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機動車保有量即將破400萬,限牌會是選擇嗎?

2020-12-15 騰訊網

西安的機動車保有量增長到底有多快?

2010年底,據統計局數據顯示,彼時西安的機動車保有量接近100萬輛。僅僅十年後,今年12月西安公安局最新數據顯示,西安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91萬輛!

其實,西安機動車保有量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速。從2010年底接近100萬輛,到2014年破200萬輛,再到2018年破300萬輛,年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按照西安新增機動車的速度,極有可能在未來兩三個月內突破400萬輛。

快速增長的機動車保有量,以及愈發擁堵的現實,已經讓西安再次實行常態化限行。而當西安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刷新的時候, 限牌話題也在不斷被大眾提起,如今在400萬大關即將突破之際,限牌又一次進入大眾討論範圍。

那麼,我們通過實例、數據以及城市自身情況來認真分析這個問題,即:西安真的需要限牌嗎?

XI'AN

哪些城市在限牌?

機動車保有量是指一個地區擁有車輛的數量,一般以當地登記車輛為準。

在這個機動車快速增長的時代,很多城市試圖通過「限行」政策,減少上路機動車數量,從而實現治理城市擁堵的目的。

全國範圍內,除了限行,還有上海、北京、貴陽、廣州、石家莊、天津、杭州、深圳、海南省等9地,選擇使用機動車總量調控政策(俗稱「限牌」或「限購」)來控制機動車增長。

上海是中國第一個限牌的城市。

1994年,上海借用新加坡的拍賣模式,對新增客車額度實行拍賣制度--對私車牌照實行有底價、不公開拍賣的政策,購車者憑著拍賣中標後獲得的額度,去車管所為購買的車輛上牌。

時隔十幾年後,2010年12月23日,北京出臺了《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規定要求小客車配置指標將以搖號方式無償分配,市民需要搖上號才能買車,且搖中比例逐年下降,但擁堵狀況依舊,北京依舊是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最高的城市。

此後,廣州、貴陽、天津、杭州也開始實行汽車限購,各地實施方式不盡相同,主要以搖號、競拍或者二者並行的方式進行限牌。

石家莊則是實施限制家庭購買第三輛個人用小客車的政策,並不實施限牌制度,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

2014年12月29日下午,深圳緊急宣布實行汽車限購令,宣布20分鐘後即時生效,猝不及防的限購也產生了一些爭議。

2014年前後連續多個城市出臺限牌令,以及西安機動車保有量突破200萬的情況下,很多人開始討論西安是否需要限牌?

當時,坊間討論西安購車「限牌」話題的聲音不少。

2018年,西安發布的「鐵腕治霾·保衛藍天」三年行動方案中,有提到制定出臺西安市機動車出行總量調控政策,可採取機動車限行、經濟調控等措施,降低機動車出行總量。

關於經濟調控這一點,很多人猜測有可能包含限購限牌的意思,當年西安機動車保有量也突破了300萬,就當年的情況來看,倒不是沒有可能。但從如今的狀況來看,實際上西安官方層面並沒有討論限牌或限購的意思。

反觀9個限牌省市的情況,除上海市、海南省外,其他城市的限牌令集中在2010-2014這4年時間裡,而各個省市在限牌時的機動車保有量不盡相同,甚至有較大差距。

可以看到,限牌令的發布,並沒有以一個確定的機動車保有量為界限,而應該是綜合考慮了城市道路的承載能力、公共運輸的發達程度等因素。

貴陽的機動車保有量在全國排不上名次,限牌時全城登記機動車也不過64.47萬輛,但因為城市道路狀況,連年登上全國「堵城」榜單的原因,成為全國第三座發布限牌令的城市,而近幾年,貴陽也在逐步放寬限牌政策。

對於像北京、上海等在限牌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破200萬輛,如今已經實行限牌令超過十年,它們的交通狀況更好了嗎?

XI'AN

限牌真的有用嗎?

機動車的數量與城市擁堵多少有直接的關係。

從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很多城市都有道路擁堵問題的情況來看,限牌的城市只有9個,更多的城市尖峰時段限行、常態化限行等,來解決擁堵的問題。

2019年末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前十的城市中,西安排行第7,成都、重慶、蘇州、鄭州等排在西安前列的城市,也是實施常態化、針對性限行政策。

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發布有限牌令,對這三座城市來說,限牌真的達到治堵的目的了嗎?

