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選舉結果,97歲基辛格亮明態度,更提及到了中美關係

2020-12-11 海峽生活匯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在美媒公布拜登勝選結果公布之後,美國政壇元老級人物基辛格在訪談節目中,發表了對美大選的看法。和美國話題緊緊相扣的還有中美之間的關係走向,美方遏華發展已是世人皆知,一方面是美方對中方快速崛起的擔憂和對其霸權地位形成挑戰,而另一方面則是美國霸權與強權政治的思維,頻頻將中美關係推向冰點。前國務卿基辛格已經97歲,但對政界局勢仍保持清醒認識,在其罕見的表態中,也提到了中美關係。

基辛格罕見表態

伴隨著美大選大局或已定,美方國內卻再次陷入兩極對抗,其中一方是與川普"勢不兩立",另一方則是支持川普繼續戰鬥,甚至兩大陣營之間已經劍拔弩張街頭對峙且互不服氣難以調和。川普目前大勢已去,可實際上其背後還有諸多支持在為其吶喊與反抗,在全美各地發起遊行示威活動。

面對美國大選結果結果,且政治僵局短期內難以和解,已經97歲高齡的前國務卿基辛格罕見表態。根據《參考消息》所報導,基辛格在採訪中表示選舉相關且重要的問題是總統,但究竟是誰當選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美方人民重新團結在一起,消除隔閡共同克服當前困境。

同時,基辛格表示與拜登已經認識長達數十年,縱使在某些政見上出現不一致,但拜登不是那種為了實現自身的決定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人。與此同時,基辛格還不吝讚美之詞,表示對於拜登這個人比較喜歡。

提高中美關係,基辛格再次理性發聲

採訪中基辛格被問及對美國外交的看法時,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提到中美關係。據《參考消息》所報導,基辛格表示,中美之間是既複雜但又對彼此都很重要的關係,中方實力在不斷加強的同時也改變著世界力量的對比,而中美在意識形態上也存在著不小的分歧。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遏制軍事衝突也愈發困難,通過談判和籤署協議來解決問題顯得更加重要。

而美國應該將重點放在合作共贏之上,而不是取得勝利。基辛格強調,中美之間應該是合作而不是抗衡。很慶幸美方政壇還有如基辛格這種思維冷靜客觀的政客,雖然已經97歲高齡但卻一如既往的冷靜、專注且具有近乎令人入迷的分析能力,曾經擔任過多位美國總統的外交政策顧問。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生活匯》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參考消息》

