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朱自清、汪曾祺青年時用的英文課本 出了禮盒版|檀生活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葉檀財經

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有一所傳奇大學——西南聯大。

這所大學只存在了短短八年零八個月,卻誕生了172位院士、8位「兩彈一星」元勳、2位諾貝爾獎得主、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

培養的人才超過抗日戰爭前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30年培養的人才的總和。

當年步行至昆明的11位帶隊老師

聞一多、曾昭倫在列

西南聯大是一所在戰火中誕生的大學。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平津淪陷。南開大學被炸為廢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也被迫停止辦學。

即便這樣,也沒能擋住師生們教學求學的熱情,三所大學決定合併,南遷去昆明。

經過幾個月的長途跋涉,83年前的11月1日,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終於正式上課,這一天後來被定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慶日。

也就是在那一天,1000多名大一新生,人手拿到了一本《大學一年級英文教本》。

根據西南聯大註冊學生人數可以推算,8年來大約有8000名學生學習過這本書。

上排左起:錢鍾書、許淵衝、錢學森

下排左起:汪曾祺、楊振寧、鄧稼先

這其中包括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楊振寧、錢鍾書、許國璋、錢學森、鄧稼先、汪曾祺、許淵衝、穆旦......

西南聯大外文系畢業生、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的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曾說:

「聯大八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成千上萬的人才,沒有一個人不讀《大一英文》,沒有一個人完全不受英文讀本影響,不受潛移默化作用的。」

上排左起:賽珍珠、毛姆、梭羅

下排左起:胡適、林語堂、愛倫·坡

不同於現在外語教育的工具性甚至功利性,當時的英文課本,更加重視對學生品性的塑造、通識教育的普及,培養學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家國情懷。

書裡收錄了毛姆、賽珍珠、林語堂、胡適、蘭姆、梭羅、愛倫·坡等中外名家的共43篇英文選文。

涵蓋小說、散文、論說文、傳記等各種文體,不僅是人文社科經典,更是忠實記錄了當時的世界。

《西南聯大英文課》主譯羅選民

拜訪曾在西南聯大任職的楊絳先生

比如有些文章會描寫中國縴夫,寫到他們在長江拉船、唱號子的場景;還有農民耕地的描寫,甚至寫到了牛的死亡。

通過一系列文章的組合,把處在那個危機時代的中國描述出來了。

同時也告訴學生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當時的世界。讓他們學著做一個博雅之士,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抱負的人。

那本聯大新生必修的英文課本,經當代一眾學者的翻譯後,成了這本《西南聯大英文課》。

2018年5月,一條生活館曾重磅推薦過這本書,反響特別好,成為我們的年度爆品。

如今,那本大厚書搖身一變,成為這套輕巧雅致的《西南聯大英文課》禮盒版。

相比老版本,禮盒版最優秀的地方就是:把原書裡的43篇文章,提煉成8個更加清晰的主題,再編成8本輕巧便攜的小冊子。

分別是:

《吾國與吾民》

《青年與修養》

《文學與生活》

《經典與人生》

《大學與問道》

《教育與立身》

《時代與名人》

《文明與世界》

並邀請北大、清華、人大等名校的8位教授擔任導讀人。

他們對8本小書裡的每篇文章進行了詳細的校對、導讀、注釋,讓原文和譯文都更易於現代人的理解,學習價值更高。

禮盒上還藏了一枚西南聯大校徽胸章!由知名文創品牌「聯邦走馬」特別設計。

按原版聯大校徽復刻,可以別在包包上或者衣服上,十分有情懷。

8本小冊子的封面,皆採用中國傳統色彩,優雅好看,與民國氣質相得益彰,擺在書架上也賞心悅目。

古樸禮盒包裝,格調一流。

送給家中孩子、朋友或自己,都是一份優雅得體的禮物。

《西南聯大英文課》輕讀禮盒版,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限時特惠 108 (定價 180)

5月10日23:59特惠結束

權威學習+獨立思考

這是一套權威好學的英文教科書。

每一篇文章都包含3部分,依次是:學者導讀、英文原文、中文譯文。

這種呈現順序非常符合語言學習邏輯。

閱讀之前,由專業學者帶你初步了解這篇文章;閱讀英文原文後,有對應的中文譯文可以自查,幫助正確理解。

每篇文章底部都配有單詞注釋,大大降低了閱讀難度,提升學習效率。

更超值的是,每本冊子背後都有文章音頻二維碼,掃碼即可進入。

邀請美國著名錄音演員Christi Bowen、資深配音演員Christopher Chris朗讀文章內容。

發音地道,語速適中,適合練習聽力和跟讀,為學習者提供聽、讀、說的立體學習體系,把優秀的教材「用」到淋漓盡致!

