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的七維空間與國學傳統思維相輔相成,深入淺出,你了解嗎?

2020-12-16 科技前沿深空探索

複雜的多維空間,一直是人類科學家和廣大科學愛好者們難以解釋,也難以理解一道謎題。

無論是四維說,還是到目前最高的十一維說,都解釋的不夠清楚,而且版本各異,舉例也是不能讓人不能夠更好的貼近事物的真相。

今天我就用中國傳統的思維來解釋到第七維空間。鄙人能力有限,可能內容還是稍微有點深奧,但非常有意思有意義,請認真閱讀。

我想我們都是中國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與高深的多維宇宙也是相輔相成,深入淺出,下面我就以我的角度來中西合璧的解釋一下多維空間。

首先大家都理解的就是在宇宙裡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我們的世界是由能量構成的。那麼

一維世界,就是一條能量線,這條線無限的細,無限的長。就比如光的一條玻子射線,從太陽射向宇宙,不拐彎,不停止的運動下去。

二維世界,就是由1維的線組成的面。有了二維世界一條光線就可以產生折射和轉彎,甚至是無限的接近原路,返回至出發點。二維世界並不只是一維世界加了一個Y軸那麼簡單,它更是由一條無限長連綿不斷的能量的平方,也就是無限細但無限長的能量的平方形成了無限薄但無限寬闊的面。

三維世界,就是由二維世界再加一個軸Z拉伸出來,形成的體的概念。這個體是充滿了無限長*無限寬*無限深的能量世界。

國學道德經上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二維世界裡的能量只能不停地移動,最多的變化就是能夠在平面裡轉彎而已,然而到了三維世界,由於每個點都是有厚度的,是可以無限深的,所以他可以被阻擋和停留。

於是便形成了能量聚集體,由能量組成了物質,萬物便形成了。形成了由物質組成的山石星雲,草木生物,進化出了所謂的文明世界。人類及動植物都是三維世界的精靈,通過對自身相對於一維二維世界算得上是巨大能量的運用可以在三維世界中進行小範圍移動。隨著人類的科技進步,這種範圍正在逐漸擴大。

四維世界,便是在這三維世界上加入了一條時間流的軸線,這個軸並不會與三維世界相交,這是三維世界必須沿著其進行的一條自然軌道。雖然我們可以明確的感受得到,但人類對時間的不可控與無奈,就相當於玻子在一維世界中不斷向前運動的不可控與無奈。

五維世界,就是在四維世界的時間X軸上,再加一條時間流Y軸,形成了一個時間面。這樣形成的變化就是一個人在每一個時間點上都可以向另一個方向進行分支。我們的人生是由無數個隨機事件決定的,比如你在畢業工作的時候選擇了公司上班,而當時你也可以一選擇考研,在五維世界裡你的每個時間點,每分每秒美好秒的每種可能性都會得到進行,因為那個層面是無限的,也就是說其中有一個世界的你正在美國當總統呢,怎麼樣?是不是忽然感到有些欣慰。只不過目前的我們還無法與五維世界的分支的自己相互接觸。

六維世界,就是在五維世界這個平面時間流上再拉伸出來一個時間Z軸,時間體便形成了。同理國學道德經上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這個維度的時間流是四維世界時間流的立方,時間流可以被阻擋和匯聚。形成了時間流質,這裡形成的時間流質同樣會進化出可以在時間流中自由移動的生命或文明。

這是一個與我們完全不同的世界,這裡的生命可以在時間流裡自由的穿行,也可以自由的隨意擺弄,比如把當總統的你和當乞丐的你互換,把20年前的你和20年後的你互換,如果他願意他就可以輕鬆做到這樣的事情。

當然這樣稀奇的事情發生在你我身上的概率是極低的,就像我們可以敞開手掌吸收陽光中玻子給我們帶來的能量,但不一定射過來的那道光就是我們精心選擇的一樣,因為無限的立方實在是太大太大的數了,正迎合了我們中國國學書籍中的「太極」那是一個比無限大還大無限倍的世界。

相信現在大家理解了,比無限大還要大無限倍的概念,那是另一個維度的大,不是簡單的看似無異議的「無限乘以無限還是無限」的概念。在那個世界裡,我們說不定是構成那個世界的什麼,也許是一個時間流世界的顆粒,或者是一個時間流世界的細胞……。

七維世界,也是目前我能說得明白一點的最高維度,在六維世界中的生命體,就像佛教中的佛或道教中的神一樣,他的身體有多大,是我們無法想像和參考的,因為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也許在他們的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大小的概念。

他們的能力也像神佛一樣,可以說來就來,說走就走。500年前可以壓孫悟空於五指山下,也可以在取經的路上弄只六耳獼猴替代孫悟空護師取經。他們可以穿梭時空長生不老。

那麼七維世界是什麼呢?在我看來,那裡的生物仍然會受到一種不可抗力的困擾,就是消散。

正如我國國學中的「陰陽」,陰陽的相互轉換是不可阻擋的。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世界是由能量構成的物質構成的。而物質分為正物質和反物質,正物質和反物質相遇會釋放出對我們來說十分巨大的能量,我們的科學家在研究反物質的實驗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也只能讓極其微小的,比原子,夸克還小的反物質在剎那間出現並消失,根本無法窺探更無法捕獲。

