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數學界90年的難題終於解開,涉及神秘的七維空間

2020-12-14 百家號

一群數學家終於完成了凱勒的猜想,但不是自己計算,而是教了一批計算機來幫他們解題。

奧特·海因裡希·凱勒(Ott-Heinrich Keller)於90年前提出了凱勒猜想。這個猜想是關於用相同瓷磚覆蓋空間的問題,猜測如果用二維正方形瓷磚覆蓋二維空間,則至少兩個瓷磚必須共享一條邊,以此類推,在使用12維「正方形」瓷磚覆蓋12維空間時,也至少有兩個彼此鄰接的瓷磚。

多年來,數學家不斷進行證明,發現凱勒猜想在某些維度空間是正確的,但在另一些維度空間是錯誤的,截至去年10月,僅有七維空間是否正確仍是個謎。

但現在,數學家終於利用計算機解決了這個問題,並發布了證明過程。這是人類獨創性結合計算機計算能力解決數學難題的最新示例。

解決這個問題的數學家使用了40臺電腦進行計算,30分鐘後,機器就給出了一個單詞的答案:是的。

答案附有很長的證明,解釋了為什麼在凱勒猜想在七維空間是正確的。

神秘的第七維度

不難發現,凱勒的猜想在二維空間中是正確的。拿一張紙,並嘗試用相等大小的正方形覆蓋它,正方形之間沒有間隙且沒有重疊。同樣,該猜想在三維空間中也很容易被證明是正確的。

自1930年凱勒猜想發表以來,1940年,奧斯卡·佩隆(Oskar Perron)證明了猜想對於尺寸為1到6的空間是正確的。但是50多年後,新一代數學家找到了該猜想的第一個反例:Jeffrey Lagarias和Peter Shor在1992年證明了該猜想在10維上是錯誤的。

一個簡單的論證表明,一旦猜想在一個維度上為假,那麼在所有更高維度上就必然為假。因此,唯一未解決的維度是7、8和9。

2002年,麥基證明了凱勒的猜想在第8維也是錯誤的,所以,九維空間也是錯誤的。

剩下的只有七維空間了,它是猜想所在的最高維度,或者是失敗的最低維度。

看的習慣

數十年來,隨著數學家逐漸解決這一問題,他們的方法發生了變化。佩隆用鉛筆和紙算出了前六個維度,但是到1990年代,研究人員已經學會了如何將凱勒猜想轉換成完全不同的形式——一種使他們可以將計算機應用於問題的形式。

凱勒猜想的最初表述是光滑、連續的空間。在該空間內,有無數種方法來放置無限多的瓷磚。但是計算機並不擅長解決涉及無限選擇的問題,要發揮其魔力,需要某種離散的、有限的對象來思考。

1990年,KeresztélyCorrádi和SándorSzabó提出了一個離散的對象。他們證明了可以提出與凱勒猜想等效的關於該對象的問題,因此,如果對這些對象進行證明,則也必須證明凱勒的猜想。這有效地將無窮大的問題簡化為幾個數的算術的簡單問題。

運作方式如下。

假設您想解決二維的凱勒猜想。Corrádi和Szabó提出了一種建立所謂的凱勒圖的方法。

首先,假設桌上有16個骰子,每個骰子的位置都使兩個點的面朝上。(它是兩個點的事實反映了您正在解決二維空間的猜想,而且我們馬上就會知道為什麼它是16個骰子。)

現在使用四種顏色(紅色,綠色,白色或紅色)中的任何一個為每個點著色。

單個骰子上點的位置不可互換:將一個位置表示為x坐標,將另一個位置表示為y坐標。將骰子著色後,如果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我們將開始在骰子對之間繪製線條或邊緣:骰子在一個位置具有不同顏色的點,在另一個位置具有可以配對的點,比如紅色和綠色形成一對,黑色和白色形成一對。

因此,例如,如果一個骰子有兩個紅點,而另一個骰子有兩個黑點,則它們沒有連接:雖然它們滿足一個位置的標準(不同的顏色),但不滿足另一個位置的標準(配對的顏色)。但是,如果一個邊緣被染成紅黑色,而另一個邊緣被染成綠綠色,則它們是相連的,因為它們在一個位置具有成對的顏色(紅綠色),而在另一位置具有不同的顏色(黑綠色)。

有16種可能的方法來使用四種顏色為兩個點著色(這就是我們使用16個骰子的原因)。將所有16種可能性排列在您面前。連接所有符合規則的骰子。現在來解決關鍵問題:您能否找到四個相互連接的骰子?

