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不是情人節,古代女子七夕拜神乞巧,你可知道拜什麼神?

2020-12-19 曉夢閣神秘文化觀

【原創聲明】:曉夢閣只做原創內容,曉夢閣出文必屬精品,禁止盜用違者必究。

文/曉夢閣主

今天是8月28日,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七夕節。那麼,現在七夕節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情人節了,其實呢,七夕節,不是情人節,在古代叫乞巧節。

(高仿版七仙女)
(正版七仙女)

那麼,這一天呢,女孩子們都打扮的漂漂亮亮地去拜神,乞求自己變得聰明靈巧。不同地方呢,拜的神也不一樣。這些好看的妹子出來拜神,一些男青年也出來玩,這麼就談起戀愛,所以乞巧節就演變成了情人節。

那麼古代女子七夕拜神,到底拜什麼神?

(這般的小七有誰看過?)

拜七姐神

這個七姐,不是別人正是玉帝的小女兒織女,七仙女之一。私下凡間和董永生了娃後,又被抓回天庭,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喜鵲就搭成橋,讓牛郎和織女見面。在中國山東在膠東灣一帶,流傳著一個七夕節的習俗,即拜七姐神,這也是一個古老的習俗。神,在中國的文化當中,都是需要拿來供奉頂禮膜拜的,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統,以及流行在人們心中的一種信仰。

拜魁星

農曆七月初七這天呢,還是魁星的生辰。魁鬥星,廿八宿中的奎星,為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也魁星或魁首。魁星面目猙獰,金身青面,赤發環眼,頭上還有兩隻角,整個仿佛是鬼的造型。民間謂「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拜床神

七夕這天拜床神,是我國臺灣省獨有的習俗。在臺灣,稱床神又為床母。床母是女性神,是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兒童的家庭,在當天傍晚時,在兒童睡的床邊祭拜床母,希望孩子快快長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會寵孩子賴床等。

