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之邦——山東

2020-12-18 Mei文摘

山東,這個地方的人民文雅豪爽,是文人士大夫輩出的地方,被稱為文明禮義之邦。是什麼造成了如此民風和文明盛況呢?我們都知道,山東是孔子和孟子的故鄉,儒學的發源地,千百年來人們敬仰孔子和孟子,儒家學說深深紮根於此,自然而然人們的文化素質和品德就提高了。

山東,是中國的第一高考大省,歷年前一百所名牌大學的上線率居高不下,向學之風十分旺盛。儒學的中心要義是「仁、智、禮、信、忠、孝、義」,是孔子和孟子的教學思想,孔子一生致力於教育,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遍及整個齊魯大地和天下,千百年來山東人民深受這種思想的薰陶,這種教義深入山東人民的骨髓,所以,是孔子和孟子及其思想造就了山東人民文雅、豪爽的性格。

為什麼說山東是文明禮義之邦呢?我們說「文明」是文明開化,既要有「文」也要有「明」,「文」即「文教」,只有那個地方的文教興盛才稱得上「文」;而「明」即「德行」,只有那個地方的人們普遍德行寬厚才稱得上「明」;「禮」即「禮儀」「禮貌」,只有那個地方的人們普遍講禮儀講禮貌才稱得上「禮」;「義」即「義氣、仁義」,只有那個地方的人們普遍講義氣講仁義才稱得上「義」。以上幾點,山東都具備,所以「文明禮義之邦」山東當之無愧。

每逢國家有難,山東人民第一個伸出援手,無論是過去的抗日戰爭還是現在的自然災害,山東人民都以國家為念以人民為念,衝鋒在前一馬當先。零八年汶川地震,山東人民踴躍捐款捐物,一些熱心的卡車司機往返千裡運送救災物資。而這次的疫情,更是牽動了山東人民的心,一車車滿載著山東人民的期望和祝福的物資往湖北送,當前在眾多省份中山東的貢獻最大。