這樣完全相連的骰子子集稱為集團。如果找到一個,就證明凱勒的猜想在第二維上是錯誤的。但是您不能,因為它不存在。沒有四個骰子集團的事實意味著凱勒的猜想在第二維度上是正確的。

骰子從字面上看並不是凱勒猜想中要討論的瓷磚,但是您可以將每個骰子視為代表一個瓷磚。將分配給點的顏色視為位於骰子在空間中的坐標。並將邊緣的存在視為兩個骰子如何相對放置的描述。

如果兩個骰子具有完全相同的顏色,則它們表示在空間中處於完全相同位置的圖塊。如果它們沒有共同的顏色,也沒有成對的顏色(一個骰子是黑白,另一個是綠紅色),則它們表示部分重疊的圖塊-記住,不允許在圖塊中使用。如果兩個骰子具有一組成對的顏色,而一組具有相同的顏色(一組是紅黑色,另一組是綠黑色),則它們表示共享一個面的圖塊。

最後,最重要的是,如果它們具有一組成對的顏色,而另一組顏色僅是不同的,即,如果它們通過一條邊連接,則表示骰子表示彼此觸摸但發生了位移的小塊彼此稍微分開,以便他們的臉不完全對齊。這是您真正要調查的條件。通過邊連接的骰子表示未共享面就連接的圖塊-恰好是證明凱勒猜想所需的一種排列方式。

擴大

30年前,Corrádi和Szabó證明了數學家可以通過調整實驗參數,使用此過程來解決凱勒在任何維度上的猜想。為了在三個維度上證明凱勒的猜想,您可以使用216個骰子,在臉上帶有三個點,並可能使用三對顏色(儘管這一點很靈活)。然後,您將尋找八個骰子(2 ),它們之間使用我們之前使用的相同兩個條件相互完全連接。

作為一般規則,要證明維度為n的凱勒猜想,請使用帶有n個點的骰子,並嘗試找到大小為2 n的集團。您可以認為這個集團代表了一種「超級圖塊」(由2n個較小的圖塊組成),可以覆蓋整個n維空間。

因此,如果您可以找到此超級圖塊(其本身不包含任何面部共享圖塊),則可以使用其平移或移位副本使用不共享面孔的圖塊覆蓋整個空間,從而反駁了Keller的猜想。

「如果成功,您可以通過翻譯覆蓋整個領域。沒有共同面孔的街區將延伸到整個瓷磚,」現在在密西根大學工作的拉加裡亞斯說。

那天我辦公室裡工作的是真正的智力天才。就像看韋恩·格雷茨基,就像看NBA總決賽中的勒布朗·詹姆斯一樣。

麥基通過找到256個骰子(2 8)的派系來反駁凱勒在第八維的猜想,因此要回答第七維的凱勒的猜想就需要尋找一個128個骰子(2 7)的派系。找到那個集團,您就證明了凱勒的猜想在第七維度上是錯誤的。另一方面,證明這樣的集團是不存在的,並且您已經證明了這種猜想是正確的。

不幸的是,找到128個骰子團是一個特別棘手的問題。在以前的工作中,研究人員可以利用以下事實:從某種意義上說,維度8和10可以「分解」為易於使用的較低維度的空間。但七維空間不可以。

Lagarias說:「七維不好,因為它是質數,這意味著您無法將其分解為低維事物。因此,別無選擇,只能處理這些圖的全部組合。」

對於無助的人腦來說,尋找大小為128的小集團可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這恰恰是一臺計算機擅長回答的問題,尤其是在您需要一點幫助的情況下。

邏輯語言

要將對派系的搜索變成計算機可以解決的問題,您需要使用命題邏輯來表示問題。這是一種邏輯推理,其中包含一組約束。

假設您和兩個朋友正在計劃一個聚會。你們三個人試圖將來賓列表放在一起,但是您有一些競爭的利益。也許您想邀請Avery或排除Kemba。您的一位共同計劃者想邀請Kemba或Brad或他們兩者都邀請。您的另一位共同計劃者要用斧頭打磨,想要離開Avery或Brad或他們倆。鑑於這些限制,您可能會問:是否有一個滿足所有三方計劃者的客人名單?

用計算機科學的術語來說,這類問題稱為可滿足性問題。您可以通過在這種情況下看起來像這樣的命題公式中描述它來解決它,其中字母A,K和B代表潛在客人:(A OR NOT K)AND(K OR B)AND(NO A是否B)。

計算機通過為每個變量插入0或1來評估此公式。0表示變量為false或已關閉,而1表示變量為true或已打開。因此,如果您為「A」輸入0,則表示不邀請Avery,而為1則表示邀請她。有很多方法可以為這個簡單的公式分配1和0(或建立來賓列表),並且在運行它們之後,計算機可能會得出結論,即無法滿足所有競爭需求。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分配給所有人的1和0的方法:A = 1,K = 1,B = 0(意味著邀請Avery和Kemba),A = 0,K = 0,B = 1 (意味著邀請Brad)。