口袋書設計,輕巧便攜,隨時隨地都能學習。

同時,它又有著通識讀物的高度。

比如胡適先生的《樂觀看中國》,在這篇文章裡,他列舉了中國數十年間,在拋棄很多傳統惡習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開設女校,幾乎所有大學和學院都逐漸建立了男女同校制度,婦女開始就業甚至從政......這場革命遠未結束,但是在過去數十年間取得的成就卻是兩千五百多年倡導仁義道德的儒家,和兩千年來倡導慈悲為懷的佛家所沒有想到的。我們能不稱之為巨大的進步嗎?」

...the opening of schools for girls, the gradual spread of co-education in practically al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entrance of women into professional and even official life...The revolution is far from completion; but it has already achieved in a few decades what twenty-five centuries of Confucianist humanitarianism and twenty centuries of Buddhist mercy had never dreamed of achieving. May we not call this a great progress?

——節選自《樂觀看中國》

(An Optimist Looks at China)

一篇《樂觀看中國》,讓西南聯大的學生在艱苦的求學條件裡,仍然能調動起學習積極性,對祖國的未來充滿自信。這篇文章雖然很短,但在當卻是很重要的一課。

不是機械式地獲取一鱗半爪的語言知識,而是開放式地求得自己的「真實」。

每一個選篇,其實都在引導學生自由思考「學之根本」:何為教育?何為學?如何學?為誰學?如何學有所為?

《西南聯大英文課》輕讀禮盒版,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限時特惠 108 (定價 180)

5月10日23:59特惠結束

8本書各有側重,包含文學、教育、家國、科技、名人等方面,幾乎組成了一個人看待世界的全部方式。

《吾國與吾民》

收錄:賽珍珠《貧瘠的春天 》、胡適《樂觀看中國》、毛姆《河之歌》、林語堂《生活的目的》等8篇文章。

導讀人:章豔。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翻譯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代表譯著為《娛樂至死》。

《青年與修養》

收錄:安德烈·莫洛亞《致青年》、 阿伯特·勞倫斯·洛維爾《自由與約束》、 塞繆爾·麥考德·克羅瑟斯《人人想當別人》等5篇文章。

導讀人:毛亮。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代表作《自我、自由與倫理生活:亨利·詹姆斯小說研究》。

《經典與人生》

收錄:阿諾德·本涅特《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伍德羅·威爾遜《論自由》、華盛頓·歐文《孤兒寡母》等7篇文章。

導讀人:丁林棚。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代表作《自我、社會與人文: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小說的文化解讀》。

《大學與問道》

收錄:威廉·詹姆斯《大學生的社會價值》、 約翰·亨利·紐曼《什麼是大學?》、亞歷山大·米克爾約翰《通識學院的理論》3篇文章。

導讀人:羅選民。清華大學首批二級教授(2007)、廣西大學君武學者、博士生導師、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長。

……

正如這套書的主譯羅選民教授所說:

「最近幾年,社會上對西南聯大這段歷史的挖掘和回憶越來越多了,我很開心。而我對西南聯大的心情,和許多人一樣: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西南聯大的歷史是一種美,是在血與火的殘酷歲月中,呈現出來人性的光輝和知識分子的光輝。我想這種光輝,對我們現在的人,應該是一種力量和啟示。」

