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徐聞: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 文化名村煥發新活力

2020-12-20 中國文明網

  日前,記者到湛江市徐聞縣南山鎮五裡村走訪,發現該村山環水繞,自然環境優美,村中保留著大量古建築,歷史文化氣息濃厚;新農村建設卓有成效,村舍齊整,環境整潔,文體設施完善,呈現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

  據了解,近年來,沐浴著美麗新農村建設的春風,在徐聞縣委、縣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五裡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要求,積極開展鄉村振興示範村創建工作,致力打造文化古蹟+特色田園綜合體,先後被評為南山鎮生態文明村、徐聞縣生態文明村等,是當地有名的美麗新農村。

徐聞南山鎮五裡村的美麗村貌。記者 劉冀城 航拍

  完善基礎設施 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近年來,五裡村一直努力推進美麗新農村建設,不斷完善村裡的基礎設施,讓村子靚起來,讓村民的生活好起來。

  「過去,由於一些村民的文明意識不強,在村中公共地方亂搭亂建、亂堆柴草雜物、亂扔垃圾,村子的髒亂差現象比較嚴重。同時,村裡的空地沒有利用起來,雜草叢生,村裡基本沒有什麼公共活動場所。」五裡村委會主任關亮說,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創建文明村,五裡村一方面對村民開展創建文明村宣傳教育活動;另一方面積極籌措資金,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在徐聞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上村民的踴躍籌資捐款,村容村貌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如今,村莊修起了硬底化道路,建起了水塔、籃球場、公共廁所,修繕了水月亭、祠堂、四合院,並安裝了多種健身器材供村民「舒筋活骨」,變化可謂翻天覆地。漫步村中,整齊有序的小洋樓拔地而起,筆直寬敞的村道四通八達,樓宇巷間綠樹成蔭,別有一番風味。

  此外,五裡村逐步推行「戶收集、村保潔、鎮集中、市轉運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積極改善環境衛生,村民的衛生意識逐漸提高,形成了獨有的「臉面、灶面、桌面、地面」的「四面潔淨」文化,村莊也成為遠近聞名的「衛生清潔村」。

  文明鄉風吹拂 村民志願者成靚麗風景線

  既有「面子」又有「裡子」。五裡村還把鄉風文明納入到「美麗鄉村」創建中,讓村莊美得有內涵、有價值。

  五裡村距離徐聞縣城大約5公裡,全村1100多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30多人,70至80歲33人,90歲以上7人,是當地較出名的長壽村。

  「尊老愛幼是五裡村的傳統,每年重陽節我們都會讓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一起歡聚過節,送禮品給各位老人,希望通過活動讓年輕人對老年人給予更多的關心、關愛,讓村好傳統繼續延續下去。」五裡村村民小組長鍾國團介紹,村民十分熱心村裡的大小事務,除了積極出資出力支持村裡建設,還自發自覺參加村裡的各項活動,特別是每年重陽節,都組織外地老闆回鄉慰問老人,並且堅持了6年。

  日前,記者到該村採訪時看到,數十名身著紅馬褂的志願者正在打掃村道及廣場,在他們的努力下,村莊大街小巷變得更加整潔乾淨。據了解,近年來,五裡村喊出人人都是志願者的口號,充分發揮志願服務孵化功能,不斷壯大志願者隊伍,完善志願服務制度化建設。目前,該村志願者服務隊隊員發展到100多人,在隊長翁始總的帶領下,他們活躍在清潔家園、助學扶困、探訪老人、籌款賑災等公益活動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改變著這個村莊,也帶動著更多的人為社會奉獻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村幹部和外出鄉賢的倡議下,五裡村助學基金會於2016年正式成立,每年對中、高考優秀生進行獎勵表彰。外出鄉賢、五裡村助學基金會會長翁封僑表示,辦好村莊的助學基金會,是造福五裡村子孫後代的公益事業,他們將長久地堅持下去,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讓村莊多出人才建設家鄉。

  同時,該村依託公共文化設施,發揮文化室、農家書屋以及文化活動廣場的作用,組織道德講堂、科普宣傳、籃球比賽等文體活動,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了村莊的和睦和諧。

  旅遊資源豐富 致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

  提及五裡村,還得說說他們的建村始祖——翁魁。據清宣統三年《徐聞縣誌》卷三十二中的《選舉志武官記》中記載:「翁魁,生於大明崇禎戍辰(1628年)卒於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享年67歲。翁魁字端清,諡莊嚴,行伍出身,職總戎將軍鬱林州守府,誥封宣武大夫」。