而在七維世界的生物是可以感受到,正反物質的轉換的,正反物質並沒有分別在兩個不同的空間,而是在一個空間內,有力場束縛著,相互之間不能直接大量的相遇,只會相互轉換、相互滲透。而這些多釋放的能量對七維世界的生物來說簡直是微不足道,所以七維世界的生物會慢慢的誕生慢慢的消散,生於陰陽轉換之間。

怎麼樣?你能把七維世界加Y軸升到八維進行想像並描述嗎?歡迎大家頭腦風暴。

相關焦點

  • 八維空間和七維空間有什麼區別?科學家:沒有距離沒有引力
    今天我們就從高維度空間內的七維空間說起,看看它是什麼樣的!當七維空間被發現時,其概念就被廣泛應用於數學物理等科學領域,帶我們一步步去重新認識世界,其中在幾何學中就有七維多細胞的概念,同時由於七維空間被定義為一個向量空間,因此在七維空間內是沒有距離這一說的,而在物理學中有人認為七維空間是看不見的,對於這一說法,科學家們通常用一個例子解釋為一維空間的螞蟻,行走時只知道前後左右四個方向,高度的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但這不能說三維空間是不存在的,只是在螞蟻的認識裡沒有概念
  • 七維空間裡的生命
    曾經說過一生終極夢想就是臨死前有個外星文明對我說:你好,很高興認識你!今天想要分享我看的成果,給大家安利一下多維空間。零維世界,是一個點,如果在零維有生命的話那麼他就是很孤獨的一個點,不能動也沒有夥伴。一維世界,是一條線,一維生命應該是一個個點,他們只認識左右兩個方位,是無法想像還有前後上下的。
  • 熱點|元法李元受邀參加七維一體技術公開課
    2020年11月30日,七維一體技術公開課落地於江蘇省無錫市,本次公開課邀請七維一體技術創始人、特級導師李元老師、泰州易學研究會孫國維先生、鎮江周易數術協會廖藝銀女士親臨現場
  • 大道至簡,知行合一,七維一體技術創始人—李元
    多數對中國傳統文化不了解甚至排斥的人,多數是因為古人所講智慧十分晦澀——要知其一需讀千萬史,更別說懂得其中知識的運用了。七維一體技術創始人李元老師把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實用知識化繁為簡,把晦澀難懂的古語轉為現代語言,把分亂雜張的知識穿針引線。
  • 從零維到第十維空間,用一張圖講清楚
    怎麼解釋,你的每一個決定都在塑造出一個特有的你。你可以成為任何一種你。概括地說,初中畢業的你是一個起點,所有的時間線。都從這個點向外輻射,數量是無窮大,那麼最後,七維空間裡的一個點,裡面包含著「初中畢業的你」開始的無限種可能。
  • 困擾數學界90年的難題終於解開,涉及神秘的七維空間
    這個猜想是關於用相同瓷磚覆蓋空間的問題,猜測如果用二維正方形瓷磚覆蓋二維空間,則至少兩個瓷磚必須共享一條邊,以此類推,在使用12維「正方形」瓷磚覆蓋12維空間時,也至少有兩個彼此鄰接的瓷磚。多年來,數學家不斷進行證明,發現凱勒猜想在某些維度空間是正確的,但在另一些維度空間是錯誤的,截至去年10月,僅有七維空間是否正確仍是個謎。
  • 過傳統佳節學國學禮儀 小學生體驗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紅網時刻2月13日訊(通訊員 楊凱 記者 張珍)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前,長沙育英小學組織開展了學習國學等系列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們體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10日上午,同學們早早地來到長沙市社會公益基地——雨花齋。進入雨花齋大廳,孩子們在國學老師的指導下,開始認真學習國學禮儀。
  • 2017營口奉元書院-國學寶貝經典教育傳統文化國學冬令營!
    experience寒假來了有這樣一個國學活動您願意參加嗎讓您的孩子掌握國學禮儀讓您的孩子了解古典音樂讓您的孩子學會詠春健體讓您的孩子了解中醫常識讓您的孩子感悟國學經典國學經典與現代心理學融合貫通,從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教育內涵。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夜闌老師國學心理課程獨樹一幟,經典而現代,蘊含著千年的人文哲理,於無聲處之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 傳統意義上的國學含義
    「國學」一說,最早見於章太炎先生的《國故論衡》以及《國學概論》演講,又可稱國故。國學體系以儒、釋、道三家為主幹,又分成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菜餚、民俗、婚喪、禮儀等支脈。一言以蔽之,曰「統之有宗,會之有元」。這突出表現在儒、釋、道三家學問,既鼎足而立,各有不同的探究領域、表達方法和理論特徵,又互相滲透、互相吸收相輔相成,共存並進。
  • 李元老師自創七維一體技術開發教學 ! 服務熱線:19184581413微信同號
    李元老師是:中國國學易經專家風水實戰派專家中國古法風水傳承人中國戰略人才庫特殊型人才清華北大客座教授李老師七維風水學主講:風水、名字、數字、色彩、飲食、氣味、聲音【七維一體】改變你每個月的經濟、事業、感情、身體、房產等。