相關焦點

  • 川普為何開除基辛格?97歲外交元老談中美,美政壇在怕什麼?
    基辛格提醒中美關係:或比世界大戰更糟糕川普自上任之後就遵循著「美國優先」的政策,為此得罪了不少國際盟友,而在今年疫情爆發之後,一向強大的美國則成為了眾矢之的,為此美國選擇加大火力,將矛盾對準中國,徹底將中美關係推向深淵。
  • 楊潔篪出席「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成立儀式
    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外長楊潔篪在致辭中從親身經歷回顧中美關係近三十年發展歷程,高度讚揚基辛格博士為中美關系所做出的歷史性貢獻。   中新社華盛頓七月二十九日電 (記者 邱江波)美國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二十九日在華盛頓成立。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哈德利、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等出席成立儀式。
  • 美成立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
    本報華盛頓7月29日電(記者徐啟生)美國智庫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今天在華盛頓正式成立。正在此間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到場致辭。  該研究所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命名,與中國外交學會等機構合作,開展中國和中美關係的研究及學術交流。研究所將成立一個由20名左右中美各界知名人士組成的顧問委員會,由基辛格和中美友協會長、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擔任共同主席。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任首任所長。芮效儉表示,該研究所將致力於增進美中相互了解,促進美中關係發展。
  • 亮出最後底牌?川普開始「以儆效尤」,97歲基辛格被炒魷魚了
    到目前為止,除了俄羅斯以及墨西哥等少數國家未向拜登表達祝賀以外,大多數的國家都認可拜登將會是新任總統,這也代表著川普已經沒有了翻盤的機會,即使在輿論上其也沒有多少的靈活空間。
  • 基辛格:儘快重啟中美關係,否則面臨真正風險
    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也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基辛格:儘快重啟中美關係,否則面臨真正風險彭博社報導,北京時間16日,97歲的基辛格博士在「2020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線上)開幕式中講話,呼籲中美合作應對新冠疫情,並利用這一機會開展政治對話、為當前緊張局勢降溫。
  • 李顯龍苦口婆心,基辛格發出警告,拜登談中美關係時怎麼說?
    據俄羅斯媒體11月20日報導,在談論到中美關係的發展前景時,成功當選的拜登指出,美國並不需要加強對華的制裁力度,無需對華加徵額外的關稅,對於中國的措施,「不為懲罰,只想讓中國懂規矩」。川普對華政策失敗,基辛格發出警告顯然,拜登寥寥幾句話道出了今後一段時間拜登政府對華關係的基調,這讓人們看到了今後中美關係出現一定緩和的希望。自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在對華問題上屢屢展示出極為強硬的態度,先是對中國發起貿易戰,肆意對中國加徵關稅,致使兩國正常的合作與貿易往來受到嚴重的衝擊。
  • 2020美國總統選舉與選後中美關係
    該制度下,聯邦總統不是由全國普選產生,而是由一個聯邦選舉人團投票產生。聯邦選舉人團共538個席位,取得270票以上的候選人會贏得總統寶座。各州在選舉人團的席位數每十年根據人口普查的結果而定,今天的席位數是基於2010年普查而定的。大選時,選舉人團成員雖然有權根據自身意志投票但通常會依據本州的普選結果投票,因此各州普選的勝者理論上會贏得該州在聯邦選舉人團中的全部投票席位。
  • 2016年美國大選及其對中美關係影響預估
    作為後金融危機時代的首次換屆選舉,2016年大選的結果必將直接影響到美國未來至少四年的內政外交政策走向。就中美關係穩步發展的大局而言,2016年大選也將為美國對華政策帶來不可低估的變數,值得密切關注。再如,鑑於古巴裔美國人對美古復交的態度在過去一年中呈現出積極轉變,如果歐巴馬在11月大選前訪問哈瓦那,一定程度上會牽動古巴裔為數眾多的大選關鍵州佛羅裡達的選情。換言之,歐巴馬的執政遺產更像是一把雙刃劍,有助於兩黨鞏固基本盤的同時,也可能反向動員共和黨的參與度、弱化民主黨的團結度。 第三,兩黨初選產生的總統候選人決定著競選戰略結構乃至選舉結果。
  • 97歲基辛格警告美國下任總統:否則世界將陷入堪比一戰的災難
    歲高齡的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16日晚在2020創新經濟論壇上再談中美關係。在基辛格看來,中美兩國正逐漸朝著「對抗的方向發展」,在外交上採取了一種相互對抗的方式,「危險在於,某些危機將會發生,會從言語衝突升級為一場實際的軍事衝突」,而當今的軍事技術將使得危機「更難控制」。基辛格認為,今年中美關係迅速惡化,「正滑向一場新冷戰」,因此雙方需就「無論發生任何衝突,雙方都不會訴諸於軍事衝突」達成一致。
  • 中美策 | 美國學者激辯:中美關係進入「寒流」了嗎?
    中美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對話將在未來三個月迎來新一輪的高潮。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一股對華焦慮感近來正在瀰漫,對中美關係保持樂觀態度的學者聲音有所減弱。尤其在南海這個原本並不屬於中美雙方核心關切的議題上,中美官員卻打起了空前激烈的爭論戰。從網絡黑客到亞投行,從「中國威脅論」到「中國崩潰論」,從學術圈到媒體圈,中美雙方似乎對彼此都變得不那麼友好。
