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必養成的行為習慣4——整理書包的習慣

2020-12-15 李老師的學習課堂

在課堂上經常會有學生忘帶學習用具的現象。忘帶作業教師可以下次再批改,忘帶筆可以借一支,但是忘帶課本,那就相當於上戰場不帶槍呀!課堂上教師要授新課內容,沒有書勢必學的不清楚,那麼怎樣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那就要讓孩子儘量養成整理書包的好習慣。

首先,整理書包要分類。

書包裡會裝各科的書和本,有的同學在課前準備課本時,在書包裡翻半天翻出課本,相當費時,所以教會孩子分類別很重要。語數英分科目放,語文書、本、習題集放在一起,數學英語亦是如此,這樣上什麼課,一次就可以拿全這一科目的學習用具了。

其次,家長不要代辦。

部分家長總認為孩子只要把作業寫會其他事情都可以代勞,所以總會代替孩子收拾書包,導致學生在交作業時,說書包裡找不到,忘帶了,打電話問家長,家長卻說在書包裡。這種代勞的行為會讓孩子容易把責任推卸給家長。

再次,養成自己整理書包的習慣。

晚上睡覺前,孩子的學習已完畢,及時按照課程表自己有序的整理書包。這樣就會避免忘帶的情況。

好習慣從今天開始!讓我們的孩子更優秀。

相關焦點

  • 自己整理書包養成好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的一生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年級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是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整理好書包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如何使自己的書包整整齊齊,如何很快拿出自己需要的任何一本書、練習本、文具等都是亟待學習的好習慣之一。
  • 讓學生養成整理書包的好習慣,老師可以用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自悟
    書包是小學生重要的學習工具,老師要讓他們學會整理書包、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的寶貝,每天上學要用的學習用具,而且書包是學習工具中的一個大管家,它的任務是很重的,如果裝多了不僅孩子受不了,書包自己也會叫苦的。
  • 哈市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專題報導
    本次推出的「居家生活,這樣養成好習慣」系列課程是針對新冠狀肺炎疫情期間,學生長時間居家生活而特別錄製的,課程內容遴選自《哈爾濱市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指導手冊》(下簡稱《習慣手冊》
  • 小學生學習的重點,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
    小學生學習的重點,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好習慣能讓人終身受益,而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最佳時間段。小學生注意力較為分散,學習缺乏獨立性,學習的重點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
  • 湘機小學教育集團:舉行整理書包比賽 促良好習慣養成
    為了鍛鍊學生的自理能力,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1月5日下午,湘機小學教育集團一年級7班在教室舉行了一次有趣的整理書包比賽活動。比賽規則是全班同學首先把自己的學習用品全放在桌子上,打亂順序,聽到老師的指令後,開始進行整理;同學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書包裡的課本、練習本、文具盒、顏色筆、水壺等學習用品分類整理好。活動現場,同學們個個沉著鎮定,有的不緊不慢地把書本一本本地擺整齊,再一本一本地放進書包裡;有的動作迅速地將學習用品分好類,再有條不紊地放進書包裡。
  • 如何讓小學生養成「我的書包,我整理」的好習慣?
    當然是裝在我們的好夥伴——書包裡面了。那麼平時如何整理好自己的小書包,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了。一、首先,我們要購買幾個文件袋,把書本分類。對於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準備三個顏色不一樣的文件袋,分別放語文科目資料和數學科目資料,其他科目資料。對於三年級以上的小朋友,還要準備英語科目資料文件袋。
  • 我會自己整理小書包
    民權縣實驗小學一年級開展「我會整理小書包」主題勞動教育活動"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書包是小學生必備的用品,整理書包是孩子們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自我服務能力,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獨立整理書包能力,更好適應小學生活,9月18日,民權縣實驗小學一年級開展了我會整理小書包主題勞動教育活動。  本次整理書包活動讓一年級小朋友了解到了整理書包的重要性,整理書包是自己的事情,所以在學校就應該學會自己整理書包。
  • 生活習慣養成不是小事,抓住這6個關鍵點,幫娃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對不同階段的小學生來說,他們需要學習和掌握的自理技能一般包括如下方面:1.小學低年級要學習和掌握的自理技能包括:會懂得刷牙洗臉、洗手洗腳和剪指甲(用指甲刀);會懂得穿衣脫衣、穿脫鞋子和繫鞋帶;會懂得整理書包、文具、書籍和玩具等個人物品;會懂得削鉛筆(用轉筆刀)、背書包等。
  •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點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開良好行為習慣的助力。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很多行為習慣尚未定型,因而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若在此階段學校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必然會給學生帶來長久而積極的影響。
