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在科技賦能產業升級的過程中,汽車市場和營銷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造車新勢力的不斷崛起,讓汽車產業格局更加多元化;圍繞汽車出行、出行生活、汽車產業服務打造的生態圈,也給汽車產業帶來了更多新場景;5G新技術的推進將給汽車產業裝上飛速發展的智能化和網聯化的引擎。
如何在激變的市場中建立起更好的競爭優勢?這是眼下汽車企業們正在尋找的變革方向,而這場變革速度的快慢將直接影響車企的未來。
2020年11月23日~27日,由《中國經營報》與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將在北京舉行。作為年會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1月25日舉行的「『向上的力量』——2020中國汽車『新營銷』高峰論壇」,與大家一道探索「新格局」下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路徑、思考未來格局,為中國汽車業「向上的力量」拾柴添火。
開幕致辭
《中國經營報》總編輯李佩鈺: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推動下,汽車產業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疊加交匯,都在為汽車工業的發展賦能,汽車產業的能源動力、生產運行和消費方式都開始了全面重塑,我國汽車產業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不變。
我們深信,在全球化日益成熟的今天,中國汽車業必將成為全球汽車工業改革創新的源泉之地,我們的理由是中國有如此大的市場,如此複雜的用車環境,如此多的應用者,以及日益提高的一系列排放要求等,必將會倒逼汽車行業加快改革創新的步伐。
主題演講
「十四五」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
汽車市場主要有6點發展趨勢:
1.消費者現在更強調個性化的消費,所以定製生產今後是一個大的趨勢,定製改裝和加裝會成為時尚。
2.錯綜複雜的全球局勢為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帶來了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汽車行業還需要聯合上下遊加快跨界融合,來集中力量攻克關鍵的技術。
3.國家很重視我們的創新體系,要建立更健全的創新體系,來推動創新成果的轉化。
4.越來越多的汽車、整車為中心的生態正在興起,給傳統汽車注入了新的活力,產業間的跨境融合、相互賦能會使我們有更多新的發展途徑。
5.我們更加開放,中國的市場更加全球化,更加包容。
6.新能源汽車進入新的階段,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2035年沒有純粹意義的燃油車,至少混動。對於新能源汽車在2035年佔到一半,到2035年是個分水嶺,2035年以後新能源汽車會逐漸成為主導。
共築夢想-未來向上的力量
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鈴木昭壽: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人才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教育決定未來,但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人才需要具備知識,同時也需要關心社會問題,有解決問題的廣闊視野和領導力。
一名長期主義者的思考
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總裁楊嵩:
在遇到銷量壓力或者利潤壓力的時候,一般來說都會採取兩個行為:第一,面向消費者端,為了完成這一個月的銷售和盈利指標,大幅度降價。第二,從供應端,大量的對經銷商進行壓庫,把自己的庫存轉移給經銷商。
我想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幹過這樣的事,為什麼呢?因為容易,因為這個月必須得完成老闆交代的KPI,所以我必須得做這兩件事情。但這對企業的長遠一定是不好的,一定是挖了個巨大的坑。但是我們很多時候都忍不住,都要去做,這就是短期和長期的一個巨大的差別。
圓桌論壇
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與技術突圍
主持人:新能源汽車如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
前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可能主要還是靠產業政策的扶持,如今大家都認識到新能源汽車要快速發展還是要靠市場的驅動力,還是要看給消費者帶來什麼樣的價值和體驗,有沒有真正的對原來的傳統燃料汽車形成競爭優勢。
通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給整個汽車製造的價值觀或者思維方式帶來了本質性的改變,大家都認為藉助新能源汽車可以去創造新的體驗場景、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用戶體驗。
小鵬汽車副總裁、品牌公關總經理李鵬程:
從整個行業來講如何提高產品的安全性、便利性,包括充電效率有保證,這是讓用戶選擇我們的產品,近而讓新能源產品發展的一個前提。我們的車價不高、充電足夠便利、足夠智能、足夠靜謐,用戶怎麼會不選擇這樣的產品呢?如果選擇了這樣的產品,我們的行業怎麼會不發展呢?