  • 基辛格:熟悉的美國客人帶來新的見解
    基辛格: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觀是必須要做的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基辛格博士在他的發言中回顧了中美關係不平凡的歷程。他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國際關係存在周期性的波動,一段時間的相對緊張之後,往往接續著一段彼此深入了解的過程。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觀是必須要做的。國際體系需要平衡,而中國是國際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24小時之內,美國兵分兩路闖南海,中方早已亮明態度
    如今,美方更是變本加厲,在24小時之內,美國兵分兩路闖南海。美方軍機闖南海據環球網在12月9日消息,根據南海戰略感知平臺在當天發布的消息顯示,在過去的24小時內,美方總共向我國南海出動了4架P-8A反潛巡邏機,並且在我國海域從事高強度的偵察活動。
  • 基辛格警告拜登不應馴服中國,部分美國精英,為何要幫中國人說話
    近期,隨著美國大選的結果日漸明朗,拜登很有可能成為白宮的下一任主人。目前,儘管拜登團隊對中國的政策和戰略尚不清晰,不過中美關係在未來持續保持緊張和對抗趨勢的可能性依舊非常高。對於未來中美關係走向的不確定性,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近期發出呼籲,拜登政府應迅速恢復中美之間的對話與溝通渠道,緩和並恢復兩國正常的外交關係。基辛格還鄭重警告美國不應該一直採用川普政府的對抗方式來對待中美關係,美國不應馴服中國。作為重量級人物,基辛格的表態無疑也代表了部分美國精英的態度,這也顯示出部分美國精英希望與中國合作。不過,在合作的背後也暗藏著其他的目的。
  • 面對當前的困境和難題,中美關係又將如何發展?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自49年前基辛格的到來,打開了中美合作關係的大門後,這幾十年間,我們與美國有較多合作往來。而作為全球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我們和美國的關係發展現如今卻出現了阻礙。那麼,面對當前的困境和難題,中美關係又將如何發展?日前,中美兩國多位專家學者、前政要人員和媒體機構利用視頻會議開展一次「雲會面」。在此次會面中,雙方就「合作與尊重」開展在線討論並發表各自意見。其實,這一次「雲會面」舉辦的時間也頗有意義,因為49年前基辛格訪華也是在7月9日這一天。
  • 江澤民在上海西郊賓館會見並宴請基辛格及家人
    2013年7月3日,正在上海的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在西郊賓館會見並宴請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及家人。江澤民夫人王冶平,基辛格夫人南希·基辛格、兒媳羅克韋爾、孫女索菲亞·基辛格、孫子威廉·基辛格參加了會見和宴請。知情人士認為,江澤民和基辛格攜家人舉行家庭式、「莊園式」相會,談得「很輕鬆、很真誠」,談話涉及內容「很重要」。知情人士透露了這次會見的情況。
  • 新型「敵友」關係,是能描述目前中美關係最好的用詞
    第一個問題關於美國每四年的總統選舉對中美政策的影響。在中國,領導人相對更加穩定,這樣雙方就會產生這樣外交政策上的不同。第二點,美國現在對中國的態度非常偏右。那些民主黨裡想要取代川普的候選人也都是如此,甚至在對華政策上比川普還要強硬,甚至他們認為川普會跟中國達成的貿易協議只對川普有益,但對美國無益。這不光讓中國人,甚至可以說讓所有人都很困惑。
  • 曾提醒中國「備戰」的基辛格職務被撤,白宮已無計可施
    基辛格曾經訪問過中國,同時也是中美關係破冰的見證者,不過現年97歲的美國前國務卿被五角大樓解僱。和基辛格一同被撤職的,還有奧爾布萊特,他們其實早已不是美國的政府官員,也不會領薪水,所以白宮方面的解釋也稱他們並不是撤職,只是說人員調整。
  • 2020年沒有出現「失信選舉人」,中美關係大局已定
    2020年沒有出現「失信選舉人」,中美關係大局已定!有著政治家、歷史學家、畫家、演說家、作家、戰略家、外交家之稱的英國前首相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邱吉爾說過:根據他對美國人的了解,在嘗試所有可能之後,美國人通常會做正確的事情。
  • 基辛格:川普政府正用對抗的方式搞外交,世界會滑向一戰的災難
    11月17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彭博新經濟論壇上發言,警告除非中美兩國能建立一些合作的基礎,否則世界會滑向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而當前各國的軍事科技會使這種危機更難控制。今年已經97歲的基辛格直言,美國川普政府與中國正加速走向對抗:「他們正用對抗的方式搞外交。這樣的危險在於一些危機會超越言語之爭,變成軍事衝突。」目前,美國川普政府面臨最後兩個月任期,據報有意其有意再向中國使出強硬招數,為新當選拜登政府留下更難處理爛攤子。
  • 周恩來與基辛格1971年密談中的臺灣問題及日本因素
    周恩來的一番話意在提醒基辛格,長久以來中美關係的僵持、中美大使級會談的拖沓不決,根本原因在於美國沒有解決臺灣問題的誠意。他接著對基辛格此次來華的兩個目標評論道:「你的第一個目標同你的第二個目標相連,因為你的第二個目標是進行預備性的會談,以拉近我們的基本立場,使問題更易於解決。」(FRUS, 1969—1976, Volume XVII,p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