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國際經濟評論》編輯部、中國世界經濟學會聯合組織「拜登時期中美關係前瞻」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就拜登時期美國政策走向、中美關係前景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秘書長姚枝仲研究員代表會議主辦方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並希望各位專家能從國際格局的變動、美國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拜登團隊的政策取向等方面對中美關係的影響貢獻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倪峰研究員表達了以下觀點:一是民主黨在大選中慘勝,大選結果是一種「夾生飯」的格局,這種格局會嚴重影響拜登政府今後的執政;二是拜登上臺為過去中美關係斷崖式下跌提供了一個止跌的機會,但是美國對華戰略的基本態勢不會發生反轉式的變化;三是雖然川普和拜登都認為中國是美國的威脅,但如何認知這種威脅,兩者還是有所區別,拜登認為美國問題的解決主要依賴自身能力的提高;四是拜登上臺後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國內問題,包括應對疫情、發展經濟和氣侯變化,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國際合作,這就為中美關係的改善創造了空間。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傅夢孜研究員認為,在大變局的時代,國際引領的角色模糊,國際訴求多元,存在較多矛盾和挑戰,區域主義、全球主義相互交織,尤其美國還處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過程中,因此美國新政府的政策調整將會是緩慢和漸進的過程。他指出,拜登政府今後的外交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重新塑造美國的領導聲譽與地位、重視多邊主義、制定符合中產階級的外交政策並進行適度平衡。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可能呈現以下特點:維持對華強硬的政策基調、強調戰略與價值競爭、減少脫鉤論調和應對經貿摩擦。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學峰教授通過局部等級視角對中美戰略競爭進行了分析,認為在美國維持超級大國地位並繼續向盟國提供安全保護的背景下,中美戰略競爭更可能延續 「戰略對衝」的框架,即有上限的競爭與有原則的合作並行。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中美關係可能會局部回調,但仍將面臨較大壓力;與此同時,美國積極動員其盟國與中國展開競爭,將給中國與美國部分盟國的雙邊關係帶來挑戰,尤其是中國與西歐和北歐國家的關係可能會承受更大壓力。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院長唐永勝教授認為中美關係走向的決定性因素在於這兩個非常有特點的大國的行為,以及由於兩國在國際體系中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結構性矛盾的發展變化。雖然中美關係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但是,不論美國還是中國都必須在這個世界變局中確立自己的地位,中美關係也要在大框架下尋找到未來的走向。中美之間的戰略博弈會持續較長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重大的戰略意外。在這個時期內,中國要堅決避免與美國之外的國家進行對抗,應當在戰略上集中,避免戰略性錯誤。如果中國具有維持戰略平衡的能力,那麼中國在整個國際大勢的把握上就能對美國形成一種降維打擊。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教授指出,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走向受到幾大因素的影響:當前疫情危機和經濟恢復性增長的問題;政治極化和政黨政治,特別是未來共和黨在立法方面對民主黨的制約;其他國家和地區對於美國對華政策的反應;中國塑造中美關係的能力。他認為,全球化帶來的政治經濟後果造成美國國內的分裂,將成為影響美國對華政策方向的重要因素。拜登的對華政策和中美關係走向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拜登對華政策的基本特點可能導致雙方在相互依賴網絡下的競爭博弈;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方面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高層戰略對話將引導未來中美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主任楊原副研究員認為,拜登會強調提升內功,與中國比內力,短期內可能有助於中美關係的穩定,但長期來看可能對中國構成更大的挑戰。川普採取了非常笨拙的多邊主義,他強調對戰略夥伴的索取和壓制,拜登則可能會向「巧實力」的方向回歸。美國回歸多邊主義,會讓中國失去團結其他國家的國際道義最大公約數,中國外交面臨的壓力會增大,外交挑戰將變得分散化、多元化和多樣化,尤其是在周邊外交方面的困難將更加突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國際政治研究部主任趙海認為,美國對華政策有很多不確定的方面,這種不確定性需要集中跟蹤、研究和關注。他指出,實際上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是某種形式的階級戰,美國上層和底層的矛盾轉化成了中美之間的矛盾;怎樣重置中美經貿關係,使其重新成為某種壓艙石,讓兩國在軍事、地緣和安全方面不脫軌,將是巨大考驗。目前從拜登的團隊構成可以看出,拜登在努力平衡各方的利益,美國兩股勢力會持續地鬥爭,這種內政狀況既可能有利於中國,也可能對中國構成更大的風險。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經濟評論》編輯部主任王碧珺副研究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經濟與政治》副主編袁正清研究員主持。
(根據會議內容形成的完整文章即將刊發於《國際經濟評論》2021年第1期。《國際經濟評論》編輯部邱靜供稿。)
歡迎關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微信公眾號,請微信搜索「iwepcass」或「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發文章不代表作者所在機構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