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看過的人不少,解讀它的人也挺多,但是曲解它的人更多。
哪裡能聽到既嚴謹又生動有趣的講解呢?作為近代新舊紅學的發源地和研究重鎮,北大開設了「釋夢解味」的「北大與紅學」系列課程,立刻引發了一股學習熱潮。
課程有多受歡迎呢?雖然僅僅開設了三年,但已經有六百多所高校、多達數十萬人聽了這門課。
它之所以受到追捧,首先學術水平有目共睹。無論是學術總策劃、還是學術陣容都是頂級的。譬如課程的總策劃之一、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葉朗,在學校裡只要上一次大課,就連座位兩邊的階梯都坐滿了學生,他編的《美學原理》更是大學通用教材。
這些學者,學術造詣深厚,卻能講得不艱澀高深。他們說「紅樓」,常常超出我們的認知,鞭辟入裡,又生動有趣。
但可惜的是,這門精彩的「紅樓課」除了高校學子,其他人甚少有機會聽到。於是三聯中讀聯合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為「北大與紅學」系列課程加入了一堂新課 ,打造了一堂頂尖品質的、可以隨時聽的音頻課——《永遠的<紅樓夢>》
01
為什麼我們今天還要了解《紅樓夢》?
《紅樓夢》被奉為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不是平白無故的。
首先,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紅樓夢》涵蓋廣泛,從貴族到市井生活無所不包。小說對衣著、飾品、器物等的描寫極其考究,連對美食都有詳細的描寫。
比如劉姥姥初進賈府聽聞的茄鯗做法,就展現出當時貴族階級的奢華和講究:
「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㔐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 這種複雜的做法讓劉姥姥聽了直呼:「我的佛祖!倒得十來支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
所以,如果你想了解古代生活,《紅樓夢》不可不讀。
其次,它是經典,是凝練過的精華。曹雪芹畢生的心血盡在於此,「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小說塑造的人物,幾乎個個都成了經典。
如果你讀過《紅樓夢》就會發現,書裡刻畫的大量角色,無論是貴族老爺、公子小姐,還是傭人僕婦,都是血肉豐滿而非臉譜化的。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比如王熙鳳,她不僅僅是「丹唇未啟笑先聞」,曹雪芹通過描寫她協理寧國府、弄權鐵檻祠、毒設相思局、賺取尤二姐等種種作為以及生動的言語姿態,立體地塑造了心機、狠辣、能幹、詼諧、口舌伶俐的「鳳辣子」形象。
不單王熙鳳一人,「紅樓」眾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面貌各異,卻無法簡單地用好壞來區分。就像魯迅所說:「《紅樓夢》敘述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也因此,這些人物在百年後依然是經典中的經典。
除此之外,整部書充滿了詩情畫意。
裡面不但有寫不盡的景色之美:
黃花滿地,白柳橫坡。小橋通若耶之溪,曲徑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滴滴,籬落飄香;樹頭紅葉翩翩,疏林如畫。
也有數不盡的女兒柔情:
不僅有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湘雲醉眠芍藥蔭,還有琉璃世界白雪紅梅。曹雪芹用優美洗鍊的漢語寫遍了美人美景,閱讀《紅樓夢》的過程,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再往下是更深的生命體驗,「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是作者歷經世事後的痛徹感悟。
《紅樓夢》全書,寫法多樣、構思奇妙,曹雪芹將紛繁的頭緒、眾多的人物、瑣細的事件、多變的場景、多層故事線的交織複雜,安排得調理分明。《紅樓夢》可謂小說寫作的教科書。
02
《紅樓夢》的魅力,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古今中外,《紅樓夢》不乏大有來頭的書迷。
張愛玲曾說人生有「三大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
她一生痴迷《紅樓夢》,「每隔幾年又從頭看一遮」,而且是各種版本都看,一直研究到「不同的本子創作方法、書中細緻的心理刻畫、形象生動的人物語言,乃至作家本人獨具一格、經常標新立異的敘述語言」。這些都影響著張愛玲,甚至在她自己的創作中也能看到《紅樓夢》的影子。
毛澤東經常徵引《紅樓夢》中的典故來喻事說理。
他曾說:「不讀《紅樓夢》,就不了解封建社會。……《紅樓夢》不僅要當做小說看,而且要當做歷史看。他寫的是很細緻的、很精細的社會歷史」。
林青霞的床頭也總擺著一本《紅樓夢》,時不時就會翻看一下。
在反覆的翻閱過程中,他們和《紅樓夢》相知相交,從中獲取了極多益處。能持續不斷地提供價值和反思——這部小說是永遠的經典,值得一讀再讀。如果你在閱讀過程中有任何疑惑,希望開拓加深自己的認知,不妨去聽聽專家的解讀。
03
不可錯過的釋夢解味之旅
本課程的策劃及其他主講人幾乎都是原班人馬,保證了權威性,也保證了老師觀點的多樣性。
在課程中,他們講《紅樓夢》,卻不止《紅樓夢》。
他們談小說中的哲學:
《紅樓夢》之偉大,曹雪芹在中國文學史上之不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提出人的本源性存在問題,就在於他提出「人生的終極意義之所在」的問題。
他們講情之外的新思想: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痴」在何處?「味」在何處?「痴」和「味」在兩點:一點是追求兒女之真情,一種純真的愛;一點是追求人間之平等,超越等級觀念、等級制度的平等自由世界。
他們帶你走出名著,看真實生活:
元妃省親時所點第一齣戲《一捧雪·豪宴》是一個「戲中戲」的結構。《一捧雪》是一個關於欲望、陰謀和陷害的故事,揭示了繁華榮耀背後不為人知的陰謀、陷害和殘殺。
他們還會為你提供很多新的思考角度:
比如「空空道人」改名為「情僧」,《石頭記》改名為《情僧錄》。這個改名非常重要,但很多人都沒有注意;
《紅樓夢》中的戲曲描寫不僅是單純的情節,與人物命運與故事走向都有著映照關係;
小說一再說寶玉「腹內草莽」,但細讀他的詩歌,會發現未必如此。
……
他們會帶領你撥開《紅樓夢》中理不清的疑雲,點出曹雪芹的匠心獨運之處,解讀經典的紅樓人物,闡述書中輝煌的人文藝術之光。
除此之外,課程還會搭配經典段落演播、彩色插圖,帶給你一場浸入式體驗,讓聽課更有氛圍。
重溫經典,以紅樓之貌,觀世間人情,就從這場釋夢解味之旅開始。
▶ 課程亮點
01、 北大人如何讀《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讀懂《紅樓夢》,是養成古典文化素養的第一步。聽主講人分享、傳授北大的閱讀方法、獨家心得,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閱讀素養。
02、 數萬字關鍵章節、緊要人物分析
《紅樓書》是許多人的精神食糧,梁啓超、毛澤東、巴金、林青霞……太多人從中汲取過營養。主講人將會針對重點情節進行詳盡的解讀。
03、 時下新鮮的學術思想
源於「北大與紅學」系列課程的金牌主講陣容,帶給你時下新鮮的學術觀點、詳實有趣的史料考證,帶領大家探索《紅樓夢》的重重疑團與妙境。
04、 聆聽紅學專家的見解
通過老師們的傾情講述,感受他們對《紅樓夢》的熱情,了解為什麼自《紅樓夢》問世以來,無數人為之著迷,甚至到了「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的地步。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