威馬汽車首席數據官梅松林:
一個新的技術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中,技術是不完美的,但是不完美的技術帶來問題,解決可以是完美的。比如說快速響應、快速的解決問題、快速擔責、除了解決一時的問題以外提出長期的解決方案,(這樣做)消費者反而相信你。
我們要利用智能汽車的特點來解決問題,智能汽車天生數位化、智能化,這種數據驅動能力建立起來,能夠預測問題、預判問題、解決問題,我相信智能產品的問題最終還要靠智能化的手段和工具解決它。
陸領科技聯合創始人、CMO霍靜:
我周圍有很多Z世代的年輕人,他們對於新生事物是非常願意擁抱的,他對於電動車不在乎我是不是一個試水者,只要覺得這個東西好、特別智能化,就願意用。我認為新能源想要可持續發展,各個企業、廠商,包括政府要加大對於科技發展研發的投入,尤其是對於智能電動車安全性、可靠性,算法、測試的投入。
天際汽車車聯網副總裁俞松耀:
不管是新能源車,還是傳統車,安全是一個基本屬性,一個車子如果天天燒車,我估計誰也不會去開。可靠性也是這樣的,車也不能開到路上就拋錨。所以,這是車本身應該具備的一個屬性,把這個解決好,進而站在智能網聯,站在用戶服務方面加大力量。
廣汽蔚來研發副總裁戚正剛:
車從最早的交通工具,發展到現在可以說是智能交通、智能城市、智能生態、智能生活中的一環。所以,我們要重新去考慮車的定義,是不是只是一個交通工具、一個生活的夥伴。很多人會跟我說,手機上所有的APP功能都有,為什麼需要你車上開發智能系統。但是實際上車的特性決定了場景化的應用,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在合適的地點,在恰當的時機推出一些精準服務,這是我們需要發力的,也是一個行業所要思考的問題。
德勤中國汽車行業領導合伙人周令坤:
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兩點非常重要:創新和質量。
如果沒有創新,不可能挖掘新的市場。所以,創新是新能源車企,包括新能源產品打市場的唯一基礎。
另外,作為一個企業或者說一個面向未來的業態來講,質量也是至關重要的。而作為企業,不管前期的投資如何去運作,還是要盈利,如果沒有最終的盈利模式,也很難做到可持續發展。
高合汽車品牌與用戶發展高級總監果鐵夫:
對於未來用戶的需求,除了企業自己創造之外,我覺得更多要給加入到這個生態裡邊的第三方說。不要想我要滿足所有客戶需求,所有服務都是由我自己來做,這個還是典型的傳統車企的慣性思維。當然,還有一個非常根本的,就是你的車不夠智能化,沒有做到軟硬分離,你也實現不了新場景的創造和需求的創造。
新時代車企的責任擔當與品牌營銷建設
主持人:作為品牌我們怎麼去搭建它的軟實力?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公共關係及媒體傳播總監周娟:
一個品牌一定要是一個長期主義者,因為建設品牌一定是一個長久的工程。與此同時,還要根據市場和消費的變化,而能夠去創新,去與時俱進。
長期建設品牌最基本的還是要做好正確的事情,並且堅持做好正確的事情。簡單來說,首先要把產品做好,當然體驗也很重要。
東風日產市場部副部長張茂華:
2020年,或者某種意義上面向未來幾年,可能在汽車市場也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並不是說未來的變化,而是現在已經深入到變化之中了。原來在2008年年底,我們天籟上市有一句廣告語:「越是喧囂的年代,越要聆聽內心的天籟」,越是浮躁的時代,可能我們更要堅守品牌,品牌就是一個企業長期主義具體的呈現。
北汽新能源公關總監王劉芳:
是什麼原因使我們打造一個成功品牌的時間大大縮短,規律何在?就是因為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數字時代,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作為一種全新的高端要素注入到生產之中,帶來了全新的業務增量。品牌建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現在的品牌資產來源於六個關鍵詞,軟體、交互性、線上能力、數位化、預測性和體驗性。
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大眾品牌公關總監段寧:
要成功打造一個品牌的定位,我個人覺得應該具備三個特點:能夠體現這個品牌產品的優勢點、能體現出這個產品區別於其它產品的差距點,以及它能夠滿足用戶的痛點。如果把這三個點的特質打穿或者做一個非常良性的串聯,匯總成一個詞,你的品牌定位就很準確了。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公關總監羅昊:
我著重和大家分享一下比亞迪在乘用車,在汽車品牌部分的品牌建設進展。
首先,我們在品牌主張上做了一些升級和優化。另外,結合整個集團綜合的比較有特點的優勢和乘用車這部分的賦能,我們提出了三個自信:科技自信、品質自信、中國自信。
2020卓越競爭力新汽車商業評選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