像這樣解決命題邏輯語句的電腦程式稱為SAT求解器,其中「 SAT」代表「可滿足性」。它探索變量的每種組合併產生一個單詞的答案:是的,有一種方法可以滿足公式,否則的話,沒有。

隱藏的效率

Mackey回憶起在他眼中該項目真正成立的那一天。他站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辦公室的黑板前,與兩位合著者Heule和Brakensiek討論了這個問題,當時Heule提出了一種結構化搜索的方法,以便可以合理地完成搜索。

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增強對特定凱勒圖的搜索。想像一下,您桌上有很多骰子,而您正試圖以符合凱勒圖規則的方式排列其中的128個。也許您正確地排列了其中的12個模具,但是找不到增加下一個模具的方法。到那時,您可以排除128個骰子的所有配置,這些配置涉及12個瓷磚的不可行的初始配置。

效率的另一種形式涉及對稱性。當對象是對稱的時,我們認為它們在某種意義上是相同的。這種相同性使您可以通過研究對象的一部分來了解整個對象:瞥一下一半的人臉,然後可以重建整個外觀。

相關焦點

  • 困擾數學界近40年道路著色難題被解開
    困擾數學界近40年道路著色難題被解開 2008年03月25日 08:01 來源:東方早報 發表評論   據新華社電 困擾數學界符號動力學專家將近
  • 困擾數學界近40年的道路著色問題被成功解決
    困擾數學界近
  • 159年!這個被譽為「千禧年七大難題」的猜想解開了?
    曾有學者表示,如果數學世界只剩下一個難題,那麼一定是黎曼猜想。由此可見,作為「希爾伯特23問」和「千禧年七大難題」的雙料王,這個困擾世界數學家百年的疑團確實有種讓人望而生畏的氣質。 近日,英國著名數學家、阿貝爾獎和菲爾茲獎得主麥可·阿提亞可謂是一「語」驚人,攪動了整個數學界。
  • 八維空間和七維空間有什麼區別?科學家:沒有距離沒有引力
    今天我們就從高維度空間內的七維空間說起,看看它是什麼樣的!當七維空間被發現時,其概念就被廣泛應用於數學物理等科學領域,帶我們一步步去重新認識世界,其中在幾何學中就有七維多細胞的概念,同時由於七維空間被定義為一個向量空間,因此在七維空間內是沒有距離這一說的,而在物理學中有人認為七維空間是看不見的,對於這一說法,科學家們通常用一個例子解釋為一維空間的螞蟻,行走時只知道前後左右四個方向,高度的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但這不能說三維空間是不存在的,只是在螞蟻的認識裡沒有概念
  • 數學接力賽:費馬大定理困擾數學界350年,高斯和歐拉都失敗了
    除了這23個問題之外,數學界還有三大猜想沒有解決,費馬大定理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發現者是法國數學家費馬,一個業餘的數學家,主業是法官。身份的特殊性,讓他有了「業務數學家之王」的稱號,費馬本人他的成就感到自豪。想成為一名數學家並不容易,沒點天賦的人根本學不好這門課,這一點想必大家都清楚。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數學,那時候學的知識並不難,可就有人考試不及格。
  • 河南快遞員解開百年數學難題,央視為他拍紀錄片,後來他怎樣了?
    因為興趣,河南快遞員解開了百年數學難題,央視為他拍紀錄片,後來他怎樣了?對數字的敏感他叫餘建春,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出生在河南信陽的一戶農村家庭中,家境貧寒,父母靠務農為生。餘建春在學校也並不突出,成績不算拔尖的,但卻對數學情有獨鍾,對於數字異常敏感。
  • 解決世界級數學難題,放棄巨額獎金選擇平淡
    千禧年七大難題,是克萊研究所在2000年時選出的7個難題,並且針對這些難題做出了懸賞,只要有數學家解決任何一個難題,就可以獲得100萬美金的獎勵,為什麼數學界要針對這些難題進行懸賞呢?1904年,一位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個封閉的三維空間,假如每條封閉的曲線都能收縮成一點,這個空間就一定是一個三維圓球,一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問題,但是用數學語言去解釋這個問題是十分困難的,直到2003年,佩雷爾曼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 七維空間裡的生命
    今天想要分享我看的成果,給大家安利一下多維空間。零維世界,是一個點,如果在零維有生命的話那麼他就是很孤獨的一個點,不能動也沒有夥伴。一維世界,是一條線,一維生命應該是一個個點,他們只認識左右兩個方位,是無法想像還有前後上下的。
  • 世界十大數學界猜想(難題)
    1976年,美國數學家阿佩爾與哈肯在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兩臺不同的電子計算機上,用了1200個小時,做了100億次判斷,終於完成了四色猜想的證明。3、龐加萊(Poincare)猜想龐加萊猜想(Poincaré conjecture)是法國數學家龐加萊提出的一個猜想,是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的七個千禧年大獎難題。其中三維的情形被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於2003年左右證明。2006年,數學界最終確認佩雷爾曼的證明解決了龐加萊猜想。