  • 南康區幼兒園大班組開展整理書包比賽活動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伍玉華、黃志英報導:為了培養大班幼兒自主整理書包的良好習慣,7月2日上午,南康區幼兒園大班組結合「幼小銜接」主題,開展了「整理書包」比賽活動。隨著裁判員哨聲響起,小選手們迅速的把學習用品分門別類裝進書包裡,然後拉好書包拉鏈背在自己肩頭,舉手示意,整個比賽活動緊張而激烈。
  • 養成良好的習慣,成就更好的自己
    一、何為習慣?出示三句名言,1.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中國古代思想家 孔子 2.習慣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化地去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傾向。習慣形成就是指長期養成的不易改變的行為方式。 ——兒童心理學家教授 朱智賢3. 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
  • 平橋二小:好習慣 從整理書包開始
    為了讓學生養成整理書包的好習慣,7日平橋二小舉辦「好習慣 從整理書包開始」主題升旗儀式。升旗儀式在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中開始,升旗手振臂一揮,鮮豔的五星紅旗徐徐展開,在初升的陽光映照下,全校師生共唱國歌。
  • 《原子習慣》---關於如何養成習慣的方法整理
    簡單總結了書中養成習慣的四個非常非常具體的方法論,如果你也對習慣或是規劃方面感興趣的話,就往下看吧零、改變期待我們在設定目標時,對目標的態度很重要。環境的重要性1)其實我們的每一個習慣都受環境影響。我們可能無意間因為環境成了「受害者」,但我們也可以做環境的「創造者」。2)把好習慣的「觸發器」放在最明顯的地方/把壞習慣的「觸發器」放在最隱蔽的地方3)無論何時,儘量避免同一環境做不同的習慣4)新環境對培養新習慣有幫助 3.
  • 橫店中心小學:一年級學生舉行整理書包比賽
    本網訊 為了提高一年級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10月19日中午,橫店中心小學組織一年級學生進行了一項有趣的比賽——整理書包大賽。按照文具、書、作業本三類物品分類擺放的要求,同學們忙開了,先把抽屜和書包裡的所有學習用品拿出來,再分類整理,擺放整齊,最後放入書包。比賽過程中,同學們齊心協力,動作迅速,嘴巴閉得緊緊的,生怕落後於他人。最快的同學,只用了30多秒;最慢的同學用了一分十幾秒。同學們都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其中有三個班速度特別塊,1分鐘之內全班同學全部完成,並且書包內物品擺放得十分整齊。
  •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認識,開展活動是關鍵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階段是習慣養成的最佳階段。小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大,他們的各種習慣容易養成也容易改變,作為小學教師應從各方面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那麼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呢?下面談一下我的粗淺的認識 。
  • 橫祥小學:從小養成好習慣 整理書包我最強
    整理好書包是一名學生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但是生活中有些學生學習成績能拿到優秀,而這一項最基本的能力卻常常被判不及格。書包裡的學習用品亂糟糟,而且有的學生經常丟三拉四,今天忘了帶水彩筆,明天忘了帶課本。為了督促學生們養成一個有序整理書包的良好習慣,9月14日,橫店小學教育集團橫祥校區給低年級的小朋友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整理書包」大賽。
  • 老師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引領者
    結合小學生年齡特徵來看,模仿是其學習最主要的途徑之一。因此,在學生習慣的養成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我們經常教導學生要友善待人,若部分教師由於工作繁忙而在面對學生、他人的時候表現出一些不耐煩的情緒。
  • 這十個學習習慣養成了嗎?
    家長們要從孩子一年級開始,就幫孩子養成以下的學習習慣:1、養成愛好書本文具的習慣把書本文具當成好朋友,學會愛惜,也有利於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認真態度,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學著包書皮,貼標籤。2、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不懂就問無論對於小學生,還是對於高中學生來說,這條都至關重要!
  • 培養小學生勞動習慣的研究
    二、研究目標  課題立足於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研究和探討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勞動意識培養的關係,主要達到以下三個目的:     1、從小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 「我會整理書包了!」濟南市景山小學實踐活動進行時
    舜網訊 俗話說:「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益」,為了進一步提高一年級小學生的自理能力,更快地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了解整理書包的重要性,學會整理書包,11月7日上午,濟南市景山小學一年級5班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一分鐘整理書包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