從百度地圖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中,2019年,北京、上海的通勤高峰擁堵指數依舊排在全國前列,分別為2.040(全國第2)、1.739(全國第7)。

機動車保有量並不是特別多,2011年就開始限牌的貴陽,以1.979的通勤高峰擁堵指數出乎意料的排在了全國第三的位置,並且環比排名還在上升。

至於已經出臺限牌令的城市,近年來也因此政策,飽受市民詬病。

北京已經實行限牌十年,且搖中比例逐年下降,擁堵狀況依舊;上海的牌照拍賣模式,導致牌照價格過快上漲,被市民戲稱上海車牌是「史上最貴鐵皮」,高價的車牌也導致了上海外地車牌激增。

雖然限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道路擁堵的問題,但對於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型城市來說,限牌控制了一定的機動車增速。

而它們依舊選擇限牌,與其公共運輸發達不無關係。截止2019年底,上海、北京軌道交通曆程已超過600公裡,地鐵線路覆蓋到城市的角角落落,可達性極高。

數據信息截止至2020年1月20日

圖片來源:軌道科技網

並且地面道路基建水平、地面公共運輸密集程度,能夠給市民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方式。

可見,限牌,對於每個城市來說,效果不盡相同,而決定是否真正要限牌,還要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

XI'AN

西安限牌的可能性

西安人高頻討論限牌話題的節點,正是在機動車保有量破200萬、300萬的重要關口。

那麼,面臨即將破400萬的機動車保有量,西安需要限牌嗎?

首先,先來說說老生常談的道路擁堵問題。

據西安公安局最新數據,高峰交通擁堵指數已連續5個月高於去年同期,且逐月上升。

進入10月以來,全天指數均值(三環內)2.585,平均時速32公裡/時,早高峰指數2.86,平均時速30.52公裡/時,晚高峰平均指數3.58,平均時速24.16公裡/時,均不同程度加劇,特別是晚高峰加劇明顯。

此前,在我們分析西安擁堵的原因時,也有說到,不斷上升的車輛成為目前西安交通擁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導致西安擁堵的,還有根本原因。

其一就是目前的道網密度,與西安交通運行狀況遠遠不能匹配。

來源:2020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道路網密度監測報告

據住建部等單位共同編制的2020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道路網密度監測報告》顯示,西安市的行政區道路總密度為5.7km/k㎡,與報告中提到的全國平均值6.4km/k㎡有一定的距離,居36個調研城市中的第22位。

已經發布限牌令,機動車保有量處於同一量級的深圳,總密度高達9.5km/k㎡,遠高於西安。

相比其他城市,遠遠不夠的路網密度和之前規劃不合理的快速路體系,難以形成便捷的網狀交通道路,並且由於之前缺失道路整體的頂層設計,出現了眾多斷頭路,讓通行目的地的道路選擇變得單一,也成為部分道路擁堵的主要原因。

為解決這一問題,今年以來,西安加快了更新城市路網建設,這裡面包括地鐵建設施工,也有斷頭路打通改造施工,還有立體交通道路系統的改建等等原因造成的道路圍擋。

而也正是因為大範圍的施工圍擋,成為西安擁堵的原因之一,但這些都只是城市發展的陣痛期。實際上,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路網建設和公共運輸體系建設。

以此為基礎,再來看看西安是否需要限牌。

顯著的改善路網建設和道路質量,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實現的。或許,在某些考量中,通過限行限牌減少上路車輛,就成了最直接的方式。

但我們要明確的是,堵不如疏,不要一刀切式的政策性去「堵」住上路車輛,而是加快路網、地鐵建設,合理將人流「疏」導至多種交通方式的選擇中。

只是,目前地鐵線網的通達性及承載力,還不足以滿足更多目的地的出行需求。

西安地鐵目前的運營裡程是162km(含機場城際),年底5、6、9號線開通後,能夠達到245km(含機場城際),排入全國前十,雖然有了較大的裡程增長,但線網密集程度依舊不能比及其他城市。

在2019年西安公共運輸運量佔比中,地鐵只佔據了34%,更多的公共運輸出行,是靠50%的公交和15%的計程車來解決的。

公交車的出行效率和計程車的出行成本,以及自駕出行的便利性和通達性,使得西安人更青睞於駕車出行。

那麼,擺在西安眼前的問題成了,限牌或許能減少擁堵,幫助西安渡過這段路網和地鐵的建設期,可愈發加速的打通斷頭路行動,以及為迎接全運會而進行城市道路更新行動,也就在2021年完成既定目標。

屆時,拆除圍擋,新增5、6、9、14號線地鐵的西安,將大大提成道路承載量,況且,限牌或限購,難免會減少西安人的出行選擇,真的需要限牌嗎?