  • 解開100萬美金難題,卻不領取
    世界上傳奇的人物很多,像是發明大王愛迪生、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發現元素「鐳」的居裡夫人,歷史上的名人多半都因為自己的貢獻而名留青史,甚至在當時便飛黃騰達,但有這麼一位數學家,不僅放蕩不羈,還解開了「世界七大難題」的其中一道,這位頂尖卻不求名利的數學家就是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
  • 人民日報新華社點讚:麗水籍頂級科學家,解開了這兩道世界數學難題!
    人民日報新華社點讚:麗水籍頂級科學家,解開了這兩道世界數學難題!耗時11年 解開數學世界難題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大到宇宙膨脹,小到熱脹冷縮,諸多自然現象都可以歸結到空間演化。」
  • 複雜的七維空間與國學傳統思維相輔相成,深入淺出,你了解嗎?
    複雜的多維空間,一直是人類科學家和廣大科學愛好者們難以解釋,也難以理解一道謎題。無論是四維說,還是到目前最高的十一維說,都解釋的不夠清楚,而且版本各異,舉例也是不能讓人不能夠更好的貼近事物的真相。今天我就用中國傳統的思維來解釋到第七維空間。
  • 靠打工為生小夥,破解困擾數學界多年難題,專家:算法不系統
    在參加工作以後,更是憑藉夢想堅持學習數學同時也憑藉長年積累,最終解開了數學界的一大難題。來自於農村,因此在畢業之後由於專業上的原因找不到適合的工作,被迫四處打工,為了生活,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 數學隱士榮獲千禧年大獎 會否領巨額獎金成懸疑
    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3月18日對外公布,懸賞10年、獎金100萬美元的千禧年數學大獎終於有了第一位獲獎人。  龐加萊猜想由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於1904年提出,困擾了數學界一個多世紀。在世紀之交的2000年,克雷數學所斥資700萬美元,懸賞解開最難的七大千禧年數學問題,龐加萊猜想是其中之一。   佩雷爾曼此次獲獎堪稱眾望所歸,得到了多位數學大師的推舉。2002年~2003年,他在網際網路上張貼的幾頁簡短的論文引起了數學界的震動。
  • 數學界傳出重大消息,黎曼猜想或將被證明,最重要的難題被攻破?
    相信大家會有不同的答案,對於大傢伙,感覺不會的就是難的,要說最難的數學難題,莫過於數學猜想了。目前在數學界有七大數學難題,期待著人們的解答。這七個"世界難題分別是是: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又叫黎曼猜想)、楊·米爾斯理論、納衛爾-斯託可方程和BSD猜想,這七個問題都被懸賞一百萬美元。
  • 一個困擾數學家們近160年,價值數百萬的難題
    Atiyah演講時的照片一位著名的數學家最近聲稱他用一個全新而簡單的方式解決了黎曼猜想,這是一個與近160年來尚未解決的素數分布有關的問題。黎曼猜想是數學中最後一個未解決的問題之一,最早由德國數學家伯恩哈德·黎曼於1859年提出。雖然對於沒有進行強化數學訓練的人來說幾乎是不可理解的,但這個假設描述了素數在正整數中的分布。根據定義,素數非常簡單,它是現代數學的基石,特別是數論。
  • 7旬老人花7年解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 網上出題擺擂
    7旬老人花7年解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 網上出題擺擂 2016-12-28 13:55:40來源:燕趙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2016年12月28日 13:55
  • 大四學生聲稱解決世界數學難題 受到數學界質疑
    大四學生聲稱解決世界數學難題 受到數學界質疑 ,「90後」的他破解了》為題,刊發了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破解「世界數學難題」的報導。剛被媒體報導時,外界發現兩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生於1990年,同樣並非優等生,同樣據媒體稱破解了懸而未決的「世界數學難題」而引起轟動,同樣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轟動之後,往往緊跟著的是質疑。國內一些數學研究者發現,王驍威所獲得的結果在好幾年前就被俄羅斯人公布了,但人家並沒有把它當什麼「世界數學難題」,連論文都沒發。
  • 用不到一周時間,揭開困擾數學界幾十年的難題
    花了不到一周的時間,解出了一個幾十年無人能解的數學難題,隨後憑藉這項研究和其他工作,在獲得博士學位短短14個月後,就獲得了MIT助理教授的職位
  • 七維文化:立足二次元市場,創立新型文化創意企業
    二次元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隨著90後的最後一代也進入社會浪潮,從邊緣到如今成為個性、自我的標杆。二次元產業連接了以90後為代表的社會未來主流消費群體,具有強烈的粉絲經濟特徵,能實現多種渠道的商業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