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從這幾方面入手,激發學生對數學興趣

2020-09-03 一休教育

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通過對周邊小學的數學教學和課堂模式進行實地考察,我們了解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主要依靠教科書並系統地複製內容教科書和組織形式主要形式是一個較大的班級,形式是單一的,一個老師不能同時照顧幾十個學生,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掌握程度是不同的,老師的班級進展和深度解釋單一,實踐材料分布均勻,教學模式過於僵化的現象。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室中,教師基本上使用教材和練習材料進行講解,而學生則主要是被動接受。通過教師對公式和主題的解釋,學生可以從淺到深地理解和接受教學內容,然後讓學生通過練習材料。重複並鞏固,最後通過統一的標準考試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水平。這種教學現狀的問題在於,教學內容脫離了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學生對生活中的簡單數學應用仍然一無所知。這種教學模式難以適應日益精確和個性化的教育需求以及人才培養的趨勢。基本上,這是一種填鴨式教學。因此,必須重視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發揮孩子的發散性思維,激發孩子的創新性能力。

要改變這種現狀,我認為它主要需要從三個方面著手:教學思想的轉變,課堂組織的改革以及教學模式的轉變。

教學思想的轉變。塗榮豹教授認為,數學教育研究具有教育學,心理學和數學的雙重邏輯起點,數學教學必須遵循「教與學對應」和「教與學」的雙重軌道。數學學習的過程本質上應該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數學教育應重視兒童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培養。在此,結合不同學者的觀點,筆者認為,小學數學的核心教學目標應定位為數學的邏輯思維和學習方法。這種能力或思想應該能夠使終身受益,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邏輯,推理和其他能力以及堅韌,自學和其他素質獲得

鑑於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和特點,我認為我們必須首先改變現有的教學思想。 「裂鴨式」機械教學思想已不再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小學數學必須首先培養孩子的數學素養,即數學思維方式。數學技能和知識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之一。顯然,大多數甚至所有現有的教學思想都植根於這一主題。這是有偏見且不完整的。

除了計算能力外,應用意識和推理能力也應成為小學數學教學思想的基石。應用意識是激發孩子對數學興趣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有什麼比可以立即在生活中使用的新技能更令人興奮的?推理能力是數學素質教育中應重視的另一個基石,因為推理能力與未來邏輯思維的建立和發展密切相關。推理能力不僅是未來科學研究的必要素質,而且是具有成熟健全公民品格的基本素質。

除上述數學思維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應重視對數學的情感訓練。數學本身具有抽象性和嚴格性的特徵。兒童容易與抽象數學產生距離感,並且需要進行大量重複練習。學得好的學生很容易感到無聊,學得慢的學生更害怕數學。周書宏和王玉文從哈爾濱市小學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的問卷中了解到,在數學,漢語和英語方面,數學等小學科目佔95%,90%,85%和76%。隨著被調查者等級的提高,該調查的比例逐年降低。令人驚訝的是,這是一項針對數學興趣班的調查的結果。有鑑於此,應在數學教學思想中逐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情感和信心。基於小學教學的基本原理,小學數學教學的思想應為: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方法和知識,用數學思維觀察世界,以數學方式解決問題,並能夠體驗使用數學解決難題的樂趣。

小學數學課堂組織構建目前小學數學主要是教師講解、學生課後練習的授課方式。主要是依靠教師的引導,甚至是教師自問自答,缺少與學生的互動,教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聽,可以說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種課堂組織形式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過去學生過多、教師數量少,教學任務緊張、考試考核的壓力過大等。

在教育資源日漸充沛的現在,我認為上述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應當響應教育部建立素質教育的號召,探索建立一種有效的課堂組織方式。周淑紅、王玉文在實證研究中提出了提升小學數學素養的「RQSES」(Reading閱讀、Question提問、Study探究'Expression表達Summary總結)的「五步訓練法」我認為基於這一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第一,可以建立首先由教師帶領學生或學生自主閱讀的課前環節,當然,針對小學階段兒童的興趣和思維方式,這一環節的設立要基於閱讀材料的新穎、趣味性,可以是教材以外的讀本,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必經場景。

其次,提問環節應該是班級開始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第一次互動。問題的內容不應限於枯燥的知識和公式。在知識和公式的教學中,可以結合課前閱讀和生活場景的完成,學生的觀點和原因。

第三,在講授和講解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及時找到問題並給出答案,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和信心。

第四,學生表達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表達是素質教育和「裂鴨」教育方法之間的根本區別。表達應該是教與學之間的雙向有效交流。鼓勵學生表達是老師在教學中的責任。 。

第五,總結知識章節或以天和周為單位非常重要。總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應用技巧,還可以幫助學生回憶現階段的教學分類,並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自信和愛心不僅有利於數學教學,而且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能力和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外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借鑑史蒂文森和斯蒂格勒在《學習差距》中指出:根據中國的教育思想,優秀的老師應被視為「熟練的表演者」。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有效地解釋固定角色或音樂,例如演員或音樂家,而不是直接編寫材料。 「研究表明,東亞和美國教學特點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中文教室在教學後經常進行一些鞏固練習,中文教室主要進行全班活動,而美國則有更多的團體活動和個人活動,而中文教室則更多。課堂上的問題更多,大多數指向全班,而美國則更多地指向個人,中國課堂教學的主題連貫性明顯高於美國。

可以看出,中國數學課堂的對話主要發生在師生之間。教室裡老師講的單詞數量遠多於學生,而且學生之間的交流很少,中國學生還沒有組成小組成員。交流學習習慣。關於美國課堂具有更多的個人活動和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學習的特點,我認為它可以促進當前的素質教育目標,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進度和數學興趣的培養,這也符合「五步訓練法」的教學方法。