另外,需要考慮的是如今國家不斷出臺舉措刺激汽車消費市場,並鼓勵限購、限牌城市放寬政策。近日,商務部更是表示,下一步將穩定擴大汽車消費,鼓勵地方調整優化汽車限購措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

而西安9月份發布的《西安市關於促進市場消費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到要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體現的是西安這座城市人口吸引力、消費能級、產業聚集、城市活力的加強,對於管理者而言,通過城市道路基建和完善交通體系的方法來提高道路承載量,才是城市更新和人性化管理的正向選擇。

限牌?不限牌?到底如何選擇,仍舊是需要公眾、政府、媒體等多方面進行討論和考量的話題。

主筆:LLn

審核:號稱嬉皮

監製:號稱嬉皮

文章不代表榮耀西安網觀點

相關焦點

  • 西安汽車保有量:373.6萬輛!全國第七!該限牌嗎?
    但汽車保有量不同於機動車保有量,機動車保有量包括摩託車、農用車保有量等在內。 1月7日,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了2020年全國機動車和駕駛人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國70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西安373.6萬輛,居全國第七位。
  • 北京機動車限牌、限行措施一覽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北京市相關的機動車限牌以及限行措施。  《細則》中提出,北京市小客車年度指標配置總量減為15萬個,確保2017年機動車保有量不超過600萬。從明年起到2017年,增量小客車指標額度共60萬個。年度配置指標總量由24萬個減少到15萬個,從而使機動車保有量到2017年底不超過600萬輛。在制表結構構成上增加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類別並逐年增加所佔比例,60萬個增量小客車指標額度中,17萬個為新能源小客車指標。
  • 蘇州下月起調控機動車保有量
    原標題:蘇州下月起調控機動車保有量   ■ 提高駕駛人使用成本以治理擁堵  ■ 或標誌著限牌、限購向二三線城市蔓延  隨著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的加劇,備受爭議的條例中最受關注的便是,新規提出,根據道路交通發展狀況,蘇州將實行機動車保有量、種類調控,限制機動車使用頻率,合理提高機動車駕駛人的道路交通使用成本等來治理交通擁堵。  據蘇州市公安局副局長顧豐介紹,新條例為今後蘇州實行限購、限行等措施提供了法律支持,預留了空間。不過該市交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該市暫未有限牌、限購的打算。
  • 江蘇絕無可能一夜限牌 地方法規規定至少30天緩衝期
    揚子晚報記者 王贇  南京也會跟杭州一樣一夜限牌嗎?  地方法規上已經「堵死」這種可能  「去年11月29日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江蘇省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條例》,對機動車保有量有特別的規定,適用於全省設區的市、縣(市)一級人民政府,必須遵守,所以,南京包括江蘇任何一個城市都不會出現一夜限牌的可能性。」
  • 打開天津限牌背後的問號 為什麼要限牌 各方反應如何
    相比杭州即將推出的措施,天津的限牌措施,無疑在治堵上下了一劑更重的猛藥。  遠在江南的杭州人不禁要問,天津的交通是不是比杭州堵上很多,他們為什麼要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推出限牌這樣的大動作?而由此衍生而來的購車潮、車位問題、民生反應等問題,對杭州有沒有借鑑意義?  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前往天津進行了走訪調查,試圖從中找到一些結論。
  • 限牌之後,杭州車市何去何從?
    長遠來看,換購成為總體銷量的保證  有人擔心限牌將給杭州的車商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我們通過數據的分析發現:以杭州地區目前的機動車保有量來看,後限牌時代,大量的換購需求或許能為車市「保駕護航」。  以上海市為例,上海去年的新車銷量是29.88萬輛,而根據上海的限牌政策,每年拍賣的車牌數量是10萬輛。
  • 公安部:機動車保有量3.65億輛,駕駛人4.5億人
    全媒體記者從公安部獲悉,截至2020年9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65億輛,其中汽車2.75億輛;機動車駕駛人4.5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1億人。三季度新註冊登記機動車903萬輛,增量明顯高於去年同期。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新註冊登記機動車2316萬輛,同比增加54.5萬輛,增長2.41%。
  • 蘇州疑將推出限牌限行 緩解交通擁堵問題(圖)
    □商報記者 惠玉蘭 鄒強  蘇州機動車保有量位列全國第六,地級市第一,早已進入機動車和駕駛人「雙200萬時代」。隨著前陣子天津突如其來的限牌限購風波,關於蘇城機動車「大限」的猜想又起。  事實上,在經濟不斷發展,機動車越來越趨於飽和的蘇州,限牌的聲音從未停止過。
  • 緩解擁堵引發的爭議:機動車只有蘇州的60%,何以杭州要限牌限行
    緩解擁堵引發的爭議:機動車只有蘇州的60%,何以杭州要限牌限行?一種觀點認為,杭州現在不那麼堵了,就是因為限牌搖號了,代價是一塊車牌大幾萬。不同意見者則認為,杭州交通擁堵的根源,在城市交通建設沒跟上而非車太多。
  • 上海車牌7月19日起限購 4個一線城市全面"限牌"