相關焦點

  • 錢鍾書、朱自清、汪曾祺青年時用的英文課本,出了禮盒版!
    這所大學只存在了短短八年零八個月,卻誕生了172位院士、8位「兩彈一星」元勳、2位諾貝爾獎得主、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培養的人才超過抗日戰爭前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30年培養的人才的總和。當年步行至昆明的11位帶隊老師,聞一多、曾昭倫在列西南聯大是一所在戰火中誕生的大學。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平津淪陷。南開大學被炸為廢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也被迫停止辦學。
  • 錢鍾書、汪曾祺青年時用的英文課本,豆瓣評分9.4
    上排左起:錢鍾書、許淵衝、錢學森下排左起:汪曾祺、楊振寧、鄧稼先這其中包括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楊振寧、錢鍾書、許國璋、錢學森、鄧稼先、汪曾祺、許淵衝、穆旦......同時也告訴學生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當時的世界。讓他們學著做一個博雅之士,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抱負的人。那本聯大新生必修的英文課本,經當代一眾學者的翻譯後,成了這本《西南聯大英文課》。2017年,這本書推出後很受歡迎,豆瓣迄今評分9.4。
  • 豆瓣評分高達9.5,錢鍾書、朱自清、汪曾祺曾用的英文課本
    大家好,我是陳拙。
  • 錢鍾書、朱自清、楊振寧青年時用的英文課本,影響無數人
    也就是在那一天,1000多名大一新生,人手拿到了一本《大學一年級英文教本》。根據西南聯大註冊學生人數可以推算,8年來大約有8000名學生學習過這本書。上排左起:錢鍾書、許淵衝、錢學森下排左起:汪曾祺、楊振寧、鄧稼先這其中包括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楊振寧、許國璋、錢學森、鄧稼先、汪曾祺、許淵衝、穆旦......
  • 西南聯大學生曾人手一本的英文課本,出了禮盒版!丨種草機
    這所大學只存在了短短八年零八個月,卻誕生了172位院士、8位「兩彈一星」元勳、2位諾貝爾獎得主、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培養的人才超過抗日戰爭前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30年培養的人才的總和。即便這樣,也沒能擋住師生們教學求學的熱情,三所大學決定合併,南遷去昆明。經過幾個月的長途跋涉,83年前的11月1日,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終於正式上課,這一天後來被定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慶日。也就是在那一天,1000多名大一新生,人手拿到了一本《大學一年級英文教本》。根據西南聯大註冊學生人數可以推算,8年來大約有8000名學生學習過這本書。
  • 豆瓣9.4分神級教材:培養出鄧稼先、楊振寧、汪曾祺的教科書
    教這門課的教授個個鼎鼎大名,吳宓、葉公超、柳無忌、錢鍾書都用它作自己授課的教材 西南聯大外文系的張道一先生甚至還留著80年前的課堂筆記,不用思索就能背誦出其中的課文。,成為這套輕巧雅致的禮盒裝。這套書有輕讀版和悅聽版兩個版本,我們都將其上架到了烏鴉小黑店。
  • 【高訪之「大師的背影」】錢鍾書:被神化與被低估的
    1948年,學術專著《談藝錄》也在上海出版,這更讓錢鍾書名聲大噪。那時候,楊絳在上海很有名,她不僅教書還寫劇本,有三齣戲已經公演。以前別人介紹錢鍾書時,都會說這位是楊絳的先生。而這兩本書面世後,他們夫婦的社會地位就倒過來了,大家都會介紹楊絳是錢鍾書的太太。
  • 這堂英文課有多優雅,能讓許淵衝、汪曾祺等老一輩文人念念不忘?
    這所在抗戰時臨時組建的大學,存在僅短短八年,卻培養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元勳和100多位兩院院士.創造了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蹟。《大學一年級英文教本》(Freshman Readings in English),是當年聯大全校通開課「大一英文」課的教材。這本看似普通的英文課本,曾出現在楊振寧、許淵衝、汪曾祺、鄧稼先的課桌上,錢鍾書也用它作自己授課的教材。
  • 錢鍾書曾向楊絳求婚,被拒絕了
    錢鍾書寫給楊絳的這些「彩箋兼尺素」便塵封在故紙堆裡。1932年春,因為「一·二八」事變,蘇州東吳大學停課。一部分學生到北平各大學借讀,楊絳借讀於清華大學,有緣與被譽為「人中之龍」的無錫才子錢鍾書相識。後來楊絳的母親取笑女兒說:「阿季腳上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
  • 汪曾祺和楊振寧用過的大學國文課本,時隔70餘年重現江湖