  翁魁37歲就進入公署徐聞廳,順治十三年(1656年)授官徐聞海安營千總武職官員。由於他軍功顯赫,先後被朝廷誥授宣武大夫、鬱林州首府((現廣西玉林)總戎將軍。清朝順治十三年(1656),翁魁帶兵剿匪時經過沒有人煙的徐聞五裡村,看到這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恰合心中的世外桃源,於是劃定在這裡居住。定居後,他見前面大海有三墩,五裡村前要有三塘,一凸一凹非常吻合,先後挖掘東塘、中塘、西塘,並建五裡村翁氏宗祠、水月亭、蓮塘、慈義廟、文昌閣等。在宗祠東、西建有講堂,進行辦學、教化子孫,成為五裡村翁氏家族的開基始祖。

  記者在該村走訪時看到,這裡有古樸典雅的水月亭、宏偉氣派的四合院、莊重的祠堂、珍奇的六角桌、遮天蔽日的百年「酸豆」古樹……特別是保存比較完好的四合院,不僅布局大方、建築精巧,還具有紅色基因,當年解放海南島時,曾經是解放軍的駐地。

  五裡村緊鄰徐聞大漢三墩、龍泉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村中又保存有大量較完整的古建築,在推進美麗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村民們開始有了新的憧憬。「五裡村擁有比較好的條件,緊挨著徐聞兩大旅遊景區,附近的湛徐高速徐聞港支線、南山港等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這讓村民們看到了五裡村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希望。」村幹部蔡登科說,他們村計劃整合村裡的土地、舊屋、小山包、小山坳等資源,趁著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這股東風,大力發展鄉村生態遊。與此同時,他們還把目光轉向高效農業和立體農業,藉助五裡韭菜、五裡黑山羊等農業品牌,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致力把五裡村發展成為集古文化旅遊、養殖與種植、農副產品加工為一體的現代新農村,以此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向小康生活闊步邁進。(湛江日報 記者曹龍彬 特約通訊員譚總 通訊員陳茂年 吳開宋)