  • 七維空間之謎:為什麼說「上帝」是7維空間的人?
    在愛因斯坦的思想裡,人類所處的宇宙是四維空間,包括了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而根據超弦理論中,宇宙被認為是11維空間,另外現代物理學家們則認為還有另外的7維空間,還有人推斷7維空間的生物絕對擁有強大的能力,並稱上帝是7維空間的人,下面一起來看七維空間之謎吧! 七維空間真的存在嗎?
  • 深入淺出數據分析書單
    初衷還是希望普及數據思維,希望關注的人都能學到點有用的知識。趁著假期有時間,寫一下數據分析的書單,零基礎入門的同學可以對著看一看,推薦的都是不錯的書籍,也節省大家找書的時間。當然正如標題「深入淺出」,在考慮書單的時候儘量都是些淺顯易懂又不缺乏深度的書籍。
  • 科學篇——極其燒腦的從「零維空間」到「十維空間」的詳細解析
    前面我們都是以上一個維度解釋下一個維度,從二維到三維,我們可以這樣去過度,二維空間裡面的一個點,向上飛出了二維空間,從二維空間出來,這就是三維空間,加入了高度因素。其實想一想,從二維是很難想像到三維的,二維就是在一個面,某種意義上的從思維上的束縛,突破束縛,就跳躍到三維空間。
  • 七維文化:立足二次元市場,創立新型文化創意企業
    廣電總局的境外動畫片禁播令為國產動畫打造生存空間,並且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中國原創動畫的政策來促進其發展,尤其是2012年文化部發布的《「十二五」時期國家動漫產業發展規劃》,這也是動漫產業首次進行單列規劃。 用戶群體組建成熟,影響力增強,趨於成為主流文化。並且隨著經濟發展,社會包容性增強,二次元文化慢慢被人接受和關注。
  • 國學——一項被「發明」的傳統
    (《中國思想史研究》,373頁)         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的啟示是,這一為應付西學衝擊的最大範圍集結的「學術部隊」,事實上就是所謂時人所預設的「國學」之範疇,否則便難以說明,何以在近現代,傳統儒家們謂之「異端」的佛老楊墨之學,也被堂而皇之地視為「國學」的一部分了。
  • 圖解:1維空間到10維空間
    一維空間就是條線,因為空間只有長度,沒有寬度和深度,如果你在一個空間只能往對立方向走,比如向前向後 二維空間五維空間就相當於是由三維空間構成的面,在五維空間裡你可以看到你未來的不同分支可能性,類似平行宇宙,但是沒法改變你的過去和未來。 六維空間
  • 誦讀經典詩文 弘揚傳統文化 一中東校區舉辦國學講座
    活動現場(學校供圖)    為提高學生的國學素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2016年4月16日,石家莊一中東校區邀請「燕趙講壇」特聘講師、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六期擂主、石家莊學院教師王子龍來校做國學講座。    語文教研室主任、信息宣傳處副主任遊莉霞向同學們介紹了王子龍老師,明確誦讀經典詩文,弘揚國學文化的重要意義。
  • 跟著王蒙學國學知識,發掘傳統文化寶藏—《王蒙講孔孟老莊》書評
    講國學的人很多,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講出了不同的特點:宋代的朱熹對孔孟儒學的研究走向了一個極致,明清兩代的讀書人日夜研究八股文;臺灣的南懷瑾講得最有傳統底蘊,讓我不禁感慨傳統文化在臺灣得到了很好的傳承;於丹的國學講得最通俗,上到六七十的老人,下到剛上學的孩子,都能聽得懂。
  • 從1維到10維,這複雜的維度空間中,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維度空間的理論是非常複雜的,就算如今科學家對此有很多的猜測,但是很顯然,這也都是停留想像之中。那麼在科學家們看來,維度空間究竟有什麼秘密呢?從一維空間到10維空間它們又各自代表著什麼呢?如果想要了解維度空間,首先從字面上,要了解維的意思。
  • 國學中的數學思維淺談
    現在所謂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思想、哲學、科學、技術、歷史、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諸多方面。「國學」之名,始之清末。其時歐美學術進入中國,號為「新學」、「西學」等,與之相對,人們便把中國固有的學問統稱為「舊學」、「中學」或「國學」等。 國學也可以指中國古代學說。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諸子,先秦諸子的思想及學說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們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這些思想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論述如何治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