所以,古代人的七夕跟今天區別還是非常大的,不過今晚閣主出去吃飯,七夕節並沒有214情人節那麼熱鬧,傳統節日的熱情有待提高。

相關焦點

  • 談談古代的情人節:其實元宵節才是古代的情人節,而七夕節並不是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世界的交流愈加頻繁,許多國外的文化傳入了我國,這其中就包括情人節。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我們不應該凡是過洋節日,而是應當繼承傳統文化,過中國的情人節,也就是七夕節。但你知道嗎?實際上,七夕節根本不是古代的情人節!
  • 2017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日?七夕的習俗民俗有哪些盤點
    2017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日?七夕的習俗民俗有哪些盤點  2017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日,2017年8月28日星期一,是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是我國最浪漫的傳統節日。在古代,人們對「七夕」的重視程度更勝於今天。
  • 在古代,七夕節不是情人節,而真正的情人節,你知道是哪一天嗎?
    平日裡禁足的女子,這天也是盛裝出行,在人群中不時竊竊私語,不時又笑語嫣嫣,而這時候一個男子看著這些美麗的女人確實一點興趣也沒有,他在這群美女中尋找了千百度,突然一回頭,眼睛一亮,一位清秀冰潔的美麗少女,站在燈火不起眼的地方,這樣的女子不就是他心中想要找的那一位嗎?
  • 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古代七夕乞巧節吃那些特色美食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其中多以餃子、麵條、油果子、餛飩等為此節日的食物。流傳至今,有不少傳統的七夕美食,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七夕到底吃什麼食物。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吃巧果  七夕節應節食品中,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其實並不是水果,而是七夕節必備的點心。這些巧果,大概起源於宋代。
  • 古代七夕不是情人節,就是曬曬衣服曬曬書,晚上全家一起吃巧果!
    今天可是七夕節呢,一大早就看到朋友圈很多都在秀恩愛的,對於單身人士來說,就特別的難受了。走在大街上,到處都是買鮮花的男生,現在的男生還是很浪漫的(其實就是求生欲太強了)。在古代,七夕節可不是用來秀恩愛的,而是祈禱姻緣的,是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 何為「七夕節」,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拜七姐七月七的七娘會,廣東多稱「拜七姐」,閩臺即稱為「拜七娘媽」。在新中國成立前,「七夕」是靚女們的盛大節日。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廣東舊時過七巧節是非常熱鬧的。
  • 「七夕節」真的不是情人節嗎?不是
    年輕人大都知道「2.14」是西方情人節,那麼,西方有情人節,難道中國沒有嗎?當然有,那就是「七夕節」。可是,為什麼有人說「七夕」並非情人節?主要是源於以下3點傳統文化:一、「七夕節」離不開星宿文化我們常說古代思想很多是封建迷信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敬畏,而星宿、天文就是最重要的內容。
  • 古代的七夕有什麼講究,不同的禮物表達的寓意也不同
    在我國,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如今,這一天已經被過得像情人節一般,男女朋友、夫妻之間都會彼此送一些禮物或者一起上街遊玩。那麼,在古代時候的這一天,人們都有一些怎樣的活動、會送一些什麼禮物呢?
  • 金風玉露一相逢:登樓乞巧望月穿針,帶你走進古畫裡的七夕
    朋友們,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臨了,在這個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傳統情人節,但已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情人節的日子裡,想必大家都已經安排好一天的流程了吧——工作日,好好上班吧。七夕在我國的歷史相當悠長,從上古開始,從星象起源,經歷朝歷代的演變,逐步加入了更豐富的元素和故事,才形成我們現今看到的樣子。
  • 名跡文物裡的七夕乞巧與「拜雙星」
    七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古時女性在這一天有「乞巧」的風俗,故又稱「乞巧節」。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被屢屢提及,唐詩中則有「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等名句。
  • 聚焦| 「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一張圖了解真正的七夕節
    聚焦 | 「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一張圖了解真正的七夕節 2020-08-25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七夕為什麼又叫「女兒節」?古代情人節是七夕還是元宵節?
    大家都知道七夕是中國情人節,而元宵節則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這兩個節日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實際上在古代社會,情人節更偏向於元宵節,而七夕卻是女兒節。
  • 為何有人說古代的七夕其實不是情人節? 這5首古詩詞告訴你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何有人說古代的七夕其實不是情人節? 這5首古詩詞告訴你 古代的七夕節並不是情人節 七夕節在古代,叫做乞巧節,或者七姐節,唯獨不具備情人節的因素。 為什麼呢? 原因之一:七在數字當中,並不是一個吉利的數字。
  • 今日七夕|七夕是情人節還是單身女子的節日?它的七個冷知識…
    最近幾天,七夕節無疑是個熱門話題,年輕人樂得多了個約會的節日,很多商家也瞄準商機,希望趁機大賺一筆。 如今,七夕往往被視作「中國情人節」。說起來,從古至今,它也確實是個無比浪漫的節日,包括愛情主題在內,其內涵遠比許多人了解的還要廣泛。 冷知識一:七夕為何又叫「女兒節」?
  • 七夕,古代泉州小仙女們是如何過節的?
    七位神娘被認為是婦幼保護神,分管送子、催生、養生,乳母、痘疹、眼光、引業等事項。每年七夕,是七娘媽的生日。因此在泉州七夕這天庇佑孩子健康成長的七娘媽的誕辰當中,有著獨特的民俗。不管有沒有給七娘媽拜契,她都會默默庇佑和守護著每一個囝仔~新契:清《泉州府志·風俗》記載:「七夕:乞巧。陳瓜豆及粿,小兒拜天孫。」
  • 七月七日是情人節嗎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有少女節寓意
    眾所周知,每年七月七日是中國傳統的乞巧節,是古代女子特別喜歡的一個節日。演變至今成了男女朋友之間必過的節日,有網友好奇,中國沒有情人節,所以七月七是不是中國的情人節呢?    七月初七,又稱七夕節,乞巧節,是中國的情人節,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中國民間傳說陰曆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古俗在這天晚上,中國女孩們要穿針乞巧。
  • 七夕節的涵義,何止「中國情人節」這麼簡單~
    七夕節的涵義,何止「中國情人節」這麼簡單~ 2020-08-24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情人節—七夕
    農曆七月初七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女兒節、乞巧節 這樣的一個節日,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被認為是中國的「情人節」。這麼一個浪漫的節日相關的民俗活動也很豐富。
  • 七夕到了,古代情人節是七夕還是元宵節?看完長知識了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今年8月25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作為古代社會中的情人節,被賦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這一天是女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也是民間年輕男女的定情日。同時,還有很多意蘊十足的風俗活動。或許在大眾的心目中,七夕就是古代情人節。
  • 七夕有什麼風俗?趣看各地的七夕風俗
    七夕源於漢代,盛行於唐宋,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或「女兒節」,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我國幅員遼闊,因此七夕夜也呈現出了各地不同的精彩。  浙江——七夕香橋會  在浙江嘉興,每年七夕,人們會搭制香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