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壽」中醫藥健康產品實現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24日電  作為羊絨行業唯—入選「中國十大工商英才」的企業家,北京中和珍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淦清經過長期醞釀,帶領企業邁入大健康產業,研發出「品品壽」系列中醫藥健康產品。

守信用 講品德 做好企業品牌

  邱淦清1961年生於浙江湖州的普通農家,1986年,他獨自一人從湖州上火車,站了30多個小時來到北京,從跟人學做生意、去各個商鋪推銷枕套風扇罩,到註冊公司、建服裝廠。

  邱淦清坦言,當時,浙江品牌不被市場認可,很多浙江企業生產的商品靠掛上海品牌存活。但珍貝沒有選擇掛牌,而是堅持打自己的品牌。

  他說:「做企業,只有守信用、講品德,用良心做事,才能從根本上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做好品牌。」矗立在北京市東城區珠市口東大街6號的珍貝大廈和總公司3000多名員工,見證了這一切。

  如今,珍貝羊絨年銷售額12億人民幣,連續八年被國家信息中心、北京市商業委員會評為「北京億元商場銷售第一名」和「中國羊絨行業銷售第二名」,產品遠銷歐美20多個國家,在中國31個省份開拓銷售網點600餘個……

  珍貝羊絨製品在全國市場上暢銷30餘年,多年位居全國銷量前三甲,源於精益求精的企業文化基因:堅持用上等羊絨、堅持技術創新、堅持精品意識。

  邱淦清堅信:在精益求精的理念引導下,企業的發展空間永無止境。「尤其是在國內經濟進入攻堅期和深化改革期,更要擯棄急功近利的投機心理,要沉下心練內功,扎紮實實搞科研求創新,真正實現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

技術創新和專利布局是企業核心競爭力

  邱淦清越來越意識到,先人對「衣食住行」的排序相當有智慧和講究:從「衣不裹體」「食不裹腹」邁向豐衣足食的過程中,珍貝在滿足了人們愛美的需求後,接下來應為人們吃得好、吃的健康努力。

  脾胃乃後天之本,調理脾胃是治病之本、治病之源。《景嶽全書》記載:「胃氣為養生之王……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

  邱淦清認為,「養生調理」比「治病」更重要,並將眼光放到了大健康產業上。「慢性病調理是一個龐大而繁雜的系統工程,要倡導建立科學、完善、系統的健康生活方式,才能遠離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威脅,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治未病』,對大眾的健康養生、亞健康狀態調整以及慢性病調護均具有重要意義。」 

  品一品就長壽,一口一口吃出健康,吃出長壽,正是基於這個願景,「品品壽」品牌應運而生。他堅持從原產地原料的種植收購—生產—質量控制著手,發展出一整套細緻嚴密的質量管理體系。

  在他統領下,品品壽健康產品已申請15項發明專利,涵蓋配方、生產工藝、製劑、質量標準、臨床應用和醫療器械等方面。

  比如採用超低溫超微粉碎破壁技術製成的調理脾胃細粉系列產品,不僅使揮發性成分不受破壞,有效保留原料中的所有組分,而且使腸胃吸收更容易、更快捷。

從原料起步,嚴把質量第一關

  「藥材好,藥才好。」邱淦清認為,「藥材原料是產品的源頭,與產品質量息息相關,其質量優劣直接影響中醫臨床治療效果。首先從原料的供應方面,嚴格把好第一關質量」。

  在選取原料時,他反覆比較全國多個具有代表性的產地來源品種,親口品嘗、進行質量檢測,確定選擇優質品種,要求產品必須保證無添加、無汙染。

  山藥俗稱「神仙之食」,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的功效。他搜集了來自廣西金田、河北安國、河南焦作、江西瑞昌等多個產地的山藥,反覆比較,再三品嘗,通過外觀、口感,以及蛋白質、多糖、澱粉等的含量綜合評價,最後確定選用廣西的淮山藥。

  「祛溼利器」薏苡仁,來自貴州西南晴隆縣,這裡土地肥沃,無汙染,從選種、育苗、種植、除草、施肥,直到採收加工、貯藏,採取一系列科學的管理規程。

  新成立的新活科技公司目前擁有多項先進技術,實現原料源頭控制零添加零汙染、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開發了八仙糕、薏苡仁、山藥、生薑、芋頭、靈芝、蓮子、麥芽等品品壽系列超細粉產品。

