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虎爸式教育」一度被炒得火熱。確實,這種嚴格的教育方式,能讓孩子迅速成才。
不少明星、名人,都是在不懂事的年紀,就被虎爸虎媽們拖入了訓練的泥潭。
幾個典型的例子——
高爾夫球明星老虎伍茲:
1歲生日時,就擁有了自己的高爾夫球桿(特製的),並開始學習;
3歲時,首次在課程中用48桿打完了前9洞……
(打過高爾夫的,應該知道其中的難度。很多人對此第一感覺是:不可思議)
小提琴家莫扎特:
3歲開始練琴,5歲學習譜曲。
德國小提琴家 大衛·加勒特:
3歲開始練琴。
需要注意的是,「虎爸虎媽式」教育,成功的往往是家長,而不是孩子的人生。有的孩子即便成功——比如老虎伍茲,也只是事業上成功,人生並不幸福。
英年早逝的莫扎特,是另一個典型例子。
虎爸虎媽往往有著極強的控制欲。如果控制欲不強,卻能讓孩子沉浸在某種項目的學習中,則需要極高的修養。
正面的典型也有,比如西洋棋的波爾加三姐妹,她們的父親也是從五六歲起就讓孩子學習西洋棋,但形式更活潑,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學象棋。
三姐妹學不學、學到什麼時候放棄,都有自主權。這是她們人生也能幸福的關鍵。
控制欲過強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危害?
有個控制欲很強的虎媽家庭,培養出了一個超級優秀的女兒,出國留學後,成了著名跨國企業的優秀員工。但不知為何,她對婚姻有著強烈的恐懼感,多次逃婚。後來被證實,她患有很嚴重的抑鬱症,幾欲自殺。
更極端的,是這個例子:
一個女孩在虎爸的教導下,年僅13歲就考上了牛津大學,而且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數學專業。
父親控制欲極強,她的生活幾乎完全被父親所支配。
然而,在學校讀了不到兩年,在一次期末考試結束之後,她離家出走。父親報警後,終於找到了她,但她拒絕回家,只是給父親寫了一封電子郵件:
「你難道一點也沒想到我離開家的原因,是15年來遭受的身體和精神虐待嗎?我受夠了!」
她不是鬧著玩,沒有開玩笑,也不是利用「離家出走」來威脅父母。她從此棄學,甚至斷絕了和父親的往來。
仔細研究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極端事件,你會發現,這些孩子背後,多數都有一個控制欲很強的家長。
如果家長只是脾氣粗暴、言語粗俗、粗枝大葉,但經常放任自流,對孩子沒有控制欲,孩子出問題的概率反倒不會太高——至少比控制欲強的父母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脾氣粗暴,甚至動手打孩子,也容易導致孩子做出極端行為。
但越是這類家長,越擔心孩子出問題,反倒能夠發現不好的苗頭,及時挽回——換句話說,他們並不自信,擔心自己的粗暴會讓孩子想不開。
控制欲強的家長,最嚴重的問題不在控制欲本身,而在於他們往往有著一種迷之自信。
他們總是過於自信,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不可能出問題,不可能做出過激行為,因為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
心理學家的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越是控制欲強的人,越容易飆車,越容易陷入賭博中不能自拔,因為他們總是以為自己能夠掌控局面。
事實恰恰相反。控制欲強,不能和能力強畫等號。
如果能力和控制欲都強,孩子出問題的概率可能還小點;如果能力差、控制欲強,又有著超越天際的迷之自信,孩子出問題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