此外,鑑於漢語課堂中大量的練習,一些學者指出「低質量的重複練習也會使學生感到無聊」。 「如果練習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甚至會導致愚蠢的練習。」我同意以上觀點,實踐和鞏固應更加注重個性化和需求,學習的進步標準不應「一刀切」。與美國教室相比,中國教室的老師顯然處於絕對統治地位。近年來,隨著教育資源的分配和教學思想的變化,教師的主導地位在每個地方和每個階段都有所不同,但很少受到研究人員和政策的影響。製作者注意到教師過度控制會降低學生的創造力這一事實,但是如何逐漸適度地降低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而又不影響現有課堂優勢(如教學的連續性和熱情)。 ?我認為這是發展素質教育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教育不僅是「技術」的教學和訓練,更應該是心靈的折磨和進步,也是構建符合人性道德品格的基石。數學基礎教育是學術和能力建設的基礎,也是現代公民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和理性情感培養的開端。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要求數學教育必須朝著個性化和思維培養的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制定各種課堂互動策略,並靈活,及時地運用它們,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探討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造一種情況,激發小學生對數學提高興趣
    隨著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為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目前,一線教師們正在積極探索。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取得的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前任教師的「一句話」已成為小學生的「合作與自主探索」。教材一直側重於「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教學堅持以生命為導向的新觀念和新思維。
  •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應從學生興趣的角度出發
    一旦學生喜歡某門學科的老師,他們將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學習相應的學科知識,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的主要作用,通過為學生提出一些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將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中,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樂趣。
  • 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也是從興趣開始的,正如託爾斯泰所說的「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那如何才能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小學生由於各種原因,生活上無人體貼和照顧。
  •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級大部分都是處於6-13歲。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能夠接受直觀上的東西,但是對於抽象思維是有所欠缺的。抽象思維能力雖然是不斷的提高,但是對於綜合分析能力是比較薄弱的。當遇到靈活的題目時,是很難以舉一反三的,這也是處理問題不夠靈活。2.數學認知結構發展特殊。
  •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結合數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特點,培養學生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興趣培養原則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重要學科。數學學科也與其他學科聯繫在一起。在小學階段學習好數學是為學習其他學科做準備,也是為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小學數學學習非常重要,小學數學興趣的培養也是最重要的。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數學老師應著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 如何進行高效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的計算中創建一定的計算場景,讓學生積極參與計算教學。讓學生攜帶玩具,書籍,學習用具和其他不需要在家使用的物品,在這些物品上標價和打折,並進行促銷活動。要求學生在商場中擔任售貨員,並讓班上其他學生充當消費者,並根據標籤上的折扣計算商品價格。通過此遊戲連結,所有學生都可以參加該活動,並將無聊的計算應用於練習,從而使學生可以通過遊戲來解決和計算數學問題並練習心態,並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和熱情。
  •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利用生活情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計劃地使用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並具有輔助教學的作用,促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繫,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期間,為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當今社會,實踐已經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必不可少的生存能力,而這種能力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培養。
  • 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
    教師「滿堂灌」的講解,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厭惡學習數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教師採取的教學方法過於單一就會影響教學效率。>3.1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欲望。
  •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激發引 言數學是邏輯思維性強,比較抽象的一門學科。小學生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認知階段,小學的數學學習是學生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和提高數學能力的初級階段,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
  • 在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其目的是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並建立學習的心理傾向。低年級學生的特徵決定了將現代信息技術用於情景介紹已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我認為在高中和高年級,應在新課程介紹階段使用多媒體介紹新課程。首先,中高年級的數學知識具有更多的抽象知識和更多的枯燥感。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數學不感興趣。高度,因此利用多媒體的生動色彩可以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數學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在數學教學中要實施素質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實施品德教育小學生正處於品德形成和 發展 的關鍵時期。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品德,不僅可以促進青少年更加努力地 學習 ,而且也是時代和祖國對他們的要求。
  •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以下值得一看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題解決能力。通過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決能力,我們也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可以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決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一步。本文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將討論如何提高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問題解決能力。
  • 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視數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思維包含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數形結合等,這些思維能力不僅在數學上至關重要,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也有觸類旁通的作用。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小學學習中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重視數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是當前數學教師的重要研究方向。
  •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有效利用體驗式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創造多元化的數學教學活動場景,以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活動經驗的熱情。數學教學活動的情境創造意味著我們的老師根據教科書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積極細緻地創造出生動,有趣的,生動的,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生動活潑的生活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過的數學家。
  • 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教學的有效性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中葉時期,由西方教學科學化運動興起,教學有效性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課堂時間的有效利用,關注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興趣,對教學過程經常反思,注重在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 將遊戲教學引入小學數學課堂中,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僅將知識機械地灌輸給學生,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這不僅會對課堂教學的效果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而且還會使小學生逐漸失去對課堂教學的興趣。數學學習。鑑於這種情況,我認為教師可以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嘗試將遊戲教學引入小學數學課堂,充分利用小學生喜歡遊戲的心理特點,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 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有效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對於如何將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進行有效融合,每個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與嘗試。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數學情境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也是行為產生的有效動機,只有產生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學習,產生好的學習效應。
  • 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這樣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的數學學習,還能讓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進行比例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出現的比例現象進行描述,繼而讓學生自由探索這一部分的知識,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有效地促進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升,有利於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 激發學生對數學興趣,對學生口算、聽算、視算結合,培養計算能力
    這就要求教師要儘可能的去預設好的教學方案,採用一些適當的教學手段,教學中常見的演示法, 直觀教學法,形象教學法等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教師可以利用直觀教學法,同化數學算理,形象教學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正確掌握教材算式。 直觀類比教學方法, 從而讓學生通過對知識的遷移來掌握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