討中美關係問題。
  • 基辛格:川普政府正用對抗的方式搞外交,世界會滑向一戰的災難
    11月17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彭博新經濟論壇上發言,警告除非中美兩國能建立一些合作的基礎,否則世界會滑向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而當前各國的軍事科技會使這種危機更難控制。基辛格表示,中美關係今年快速受到蠶蝕,意味兩國正邁向新冷戰,雙方現時需要達成共識,不論陷入什麼爭端,也不要爆發軍事衝突。他同時指出,美國與中國兩國因此需要建立機制,供雙方元首信任的人代表前者保持接觸。
  •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聚焦合作 中美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題:聚焦合作 中美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鄭韜美國大選後,中美關係再次站到十字路口,既面臨許多風險挑戰,也面臨新的機遇。雙邊關係能否重回正軌,是全世界關心關注的焦點。
  • 基辛格:中美需要相互了解對方的基本觀點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16日晚在2020創新經濟論壇上談到中美關係時認為,美中兩國歷史不同,所以雙方必須了解對方的基本觀點是什麼,了解對方的基本原則和對國家利益的定義,這樣才能順利開展對話。基辛格作為對於世界形勢和中美關係有著大視野的戰略家,他的認識是十分客觀理性的,但是美國當前的國內政治導向或者說是趨勢卻是與他的觀點相反的。美國國內現在對華強硬已經是社會共識,在這重大的「政治正確」下,美國社會總體上對中國的認識已經偏離客觀,更多的是政治立場站隊。
  • 川普為何開除基辛格?97歲外交元老談中美,美政壇在怕什麼?
    但是美國的霸權主義逐漸根深蒂固,對待快速成長的中國開始有所忌憚,隨後兩國關係立場的不同,更是進一步加劇了中美的分歧。可儘管如此,當時的中美關係還不到持續走低的地步,進入千禧年後,兩國在經濟、貿易上的合作不斷加深,哪怕有一定的分歧但還算是正常的衝突。
  • 97歲基辛格警告美國下任總統:否則世界將陷入堪比一戰的災難
    他表示,美國下一任總統首先要和中國領導人進行對話,迅速採取行動恢復與中國的溝通渠道,否則可能出現升級為軍事衝突的危機。他警告說,否則「世界將陷入一場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除非(中美之間)出現某種合作行動的基礎,否則世界將陷入一場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
  • 精彩對話: 中美最大分歧點究竟是什麼?
    21世紀的世界不同於美國熟悉的20世紀,情況發生很大變化,美國自身面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應儘快適應變化了的世界,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必要時做些妥協。  基辛格:當前美國確實處於不尋常的時期。在過去很長一段歷史時期,美國都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外交政策也建立在這一前提之上。因此,這個新的世紀對各方都是挑戰,不僅對於美國,對中國也是挑戰,難道不是嗎?
  • 港媒:中美關係應用成語「對牛彈琴」來形容
    香港《南華早報》7月23日文章,原題:中美關係:一場防守型遊戲用中國成語「對牛彈琴」來形容不久前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很貼切。中美關係如今降至上世紀70年代尼克森-基辛格時期以來的最低點。北京和華盛頓不僅對解決國際貿易體系和地區安全等問題存在種種分歧,且在如何界定雙邊關係的關鍵問題上始終說不到一塊去。
  • 不讓綁架中美關係的陰謀得逞
    美國政府日前出臺新規,收緊對中共黨員及其家屬赴美籤證政策,再次公然挑動意識形態對抗,肆意毒害中美關係。這一歇斯底裡式的政治霸凌行徑,進一步暴露了美國一些極端反華勢力企圖綁架兩國關係,以攫取一己私利的險惡用心。  眾所周知,中國從不幹涉美國內政,從不對外輸出發展模式,從不搞意識形態對抗。
  • 面對當前的困境和難題,中美關係又將如何發展?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自49年前基辛格的到來,打開了中美合作關係的大門後,這幾十年間,我們與美國有較多合作往來。而作為全球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我們和美國的關係發展現如今卻出現了阻礙。那麼,面對當前的困境和難題,中美關係又將如何發展?日前,中美兩國多位專家學者、前政要人員和媒體機構利用視頻會議開展一次「雲會面」。在此次會面中,雙方就「合作與尊重」開展在線討論並發表各自意見。其實,這一次「雲會面」舉辦的時間也頗有意義,因為49年前基辛格訪華也是在7月9日這一天。
  • 不妨對中美關係做更壞的心理準備
    如何看待這一系列言論,對於判斷川普上任後的中美關係具有重大意義,從歷史規律出發得出任何單一判斷都有可能誤讀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首先,大選後川普的對華政策言論與他對其它問題的言論有鮮明對比,一個明顯的參照物就是對俄羅斯的態度。
  • 中美網絡安全關係中的威脅、風險與機遇
    作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近年來,中美在網絡安全領域呈現出競爭、對抗、合作等多重態勢,中美戰略關係中的「非敵非友、亦敵亦友、半敵半友」的複雜特性,均鮮明地呈現並作用於網絡空間,使得中美在網絡安全關係上威脅、風險與機遇並存。 早在上世紀末,美國學者小約瑟夫?奈就曾指出,「恰似核優勢是構成舊時代聯盟領導的關鍵,信息優勢將構成資訊時代的關鍵」。
  • 基辛格毫無掩飾:「大國應該支援美國,不然將發生戰爭!」
    對大家而言「基辛格」這個名字都不陌生。有人稱他為中美外交第一人,稱他為中國老朋友。近日,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20萬大關,這位美國元老政治家基辛格也坐不住了,公開放話道:世界大國應當支援幫助美國克服難關,否則將會發生戰爭!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殷切的要求嗎?還是隱含的敵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