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祈願永久和平:希望年輕人平安!努力!自強

2020-11-17 揚眼

「如果不是1937年日本人來……我本該有個弟弟」「我父親如果放在今天,那也是帥哥一個「每次說起這些話,我又要哭了」「今天講完,我又要難受得一晚上睡不著」……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12月13日將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昨天,石秀英、謝桂英、蔣樹珍、熊淑蘭、路洪才、高如琴等六位倖存者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採訪,儘管不是第一次回憶起那段痛苦的經歷,但平均年紀超過90歲的老人們仍滿懷對戰爭的恐懼、對和平的珍視,除了痛說歷史,他們說的最多的是讓年輕人「珍惜和平」「努力工作」「好好學習」「一定要自強」……同時,善良的老人們雖然口口聲聲說回想起來「太恨了」,但說起今年疫情之初收到了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捐贈的口罩,她們還是非常感動,表示希望「中日友好」「和平可以永久延續下去」。

今年又有四位離世,

在冊在世倖存者僅剩73位

今年接受記者採訪的六位倖存者石秀英、謝桂英、蔣樹珍、熊淑蘭、路洪才、高如琴等六位倖存者當中,最年長的謝桂英已經97歲。其中相對最年輕的高如琴也已經87歲,白髮蒼蒼,六個人的平均年齡超過90歲。讓人不能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們年紀在增長、數量在減少。在過去的一年當中,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朱秀英、姚秀英、蔣淑萍、馬鴻祥相繼離世,目前經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認證在冊在世的倖存者僅剩73位。

「恨!」「太恨了!」儘管六位老人提前1937年那段不忍回首的經歷都還是忍不住顫抖地說出「恨」字,但老人們畢竟是善良的,幾個人不約而同提到了今年疫情之初收到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捐贈的口罩時的感動,「那時候真的到處都買不到」「收到的時候很感動」「這份心意我們領了」……今年2月初,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當時正在為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家庭籌集口罩。而正在為武漢籌集捐贈物資的鳩山由紀夫得知此事後,特別抽調了1000隻口罩委託紀念館轉交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家庭。鳩山由紀夫為日本第93任首相,曾於2013年1月,2018年9月,先後兩次到訪紀念館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幾位倖存者老人說起此事感慨地表示,他們也曾遇到知道真相的日本年輕人下跪道歉抱著他們痛哭、也有松岡環等以正義和良心求證歷史的日本友好人士,所以銘記歷史的同時,希望「中日友好」「和平可以永久延續下去」。

六位老人含淚祈望:

和平真好!希望年輕人平安、努力……

石秀英

「父親被殘忍殺害的那一年,才47歲啊」,石秀英(1926年出生)現場回憶起1937年一夜之間家庭破碎的經歷仍止不住落淚,「我家當時7口人:父親、母親、二姐、哥哥、弟弟、妹妹,還有我。大姐當時已經出嫁,父親石長福47歲」。她回憶日軍進城後的一天父親下山買小菜順道看望山下的姑媽,一去就再沒回來,「後來聽一位馬姓親戚說,他在水西門看見日軍刺殺中國人,我父親身上被刺三刀。我大哥石坤寶19歲,被日軍抓上卡車拉走後失蹤。」父親被害後,為了維持家人生計,11歲的石秀英開始跟著母親靠給人倒馬桶,「過去的苦難受夠了,年輕一代一定要銘記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

謝桂英

「我不想哭的,今天來館裡我很開心,可是提到這段經歷,我實在是忍不住」,謝桂英(1924年出生)回憶起當年日本兵用槍打到爸爸的肚子上,「我爸爸就睡到了地上,和我叔叔說:兄弟啊,我沒的命了,你也沒的命了。我父親如果放在今天,那也是帥哥一個啊……」後來自己背著兩歲的小弟弟在外面找野菜吃碰到日本兵,「他把我弟弟拉下來,摔在菜地上,然後拖著我兩隻腳在菜地上轉來轉去,我的頭碰到地上石頭,流了好多血,我頭上到現在還有疤。我小弟弟回家就一直拉肚子,拉死了……我又要哭了」。

蔣樹珍

「那時候地上全是死人,紅彤彤的,全是血。但是為了逃命,要踩著死人走,當時女孩子都往臉上抹灰的……」蔣樹珍(1929年出生)提起那時候的經歷幾次哽咽,「有一次,日本兵要雞蛋,外婆說沒有,但在我們住的那家翻到了雞蛋。日本兵火了,就舉起了槍。恰好那時,竄出來一條狗,槍打歪了外婆倖免於難。那時,在鄉下看到城裡的火光很大。我們回來的時候,江東門那裡死屍很多」「現在的日子跟那時候比真是一個天一個地,好日子要算著過,要和平不要戰爭!」