相關焦點

  • 南粵鄉村釋放振興活力
    對此,廣東提出要以鄉村旅遊為目標建設一批美麗鄉村精品路線,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以農促旅、以文興旅、以旅強農,挖掘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特色名村的市場價值。同時,推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從單一的農家樂、賞花摘果,向觀光、體驗、康養、休閒、度假、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型複合方向發展。
  • 講好示範村故事|「寓見徐姚」讓閒置民房在鄉村振興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地處重固北部的徐姚村,村域面積3.55平方公裡,有16個自然村落,653戶人家,2143名村民。整村風貌自然典雅,水清岸綠,呈現出「水、田、園、居」四素同構的江南水鄉格局,持續多年的美麗鄉村建設,使徐姚村在人居環境、鄉村產業等方面有了紮實基礎,是重固鎮的美麗後花園和重要戰略空間,完全有條件成為新型人才棲居之地。
  • 建好鄉級示範村 推動鄉村振興
    據介紹,大田社區被列為2020年全區22個鄉級示範村以來,新華鄉黨委政府高標準編制鄉村振興路線圖,成立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長任執行組長的雙組長制,下轄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及養老服務6個樣板專班
  • 湛江徐聞:農業+文化深度融合 菠蘿文化助力文明旅遊
    湛江徐聞菠蘿迎來豐收的季節,果農樂開懷。  菠蘿節東風正勁,湛江徐聞抓住機遇,在生態環保的農副產品裡注入歷史文化和旅遊文化的元素,做大做強菠蘿產業正當時。近年來,徐聞當地積極推動「體育+農業+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中國冬休旅遊基地,不斷為跨越發展注入動力。
  • 是什麼讓恩平這條百年老村煥發新活力?
    是什麼讓恩平這條百年老村煥發新活力?,橫陂鎮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對標「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建設總要求,發揚鄉土風貌特色、傳承優秀風俗民情、承啟中華文化精華,將原本「髒亂差」的邊遠山區藍田古村打造成有韻味有特色的示範村。
  • 鄉村美如畫,網紅打卡地!東莞道滘黨建引領激發鄉村活力
    今天的道滘,鄉村振興的新活力、新氣象隨處可見。大嶺丫的葵花地、蔡白村的白鷺、南丫村的掌洲島……各有千秋、相得益彰的高質量鄉村振興樣板,備受市民和遊客歡迎,道滘一度成為了「網紅打卡地」。到明年三月,這裡將成為一個建設有六角亭、休閒連廊等設施的鄉村遊景點。這只是道滘鎮鄉村振興煥發新活力的一個縮影。道滘鄉村振興重新煥發新活力的背後,是道滘鎮黨委緊抓「多點突破、全鎮提優」發展思路。
  • 濟寧鄉村振興:抓重點帶全盤 農業產業煥發新生機
    鄉村振興不是某一領域的單方面振興,在全國上下一盤棋中,鄉村振興著力於當前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同時也聚焦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共同實現生活富裕。作為孔孟之鄉,山東濟寧的鄉村振興工作鼓足風帆,腳步紮實,成績卓然。縱觀濟寧鄉村振興工作的「枝節脈絡」,就像民謠所表現出來的公共記憶和共享經驗一樣,讓人們獲得了集體認同。
  • 萊州郭家店鎮小草溝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範村
    萊州郭家店鎮小草溝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範村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1月14日訊 (記者 孫國棟) 日前,山東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和省司法局聯合公示了山東省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市、區)、鎮、村,經各市推薦,省直6個部門會商,共同確定了國家級、省級試點示範縣、鎮、村名單。
  • 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新時代,在紅色革命精神的指引下,明塘村積極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緊緊抓住鄉村文化振興為切入點,在凸顯「綠色」文化、 「鄉愁」文化和「鄉賢」文化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打造生態環境,凸顯「綠色」文化明塘村,位於徐聞縣新寮鎮圩2公裡處。村外,陽光鋪滿的田野上,遍布稻子、番薯。
  • 農業銀行東港支行:服務鄉村振興 助力示範村建設
    人民網日照5月27日電 近日,農業銀行東港支行在東港區南湖鎮舉行服務鄉村振興示範村現場會暨農戶授信儀式。啟動儀式上,農行日照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王忠營,市派南湖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林春立分别致辭,會議由南湖鎮鎮長辛政支持。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省委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推動鄉村產業融合,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三生」共贏新格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推進文化繁榮興盛,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深化農牧區改革,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開拓投融資渠道,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加強黨的組織領導,築牢鄉村振興保障機制。
  • 鄉村振興2020田園報告:「說」出來的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全縣最落後的村莊,幾年後卻成為美麗村莊,去年還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這個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還是靠「說」出來的。是真的嗎?又是怎麼「說」的呢?村裡的事只有和村民們商量著辦,鄉村治理才會有效。三年來,通過村民說事,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旭拱岙村從一個閉塞落後的「賭博村」,變成了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浙江省特色精品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寧波市美麗鄉村示範村。
  • 美麗鄉村丨鶴峰:山間「民宿」煥發鄉村新活力
    美麗鄉村丨鶴峰:山間「民宿」煥發鄉村新活力 2020-12-15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樂山市市中區文化繁榮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在深入踐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中,近年來,樂山市市中區棉竹鎮依託深厚的人文底蘊,一直堅持文化引領、文化先行,以鄉村文化的繁榮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著力構建「一中心、兩微端、多支點」文化陣地。「一中心」即棉竹鎮綜合文化站。
  • 市供銷社:擦亮金字招牌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記者 李忠 郎樹臣 攝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供銷社積極推進綜合改革,充分發揮供銷社系統紮根農村、貼近農民等優勢,依託為農服務綜合平臺(中心)、農民專業合作社、電商企業等經營服務主體,多措並施,為我市鄉村振興貢獻供銷力量。
  • 「鄉村振興」韓廟鎮:聚力五大振興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全文共2400字 閱讀時長約8分鐘近年來,韓廟鎮緊緊圍繞 「打造鄉村振興的商河樣板」目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立足實際,搶抓機遇,順勢而為,開啟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 為鄉村振興添活力 我縣125個村成立「鄉村振興共建委員會」
    這可不是普通的「嘮家常」,蔡延奔還有個特殊任務——作為梅源社區「鄉村振興共建委員會」成員,為助力鄉村振興建言獻策。企業家陳志淡是鰲江鎮厚垟村「鄉村振興共建委員會」一員。在他的牽頭提議下,厚垟村先行建立了以青年自主創業為主的「夢想小村」文化創意園。目前,已成功入駐8家創意公司,利用網際網路、新媒體平臺,幫助村居打造「創意文化+特色農業+網際網路+美麗鄉村」經濟新模式,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新思路、新創意。
  • 武漢三年打造60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
    湖北日報訊 (記者嚴運濤)10月22日,武漢市政府發布《武漢市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通過三年時間努力,力爭打造2個以上美麗鄉村示範區、30個以上美麗鄉村示範片帶,建設40個以上鄉村休閒遊示範村、50個以上精緻農業示範點和600個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構建「點上出彩、面上出新,
  • 廣東湛江:省人大常委會調研鄉村振興發展
    正義網訊(通訊員張遠)近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娟帶隊來到湛江市檢察院對口幫扶的廉江市高橋鎮平山崗村,現場調研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   調研組考察了平山崗村新農村和扶貧產業園的建設情況,並與高橋鎮政府、扶貧工作隊、「十百千」回鄉幹部、村委會幹部、村民代表進行座談。座談中,調研組對平山崗村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予以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 梅江區:村美業興民安康 鄉村振興繪新圖
    近年來,梅江區堅持生態優先,整合綠色生態、紅色文化等資源,打造了「水韻直坑」「紅色北聯」「田園雙黃」「玉水古韻」「藝術新聯」和「山水筀竹」等一批兼具客家特色和蘇區風貌的美麗鄉村,繪就了鄉村振興新圖景,為村民們致富奔康鋪就了幸福路。 用好「底子」聚人心 美麗鄉村小而美 作為省定貧困村,如今直坑村村容村貌的日新月異,是村民們感受最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