  現代科技的領先應用,使產品組分吸收更容易,科學調理脾胃、自然增強免疫力,逐步實現營養和健康。

  邱淦清透露了下一步計劃:運用現代中醫藥成果及診療技術,針對大眾個體,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提高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服務,創建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和體系。(完)

編輯:陳建

相關焦點

  • 立高食品如何在生產過程中保證產品質量
    構建全面的產品安全與質量控制體系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企業在設備、管理制度、人才和資金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投入和長期的驗證。立高食品制定了《質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冊》、《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制度》等食品安全專項管理制度,並制定了覆蓋採購、生產、存儲運輸、銷售全流程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 美廬生物:不斷加強產品質量控制 連續六年被評為「質量優秀獎...
    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在2008年以後,通過不斷完善和升級質量標準、質量管控體系,提高監管要求和水平,實現了包括原料把控、過程監管、配方註冊、行業規範、質量提升、安全追溯等從牧場到餐桌等在內的全過程監管制度,我國整體乳製品質量實現了質的飛越。
  • 尚赫:「大數據+質量管理」打造完備的品控體系
    這是尚赫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數字計劃」中的一部分,自企業2月底復工復產後,質量管理升級就是與企業生產運營並行的重要環節。用信息化、數位化的模式夯實產業鏈基礎,提升品質管理效率,是生產型企業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在中國健康產業領域摸索了28年的尚赫公司,對產品質量管理更是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 伊利牛奶生產過程層層篩選 嚴格把控產品質量
    作為穩居全球乳業第一陣營,蟬聯亞洲乳業第一的乳製品企業,伊利一直以來對產品品質的把控都頗為「嚴苛」。為追求卓越品質,在生產過程中,每一滴伊利牛奶都經歷了層層篩選,以確保其100%安全、100%健康。在伊利牛奶的奶源上,伊利的奶源基地從奶牛出生就建立了養殖檔案,所有的奶牛都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和管理。而正是由於奶源基地的嚴格管理,也才保證了每一滴奶的高品質來源。每一滴原奶產出後,還要經過最高標準的「考試」,只有通過「考試」的合格奶,才能夠踏上屬於它們的「產品徵途」。
  • 2020年中醫藥領域發展回顧
    2020年2月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強化中西醫結合,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及時推廣有效方藥和中成藥。另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媒體報導信息,經過篩選研究,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顆粒等中藥證實有效。
  • 中醫藥出海提速,引入歐盟植物藥質量規範
    從政策角度來看,中醫藥的科技創新、國際化被提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文件當中,均把中醫藥科技產業創新作為發展的重點。中醫藥「走出去」有何難題然而,因為中外文化、理念、規範、技術等各個方面的差異,中醫藥的國際化仍然面臨諸多難題。王梅介紹,中藥面臨三大痛點:質量控制和檢測方法;科學證據、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產品難以在國際上流通。
  • 產品質量有問題!車間生產管理該如何掐斷源頭?
    製造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生產效率、成本控制與管理能力的競爭。 卓越、有效的生產管理能力、車間是製造型企業的中心,車間和製造部門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產品「質量、成本、交貨期」各項指標的完成,伴隨著微利時代的到來和組織結構趨向扁平化的今天,車間管理在企業中將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 《中草藥》雜誌助推中醫藥大健康發展
    健康中國建設既要實現提高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降低孕產婦死亡率與嬰兒死亡率等硬性指標,也要構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理念與實踐,全面提高健康人群的數量和質量保障。 隨著慢性病的侵襲、亞健康狀態的蔓延、老齡化的加速、家庭收入的增加等,百姓對一個涵蓋內容廣泛的大健康產業社會的需求日益增加,人們也將回歸到「治未病」傳統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上。
  • 事前控制--產品質量管控關鍵
    在生產過程中,企業只有建立完善的精益生產生產品質管理體系,才能夠確保產品的品質,減少不良品的浪費。
  • 【霸氣】品質工程師怒了: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