山東,這個孔子和孟子的故鄉,這裡的人們是多麼可愛,多麼的純樸。這個被冠以「文明禮義之邦」的地方,將在歷史的徵程中勇往直前,永遠綻放著光芒。

相關焦點

  • 「禮儀之邦」的文明曙光
    就在渭河北岸,禮儀之邦的文明之光璀璨綻放,周文化照亮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道路。周公、周原與周禮,為中華文明鐫刻下留存至今的印記,深深融入我們的血脈之中。周公 「元聖」流芳千百年走進岐山縣的周公廟,古樸之風撲面而來。
  • 別再誤解「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含義了!
    不少人嘆息:作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國民怎麼會有這樣的表現?真是丟臉丟到家了。大凡發出如此感慨的人基本都沒有弄清「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含義。其實,這兒的「文明」也好,「禮儀」也罷,它們的含義和我們日常理解的文明禮貌、修養禮節一毛錢關係也沒有。讀了初中的人都知道歷史書上的一個說法:當人類進入奴隸制社會後,人類的文明時代就開始了。
  • 「禮儀之邦」還是「禮義之邦」?
    (新華社記者 陳君清/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5月4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禮儀之邦VS禮義之邦》)當凸顯立國的核心價值時,我們使用「禮義之邦」或「仁義之國」,當我們盛讚中國禮儀之大或有感於當下禮儀缺失時,我們使用「禮儀之邦」。近來頻有論者以為「禮儀之邦」系「禮義之邦」之「誤」,應當廢止。
  • 學華夏文明,建禮儀之邦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在悠悠長河中,不斷有學者提出自己的想法,而這些想法指導著尋常百姓的生活,帝王治理國家的方式;這些想法,最終也形成了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
  • 王蒙:中國是"禮義之邦" 而非"禮儀之邦"
    王蒙:中國是"禮義之邦" 而非"禮儀之邦"     6月17日,中國著名作家王蒙在山東滕州舉行的首屆魯班文化節傳統文化高端講座上作題為《理解與傳承——談中國傳統文化》的講座。
  • "禮儀之邦"抑或"禮義之邦"考論
    正因為禮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所以當人們一談到中國文化、中華文明,就會將其與禮緊密聯繫在一起,並由此形成眾所周知的指稱概念——「禮儀之邦」或「禮義之邦」。但問題是,這兩個用語究竟是同一所指,抑或存在差別?其歷史演進脈絡又是怎樣一種情形?諸如此類問題,雖然已經受到關注,但仍有進一步探討的空間。
  • 「不學禮無以立」 別讓禮儀之邦蒙羞
    原標題:別讓禮儀之邦蒙羞(金臺論道)   孔子學院正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目光,中國電影、音樂、舞蹈、雜技正紛紛登上國際舞臺。中國文化走出去,體現的是國家軟實力,展現的是民族當今的文明風貌。其實,還有一種走出去,展現的也是中國文化,表現的也是中國傳統和當代文明,這種走出去表達的文化效果和文明影響,有時比建築、古董、演出、書籍更直接更強烈更具說服力,這就是旅遊。   世界各地,中國遊客如織,其人數和消費能力都讓人嘆為觀止,但文明程度呢?其對自然、對環境、對別人的尊重,卻遠未達到一個文明古國、一個發展起來的大國應有的水平。
  • 這裡風景如畫,更有著「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譽,你來過嗎?
    前段時間來到了來到了出差來到了山東,早就聽說山東歷史悠久,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山東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譽。山東人也以豪爽、熱情、大方的性格特徵在國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山東民俗表現出多樣性、地域性。山東腹地濟南、青州、泰安、兗州一帶是傳統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山東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悠久豐厚的文化底蘊,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下面我就介紹一下這次山東之旅,我遊覽過的兩個景點。第一站來到了聊城東昌湖旅遊區。聊城東昌湖旅遊區,它以建於北宋時期的聊城古城為中心。
  • 守望中華禮儀之邦_光明日報_光明網
    五千年的「禮儀之邦」到底有什麼內涵?奧運會時我們怎樣充分展現五千年禮儀文明?怎樣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真正改善國人的禮儀習慣?我們請彭林教授就這些問題給我們講一講,大家歡迎!眾所周知,禮儀是文明民族的標誌,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民族都有自己的禮儀。我們中華是千年文明古國,禮儀文明真是粲然大備,「禮儀之邦」這個詞正是對她的讚譽。可是近代以來,由於非常複雜的原因,中華民族的禮受到了過度的批判,甚至被全盤否定,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甚至連起碼的禮儀規範都沒有了。正是這種「文化自戕」,動搖了我們民族自信和文化自尊的根基。
  • 「禮儀之邦」應該是「禮義之邦」
    到電腦搜尋引擎上查「禮義之邦」,跳出一行字,你要找的是不是「禮儀之邦」?這個檢索項下面,大概有幾十萬條結果,其中還有很多是「禮儀之邦」混雜在裡頭。可是當輸入「禮儀之邦」這四個字,就有幾百萬個結果。語言學上有一個現象,叫做「積非成是」,指的是長期形成的語言錯誤,最後卻被當作正確的。
  • 不愧是禮儀之邦用「忠孝仁義禮智信」冠名的城鎮一樣不少!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禮儀之邦文明燦爛。以"忠孝仁義禮智信"命名的城鎮你知道多少?讓我們來細說一番。忠縣歷史文明燦爛、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薈萃。主要景點有靈山、湯泉池、金剛臺地質公園、信陽八景等旅遊景點等。這些名字是不是很有趣,你也來補充吧!(圖片來自網絡)
  • 山東2012年度省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社區名單公布
    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關於命名表彰2012年度省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社區的決定  2012年,全省各地各部門各單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你知道古代有哪些禮儀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中國向來被稱為「禮儀之邦」。那在古代都有哪些禮儀嗎?原來在古代還有這麼多重要的禮儀「禮儀之邦」的稱謂果然名副其實雖然生活在節奏飛快的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 禮儀之邦的中國,是誰提出的朱子深衣?它有著怎樣的含義?
    中國自古以來被稱為「禮儀之邦」,作為華夏服飾的一個重要款式,朱子深衣的每一細節都融入了禮儀教化的理念。 像朱子深衣這樣將文明融入到與人們最貼身的衣飾之中,正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民族服裝的獨特之處。
  • 暑假研學來歙縣,體驗禮儀之邦的魅力!
    作為文明禮儀的聖地,歙縣還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 正因如此,每年來歙縣研學的小遊客數不勝數,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個研學基地吧!同時也將農事活動、農耕文化與農業知識相結合,在傳承農耕文明的同時,通過原鄉、原俗的農事體驗,展現農業生產勞動熱烈場面,讓遊客體驗農業勞動生活的一種休閒旅遊方式。同學們可以在在山中天谷學習到徽州山茶油從茶樹種植、果實採摘,到榨油、提取等全過程,通過最傳統的榨油工具和方式,學習體驗徽州山茶油文化。
  • 說文明話 行文明舉 做文明人——城南小學開展文明禮儀教育
    泱泱中華,禮儀之邦,文明作為中華民族之魂,千古流芳!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更不能忘記傳統,應力爭做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中華好少年。為了進一步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城南小學於2020年9月14日開展了以「說文明話、行文明舉、做文明人」為主題系列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 孔孟之鄉、禮儀之邦—談一談山東儒家文化對魯能的影響
    談到山東文化那就離不開儒家思想,山東是全國對於儒家思想繼承和保護的最好的,孔孟之道的思想深深影響著山東人,也深深影響著山東足球,特別是其中典型的忠君愛國、中庸之道、居安思危都成為山東人氣質的標籤,就連足球也深深的烙上了這樣的印記。
  • 2021山東公務員面試熱點: 文明旅遊,任重而道遠
    2021山東公務員面試熱點: 文明旅遊,任重而道遠 2020-12-15 16:06:23| 來源:中公教育 劉珊珊 山東公務員面試
  • 朝運萊傳統文化:傳承禮儀之邦的璀璨文化,發揚中華傳統美德
    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早已成為中華文明的本質內涵與標誌。古人講「夷夏之別」,其實也就是文明和野蠻之別,最終標準就是看是否「知禮」,人而無禮、禽獸也。在上面這張照片中,我們看到了跨度一個世紀的禮,這讓人十分感動。在照片中還能看到什麼?易文老師看到的是感恩。
  • 讚揚山東男籃MC,拒絕責罵他讓山東球迷改變文明
    北京時間,山東男籃在山東男籃第16輪比賽中與山西男籃相遇,結果,山東男籃以1擊敗了排名聯賽第四的山西男籃,這使得山東男籃迎來了最長的5連勝。在這場比賽中,山東男籃MC很好地控制了主場球迷的情緒,特別是在第四節任俊威和賈誠球場發生衝突時,一些山東球迷不願意看球,一些球迷採取了辱罵的意思,而山東男籃MC打電話這些球迷為了文明看球,還想著坐在你旁邊的孩子,說如果你回家,孩子問你剛才說了什麼?你怎麼回來?他的話立刻讓那些激動的球迷們冷靜下來,讓比賽的焦點回到賽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