熊淑蘭

「如果不是1937年日本人來……我本該有個弟弟」,熊淑蘭(1931年出生)回憶起當時被剃了和尚頭跟父母一起到處跑躲,「我母親懷孕5個多月,中途跌了一跤就流產了」。提到現在生活幸福的年輕人她說自己要提個要求:「大的努力工作不要怕苦幹哪行愛哪行,小的好好學習認認真真多思考,只有我們自己越來越強不要軟弱,才能把祖國建設好,不再被欺壓」。

路洪才

路洪才(1933年出生)直到今天還清晰記得,父親指著母親肚子告訴他,「你看,你還有個小弟弟,也死了。」當時他們一家十口人分散在兩處躲藏, 「當時我母親已近臨產,與外祖父一家留在原住地。日本兵搜查發現了一家人藏身的地窖,用機槍向洞裡掃射,我母親、妹妹、外祖父、外祖母、二舅、三舅全都遇難,僅在洞外的奶奶倖存了下來……現在生活這麼幸福,衣食無憂一天比一天好,不能忘記歷史,忘記意味著背叛。」

高如琴

高如琴(1934年出生)說83年來自己始終沒有忘記外婆臨終前喊的那句「唉吆」聲,「當時我們一看日本兵進來了,便趕緊從後門往外逃,一個滿臉絡腮鬍子的日本兵站在河堤上朝我們開槍,第一槍打在母親的腿上,腿被打穿了。第二槍打在外祖母胸口,她唉喲一聲鬆開了我的手,當場就倒下死了。日軍看打死了人,就從後門闖到另外一家去了。如果開第三槍,那就是我……」說到現在,她說自己和老伴有退休工資,生活得很滿足,「兒孫輩們也都有自己的房子住,以前一家子那麼多人住在一間房子裡,現在家人都有自己的房子和幸福生活。現在我們是大國了,什麼都有了,再也不是過去了,和平來之不易,年輕人一定要平平安安好好珍惜,好好努力自強」。

據悉,今年12月13日前後,江蘇將組織開展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的18項主題教育活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豔