    從1938至1946年間,中國曾有一所存在不滿9年的大學,就讀學生不過8000人,而且條件簡陋,生活艱苦,但前後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聞一多等300
  • 錢鍾書讀過多少書?僅中文筆記就摘記3000餘種書
    楊絳在 《我們仨》 一書中,用這樣的夢境來形容1998年末與丈夫錢鍾書的陰陽兩隔。  不留骨灰,不建墓碑,相失的錢先生遁影何方?  德國漢學家莫芝宜佳:  「萬裡長橋」既通中西又通西西  莫芝宜佳是 《圍城》 德文版譯者,她和丈夫莫律祺可以解決錢先生外文筆記中的七種語言問題。在整理外文筆記時,莫芝宜佳用「嘆為觀止」來形容內心的震撼。
  • 好聽 | 這是汪曾祺、許淵衝、楊振寧的課本,也希望成為你的課本
    為什麼我們現在設備如此好,經費如此充裕的大學,反而不如幾十年前那些又簡陋、又落後,經常發不出工資的學校,能培養出更具創造性的大師?一個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西南聯大。這所學校的校舍和宿舍極其簡陋,基本都是土牆、茅草屋頂,窗戶是在牆上留出方洞,直插著幾根帶皮的樹棍。
  • 豆瓣評分9.5,是什麼樣的英文課讓許淵衝、汪曾祺等老一輩文人念念不忘?
    這所在抗戰時臨時組建的大學,存在僅短短八年,卻培養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元勳和100多位兩院院士.創造了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蹟。上排左起:汪曾祺、楊振寧、鄧稼先下排左起:何兆武、王希季、許淵衝很多人都在好奇,這樣一所臨時的大學,是怎麼培養出這麼多人才的呢?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因「涉黃」被舉報從語文課本中刪除?
    而這21種課本裡,只有1934年之前的9種,對《荷塘月色》的原文原封不動地納入,剩下的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刪改。民國當時的教材選編標準,包括「思想純正,組織完備」「不致發生惡影響」「內容以合於青年心理和青年境遇為準」「無浮薄淫靡或消極厭世之色彩」等。而《荷塘月色》根據這些標準,並非完美無缺。
  • 北京某教授建議把朱自清《背影》從課本中刪去,理由違反交通規則
    昨天是朱自清逝世72周年,距離朱自清的散文《背影》1935年問世至今已有75個年頭。北京某大學教授建議把朱自清《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去,理由只是因為裡面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其背影符合中國人「審美病態」……原來,最早在《語文建設》上有一篇孫紹振教授的文章《〈背影〉的美學問題》。文章中孫教授對朱自清的名文《背影》非常推崇。
  • 培養出兩位諾獎得主的西南聯大,它的國文課本為何讓人念念不忘?
    說起中國教育,總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即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的這兩個感慨,也是我們心裡一直以來的疑惑。
  • 塵封數十年,錢鍾書選唐詩首面世
    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周絢隆撰文回憶,社科院文學所選注唐詩和宋詩的工作,同樣是始於1956年,但兩部詩選成書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宋詩沒有現成的「全宋詩」供選擇,由錢鍾書一人遍讀宋詩後選定,於1958年順利出版。唐詩選則經歷了「文革」,於1978年出版,整整晚了20年,負責人和內容也經歷了幾次置換。
  • 懷念汪曾祺|如果覺得活著沒意思,就讀一讀汪曾祺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開播時,有網友說:如果汪曾祺先生還在世,他是這部片子最好的製作人。汪曾祺是誰?如果你是一個吃貨,同時還對語文課本有印象的話。想必,一定記得高郵的鹹鴨蛋吧!……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端午的鴨蛋》很有畫面感有沒有。今天是5月16日,23年前,汪曾祺先生走了。他喜歡吃,他筆下的文字,讓你發現,人間草木皆可愛。
  • 被遺忘的天才吳興華:比肩錢鍾書、陳寅恪的中西通才丨讀書者說
    他故意跟人打賭:如果隨手翻出一首詩,你念一句他不能把詩題、作者和上下句說出來的話,他便輸兩毛錢,否則對方便要用兩毛錢買花生請他吃。他從未輸過,後來人盡皆知,沒人敢再賭。在1944年吳興華寫給宋淇的一封信中說:不論是英、法、德、意哪一種語言,只要是好詩,別人一提起,他便能立即說出它形式上的細節、內容的好壞,否則他便回家再念十年書。
  • 久違七十載,這本來之不易的課本,藏著教育的奧秘
    平時,教室頂用瓦片和茅草蓋著,碰到大雨天,就叮叮咚咚地漏水;師生宿舍條件極差,閉著眼睛隨手一捉,就能捉到蝨子、臭蟲。,體重一直往下掉,瘦到了38.8公斤,他的兒子心疼地回憶,「他不是精神上的老,而是生活條件實在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