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這個地方的人民文雅豪爽,是文人士大夫輩出的地方,被稱為文明禮義之邦。是什麼造成了如此民風和文明盛況呢?我們都知道,山東是孔子和孟子的故鄉,儒學的發源地,千百年來人們敬仰孔子和孟子,儒家學說深深紮根於此,自然而然人們的文化素質和品德就提高了。
山東,是中國的第一高考大省,歷年前一百所名牌大學的上線率居高不下,向學之風十分旺盛。儒學的中心要義是「仁、智、禮、信、忠、孝、義」,是孔子和孟子的教學思想,孔子一生致力於教育,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遍及整個齊魯大地和天下,千百年來山東人民深受這種思想的薰陶,這種教義深入山東人民的骨髓,所以,是孔子和孟子及其思想造就了山東人民文雅、豪爽的性格。
為什麼說山東是文明禮義之邦呢?我們說「文明」是文明開化,既要有「文」也要有「明」,「文」即「文教」,只有那個地方的文教興盛才稱得上「文」;而「明」即「德行」,只有那個地方的人們普遍德行寬厚才稱得上「明」;「禮」即「禮儀」「禮貌」,只有那個地方的人們普遍講禮儀講禮貌才稱得上「禮」;「義」即「義氣、仁義」,只有那個地方的人們普遍講義氣講仁義才稱得上「義」。以上幾點,山東都具備,所以「文明禮義之邦」山東當之無愧。
每逢國家有難,山東人民第一個伸出援手,無論是過去的抗日戰爭還是現在的自然災害,山東人民都以國家為念以人民為念,衝鋒在前一馬當先。零八年汶川地震,山東人民踴躍捐款捐物,一些熱心的卡車司機往返千裡運送救災物資。而這次的疫情,更是牽動了山東人民的心,一車車滿載著山東人民的期望和祝福的物資往湖北送,當前在眾多省份中山東的貢獻最大。
山東,這個孔子和孟子的故鄉,這裡的人們是多麼可愛,多麼的純樸。這個被冠以「文明禮義之邦」的地方,將在歷史的徵程中勇往直前,永遠綻放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