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24日電 作為羊絨行業唯—入選「中國十大工商英才」的企業家,北京中和珍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淦清經過長期醞釀,帶領企業邁入大健康產業,研發出「品品壽」系列中醫藥健康產品。
守信用 講品德 做好企業品牌
邱淦清1961年生於浙江湖州的普通農家,1986年,他獨自一人從湖州上火車,站了30多個小時來到北京,從跟人學做生意、去各個商鋪推銷枕套風扇罩,到註冊公司、建服裝廠。
邱淦清坦言,當時,浙江品牌不被市場認可,很多浙江企業生產的商品靠掛上海品牌存活。但珍貝沒有選擇掛牌,而是堅持打自己的品牌。
他說:「做企業,只有守信用、講品德,用良心做事,才能從根本上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做好品牌。」矗立在北京市東城區珠市口東大街6號的珍貝大廈和總公司3000多名員工,見證了這一切。
如今,珍貝羊絨年銷售額12億人民幣,連續八年被國家信息中心、北京市商業委員會評為「北京億元商場銷售第一名」和「中國羊絨行業銷售第二名」,產品遠銷歐美20多個國家,在中國31個省份開拓銷售網點600餘個……
珍貝羊絨製品在全國市場上暢銷30餘年,多年位居全國銷量前三甲,源於精益求精的企業文化基因:堅持用上等羊絨、堅持技術創新、堅持精品意識。
邱淦清堅信:在精益求精的理念引導下,企業的發展空間永無止境。「尤其是在國內經濟進入攻堅期和深化改革期,更要擯棄急功近利的投機心理,要沉下心練內功,扎紮實實搞科研求創新,真正實現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
技術創新和專利布局是企業核心競爭力
邱淦清越來越意識到,先人對「衣食住行」的排序相當有智慧和講究:從「衣不裹體」「食不裹腹」邁向豐衣足食的過程中,珍貝在滿足了人們愛美的需求後,接下來應為人們吃得好、吃的健康努力。
脾胃乃後天之本,調理脾胃是治病之本、治病之源。《景嶽全書》記載:「胃氣為養生之王……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
邱淦清認為,「養生調理」比「治病」更重要,並將眼光放到了大健康產業上。「慢性病調理是一個龐大而繁雜的系統工程,要倡導建立科學、完善、系統的健康生活方式,才能遠離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威脅,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治未病』,對大眾的健康養生、亞健康狀態調整以及慢性病調護均具有重要意義。」
品一品就長壽,一口一口吃出健康,吃出長壽,正是基於這個願景,「品品壽」品牌應運而生。他堅持從原產地原料的種植收購—生產—質量控制著手,發展出一整套細緻嚴密的質量管理體系。
在他統領下,品品壽健康產品已申請15項發明專利,涵蓋配方、生產工藝、製劑、質量標準、臨床應用和醫療器械等方面。
比如採用超低溫超微粉碎破壁技術製成的調理脾胃細粉系列產品,不僅使揮發性成分不受破壞,有效保留原料中的所有組分,而且使腸胃吸收更容易、更快捷。
從原料起步,嚴把質量第一關
「藥材好,藥才好。」邱淦清認為,「藥材原料是產品的源頭,與產品質量息息相關,其質量優劣直接影響中醫臨床治療效果。首先從原料的供應方面,嚴格把好第一關質量」。
在選取原料時,他反覆比較全國多個具有代表性的產地來源品種,親口品嘗、進行質量檢測,確定選擇優質品種,要求產品必須保證無添加、無汙染。
山藥俗稱「神仙之食」,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的功效。他搜集了來自廣西金田、河北安國、河南焦作、江西瑞昌等多個產地的山藥,反覆比較,再三品嘗,通過外觀、口感,以及蛋白質、多糖、澱粉等的含量綜合評價,最後確定選用廣西的淮山藥。
「祛溼利器」薏苡仁,來自貴州西南晴隆縣,這裡土地肥沃,無汙染,從選種、育苗、種植、除草、施肥,直到採收加工、貯藏,採取一系列科學的管理規程。
新成立的新活科技公司目前擁有多項先進技術,實現原料源頭控制零添加零汙染、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開發了八仙糕、薏苡仁、山藥、生薑、芋頭、靈芝、蓮子、麥芽等品品壽系列超細粉產品。
現代科技的領先應用,使產品組分吸收更容易,科學調理脾胃、自然增強免疫力,逐步實現營養和健康。
邱淦清透露了下一步計劃:運用現代中醫藥成果及診療技術,針對大眾個體,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提高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服務,創建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和體系。(完)
【編輯: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