相關焦點

  • 銘記歷史、祈願和平——黨日活動走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1月17日,江蘇省中醫院實習小組4名十二橋長學制支部黨員帶領長學制班發展對象、積極分子等8名實習同學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 「和平許願牆」籤名悼念活動啟動,市民悼念逝者祈願和平
    交匯點訊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今年的12月13日也是中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交匯點記者了解到,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和平許願牆」籤名悼念活動於12月7日正式啟動,過往市民在「和平許願牆」上鄭重地寫下發自內心的話語並籤名,表達「勿忘國恥、圓夢中華,銘記歷史、珍視和平」的美好願望。
  • 加拿大多倫多僑社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祈願和平-中新網
    加拿大多倫多僑社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祈願和平 (1/4) "← →"翻頁
  • 建設國際和平城市 南京向世界講好和平故事
    81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侵入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是南京城市永久的沉痛記憶,是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2014年12月13日,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2015年10月10日,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殤,吾輩自強!82年,從未忘記
    今天是第6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82周年祭,今天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永恆的國殤。今天讓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殤!82年前的今天,南京正在經歷一場「人類的浩劫」。今日,國歌奏響,國旗下半旗誌哀;今日,防空警報拉起,全城車船止行;今日,每一位中華民族的同胞,駐足、默哀……為30萬在南京大屠殺慘案中,不幸罹難的同胞們祈福,為和平祈願。
  • 點點燭光寄哀思 聲聲誦念祈和平 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燭光祭
    12月13日晚,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燭光祭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江蘇臺記者毛俊說:「這裡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場,夜幕降臨,燭光祭已經開始了,在祭場中央黑色的石牆上,白色的花圈圍繞著一個巨大的奠字,下方是熊熊燃燒的長明火。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活一天就要講一天
    原標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活一天就要講一天2019年12位倖存者離世,僅餘78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始收集倖存者後代數據根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統計,截至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餘78人。根據新京報記者統計,2019年已有12位倖存者相繼離世,如今倖存者記憶傳承工作迫切,紀念館今年開始收集倖存者後代數據,有老人亦自發向後代傳承回憶內容。這些八九十歲的老人,有的曾親眼見到親人被殺,有的自己受到傷害,他們的痛楚揮之不去,但依舊站出來講述歷史。
  • 90後看南京大屠殺:自己何嘗不是「和平時期的笨蛋」
    這意味著,30萬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在那場持續6周的浩劫裡,每隔12秒就有一個生命消失。  □許多參觀者在夏淑琴「家」外,隔著窗戶默默地擦眼淚,「至少那一刻,南京大屠殺不再只是課本裡那個冰冷的30萬數字,而是一個個的個體在那場浩劫裡的遭遇」。袁志秀說。  □我又何嘗不是「和平時期的笨蛋」呢?除了滿腔的恨意和冰冷的30萬,我又對戰爭了解多少呢?
  • 2000盞燭光寄託哀思祈願和平
    2000盞燭光寄託哀思祈願和平 2020-12-13 21:01:55 )13日晚,悠揚的小號《南京記憶》響徹祭場,一場為30萬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的燭光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 國家公祭日青年群體談南京大屠殺慘痛回憶:勿忘國殤 吾輩自強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的第5年,昭昭前事,惕惕後人,在國家公祭日前夕,中國青年網青蜂俠欄目走上南京和成都街頭,在那段慘無人道的黑暗歷史發生81年後,與青年人對話,聆聽新時代青年群體「不忘國之殤,青年當自強」的民族骨氣和愛國情懷。
  • 南京大屠殺為什麼和我們有關係?
    空氣裡充斥著刺鼻的血腥味▲圖為在南京大屠殺中,日軍把無辜的中國人反綁雙臂槍殺後,擲入城郊池塘。(圖片來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網站)如今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已不足百人就在不久前陳廣順>是與她自己生命的連接是與那些在南京大屠殺中故去的人們的連接也是與在和平年代下生活的我們的連接
  • 南京舉行「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告慰逝者祈願和平
    當晚,「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各界人士手捧燭臺,告慰逝者、祈願和平。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晚,「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各界人士手捧燭臺,告慰逝者、祈願和平。
  • 勿忘國恥 愛我中華 偽滿皇宮博物院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對中國同胞實施長達40餘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多萬人慘遭殺戮,這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頁。2020年12月13日,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民族之觴,須以國之名祭奠。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路洪才:唯有和平才能家國興旺
    83年過去,年近九旬的老人路洪才依然能夠顫抖著手數出來,「南京大屠殺時,日本兵殺了我家六口人,還不包括我母親腹中的孩子。」每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老人總是會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悼念家人,回憶往昔。「1937年12月,得知日軍一路燒殺奸掠馬上就要進城了,我們全家人驚慌起來。
  • 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舉行:讓世界看到來自南京的和平之光
    12月13日晚,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場舉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後代代表、援鄂醫護人員代表、青年學生代表等靜默肅立、寄託哀思,緬懷遇難同胞。 17時30分,燭光祭拉開了帷幕,小號演奏的一首《南京記憶》如泣如訴,現場莊嚴肅穆,大家手捧蠟燭,向逝去的同胞致以深切的哀悼。 1937年的冬天,約翰·拉貝等20多位國際友人組建的南京安全區,庇護了25萬多名難民,溫暖了無數顆在瑟瑟寒風中絕望的心。至暗時刻,拉貝的秘書陳文書,留守南京為難民守護著生的希望。
  • 77名學生宣讀首份詩經體《和平宣言》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77名南京市青少年宣讀《和平宣言》。「77」寓意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77周年。  ●習近平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少先隊員代表走上公祭臺,為國家公祭鼎揭幕。  ●習近平發表講話,表達中國人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  ●6名南京市工、農、兵、科、學、企界代表撞響和平鍾3次,第一次鐘聲響時,放飛3000羽和平鴿。
  • 倖存者|高如琴:現在我們是大國了,什麼都有了,真好……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12月13日將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今天,石秀英、謝桂英、蔣樹珍、熊淑蘭、路洪才、高如琴等六位倖存者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採訪,儘管不是第一次回憶起那段痛苦的經歷,但平均年紀超過90歲的老人們仍滿懷對戰爭的恐懼、對和平的珍視,除了痛說歷史,他們說的最多的是讓年輕人
  • 記者採訪:八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講那段歷史
    我就回答他們:希望你們都去一次南京,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親眼看看,那裡有證據。我們有證人證詞,歷史就是歷史。」他坦言年紀大了,不知道能再過幾個公祭日,「但我希望我能等到日本政府承認、道歉,我等著。」