    威廉·戴明的這句質量名言指出,只有在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嚴格按照生產工藝和作業指導書要求進行,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如果忽略過程控制,只靠檢驗,是不可能保證產品質量的,因為質量檢驗,只能剔除次品和廢品,並不能提高產品質量。也就是說,質量控制的重點決不能放在事後把關,而必須放在製造階段,即生產過程階段。
  • 中醫藥健康產業助力工業旅遊發展
    發揮中醫藥優勢,堅持中西醫結合,是中國方案最顯著特徵之一。隨著中藥醫療保健效果逐步得到世界公認,中藥世界性需求不斷增大,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大有可為。2016年,國家出臺《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明確提出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
  • 工業旅遊助力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2016年,國家出臺《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明確提出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鼓勵利用中醫藥文化元素突出的中醫醫療機構、中藥企業、名勝古蹟、博物館、中華老字號名店以及中藥材種植基地、藥用植物園、藥膳食療館等資源,開發中醫藥特色旅遊路線,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與旅遊產業有機融合。近年來,多地重點推廣「藥旅融合」工業旅遊新模式,把「中醫藥」列為旅遊產業發展的重點元素,推出多種集體驗與觀賞於一體的旅遊產品,讓遊客近距離感受中醫藥文化魅力。
  • 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仲景宛西製藥董事長孫鋒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面對當前新形勢,中醫藥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融合發展,中醫藥從業者要助力中醫藥文化宣傳,進而成為中醫藥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共同為實現健康中國目標貢獻力量。
  • 盤點:十大直銷企業如何抓產品質量?
    在未來5年實現年產值20億元的目標,掀起國內民族高端護膚化妝品和保養品的潮流,打造具有中國標籤的高端產品。綠葉重點投資的化妝品產業園擁有「國際先進車間,精準生產製造」的特點所有潔淨車間均達到10萬級潔淨標準,其中化妝品灌裝車間達到萬級潔淨標準,為國內首屈一指。車間配備有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現代化的自動控制管理系統。
  • 深圳工廠新產品怎樣控制產品質量?規範生產流程,問題迎刃而解
    深圳市***電子有限公司1.PURPOSE目的定義新產品試產的控制流程。2 SCOPE適用範圍此指引適用於公司新產品試產的生產過程控制。3 REFERENCE DOCUMENT參考文件無4 DEFINITION定義4.1 Pilot Run:試生產4.2 Mass Production:批量生產5 RESPONSIBILITY職責5.1 DE主導召開新產品試產會議、項目會議和試產完畢後總結會議。
  • 推動質量強企 實現一「質」千金
    在生產過程中,該公司產品秉承「不接受不良品,不製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的質量原則,嚴格按照相關國際標準、國內標準生產,做好每一個產品,把好每一道關,做到產線設置有外觀、性能100%全檢工序,確保出廠產品100%合格。產品先後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並被認定為「四川省質量信用AAA級企業」。
  • 質量安全不妥協西麥致力於生產高品質的燕麥
    桂林西麥食品集團品管總監廖麗麗現場接受採訪 中國網12月16日訊(記者陳曦霞曾鑫)2015年12月12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在第二屆中國放心食品大會上以即食燕麥片1kg榮獲衝調食品類·放心食品標杆獎的企業---桂林西麥食品集團品管總監廖麗麗現場接受了中國網食品頻道的採訪,廖麗麗在採訪中說道,這次產品能獲獎,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原料優勢,該產品的原料來自澳洲西海岸,環境較好,日照時間較長。第二是技術優勢,加工生產過程當中採用了3S首發核心技術,用低溫烘烤、多道燜煮,保持了燕麥的原有口感。
  • 抓市場促消費強品牌 曾立品談雲南文山三七產業健康發展
    鼓勵推行GAP等標準化種植管理,推進三七種植過程農業投入品規範化經營、科學化施用登記制度。三要提升三七種植組織化水平。推進我省三七農業社會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鼓勵中藥生產企業向三七藥材產地延伸產業鏈,促進建立「協會+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四位一體的三七農業生產體系。
  • 廈門:中醫藥融入防治糖尿病全過程
    廈門市在如今推進分級診療的大背景下,將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與監管逐漸由大醫院向基層轉移,讓中醫藥全程參與,用簡、便、廉、驗的優勢為糖尿病治療強基固本。中醫藥改善糖友生活質量「以前的糖尿病治療與基層是脫節的,病人一出院,就像斷了線的風箏。」
  • 企業家共話中醫藥產業:傳承是命脈所在 創新是活力源泉
    同時,黃繼林分析認為,目前中醫藥行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四點:第一,中醫藥原材料的價格在不斷地上漲;第二,野生中藥材在規模化生產之後導致部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第三,既懂中醫又懂西醫的中西兼具的人才比較少;第四,中醫人才培養的過程比較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