    至此,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全部實施限牌限購政策。「限牌令」是一種通過限制汽車上牌數量,控制機動車數量,達到治理交通擁堵目的的手段。記者粗略梳理發現,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貴陽市、天津市、杭州市、深圳市已發布限牌令。  ■上海  連繳3年社保才有資格  上海市交通委6月18日公布修訂後的《上海市非營業性客車額度拍賣管理規定》,標誌著上海「限牌」正式落地。
  • 【西寧市】機動車保有量突破70萬輛
    6月30日,記者從西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悉,西寧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70萬輛,機動車駕駛人保有量已達76.4萬餘人。  據介紹,西寧市平均每天新註冊車輛達300餘輛。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群眾提供更多便民措施,西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在前期已成立的5家機動車登記服務、5家二手車登記服務站的基礎上,2020年上半年新增機動車登記服務站3家,查驗前置點2家。  其中,機動車登記服務站能夠辦理車輛註冊查驗、註冊登記以及選號制證的業務,服務站作為惠民、便民、利民的新型服務點、為市民新車註冊登記提供一站式服務。
  • 北上廣深 四大城市限牌限行的措施,你們怎麼看?
    汽車現在成為主流的交通工具,已經很普及了,保有量每年都在突破。為此,在我國大城市,基本形成了車滿為患,尤其是我國一線城市,最具代表的就是北上廣深。現在這北上廣深這四大一線城市,為了交通擁堵問題,都採取了限牌限行政策。但政策都有一些差異,限牌基本都一樣,採取搖號+競拍的方式放行指標,主要針對小汽車限行現實行的政策,我們來了解一下。
  • 蘇州暫不實行私家車限牌 單雙號出行
    在此過程中,他介紹了一系列在今年即將推出的」治堵」新政,並就網民關心的」是否實行私家車限牌、單雙號出行」的疑問予以回答,他明確表示,這兩項限制措施暫時在蘇州還不具備實行條件,但不排除在今後推出。  人口、車輛的迅猛增長,導致道路交通流量急劇增加。據統計,去年市區道路交通事故接報警數超過35萬起,90%以上事故涉及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發案總量始終處於高位運行狀態。
  • 全省第三 四川南充機動車保有量首次突破100萬輛
    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12月11日上午,四川南充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發布,截至2020年11月,南充機動車保有量首次突破100萬輛,保有量為1005506輛,位於成都、綿陽之後,居全省第三。機動車駕駛人為1568412人,位於成都之後,居全省第二。
  • 全國有多少機動車?多少人持有機動車駕駛證?
    截至2019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4億輛,其中汽車2.5億輛;機動車駕駛人4.2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8億人。2019年上半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5億輛,私家車達1.98億輛。截至6月,汽車保有量達2.5億輛,佔機動車總量的74.58%,其中私家車(以個人名義登記的小型載客汽車和微型載客汽車)保有量達1.98億輛。2019年上半年汽車新註冊登記1242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39萬輛。全國66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北京、成都等11個城市超過300萬輛。
  • 限牌城市政策鬆動,杭州版「滬C牌照」徵求意見
    杭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杭州全市社會機動車保有量297.6萬輛,增長3.3%。民用汽車保有量269.0萬輛,增長12.7%,其中私人汽車216.2萬輛,增長4.1%。年末城鎮居民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62.6輛,增長4.9%;農村居民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52.7輛,增長3.5%。這個數字在國內來說並不是非常高。
  • 全國汽車保有量超100萬的城市,重慶北京成都排前三!
    2019年1月11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發布統計數據,2018年全國新註冊登記機動車3172萬輛,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27億輛,其中汽車2.4億輛,比2017年增加2285
  • 鄭州:對不起,西安,三亞星級酒店比廣州還多,這能說明什麼?
    鄭州:對不起,西安,三亞星級酒店比廣州還多,這能說明什麼?一種觀點認為,西安綜合實力比鄭州強,弱點在GDP,可GDP是統計出來的。看看西安多少軍工科研、還有航空航天。這些佔了西安大片的用地,多少西安人在這些單位工作。
  • 天津12月16日起實施限牌 明年3月1日起限行
    天津市政府2013年12月15日晚19:00正式召開發布會向公眾發布,自12月16日零時開始天津實施無償搖號與有償競價相結合的限牌措施。2014年3月1日開始實施限行措施,每日和每周限行的尾號與北京一致。
  • 去年2231萬人新領駕駛證,你有駕照嗎?
    據公安部統計,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5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18億人。2020年全國新註冊登記機動車3328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231萬人。新註冊登記機動車3328萬輛,同比增加114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